网页浏览总次数

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

罪改偏的尝试小汇总



1、2014-5-24 05:2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罪改偏的尝试# 当我们思想人类有种族、文化的差异,然而,无论到哪儿,不论是男、是女,不论肤色、发色如何,不论高矮胖瘦,人类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有相同的身体结构,相同的情感,相同的需要,也同有被偏差玷污的本性。 我们有共同的需要,就是被救赎。而通往救赎唯一的道路就是认识耶稣基督。 ​​​​

2、2014-5-24 05:2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罪改偏的尝试# 这一天主为我们受侮辱,责骂,鞭打;背负沉重的十字架一步一步走向各各他;为了你我的偏差,他被钉在十字架上, 流血为我们除去偏差! 他在那一刻,因着背负我们的偏差,被父神遗弃。 主啊!你的爱太深! 作为有偏差的人的我们, 又是何等有福! ​​​​



3、2014-5-24 05:3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罪改偏的尝试#有偏差的是我们,受死的却是他;该死的是我们,钉十字架的却是他。不是罗马的兵丁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而是我们的偏差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哦!耶稣,受苦的耶稣!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被我们的邪恶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奉主的名祈祷,阿们!

4、2014-5-24 05:3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主耶稣的爱永不改变,你流出宝血,洗净我污秽,将我的生命赎回,你为了我的偏差,牺牲永不悔,显明你极大恩惠。我深深体会,你爱的宝贵,献上自己永追随,或伤心或气馁,或生离或死别,愿刚强壮胆永远不後退... ​​​​

5、2014-5-24 05:3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我的神,恳求你的恩典遮盖我的偏差, 我为我过犯深感懊悔, 我要向你承认我的偏差与不义,向你俯伏下跪。 我要现在向你献上我的祷告, 求你拯救我,使我不至羞愧。 隐藏我,保佑我,环绕我,引导我, 我要一生至死跟随。 ​​​​

6、2014-5-24 05:3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神啊,求祢在愛中成全我們,使我們克服一切的自私與憎恨。求祢以喜樂充滿我們的心,以意外的平安激勵我們,使我們勝過怨言與爭競,因為這些是很容易有的偏差。求祢使我們忍耐與溫良,使我們不急躁不惱怒。這樣我們就結出聖靈的果子,頌讚榮耀祢。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

7、2014-5-24 05:3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东正教与天主教对人类的看法不同。这是因为东正教不持“原偏差”的观点,就是他们认为亚当的偏差不会在本质上把“罪”传给他的子孙。他们这样称它-“祖先的偏差”,它传递被称为“可遗传的倾向”去出偏差,而不是神从律法上判定那人是在偏差中出生。人从本质上说是好的,尽管有出偏差的倾向。 ​​​​

8、2014-5-24 05:4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希伯来书(Hebrews)1:3 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用他大能的道支撑万有,他清除了人的偏差,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 ​​​​

9、2014-5-24 05:4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我的偏差,只有耶稣能宽恕; 我的过犯,只有耶稣的宝血能涂抹。 我的心灵,只有耶稣能满足; 我的渴慕,只有耶稣能提供; 我的灵魂,只有耶稣能拯救; 我的永恒,只有耶稣能给我。 原创:神州布道团 改编:邹光 ​​​​

10、2014-5-24 05:43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诗篇32:5 我向你陈明我的偏差,不隐瞒我的邪恶。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宽恕我因偏差而导致的邪恶。(细拉) -《新时代本》 ​​​​

11、2014-5-24 05:4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愁苦哀伤的基督徒,你为何忧戚哭泣?是不是因为胜不过自己的败坏,而痛心难过?转眼仰望耶稣吧!你在祂里面是完全的,在上帝眼中,你纯洁无瑕,犹如未曾有过偏差一样。而且,上帝还为你披上公义的外袍,那是人的修养追求也达不到的良善完全。 ​​​​

12、2014-5-24 06:0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希腊文“罪”阿玛提亚 是亚里斯多德在他的作品(史诗)中首创的一个词,这个词可简单地被看做是性格缺陷或错误.这个词植根于一个概念-未打中靶心,它覆盖的意义非常广泛,其中包括事故,错误,也包括做错事,错误,偏差。

13、2014-5-24 06:0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希伯来文“罪”"cHata" 更着重描述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方面,我的理解是在旧约圣经中,它也与个人行为有关,但更着重描述一个人的人生观,他是如何生活,不是特指他或她做的某些特定的事。希伯来文“罪”"cHata"就反映这个。 ​​​​

14、2014-5-24 05:5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希腊文“罪”"hamartia"给我们头脑中的影像是箭靶的“靶心”,这靶心是靶的正中央。任何打在外环的都是"hamartanein,"-偏离靶心。从属灵偏差的角度讲,任何偏离绝对完美的行为都是“偏离靶心”。

2014-5-24 05:5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从我作本科生时的学习当中了解,希伯来文“罪”"cHata" 的意义更接近“走错路”(或译“偏离正路”),我想这与希腊文“罪”"hamartia"-偏离靶心,还有些不同。

15、2014-5-24 05:57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约翰壹书(1 John) 1:9 我们若承认自己的偏差,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宽恕我们的偏差,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1:10 我们若说自己没有偏差,便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 ​​​​

16、2014-5-24 05:57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约翰壹书(1 John) 1:7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偏差。1:8 我们若说自己没有偏差,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 ​​​​

17、2014-5-24 05:5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雅各书(James) 1:15 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偏差来。偏差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Then when lust hath conceived, it bringeth forth sin: and sin, when it is finished, bringeth forth death. ​​​​

18、2014-5-24 05:5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我知道我是有偏差的人,所以需要耶稣的宝血洁净;我知道我是软弱,所以需要耶稣的恩典扶持;我知道我是无知,所以需要耶稣的聪明智慧;我知道我是有限,所以需要耶稣的无限恩慈;我知道我是亏欠,所以需要耶稣的格外怜悯;我知道我是短暂,所以需要耶稣的永恒应许。 作者:神州布道团 改编:邹光 ​​​​

19、亲爱的天父求你使我的舌头要圣洁,不说污秽的话语;使我的眼睛要圣洁,不看不洁的东西;使我的耳朵要圣洁,不听肮脏的声音;使我的双手要圣洁,不做有愧的事情;使我的双脚要圣洁,不走有偏差人的道路;使我的头脑要圣洁,不想有偏差的念头;使我的身体要圣洁,做神合用的器皿。 ​​​​

20、2014-5-24 05:53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基督徒要彼此亲热,彼此要同心, 彼此接纳, 彼此劝慰,彼此说实话,彼此显出怜悯.彼此饶恕,彼此安慰,彼此和睦,彼此谦卑,彼此相劝,不至于被偏差迷惑,心里刚硬,彼此鼓励参加当地教会的聚会,彼此代求,在属灵和身体上得医治,用爱心相互宽容, 互相建立,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彼此行在圣洁的光中。 ​​​​

21、2014-5-24 05:5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基督徒面对世界的诱惑,人不能依靠自己,根本无法得胜有偏差的欲望:钱欲、权欲、色欲、贪欲等等。一切有偏差的欲望背后,都有黑暗权势在掌权,所以人不是同欲望在争战,而是同欲望背后的撒旦在争战。我们如果不依靠耶稣,谁能得胜欲望呢?只有死路一条。 ​​​​

2014-5-24 05:48 来自 微博 weibo.com

22、使用“偏”字的好处是让信众从小处着眼,注意自己一言一行,一个念头,一个想法,有没有偏离神的倾向,有没有偏离真理,公义,爱的倾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偏差的工价是死,有偏差就与那属天的永恒的基业无份,必须立刻回转悔改,这如晨钟暮鼓,让人警醒,相信这也是神的旨意。 ​​​​

23、2014-5-24 05:47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不见得每个信徒都时时刻刻为主而活,只有在他被圣灵光照后,知道自己原是个满身污秽的有偏差的人,却因耶稣的受死得以补偿,是上帝用宝血重价将我们赎回,成为上帝的儿女,我们才心被恩感,愿意将身体献上,将心单单归给祂,为祂而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福音的缘故,都是为了要荣耀上帝名的缘故。

24、2014-5-24 05:46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是的,因着耶稣宝血的洁净,我们得以称义。耶稣死而复活,现在坐在上帝的右边为我们祈祷,将来我们也要升天,坐在耶稣身边,和祂一起做王。这一切都因着「上帝使那无偏差的,替我们成为赎偏祭,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五:21 ) ​​​​

25、2014-5-24 05:46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你瞧,你正为着内在的有偏差的本性,如此顽强活泼,而伤透脑筋。不错,因着重生,你开始对偏差敏感,也懂得恨恶偏差,但却发现常被偏网缠绕,不得脱身。但是信徒们,别忘了,我们是属基督的,在耶稣里「偏差」不再有权势,我们不再受「偏差」的辖制,我们是自由人。 ​​​​

26、2014-5-24 05:4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愁苦哀伤的基督徒,你为何忧戚哭泣?是不是因为胜不过自己的败坏,而痛心难过?转眼仰望耶稣吧!你在祂里面是完全的,在上帝眼中,你纯洁无瑕,犹如未曾有过偏差一样。而且,上帝还为你披上公义的外袍,那是人的修养追求也达不到的良善完全。 ​​​​

27、2014-5-24 05:4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因着宝血无与伦比的能力,所以宝血有着说不出来的宝贵。「弟兄胜过牠,是因羔羊的宝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启十二:11)喔,耶稣!偏差在祢的宝血泉中消失,死亡也在祢宝血面前无地可容。看哪!天门已大开。听哪!凯歌正高唱! ​​​​

28、2014-5-24 05:4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我的偏差,只有耶稣能宽恕; 我的过犯,只有耶稣的宝血能涂抹。 我的心灵,只有耶稣能满足; 我的渴慕,只有耶稣能提供; 我的灵魂,只有耶稣能拯救; 我的永恒,只有耶稣能给我。 原创:神州布道团 改编:邹光 ​​​​

29、2014-5-24 05:4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希伯来书(Hebrews)1:3 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用他大能的道支撑万有,他清除了人的偏差,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 ​​​​

30、2014-5-24 05:3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东正教与天主教对人类的看法不同。这是因为东正教不持“原偏差”的观点,就是他们认为亚当的偏差不会在本质上把“罪”传给他的子孙。他们这样称它-“祖先的偏差”,它传递被称为“可遗传的倾向”去出偏差,而不是神从律法上判定那人是在偏差中出生。人从本质上说是好的,尽管有出偏差的倾向。 ​​​​

31、圣经疑难句子辨析:以弗所书(Ephesians)1:18

并且开启你们心灵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呼召有何等盼望。在圣徒中,他基业的荣耀是多么的丰盛。

The eyes of your understanding being enlightened; that ye may know what is the hope of his calling, and what the riches of the glory of his inheritance in the saints,

-《新时代本》

邹光评论:这句,《和合本》翻译的比较糟糕。《和合本》译文如下:“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

首先“enlightened”此处有启蒙,开启人们的眼睛,人们的智慧的意味。盲人坐在光明中,光对他又有何益。另外,“他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明显翻译令人费解,难到耶稣要从圣徒那儿得基业?不知这个“他”是谁,让人跌眼睛。

32、2014-5-29 08:4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凡世界上的事,就是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出于父,乃是出于世界。(约壹二16。)§ 不贪享安逸,学习劳苦努力的工作,以蒙拯救不出偏差

33、2014-5-29 08:4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向神承认偏差』我们若承认自己的偏差,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宽恕我们的偏差,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我们要得着祂的宽恕,就需要承认偏差。我们若承认自己的偏差,祂就要照着祂的话,并基于那借着耶稣之血的救赎,宽恕我们,因为祂必须在祂的话上信实,并在耶稣的血上公义。 ​​​​

34、2014-5-29 08:38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求你将我的偏差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偏差。…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干净;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诗五一2,7。)§ 省察自己的心,并在心中定大志,绝不走放纵肉体的路。

35、经文: 「基督的宝血。」(彼得前书一:19)

站在十架面前,我们看到耶稣的手、脚、肋旁都沾满了鲜红的宝血,为什么说是宝血呢?因为它有代赎的功效,它可以作为基督徒的赎偏祭,将他们从律法的咒诅中救赎出来;借着耶稣在十架的工作,使得人与上帝间的墙得以拆毁,能与上帝合好。



另外,耶稣的宝血也有洁净的功能。「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偏差。」(约壹一:7)「你们的偏差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赛一:18)是的,借着耶稣的宝血,我们的偏差完全被涂抹,得以坦然无惧地站在施恩宝座前,上帝永远不再记念我们顽梗背逆的偏差。



宝血还有保守我们平安的功效,记得吗?上帝就是看在有宝血遮蔽的份上,让我们在灭命的天使经过时逃过一劫。宝血还有使我们成圣的吸引力,若不是想到耶稣为我们舍命,我们怎么有立志学像耶稣圣洁的动机呢?



因着宝血无与伦比的能力,所以宝血有着说不出来的宝贵。「弟兄胜过牠,是因羔羊的宝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启十二:11)喔,耶稣!偏差在祢的宝血泉中消失,死亡也在祢宝血面前无地可容。看哪!天门已大开。听哪!凯歌正高唱!



作者:司布真



改编:邹光
36、罪,罪过,罪孽(Sin偏,Transgression过,Iniquity邪)

(2014-05-24 06:30:46)

邹光导读:

先辈译经家基本未区分Sin, Transgression, Iniquity三个词的汉语翻译,常用“罪,罪过,罪孽,罪恶”表达,然后又把“罪,罪过,罪孽,罪恶”称为“罪”,这种翻译会引起人人有Guilty,和人人是Criminal的误解,其实这三词还是有区别的,它们在亏缺神的荣耀上有程度的不同,Sin最轻, Transgression较重, Iniquity最重,现尝试用"偏(差)"译Sin, 用“过(犯)”译Transgression(其实“违法”也非常准确),用“邪(恶)”译 Iniquity,这样既可不让人误解,也可把三个词的轻重程度在汉语中表达出来。本文仅当做些探索,希望一些热衷探讨圣经汉译话题的弟兄姐妹喜欢。

作者:Servant of Messiah Ministries

翻译:邹光

http://lightzou8.blogspot.ca/p/sin-transgression-iniquity.html





原文链接http://servantofmessiah.org/wp-content/uploads/downloads/2011/04/Sin-Transgressions-Iniquity.pdf

读经: 路加福音24章44-53节

(2014-05-25 23:55:04)



读经: 路加福音24章44-53节 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

全年读经: 创世记23-24章 马太福音7章

在耶稣时代,罗马异教的教导认为,天上神祇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地上的人们。若是宙斯发怒,地上随即雷电闪动。「天上如此,地上亦然」就成了古时候的定律。



耶稣却颠倒这个定律。祂教导我们:地上如此,天上亦然。一位信徒祷告,天上就有了回响。一个有偏差的人悔改,天使就鼓舞欢欣。一项使命达成,上帝就得荣耀。若是信徒悖逆,圣灵就忧伤。



这些是我所确信的,却也是频频遗忘的。我经常忘记上帝看重我的祷告;忘记我当下做的决定,影响创造主的喜悦与悲伤;忘记我能够带领邻人认识基督,得着永生。



别忘了,耶稣降世带来上帝奇妙的救恩,这是我们能向他人传扬的佳音。这也是基督升天之前,所托付给门徒的使命(马太福音28章18-20节)。作为耶稣的跟随者,我们必须延续祂在地上的事工,效法祂的行为。这也是祂降世的原因。在祂升天之前,祂应许门徒,将从天上赐下圣灵给他们(路加福音24章48节)。祂的离去并不是独留我们在世上,而是以祂的能力充满我们,使我们能够触动地上的生命,带来永恒的影响力。



天父我感谢祢,

赐下祢独生爱子,

又赐下圣灵,

直到世上工作完成。

Green

亲眼见祢升天,我们转身哀哭,

却发现袮已在我们心里。——奥古斯丁



-邹光改编

37、2014-6-7 22:2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使用“偏”字的好处是让信众从小处着眼,注意自己一言一行,一个念头,一个想法,有没有偏离神的倾向,有没有偏离真理,公义,爱的倾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偏差的工价是死,有偏差就与那属天的永恒的基业无份,必须立刻回转悔改,这如晨钟暮鼓,让人警醒,相信这也是神的旨意。 ​​​​

38、2014-6-7 22:1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罪”版圣经中,“罪,罪过,罪孽,罪恶,罪愆”都称为“罪”造成概念的混淆,以这样的方式造成Sin, Transgression, Iniquity,guilt,crime, trespass一锅粥,完全无法展现圣经原文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造成“罪”版圣经的硬伤,即在“罪”字的使用上有概念,逻辑及结构的缺陷,令人遗憾。 ​​​​

39、2014-6-7 22:13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圣经原文这样的汉译更准确:Righteous-正,Sin-偏,Transgression-过,Iniquity-邪 ​​​​

40、细分各种“罪”

(2014-06-07 05:23:03)



把SIN,TRANSGRESSION,TRESPASS,WICKEDNESS,MISCHIEF,GUILTY,CRIME,INIQUITY ect.翻译成“罪,罪孽,罪过”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立场清晰明确,都是坏东西,要远离的。对字汇量较小的读者有益。

缺点:

对字汇的解析定位不够精准,对原文的翻译不够精确,由于过多迁就借用的儒释道术语,落入他人窠臼,对圣经原文的多样化,多角度的表达方式,翻译起来回转空间狭小,显得力不从心。

我尝试细分,欢迎批评指正:SIN(偏差),TRANSGRESSION(过犯),TRESPASS(干犯),WICKEDNESS(恶),MISCHIEF(灾祸),GUILTY(有罪),CRIME(罪行),INIQUITY(邪恶),这样圣经原文的翻译将层次更分明,更丰富多彩,使用者能得更大的益处。

41、2014-6-7 06:13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与其说sin 对应佛教经典的“罪过”,“罪孽”,“罪”,到不如说对应儒家经典的“偏”字更接近原意,且看宋朝名儒朱熹《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这样看,不中或说偏,即是有过或不及,正对应sin-miss the mark偏离靶心,天衣无缝的对接,真是妙不可言,感谢神。 ​​​​
42、“罪”改“偏”固定范式

(2014-06-07 05:06:36)

SIN 的各种形式:

1。SIN 名词单数:罪,罪恶,罪孽,罪过

改译为:偏差,偏离,偏

2。SINS 名词 复数:罪,罪恶,罪孽,罪过

改译为:偏差,偏失。

3。SINNING:犯罪

改译为:出偏差,出偏,走偏

4. SINNER:罪人

改译为: 有偏差的人

5. SINFUL:有罪的

改译为:有偏差的

6. SIN AGAINST BROTHER:得罪弟兄(保留)

SIN AGAINST GOD :偏离神

7. SIN 动词形式:做有偏差的的事,出偏差,出偏

与SIN 联用的一些词:

1.CONFESS YOUR SINS:承认你的罪,认罪

改译为:承认你的偏差

2。FORGIVE:赦免,赦

改译为:宽恕,恕

FORGIVE THE SINS:赦免罪

改译为: 宽恕偏差。

SINS WERE FORGIVEN:罪得赦免

改译为:偏差得宽恕。

3. CONDEMN:定罪

改译为: 责备,遣责,判定为有偏差

4。 iniquity:罪孽

改译为:邪恶

5。blood:流血的罪

改译为:血债

6.trespass:罪

改译为:过犯

7。Sin offering 赎罪祭

改译为:赎偏祭,赎偏差祭



场景转换:

罪:法庭的庭审

偏:运动场射箭比赛

希腊文和英文司法用词与竞技体育比赛用的是一套词。

比如:judge:司法用词:法官,判决; 竞技体育比赛用词:裁判,评判,裁决

无论场景是哪一个,均是用一件地上的场景去比喻,去描述天上的场景。均是由地上的映射(IMAGE)去比喻,去描述天上的真实情况(REALITY).个人得到的启示是希腊文圣经原文在人间以竞技体育比赛用的一套词去比喻,去描述天上的最后一次审判,这样更符合宗教传播学的一般规律。以通俗易懂的,信息的复杂度低的比喻,去说一件重要,难懂的,信息的复杂度高的事。易为人们所接受,进入人们的心田而传播开来,神做事是非常有效率的,希望大家多感受神的美意,在向新朋友传福音时,别忘了传讲射箭比赛,射箭偏失。
43、Sin 概念的几个重要的本义和引伸义

(2014-05-31 23:24:27)



1.迷失(希伯来文"罪"CHATA本义第一解释MISSING). 指人不知如何回天家,得永生,如迷途羔羊,处于深深的迷惘当中.

2.偏行己路(希伯来文"罪"CHATA本义第二解释GO ASTRAY). 因为人的迷失和灵里缺陷,就偏行己路,偏离正道。

3.不足之处.(希腊文罪-hamartia本义第一解释为性格上的不足之处(CHARACTER FLAW),指在行神的旨义,即行绝对真理,公义,和爱的时候,有缺陷,达不到完美的标准。
44 Sin偏离神是根

(2014-05-31 23:21:48)



Sin偏离神是根,是根源,其它词TRANSGRESSION(过犯),TRESPASS(侵犯),WICKEDNESS(恶),GUILTY(有罪),CRIME(罪行),INIQUITY(邪恶)是sin 的表现形式,若翻译成一样,则树状逻辑关系就没有了。象高血压Hypertension可引发水肿Swelling,糖尿病Diabetes,若把Hypertension,Swelling,Diabetes翻译成一个词,或认为它们可互换,就不对了。这有根据某个团体或某个时代的喜好,编译圣经的嫌疑。

45、Feeling Guilty?感觉有罪?(1)

(2014-06-15 02:25:32)


邹光导读:Sin与Guilt在中文同译为“罪”,此两词的辨析也十分重要。此译文以“偏”译Sin,以“罪”译Guilt,来诠释Sin与Guilt,即“偏”与“罪”的区别和联系,望弟兄姐妹喜欢。

作者: Dan Gross

翻译:邹光



If so, you're not alone. Millions all around the world are suffering from continuous feelings of guilt. The Bible says that God gave the law that "all the world may become guilty before God" (Romans 3:19).

如果你感觉有罪,你不是唯一的人,全世界几百万人被持续的罪感所困。圣经提到神给出律法“让世人在神面前都可能变成有罪”(合和本: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的审判之下)。(罗马书3:19)



Guilt is an evidence of a spiritual problem, but it also has negative effects on our ment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Thousands of dollars spent o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care could be saved if the problem of guilt was resolved.

罪咎感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但它对我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如果罪咎感问题被解决,成千上万元的用于治疗罪感对精神和身体健康影响的费用会被省下。



Why do I Feel Guilty?

我为什么感觉有罪?



You feel guilty because you are guilty! "As it is written, “There is none righteous, no, not one” (Romans 3:10). "For all have sinned, and come short of the glory of God" (Romans 3:23).

你感觉有罪是因为你有罪!经上记着,“没有义人,一个也没有”(罗马书3:10)。“因为所有人都有偏差,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



There are many who will teach you that you are a good person. An abundance of books and seminars exist to teach you positive thinking. While positive thinking does have benefits in some areas, it should never be used to deny reality. Someday the facts will catch up with you. No matter what the current best-selling authors may tell you, God says that you have sinned against Him.

许多人告诉你说,“你是个好人”。大量的书籍和研讨会教你如何做正面思考。然而仅仅做正面思考在某些方面也不起作用,若否认现实,光做正面思考也没用。总有一天,事实会告诉你,不管目前畅销书作者可能告诉你什么,神说你已经偏离了他。

46、2014-6-8 00:5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以西结书(Ezekiel) 33:12 人子阿,你要对本国的人民说,义人的义,在有过犯之日不能救他。至于恶人的恶,在他转离恶行之日也不能使他倾倒。义人在出偏差之日也不能因他的义存活。 ​​​​

47、2014-6-8 00:5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以西结书(Ezekiel) 28:16 因你贸易很多,就被暴力的事充满,以致出偏差,所以我因你亵渎圣地,就从神的山驱逐你。遮掩约柜的基路伯阿,我已将你从发光如火的宝石中除灭。 ​​​​

48、2014-6-8 00:5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以西结书(Ezekiel) 21:24 主耶和华如此说,因你们的过犯显露,使你们的邪恶被记念,以致你们的偏差在行为上都暴露出来。又因你们被记念,就被捉住。

49、2014-6-8 00:48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以西结书(Ezekiel) 18:4 看哪,世人的灵魂都是属我的。为父的灵怎样属我,为子的灵也照样属我。灵里出偏差的,他必死亡。 ​​​​

50、2014-6-8 00:48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以西结书(Ezekiel) 3:20 再者,义人何时离义而行邪恶,我将绊脚石放在他面前,他就必死。因你没有警戒他,他必死在偏差中,他素来所行的义不被记念。我却要向你讨他丧命的血债。 ​​​​

51、2014-6-8 00:46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耶利米哀歌(Lamentations) 5:16 冠冕从我们的头上落下。我们出偏差了,我们有灾祸了。 ​​​​

52、2014-6-21 05:27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聖經裡罪的觀念可分為三等:最轻的罪是希伯來文的「chata」,希臘文的「hamartia」,英文的「sin」,這三字的意義是錯過、偏差﹙missing the mark﹚。 -李湜源 ​​​​

53、2014-6-21 05:26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偏離神良善的標準就是罪-淩志鵬牧師 ​​​​

54、2014-6-21 05:26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新約聖經原文是用希臘文寫的,其中最常用來說“罪”的那個字,是說射箭偏失. -于中旻 ​​​​

55、2014-6-21 05:2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本人坚信七十士的选择的hamartia-希腊文"罪"(希腊文本义为性格中的不足之处)是完全正确的,是有神的保守的,后人知道多少,学习多少,应用多少,那就见人见智了. ​​​​

56、2014-6-21 05:2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罪"彼岸代表偏离神,此岸代表性格中的不足之处.旧约译成希腊文的,希伯来文"罪"(或译:偏离,偏失)chata到底对应希腊文的哪一个词,也是译经先辈七十士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

57、2014-6-21 05:2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圣经中两字均表达:MISSING THE MARK(偏离靶),即人有偏离神,偏离正道,偏离真理,偏行己路的倾向,思想和行为,这就是人性格上的不足之处,这就是中文圣经中说的"罪",这样是不是容易认一点呢? ​​​​

58、2014-6-21 05:2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认罪困难,准确点说是认"罪"字困难,不知"罪"字在基督教中代表什么意思,多学一点就知道:希腊文罪-hamartia本义为性格上的不足之处CHARACTER FLAW,这样是不是好认一点,希伯来文"罪"chata的解释:to miss(失,迷失), go wrong(偏行,走错), ​​​​

59、2014-6-20 05:5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偏"字的优势在于暗含了一个标准,不管你把它放在哪个语境中,它均可准确地表答意思,比如:在"善恶"语境,绝对的善在比岸,是属神的,偏离绝对的善即是恶,是SIN 的一种,在"有过"和"无过"语境中,绝对的"无过"在比岸,是属神的,偏离绝对的无"过",即有"过",是SIN 的一种 ​​​​

60、2014-6-20 05:54 来自 微博 weibo.com个人认为"偏派"是最具底蕴,任何其它派别均需用"偏"字来解释和描述,很有从后台请到前台的趋势,只要"罪"字被定为古汉语,为了圣经翻译与时具进,"罪"字很有可能光荣下岗,完成其历史使命

61 、2014-6-29 01:28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新約聖經原文是用希臘文寫的,其中最常用來說“罪”(Sin)的那個字,是說射箭偏失. -于中旻

62、2014-6-29 01:26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聖經裡罪的觀念可分為三等:最轻的罪是希伯來文的「chata」,希臘文的「hamartia」,英文的「sin」,這三字的意義是錯過、偏差﹙missing the mark﹚。 -李湜源 ​​​​

63、2014-6-28 06:13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试比较“罪的工价是死!”和“偏差的工价是死!”哪句更让人警醒呢? ​​​​

64、2014-6-28 06:1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把sin译成“罪”,对灵魂彻底解放也带来负面影响,这点除了唯数不太多的神学专业人士,搞得清楚以外,大部分信众,只能望文生义,陷入1.crime.2.guilty 字面意思中,百思不得其解. ​​​​

65、2014-6-28 06:1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罪"字对应的两个重要意思1.crime.2.guilty 都不是sin的本义和隐含义.违反刑事诉讼法的sin称crime.罪感guilty,是信徒要克服的,是一种负面的心理因素,使用罪字,对克服罪感带来负面影响. ​​​​

66、2014-6-27 19:57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中之兩旁曰偏。-康熙字典,这就是为什么把Sin-Miss the mark 译成“偏”,就是“不中”的中文参考出处。 ​​​​

67、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2014年10月28日 09:15 新浪博客

罗马书3章23节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For all have sinned, and come short of the glory of God;这句是圣经金句,可这样理解:中文圣经译成”罪“的,对应英文有:sin,transgression,iniquity,guilt,crime,等,此原文用sin,希腊文harmatia,希伯来文Chata,原意missthemark,偏离靶心的意思。此处理解偏离神的标准,达不到神的标准,不完美,有缺陷的意思。自从亚当堕落以后,他的后裔所有人都达不到神所设立完美的人的至善的标准,比初创时的亚当衰败很多,神创人的目的是荣耀神,展现神的光辉,此时的人因有灵里缺陷,已无法完全展现神的光辉和荣耀,打个比方,人造了一盏灯,100支光,一通电,应有100支光亮度,现在这灯有缺陷了,没这么亮了,只有90支光亮度了,人设计这灯是为人服务的,人设计时是完好的,刚造时是完好的,100支光亮度,后来被人恶意破坏后,只由90支光了,不能完全展现设计者的能力了。这句理解为所有人都不完美,有缺陷,有偏差,不能完全展现神的荣耀和光辉。这里的”亏缺“避免理解为”亏欠“。
68、再讲“罪”

2014年10月26日 10:15 新浪博客


引言记得刚信主时,那时我还在大学念书,我是班上仅有的两位基督徒之一。同学对我所信的福音不甚以为然,我常常成为他们嘲笑的对象。一次有一位较熟悉的同学很严肃地告诉我,基督徒最惹人反感的就是讲人有罪。走在大街上,好端端的就看到基督徒当街传福音,穿著一件背心,上面写著我是罪人。或是拿著扩音器当街布道,喊出神的审判近了,赶快悔改信耶稣。他劝我传福音只要和和气气的把信仰介绍给人就好了,不要讲人有罪这种话,让人心生反感。我当时无话可说,确实如此,一讲到罪,的确伤感情。那我们传福音是否可以不讲罪呢?讲大家都是义人,只是还不够完全。信了耶稣就能得到平安喜乐、而且还能得永生上天堂。这样的福音,大家多喜欢听啊。是啊!我们为什麽不传一个强调人生光明面、积极向上、引导人成功、幸福的福音呢?很不幸的,虽然如此,福音却不能变,这些平安喜乐,只是信福音的结果,不是福音的内容。如果把结果取代内容,让人以为可以只要结果,不必在乎内容,可就走错路了。传福音不能不讲罪。人如果没罪,我们就不需要神的赦罪。我们就可以靠著自己的努力成为义人。耶稣就不必上十字架,他捨身为我们赎罪,为要赦免我们的罪,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了。不讲罪,等於是没传福音。既然赦罪在福音的内容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就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罪是什麽意思?我们为什麽需要赦罪呢?如何才能得到神的赦罪之恩呢?以下我们将要从罗马书叁章9~26节,一起来讨论什麽是罪人唯一的出路。
没有义人「这却怎麽样呢?我们比他们强麽?决不是的!因我们已经證明,犹太人和希腊人都在罪恶之下。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9~10)
1.世人都在罪恶以下:常见到还未信主的朋友问:基督徒老是爱讲人有罪,人没有这麽坏吧?我们必须认真的看待罪,因为这是人世间的现实。它对我们的影响又深又广。罪存在这世上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罪的存在。不管我们怎麽称呼它,不管我们叫它过犯也好、缺点也好,不能否定它的存在。不管用什麽说词来美化它,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些说法,只不过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一些,却对罪丝毫没有抗拒的能力。罪的戏码在这世上天天不停的在上演,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违背神的命令。圣经把人类这种无能为力的现况说出来了,不管是犹太人或外邦人,不管是高贵的或低贱的,有学问的或愚笨的、达官贵人或贩夫走卒,全都在罪恶之下,没有一个例外。这就是人类的现况。
2.宁可明白指出罪,不要**:我们对於存在人性中最大的问题,到底是**呢,还是认真面对?一个医生诊断出来病人得了绝症,他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它,不愿意坦诚告诉你诊断的结果。给你一个错误的安全感,以为自己很好、一点没事。一直等、一直拖,等到最後,你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病入膏肓,过了能治疗的时效。对於这样的医生,你是感谢他、还是怨恨他。从圣经中我们看到,神对於人的罪,绝不会掩饰。他乃是明白告诉你罪的严重性,虽然人得了这麽严重的绝症,他还是愿意拯救到底。这就是神对世人的爱。世上其他的学说,不把事实**告诉你,尽说些好话,让你安心。你的安心不能维持多久,等到**戳穿了,一切都太迟了。不像其它的学说,神是清楚明白的指出人的问题所在,为得是要救我们。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神是真爱我们。
3.所有的人都在罪中吗?保罗说所有人在神面前都是罪人。这似乎听起来很刺耳。没有人喜欢听这个信息。有的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世上有人坏,但总有些人好吧?不要这麽绝对嘛!」事实上,我们更在乎的是自己:「说别人是罪人,我没有意见;但是说到我也是罪人。这可侵犯到我的头上来了。」也许有人会用一些理由来否认自己是罪人,例如:(1)我按良心行事;(2)我不至於像某些人那麽坏;(3)我有相当高的道德修养;(4)我有虔诚的宗教信仰。这是我们在向世人传福音时,最常听到的话。我们会有这样的反应,可能是还不完全了解罪的意义。我们常常会以为犯了法了才是罪,只要不侵害到其他人,爱做什麽是每个人的自由,不能算罪。重大的道德缺陷才是罪,平时的一些个人的小过失,那是难以避免的,不能算罪。这些都是对罪的误解。
有一句俗话说:「要找好人要到监狱裏。他们都说自己是无辜的。要找罪人要到教会裏,他们都承认自己是罪人。」从这句话不合理的地方,你就可以看到,罪的标準不是自我认定的,而是以神的标準来决定的。罪不是指犯法,不是重大的道德缺陷。而是达不到神向人所要求的目标。有的人可能会抗-/议,神的标準太高根本人达不到,神拿一个高标準来把所有的人都打在罪中,这实在太霸道了。我们要知道当始祖还没有犯罪以前,他是有不犯罪的能力的。不像犯罪後的人,被罪的权势所掌握,失去了不犯罪的自由。当神造人时,要求始祖亚当,听从他的话,不要吃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始祖受到蛇的引诱,违背了神的命令。当亚当夏娃在犯罪的时候,他们落在一个试探当中:他们要以有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求得到完全的自由。这就好像你十岁的小孩认为自己长大了,要拿你车的钥匙,想要开车一样。他们吃了分辨善恶的果子,自己要来决定善恶的标準,却没想到他们没有能力承受吃了果子的後果。当他们见到彼此赤身露体,就觉得羞耻、拿树叶来遮掩。犯了罪之後,听到了神的声音,却不敢见神的面,就躲藏了起来。这就是人性的衝突所在,也就是罪的起源。并不是神造了罪,预备一棵善恶树,故意陷害人去犯罪。而是人以神所给的自由意志,自己选择犯罪。
始祖犯罪影响了所有的人类,他的的失败,正代表了所有後代子孙的失败。我们都继承了亚当的罪性,遇到罪恶的引诱时都会像亚当一样的反应。我们原本有神的形象,接受神的要求,照著神的命令来管理世上万物。但是我们都在引诱面前失败了。都偏离了神对我们原本的计划,都选择了一条离开神的道路。神对我们的命令我们不愿遵守,当我们离开神、偏行己路了之後,结果就无法避免的做出许多得罪神的事来。不管我们用各种藉口来解释,但是在神的眼光的中,这些理由都没有办法否认,每一个人都犯了罪的事实。我们都像始祖亚当一样,陷在罪中,对罪恶的引诱无能为力。这就是世人陷在罪中的景况。
4.世人弥补罪过的方法:我们尝试著用许多方法来修补人类堕落的景况,如:法律、教育、道德、宗教。但是这些制度的存在,正證明了普遍存在人心中的罪性。为何我们要有法律?为了要审判犯罪的行为。为何我们要有监狱?为的是要限制罪犯的自由。如果今天监狱的门大开,各种罪犯横行於世,我想各位都会很紧张。我们的教育是两套标準,理论上是高尚的道德,现实上是保护自己。那些道德的高调,大家都知道那是说给别人听的,事实上根本做不到。现实生活中我们教导小孩的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我们老祖宗所留下来的生活经验,也正表示了这是活在现实世界中,能够活命的求生之道。这些金玉良言岂不是告诉我们,这世上充满了诡诈的陷阱。这正是人性的真实面。我们都陷在罪中。我们想用道德的教化、宗教的熏陶来改变这个世界。但不幸的是,我们发现道德不能救我们,甚至连宗教都不能救我们。我们都知道道德的定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若要别人怎样待我,我先要怎样待人。」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却做不到。明知有些事是不该做的,却偏偏要去做。人连自己的行为都无法掌握。
人知道法律应该少犯些罪了吧?知道法律的人,犯起法来才真正高明,他可以钻法律的漏洞,让受害的人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受高等教育的人应该道德也高尚些吧?正相反,知识越多,人与人之间的钩心鬥角也更厉害。无知小民要起了贪心,不过贪图些蝇头小利。在高位的人要贪起来,不是成千上万是不会满足的。贩夫走卒有了衝突不过卷起袖子打一场架。掌握权力的人,要是鬥起来可是你死我活的。对人世间的现况,想起来真是有点失望。人性就是如此,我也不会比别人更好。圣经说的真对:「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我们想要脱罪的藉口,在圣经中全被否定了。这就是人性的**。我们都得罪了神,在神的审判之下,没有一人能够逃脱。每个人都必须承认自己是罪人,对自己的犯罪的本性无能为力。在神的眼光中,都被算作有罪。唯有知道自己真实的景况,我们才会向神求救。唯有承认自己有罪,才能接受神奇妙的救恩。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的出路。
5.世上有义人吗?圣经上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有的人会有些疑惑,我们在世上不是也看到许多善良的人啊?他们不能算义人吗?首先,我们要理解「义人」在这段经文中的意思。罗马书第叁章是在讲,世人在神的眼中没有主动寻求神的,没有完全的。紧接著这段,下面3章20节的经文就指出:「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这裏清楚说明了,没有「义人」是指:没有一个人能凭著自己,在神面前被称为义的。所有人按著本性所行出来的行为,都亏缺了神的荣耀,也就是达不到神要求我们有的荣耀的形象。因此都要被神定罪。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人所有的义,在神眼中都像污秽的衣服。不管我们的道德再高尚,都通不过神标準的检验。在神的光照之下,我们的罪完全被显明出来。就好像我仔仔细细的洗手,看起来非常洁白、非常乾凈。可是放到显微镜底下一看,仍然有许多的细菌、病毒、肮脏、污秽。原来我是这样子的人。我以为我已经做得够好了,我以为我可以向人誇口了。没想到考验一来,显明了我的本相,我根本达不到神的要求。我才发现要靠自己在神面前誇口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人根本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我们像一个陷在污泥中,无法自拔的人。每次想要拔起一只脚,就让另一只脚陷入更深。这时只有寻求帮助,只有靠著神的能力,信靠神的儿子,才有可能在神面前罪得赦免、被称为义。罗马书这裏的义人指的是完全无罪、不需救恩之人,这确实一个也没有。除了让神赦免我们的罪、算我们为义,我们没有一个人能靠著自己在神面前被称为义人。每一个人在神面前都得罪了神,都需要神的救恩,毫无例外。人陷在这样的光景之下,看起来似乎是没有什麽希望。只有凭著信心来到神的面前,求神来赦免我们的罪,除此之外,没有另外的出路。
罪的可怕「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罗3:11~18)
1.罪的影响:在这一段中,保罗引用许多处旧约经文说明人类陷在罪恶之中,无法被神接纳。这是从神的眼光中看世人。在短短10~12叁节圣经中就出现了:「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这段经文严厉的语气,好像是一个对儿子充满了期望的父亲,对不肖的儿子发出的怒气。神从天上观看,他想在他所造的人中,寻找是否有回转寻求神的,竟然连一个也找不到。从这裏可以看出神对人的失望。他们犯罪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寻求神。一旦离开了神,就在行为上偏离了正路,他们的手自然而然就不行善事。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陷害人)、他们用舌头弄诡诈(欺骗人),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说苦毒的话),满口是咒骂苦毒(咒骂人)。喉咙、舌头、嘴唇、口,从裏到外,都败坏了。话语代表我们的心思意念,心裏面败坏了,说出来的话自然充满了苦毒恼恨。他们的脚飞跑,一路走过来,尽是行残害暴虐的事,而不是走在传扬平安的道路上。他们眼中不怕神,不把神的命令放在心上、不把神的审判放在眼裏。全身上下的肢体、器官,神所按他形象造的,为要叫我们听从他的命令,代替他管理世上万物。但人堕落了,所有的肢体、器官全部败坏了。人把神所赐的美好的身体拿来犯罪。真是可怕啊!
2.心中的罪:这不是在讲十恶不赦的坏人,事实上就是所有人类犯罪後的真实的面目。当我看到这几节经文,回想我自己的行为时,心裏真是战惊,神原来是如此的恨恶罪恶。而人却还不知道神的愤怒,继续活在罪中。在还没信主之前,我本来认为自己还不错,虽然称不上是个好人,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馀。但神所要的不是比别人好一点就自满自足了。神要我们的是过圣洁的生活,因他是圣洁的。每当我回到神面前,思想到神的圣洁时,我的心裏是胆战心惊。我回想一下自己的一生,发现罪渗入我的生命中的许多层面。最常见的是我的心。每当事情不顺利,我的心就会烦躁,就会把气出在别人头上,矛头总是对準别人、都是别人害了我,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毛病比别人更多。当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时,我会心生愤怒。当发脾气时,许多恶毒的念头也会跑出来。每当我听到圣灵的警告,从这种报复的意念中惊醒时。才发现罪实在是可怕,可以把人扭曲到完全失去了神的形象。我感谢主拯救了我,从罪恶的网罗中把我拉回来。以至於我没有被罪给毁灭掉,如今还能存活在神面前。这是我的道德感较高吗?这是靠我的自制力较强吗?说实在的,我的自制力很弱的。若不是神怜悯了我,在罪恶的边缘及时唤醒了我。我可能要尝到犯罪的苦果。
3.口舌的罪:其次是看到我们的口,也很容易掉入犯罪的陷阱之中。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或者逃避责罚而说谎。这是我们从小到大的家常便饭。但是信主之後,神要求我们:「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於那恶者。」这是清楚的教训。多少次我们在利益的引诱下,以谎话来掩饰自己的过失。圣灵一旦住在我们的心中之後,他能省察我们的动机。出於私利为动机的谎言,不管有多麽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得罪神的,我们就要在神面前认罪。另外还有一种罪是我们常在语言上常犯的。就是用刻薄的语气伤害别人。尤其是对於我们最亲近的人。对於亲近的人,我们最不会掩饰,有什麽心中的不满就直接说出来了。有时我们的心中出现怨恨的想法,口中说出抱怨的话、或是攻击性的话。话说出来,伤害就已经造成了。这不单单是得罪我们伤害的人,也是得罪神的行为。我们一定要在神面前求神赦免,也要尽一切的可能向受害者道歉,弥补话语造成的伤害。
照著这一段经文看下来,其实按照人的本性,我们的思想、言语和行为跟世人没有分别,在神面前都是有罪的。不管我们再怎麽修练,再怎麽自我约束。在神眼中我们都是罪人,我们无法否认这个事实。就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实在需要归向基督,让祂的宝血洁净我们的罪。我们如果能够不去犯罪,不是我们有多麽强的自制力,完全是圣灵在我们心中的约束。他警告我们、责备我们、拦阻我们,以致於我们今天可以靠著圣灵的能力,躲避罪恶的引诱。但是什麽时候当我们离开圣灵,靠著老我的时候,我们就像是兇性大发的野兽一样,又回到罪恶中打滚。这是我们要时常警醒的地方。离开基督的宝血,我们一点也没有可以自誇的地方。
律法叫人知罪「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3:19~20)
罗马书的前三章把人犯罪的事实说出来了,第一章提到了外邦人因为忽略神的一般启示,故意不认识神,因此陷在拜偶像、及败坏的行为当中。第二章提到犹太人,他们自以为是神的选民、有神的律法,因此就有特权得到神的拯救。保罗警告他们,虽然他们有律法,但是他们没有人能行出律法的要求来。与外邦人一样,都陷在罪的网罗裏面,无法自救。第三章综合前两章的信息,说出:所有人都是活在罪中。在神的眼裏,没有一个能被神看作无罪。都犯了罪、都违背了神的标準,让所有的人没有藉口,靠自己的行为在神面前自誇。
既然没有人能行出律法的要求,那神赐下律法作什麽?律法向人宣告神对人的要求。律法所包含的道德标準,彰显了神的道德属性,指引我们的行事为人,让人能符合神的心意。因此犹太人就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神赐下律法就是叫他们遵行的,如果做到就能得救。可是他们几千年来,在律法上加了律例、条文、行为準则,大大小小共有六百多条,就是为了要能行出律法。他们拿律法把自己框在裏面,以自己所领受的律法,向外邦人不信的人自誇。以自己能作到的部分沾沾自喜。保罗是一个严守律法的法利赛人,但他明白的指出来,以前他认为有益的律法,如今他看成有损的。因为没有一个人能行全律法。他说:「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想要靠律法称义的人都要失望。我们不能靠守律法而得救,因为律法的功用不在拯救人,而是叫人知道自己的罪。它能叫人知罪,但是却没有能力叫人不犯。就像当今世界的法律一样,他能惩罚犯法的人,但是不能叫人成为一个不犯法的好人。律法的功用是消极的,它能:(1)塞住人自高自傲的口,叫人对自己犯的罪无可推诿;(2)让人弯下腰来,使人伏在神至高的审判之下;(3)开通人的眼睛,叫人知道自己所犯的罪。当犹太人来到神的审判臺前,神将他一生所行的事,放在律法下检验。没有一个人能通得过神的标準。这就叫他们哑口无言,所有人都犯了律法,在神的面前被定罪。
就如犹太人靠律法自誇,外邦人也是靠自己的道德行为自誇。这些想法本质上非常类似,都是以自己的行为想在神面前得称义。人都想靠自己,当自己行为比别人好时,就以此来誇耀。这些都是高举自己的行为,以人为本的想法。人类在历史上留下的轨迹證明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没有一个人能凭著自己的力量不犯罪,在神面前达到神的要求。律法在神的审判臺前说出了犹太人的亏欠。那外邦人呢?我们外邦人虽然没有律法,但我们每个人都有神所赐下的良心,良心的功用就如律法一样,叫人知罪。当我们外邦人来到神的审判臺前,神就把良心对我们的警告拿出来检验我们一生所行的事。就如犹太人一样,我们没有一个人,通得过良心的控告,在神的面前能被称作无罪的。
我们既然行不出律法的要求,又不能通过良心的检验,在神的面前没有其他的出路,只有按照一生所犯的罪接受神的刑罚。这结局是非常可怕的,是永远的死亡,也就是永远与神隔离。唯一能让我们逃离这刑法的就是,靠著耶稣基督的救恩。这是我们罪人唯一的希望。我们知道自己有罪,达不到律法的要求,但是靠自己的行为,我们又做不到律法的标準。神知道我们的软弱,他差派他的儿子基督,亲自来到世间,为我们的罪付上了代价。也就是因为他为我们付出的赎价,对於所有信基督的人,神不再定我们的罪,而称我们为义。这是我们罪人得拯救唯一的希望。
69、“罪”的本地化。

2014年10月25日 06:15 新浪博客

我只是想如何让至今未信主的人更容易明白,不易混淆.我想基度教在中国要传千秋万代直到主下次来临,如何与中华文化溶合?这个问题常常萦绕在我脑际,常常反思福音如何让更多至今未信主的人接受.这没有什么不好.中英文圣经都有不少不同版本,有不同的遣词造句.给至今未信主的人和已信主的人多一些选择,没有什么不好啊.我不想对至今未信主的人讲基度教时说:我讲的中文与你说的中文不一样,不是一回事.这个网是不是该补一补呢? 我知你是有福大信之人,望你对至今未信主的人或初信主的人多加怜悯,体恤他们未信,初信时对SIN"罪"的迷惘.苦闷.

70、2014-10-14 20:1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偏派”的产生: 1. 因为使用罪字易产生误解。 2。罪可译成偏。 3。自己使用也号召别人使用。 4。成立“偏派”。

71、2014-7-20 01:4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读经】众人都有偏差,缺少天主的光荣:众人都因天主白白赏的恩宠,靠耶稣基督蒙受救赎而成了义人。天主立意,使基督以自己的血,为信仰祂的人作赎祭。天主就这样显示了自己的正义。(罗 3,23-25a) ​​​​

72、2014-8-16 06:0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圣经上说:“我先前写信给你们说: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此话不是指这世上一概行淫乱的,或贪婪的,勒索的,或拜偶像的;若是这样,你们除非离开世界方可。”(林前5:9-10)神乃是要我们活在世人之中,又不要在他们的偏差上有份;他的心意是要我们保守自己远避淫行,分别为圣,为主发光。 ​​​​

73、2014-10-1 06:05 来自 微相册

最前排戴金色耳坠的姐妹来至希腊,是虔诚基督徒,她有教我如何正确理解harmatia(希腊文罪)是射箭术语miss the mark偏离靶心,过去耶稣时期这样用,现在奥林匹克比赛也这样用。于宗教领域有偏离神,于哲学有偏离真理,于戏剧学有角色的悲剧性缺陷的意思,我收获良多。 O网页链接 ​​​​
74、用“偏”不易懂吗?

(2014-11-23 10:06:11)




网友nandeht如是说:“对于神来说,偏差就是死罪。对于汉语读者,偏差可以只是做得不是最好。”



邹光回复: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西方有“完美主义者”,东方有“差不多先生”。这也涉及到圣经翻译本土化后的取舍问题。其实圣经原意就是做得不完美就要死,只有亚当在未堕落以前做得够好,够完美,符合神的标准,堕落后的亚当和他的后裔,用神的标准来衡量,都不可能做到够好,不够完美,都亏缺了神的荣耀,所以人人都会死,这是逻辑的推出人人都有一死的原因。
75、“偏差”进入世界

2014年11月23日 06:44 新浪博客

Chata(希伯来文罪),hamartia(希腊文罪),sin(英文罪)译成“偏”,表示客观存在的人与神关系的一种状态,即偏离神,与神隔绝的状态.译成“偏”比译成“罪”更接近原文原意。
下面例举几位名神父,牧师认为SIN 可表达为“偏”的一些例子:
1。平生之愁懼淫忿、背公、失信、妄証、邪謀、詐佞、盗竊、妬上、慢下、憎惡同儕、尊己卑人、種種之偏、皆歸愛己.--陽瑪諾神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559a470101hl5g.html
2。聖經裡罪的觀念可分為三等:最轻的罪是希伯來文的「chata」,希臘文的「hamartia」,英文的「sin」,這三字的意義是錯過、偏差﹙missingthe mark﹚。 -李湜源牧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559a470102v7ow.html
3。新約聖經原文是用希臘文寫的,其中最常用來說“罪”的那個字,是說射箭偏失. -于中旻牧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559a470102v9mv.html
西伯来文旧约的“地狱”是放死人的地方,与地窖同义,就是北方储存大白菜的地方,希腊文罪-haematia,是一种病的名称,医学上称“组织错构”,如脂肪肝,脂肪长在肝组织中间,造成肝肿大,但无肝的功能,在圣经中可理解为人有灵里疾病,灵里有病毒,侵蚀了灵魂,使人无法100%行神的旨意,无法完全行公义,真理和爱,所以人有偏差有缺陷,就得肉体死亡,这也彰显神的公义圣洁和零容忍,人不完美,就让你肉体死,但让灵魂可回天家,也彰显神的爱。这难道不对吗?http://www.ichacha.net/hamartia.html,http://danci.911cha.com/hamartia.html

76、2014-11-15 21:27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我有一个梦,就是“罪改偏”,We are sinners ,not criminals.我们是有偏差有缺陷的人,不是罪犯。 ​​​​
77、Sin和Guilt在中文都译成罪,较难分开。

2015年1月8日 23:54 阅读 2 新浪博客

Sin在希腊文解释很接近一种病,灵魂病(Sin此时与Disease是近义词,无Guilt。做错事,若不悔改就有Guilt),遗传病,好理解。东正教认为人的死亡是神对人类灵魂疾病的治愈,不是惩罚,Sin遗传,Guilt不遗传。罗马天主教认为死是神对人违反律法的惩罚(Sin此时与Crime是近义词,一出生就有Guilt),罗马天主教认为Sin遗传,Guilt也遗传。东正教强烈反对天主教把Sin向Crime纽曲的倾向。

78、2015-1-9 00:5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希伯来文邪恶的意义:反常,弯曲,扭曲,弯或变了形,被拧变了形。

79、2015-1-9 00:5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斯特朗字典:H5771(邪恶):反常,就是,(道德上的)恶:因此当偏差反复抵抗来自神的知识,就会变成过犯,若过犯持续足够长时间,最终就变成邪恶。 ​​​​

80、2015-1-9 00:4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过犯更加强大,它是走向被更牢固捆绑的一步,过犯与越界有联系,它是故意违反律法。 ​​​​

81、2015-1-9 00:48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希伯来文过犯的意义:1)故意偏离,因此造成抗拒走神所设定的生活之路。希腊文过犯的意义是踏过了界限。 ​​​​

82、2015-1-9 00:47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偏差是一个违反已知神的律法的负面行动,或是不遵守一个正面的神的诫命,或一项责任,这责任清晰地隐含在这些诫命中。偏差包含的不只是行动,还包括忽视已知的责任,所有邪恶的思想,目的,语言和欲望,及任何一种违反神的诫命或律法的事。 ​​​​

83、2015-1-9 00:47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偏差-偏离神所定立的有关正义和责任的道德规范及条文;任何对神律法的践踏和对神诫命的违背。 ​​​​

· û收藏

· 

84、2015-1-9 00:46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偏差Sin"的希腊文意思: 1)一次偏离靶心 2)一次不顺服神的行为 3)如果偏差不与邪恶相联,它不是很深的。 4)偏差象是在皮肤的表层。 ​​​​

85、2015-1-9 00:4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偏差Sin"的希伯来文意思:1)从你应该在的地方滑离。2)走错了路,未走神为你设定的路。 3)你未达到神为你设定的标准。4)偏离靶心或道路。 ​​​​

86、2015-1-9 00:4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英文词“Sin"是射箭术语,弓箭手是要射中靶心,如果他未打中靶心,负责监督的官员就会喊“偏了。” ​​​​

87、2015-1-9 00:4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偏差,过犯和邪恶在有些方面是不同的,它们反映了在“亏缺了神的荣耀”程度上的增加 ​​​​
88、Original sin-orthodox原偏差-东正教

转载2015-01-10 00:32:57





(邹光导读:本文尝试用“偏”替代“罪”去翻译Sin,主要是理清sin和guilt的区别,望对圣经汉译有兴趣的弟兄姐妹喜欢。)

所有教会都用术语原偏差(或第一次偏差)来定义罗马书5:12-21 和哥林多前书15-22,此两处描述了死如何通过一个人进入了世界。东方东正教会与西方(天主教)教会在解读上有根本的不同。现代罗马天主教的神学家认为双方在基本人类学的看法是几乎一致的,仅在对始祖堕落时发生了什么解释不同。东正教会喜欢用“始祖的偏差”这个术语,及习惯用“人有出偏差的倾向,这倾向从始祖的偏差遗传得来”来描述有关人的教义,这偏差会通过洗礼被除去。圣Gregory Palamas教导说,人的形象因亚当的悖逆被玷污,损毁。

The term Original Sin (or first sin) is used among all Christian churches to define the doctrine surrounding Romans 5:12-21 and 1 Corinthians 15:22, in which Adam is identified as the man whom through death came into the world. How this is interpreted is believed by many Orthodox to be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ern Orthodox Church and the Western Churches. In contrast, modern Roman Catholic theologians would claim that the basic anthropology is actually almost identical, and that the difference is only in the explanation of what happened in the Fall. In the Orthodox Church the term ancestral sin (Gr. προπατορικό αμάρτημα) is preferred and is used to define the doctrine of man's "inclination towards sin, a heritage from the sin of our progenitors" and that this is removed through baptism. St. Gregory Palamas taught that man's image was tarnished, disfigured, as a consequence of Adam's disobedience.

Discussion

讨论

创世记第三章记载,亚当和夏娃出了偏差,就是原偏差。东正教会认为没有后人因为始祖实际所出的偏差而有罪,但是每个后裔都受他们行为的后果影响,最重要的就是肉体在这世界里的死亡。这就是早先的教父乐意用“始祖偏差”的缘故。始祖行为的后果和惩罚被自然遗传给整个人类。因为每个人都是亚当的后裔,每个后裔都不能逃脱此次偏差的影响(就是死),只有通过受洗才能摆脱死亡。人类必死的命运是因为始祖的这次堕落,而且随之产生了“私欲”,圣奥古斯丁这样称,就是犹太教里所称的“邪恶的冲动”,在东正教里,我们称“错乱的情欲”,它不仅使我们生下来就要死,与神隔绝,而且我们一生下来,在里面就有“错乱的情欲”。东正教不认为人类的状态是一种“完全的败坏”

In the Book of Genesis, Chapter 3, Adam and Eve committed a sin, the original sin. The Eastern Orthodox Church teaches that no one is guilty for the actual sin they committed but rather everyone inherits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act; the foremost of this is physical death in this world. This is the reason why the original fathers of the Church over the centuries have preferred the term ancestral sin. The consequences and penalties of this ancestral act are transferred by means of natural heredity to the entire human race. Since every human is a descendant of Adam then 'no one is free from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sin' (which is human death) and that the only way to be freed from this is through baptism. While mortality is certainly a result of the Fall, along with this also what is termed "concupiscence" in the writings of St Augustine of Hippo -- this is the "evil impulse" of Judaism, and in Orthodoxy, we might say this is our "disordered passion." It isn't only that we are born in death, or in a state of distance from God, but also that we are born with disordered passion within us. Orthodoxy would not describe the human state as one of "total depravity" (see Cyril Lucaris however).

(待续)

89、讨论sin的汉译,有罪吗?

2015年4月20日 00:16 阅读 2 新浪博客

讨论sin的汉译,搞清原文有几种含义,有罪吗?探讨sin在何时有guilty,何时无guilty,sin与crime异同,不好吗?sin,crime,guilty,transgression,iniquity,几个词的辨析,不是挺重要的的吗?“偏差的工价是死”和“罪的工价是死”,哪句更能提醒信众要惊醒: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呢?”偏“与”罪“只是从不同角度接近sin原义,多一个视角看问题,有错吗?”同性恋有罪“在中文语境中引起的争议,难道还不说明些什么吗?
90、几个“罪”的关系

2015年1月23日 23:30 阅读 11 新浪博客

sin是sins的原因,sins是sin的结果。

sin,transgression,iniquity在亏缺神的荣耀的程度上有递进关系。

东正教不认为sin有guilty,天主教认为sin有guilty。

Sins不论有意还是无意有的,都有guilty,若承认悔改,神会宽恕,若不承认不悔改,神不会宽恕,会惩罚。

sin偏差,transgression越界,iniquity扭曲,这几个内涵对理解sin,transgression,iniquity很重要。

Crime是违反世俗法律刑法,与sins无直接相关。仅在政教合一的国家,此两概念有一定相关性和可比性。

Crime 有guilty,Sinner 不是Criminal。

Sin不是Crime。

91、2015-1-23 05:1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几个“罪”的关系: sin是sins的原因,sins是sin的结果。 sin,transgression,iniquity 在亏缺神的荣耀的程度上有递进关系。 东正教不认为sin有guilty,天主教认为sin有guilty。 sin偏差,transgression越界,iniquity扭曲,这几个内涵对理解sin,transgression,iniquity很重要。 ​​​​

92、2015-1-23 02:23 来自 新浪博客

发表了博文《sin,sins,guilty辨析》前辈把sin,sins,guilty都译成“罪”,造成信众一些疑惑,现做一些梳理。打个比方,就以射箭为例。地点:运动场人物:弓箭手,裁判器材:弓,箭,环°sin,sins,guilty辨析

​​​​93、sin,sins,guilty辨析

前辈把sin,sins,guilty都译成“罪”,造成信众一些疑惑,现做一些梳理。 打个比方,就以射箭为例。 地点:运动场 人物:弓箭手,裁判 器材:弓,箭,环形靶。 1。sin,sins 原意:偏离

发布者:lightzou

99、2015-7-28 11:2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偏差者”比“罪人”更接近sinner的原意。 ​​​​

100、2015-7-27 10:1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用“偏”去替代“罪”去翻译复数的sins,已获得许多兄弟姐妹的认可,但许多兄弟姐妹提出,要把单数的sin(希腊文tragic flaw)的意味表达出来,个人在以下三个概念上始终不能确定:1.缺陷,2.瑕疵,3,不完美,希望对此事工有兴趣的兄弟姐妹给出自己的看法。 ​​​​

101、2015-7-27 08:48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罪”字自身有抗修正的功能,因若你想改变它,它会指认你就不认罪,所以让人难以下手。 ​​​​102、Sin怎么翻译

2015年7月27日 06:46 阅读 11 新浪博客

用“偏”去替代“罪”去翻译复数的sins,已获得许多兄弟姐妹的认可,但许多兄弟姐妹提出,要把单数的sin(希腊文tragicflaw)的意味表达出来,个人相信神的意志,是会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认可和遵循的。个人经过祷告,在以下三个概念上始终不能确定:1.缺陷,2.瑕疵,3,不完美,希望对此事工有兴趣的兄弟姐妹给出自己的看法。

103、2015-7-23 07:0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把sin,sins,transgression,iniquity,guilty,crime都译成“罪”,象是看黑白电视,分辨率较低,比较苍白单调,若把它译成sin缺陷,sins偏差,transgression过犯,iniquity邪恶,guilty有罪,crime刑事罪,象看彩色电视,分辨率就高多了,精彩多了,圣经原文的丰富感出来了,更接近原文了。 ​​​​

104、2015-7-20 02:5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Hamartia ("tragic error"): a fatal error or simple mistake on the part of the protagonist that eventually leads to the final catastrophe. A metaphor from archery, hamartia literally refers to a shot that misses the bullseye. ​​​​

105、2015-7-20 02:5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Hamartia: The tragic hero undergoes great pain and suffering because she or he makes a mistake in judgment or has a tragic flaw. Hamartia is also one of the Greek words the Apostle Paul uses for describing the sin of humanity. ​​​​

2015-7-20 02:4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106、Hamartia - Character flaw or judgment error of the protagonist of a Greek tragedy. Hamartia is derived the Greek word hamartanein, meaning to err or to make a mistake. The first writer to use the term was Aristotle, in The Poetics. ​​​​

107、2015-7-19 06:4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罪”与sin毫无交集,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完全没有逻辑联系,那sin对上帝来说是什么?从希腊文-英文字典可知,“Sin(harmatia) is a pity to God。”对神来说sin是一个遗憾,不是罪哦。 ​​​​

108、2015-7-19 06:1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与其说confess your sins,译成“承认你的罪”,倒不如译成“承认你的偏差”,“承认你的缺失”,“承认你的缺陷”,“承认你是不完美的”来的准确。 ​​​​
109、用佛教的“罪”译基督教的sin和sins最大的问题

2015年7月18日 23:49 阅读 15 新浪博客



考古发现:第一个“罪”字使用来源于景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主要句子有“罪惡不習”,“何因眾生在於罪中自於見天尊”,“愿救群生积重罪",另用“恶业人”译sinner,也让读者体味到译者希望借用佛教概念对应基督教概念的倾向。用佛教的“罪”译基督教的sin和sins最大的问题是,佛教的罪是罪业,罪孽,罪恶,罪过的简称,而业,孽,过,恶有有另外确切的定义,也就是第二级底层概念不一样,就造成sin和sins的missthe mark(偏离靶心)的主要概念完全不能得到彰显,更有guilty(罪感)的副作用产生,所以用“罪”去译sin和sins是不恰当的,或说是缺点大过优点的。“罪”与sin毫无交集,完全风马牛不相及,许多信徒在理解这个逻辑时,往往是先射箭,后画靶,先凭空相信sin就是罪,再把这个没有逻辑联系的翻译,认为是有逻辑联系的。那sin对上帝来说是什么?从希腊文-英文字典可知,“Sin(harmatia希腊文sin)is a pity to God。”对神来说sin是一个遗憾,不是罪哦。

109、2015-7-18 22:5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用佛教的“罪”译基督教的sin和sins最大的问题是,佛教的罪是罪业,罪孽,罪恶,罪过的简称,而业,孽,过,恶有有另外确切的定义,也就是第二级底层概念不一样,就造成sin和sins的miss the mark (偏离靶心)的概念完全不能得到彰显,更有guilty(罪感)的副作用产生。 ​​​​

110、2015-7-18 21:4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佛教的忏罪重点在心理的释放,这个罪是心理因素,基督教忏悔是承认偏差(confess the sins)是承认一个事实,除了要获得神的宽恕这一宗教和心里释放,还为下一步力求更接近完美,完全做准备。 ​​​​

111、2015-7-18 20:12 来自 新浪博客

评论阿信 的博文【基督教《圣经》中“罪”是什么意思?】:"哎呀,我也翻译了一篇有关“罪”的探索译文,可好啦,请批评指正。 邹光导读: 先辈译经家基本未区分Sin, Transgression, Iniquity三个词的汉语翻译,..."查看原文:O网页

112、景教三威蒙度赞

2015年7月17日 11:26 阅读 3 新浪博客



(邹光导读:第一个用“罪”字的确实是景教。)无上诸天深敬叹,大地重念普安和。人元真性蒙依止,三才慈父阿罗诃。一切善众致诚礼,一切慧性称赞歌。一切含真尽归仰,蒙圣慈光救离魔。难寻无极正真常,慈父明子净风王。于诸帝中为师帝,于诸世尊为法皇。常居妙明无畔界,光威尽察有界疆。自始无人尝得见,复以色见不可相。惟独纯凝清静德,惟独神威无等力。惟独不转俨然存,众善根本复无极。我今一切念慈恩,叹彼妙乐照此国。弥施诃普尊大圣,广度苦界救无亿。常活命王慈喜羔,大普耽苦不辞劳。愿救群生积重罪,善获真性得无由。圣子端在父右座,其座复超无量高。大师顾彼乞众请,降筏使免火江漂。大师是我等慈父,大师是我等圣主。大师是我等法王,大师能为普救度。大师慧力助诸赢,诸目瞻仰不暂移。复与枯焦降甘露,所有蒙润善根滋。大圣普守弥施诃,我叹慈父海藏慈。大圣谦及净风性,清凝法耳不思议。

113、2015-8-9 20:0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单数sin本意是“缺”(灵里缺陷或缺失),复数sins本意为“偏”(思想,言语,行为有意或无意的偏差或偏失) ​​​​
114、灵里缺失-偏差

2015年8月9日 09:40 阅读 16 新浪博客

邹光导读:以“灵里缺失”译单数的sin,以“偏差”译复数的sins,做一次探索,望有心探讨“罪”字汉译的弟兄姐妹喜欢。

Sin is the character; Sins are conduct.

灵里缺失是性格,偏差是行为。

Sin is the center; Sins are the circumference.

灵里缺失是圆心,偏差是圆周。

Sin is the root; Sins are the fruit.

灵里缺失是根,偏差是果。

Sin is the producer; Sins are the product.

灵里缺失是生产厂,偏差是产品。

Sin is the sire(parent);Sins are his offspring.

灵里缺失是父母,偏差是子女。

Sin is the fountain; Sins are it's flow.

灵里缺失是喷泉,偏差是流出的水。

Sin is what we are; Sins are what we do.

灵里缺失是我们是什么,偏差是我们做什么。
115、Sin and Sins

2015年8月9日 00:21 阅读 19 新浪博客

"Sin is the character; Sins are conduct.

Sin is the center; Sins are thecircumference.

Sin is the root; Sins are thefruit.

Sin is the producer; Sins are theproduct.

Sin is the sire(parent);Sins are hisoffspring.

Sin is the fountain; Sins are it'sflow.

Sin is what we are; Sins are what wedo."

116、2016-9-5 21:0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Sin is the fountain; Sins are it's flow. 灵里缺失是喷泉,偏差是流出的水。 Sin is what we are; Sins are what we do. 灵里缺失是我们是什么,偏差是我们做什么。 ​​​​

117、2016-9-5 21:0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Sin is the root; Sins are the fruit. 灵里缺失是根,偏差是果。 Sin is the producer; Sins are the product. 灵里缺失是生产厂,偏差是产品。 Sin is the sire(parent);Sins are his offspring. 灵里缺失是父母,偏差是子女。 ​​​​

118、2016-9-5 21:0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邹光导读:以“灵里缺失”译单数的sin,以“偏差”译复数的sins,做一次探索,望有心探讨“罪”字汉译的弟兄姐妹喜欢。 Sin is the character; Sins are conduct. 灵里缺失是性格,偏差是行为。 Sin is the center; Sins are the circumference. 灵里缺失是圆心,偏差是圆周。 ​​​​
119、阿玛提亚(来自希腊文“罪”HAMARTIA)

2016年9月5日 20:50 新浪博客

就我个人而言,我其实更喜欢阿玛提亚(来自希腊文“罪”HAMARTIA),原因有以下几条:1.最重要的是希腊文圣经直接来自神的启示.最准确,最正确,最有权威性.最保险,最安全.其它译本有可能丢失一些重要信息,重要的原定义,重要的引伸义.又带入一些非教义的其它语种的引伸义,偏离原教义。

HAMARTIA给人联想:一个伟大英雄满怀着要战胜强大邪恶势力的使命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性弱点之大,邪恶势力之强,他走到神的坛前,寻求神的帮助,求神宽恕他的软弱,赐于力量,他从内心深处高呼:神啊,快赐我力量吧!霎时间金光万道,父神向他显现,赐他神力.他满怀信心地走出神的殿堂,神与他同在,在神的带领帮助下,他克服了自己的弱点,战胜强敌.我真喜欢这个电影蒙太奇式的充满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画面,太棒了

120、2016-8-23 10:19 来自 微博 weibo.com把sin的翻译对应成佛教的“罪”或儒家的“过”都是不准确的,是过度强调本土化造成的偏差。 ​​​​

121、2016-8-23 10:03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到了新约圣经时期,sin(希腊文Harmatia)除了有“偏”的意思以外,增加有“缺失“缺陷”的意思。特别是在罗马书中,有大量的单数sin,是灵里缺陷,缺失的意思,而复数sins则一直是偏差或错误的意思。 ​​​​

122、2016-8-23 10:0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用一个字的中文,不易表达sin的两层主要含义,就是偏缺,偏差和缺失,所以推荐在中文圣经翻译中,有些场合译成偏,有些场合译成缺。
123、试探.治死偏差-约翰.欧文

2016年8月16日 08:32 阅读 5 新浪博客



作者:约翰.欧文

翻译:易铭

改编:邹光

第一部分 试探

第一章救主对试探的警告

第二章用心对付试探

第三章对于试探,我们为何要如此警惕?

第四章试探的力量

第五章这一切的努力真是必要的吗?

第六章落入试探的症状

第七章我们怎能远离试探?

第八章我们在警醒防备什么?

第九章我们如何才能保守自己的心抵挡试探呢?

第十章不「警醒和祷告」的后果是什么呢?

第二部分治死偏差

第一章神的应许与信徒的本份

第二章每个信徒一生的本份

第三章圣灵在治死偏差上的事工

第四章治死偏差的价值

第五章对实践治死偏差的介绍

第六章对治死偏差积极的解释

第七章实践治死偏差的第一大原则

第八章治死偏差的第二大原则

第九章治死偏差的第一条具体原则

第十章治死偏差的第二条具体原则

第十一章治死偏差的其它五条细则

第十二章默想神完美的威严

第十三章勿让你的心欺骗你!

第十四章最后的训诲

第一部分 试探

第一章 救主对试探的警告

虽然危险快要来,但众门徒却觉得平安无事!主当即警戒说,「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马太福音26:41;马可福音14:38;路加福音22:46)。基督的每一位元门徒都需要同样的警戒。这警戒包含三个最基本的功课,是每一位基督徒所必需掌握的。

1)每一个基督徒都必须随时警醒,防备受迷惑。

2)「入了迷惑」即是遭受最厉害和最危险的试探。

3)为了免受迷惑的苦害,信徒必须学习「警醒祷告」。

我们在学习这些功课之前,须先考察圣经关于试炼和试探的基本教训。我们从圣经中看到,试炼是有益的,为神所用;而试探是邪恶的,为撒但所用。

1)为神所用的有益的试炼

圣经有时使用「迷惑」一词来指试验或试炼。(注﹕现代译本常用「试验」或「试炼」一词而不用「迷惑」来指神的作为。)亚伯拉罕被神试验(创世记22:1…),并且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所有的信徒都肯定会经历试验或试炼(例如,雅各布书1:2与彼得前书1:6)。

关于这类试验有两大要点。

要点之一,神安排试验的目的

a)试验有助于信徒认识自身属灵的健康状况。

有时经历试验是要显明神在信徒的生命中所产生的属灵美德。神对亚伯拉罕的试验显示出他信心的力量。有时试验会向信徒指出隐藏在他心里的偏差,是他从未认识到的。神试验希西家,揭露出他心里的骄傲(历代志下32:31)。有时信徒需要鼓励,在自己的生命中看见的确有属灵的美德。另外一些时候,信徒需要降卑,察验在他们内心确实隐藏着诸般偏差。因此神使用适当的试验来满足信徒的这两种需要。

b)试验有助于信徒更多地认识神

i)唯有神才能保守信徒不落入偏差中。在我们受试炼之前,我们常会以为自己有能力去对付试炼。彼得以为他决不致于不认主。试验却告诉他,他会否认主(马太福音26:33-35,69-75)。

ii)一旦我们察觉到自己的软弱和试炼的威力时,就会乐意去寻求神恩的大能。使徒保罗因着他「肉体中的刺」而学习了这门伟大的功课(见哥林多后书12:7-10)。

要点之二,神有多种方式试验祂子民

神以切合各人的方式试验每一个信徒。现举三例,以说明神有时用来试验祂子民的不同方式。

a)神加给信徒难以承担的本份,以此试验他们。使徒保罗在提到这类试验时说,我们「被压太重,力不能胜」(哥林多后书1:8)。这是主用来教导保罗的一种试验,「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哥林多后书1:9)。倘若神给信徒的担子似乎过重时,信徒也不可失望灰心。神这样试验信徒,是要向他们显明他们对神能力的信心是坚固还是脆弱。

b)神允许信徒为他们的信心受苦,以此试验他们。有时,苦难异常深重,甚至到死的地步。这样的苦难是大多数信徒所惧怕的试炼,然而许多信徒发现有超常的力量赐给他们,承受折磨,甚至为基督的缘故殉道。所有的基督徒都蒙召受苦,受苦的方式各有不同(腓立比书1:29;彼得前书2:21)。使徒彼得称这类的苦为「信心的试验」(彼得前书1:7)。

c)神允许信徒遭遇假教师或假教训,以此试验他们。神用这方式试炼信徒对祂的忠心和爱。申命记13:1……就此类试验举了一个好例子。

以上是神试验祂子民的三个不同方法的例子。神所用的这类试验,总是为了使祂的子民得着益处。下面我们再来看撒但用以试探人的手段。

2)撒但所使用的邪恶试探

试炼和试探二者都含有试验之意。试探常常是一种试验!关于撒但所使用的试探,我们需要记住的关键是它的意图。撒但策划的这类试探是要把人拖入偏差中。神决不是这类试探的设计者(雅各布书1:13)。主警告祂的门徒去防备的正是这类试探。这也是我们要探讨的试探。

圣经教导这类试探有三个主要起因。有时这些起因一同发挥作用,有时则分别作工。

第一,魔鬼是一个试探者。圣经两次称魔鬼或撒但为「试探者」(马太福音4:3;帖撒罗尼迦前书3:5)。有时魔鬼将邪恶或亵渎神的意念塞进信徒的头脑,以此引诱他做有偏差的事。有时信徒被试探去怀疑神的存在或祂话语的真实性。这种试探常常来自于魔鬼注入信徒脑海中的邪恶意念。这类试探被叫作「恶者的火箭」(以弗所书6:16)。信徒虽有这些意念,却不算做有偏差;他若相信这些意念,则是做有偏差。

魔鬼最常用的试探是其它两种方式﹕

第二,世界(包括世人)是试探人的。渔夫使用美味的虫子作诱饵捕鱼。同样,魔鬼惯用世上的美物为诱饵吸引一个人去做有偏差的事。当魔鬼试探基督时,它所用的诱饵就是这个世界的万国。引诱彼得不认主的乃是一个使女(马太福音26:69)。世界以及其中一切的人和事就是试探众信徒的不断源头。

第三,肉体(即私欲)是试探人的。有时魔鬼借着一个人的种种欲望试探他。魔鬼借助了世界(即:法利赛人和三十块银子,马太福音26:14-16)和犹大本人的贪欲这双重手段,引诱犹大出卖他的主。雅各布书说,「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雅各布书1:14)。

魔鬼所用的这种试探常常成为吸引一个人做有偏差的事的手段。这种试探用下面任何一种或所有的方式吸引一个人做有偏差的事﹕(1)忽略神所要求的本份;(2)纵容内心的偏差;(3)容许撒但发动内心的偏差;(4)容许撒但使他分心,不与神相交;(5)没有一直不断、坚定、全面地顺服神所吩咐的一切(包括顺服的态度)。

现在我们已有基础,可以略略思考在本章开头列出的三个基本功课中的第一个教训。

1)每个基督徒都必须时刻防备试探。我们将用两个要点来说明撒但试探人的危害性﹕

a)撒但的试探能对信徒造成巨大的危害。试探的主要目的是使一个人沉陷偏差中。它可能是行一种神所禁止之事的偏差。它可能是一种不行神所命令之事的偏差。它可能是一种行为上的偏差,是别人能够看见的。它可能是一种意念上的偏差,只有神才能看见。无论它是什么偏差,我们决不可忘记,这类试探的目的是要损害信徒属灵的健康。

b)撒但采用攻击信徒的试探是五花八门的。任何妨碍我们遵行神旨意的事都必须被视作一种试探。这或许是我们内在的东西(即某个邪恶的欲念),或是世上任何人或任何事。挑动或怂恿一个人做有偏差事的任何事情都是一种试探。几乎所有人能体验的欲望都有可能会成为一个试探的起头。想要得到舒适的生活,以及拥有朋友、高标准的生活、美名……(这是罗列不完的!),这些在本质上并不是邪恶的。然而,这些事都可能成为难以抵御的试探之源。基督徒需要学习惧怕从这些源头而来的诱惑。他们需要惧怕这类的试探,就象惧怕那些导致公开、丑恶而可耻之偏差的试探一样。如果我们在这点上失败了,那么我们比自己所意识到的更接近毁坏的边缘!

第二章 用心对付试探!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考察新约圣经中两句短语的意义,来研究试探的危害性﹕

1)「入了迷惑」(马太福音26:41)

2)「试炼的时候」(启示录3:10)

1)「入了迷惑」耶稣说「入了迷惑」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两个非常常见的错误解释。

a)「入了迷惑」仅只意味着「被迷惑」。这种解答是错误的,因为神从来没有应许我们有脱离试探的绝对自由。耶稣不会教导我们去为神不愿赐给的东西祈祷。一些试探是可以回避的,但在今生完全逃避试探是不可能的!然而,「入了迷惑」是一种比受试探更为危险的经历。

b)「入了迷惑」意味着被试探所胜。这种解答也是错误的,因为一个「入了迷惑」的人,不一定会被试探击败。约瑟经历过「入了迷惑」的时期(见创世记39:6-12),但约瑟却胜利地走出了那试探。

保罗在提摩太前书6:9将「陷在迷惑」比作被网罗所困。被网罗所困的主要意思是说你难以从中解脱。保罗说,在哥林多前书10:13「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原文是,无非是能困住你的)。这句话是要说明试探的力量,以及脱离试探的难度。在彼得后书2:9,彼得着重强调了某些试探的厉害程度。我们只有借助神至高的能力才可逃脱这样的试探。

我们从这些经文中作出结论,「入了迷惑」的意思是在极大程度上体验能够俘虏人的试探力量。有时试探好象一位敲门的推销员。我们可以不加理会,或打发他走,他便离开。还有一些时候我们则不能如此容易地对付试探。这时,试探好象一只脚已踏入门坎的推销员。这位推销员不但已下定决心要卖掉他的商品,而且他的商品非常诱人。如果试探仅仅是「敲门」,我们便有自由不去理会它。试探一旦过了槛「门」,并进到「我们的心房」,我们便「入了迷惑」。

当一个人「入了迷惑」时,他便从两个源头遭遇试探的力量。

a)撒但的力量从一个人的外界以特殊的方式行事。撒但常以更为强大的意志和力量引诱一个人做有偏差的事。有时它用恐吓试探人说﹕「你必须做有偏差的事,不然的话……!别认基督,否则要你的命。」有时撒但拿出人所向往的东西试探人,譬如,「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马太福音4:9)。

b)残余在肉体中的偏差的力量从里面以特殊的方式行事。内住的偏差好比住在每一个人心里的叛徒。这个叛徒站在试探者的一边,试图鼓动受试探的人向试探屈服。在这样的一种试探下,信徒虽然反复再三地向神求救,却仍不得释放。试探继续不断地迷惑人,死搅蛮缠。此类试探通常在以下的一两种情形中出现﹕

i)撒但从神获得特殊的准许,使信徒落入迷惑,但其中的原因只有神最清楚(塞缪尔记下24:1,也参看:历代志上21:1;乔布记1:12;2:6;路加福音22:31)。

ii)一个人的邪欲逢遇「良机」,并且得手的途径又极为便捷。塞缪尔记下11章所记载的戴维的情形就是如此。

2)「试炼的时候」

一旦出现以上的情形之一,一个人就进入了试探,启示录3:10又称之为,「试炼的时候」。此时,试探俘虏人的力量升至最强。试探变得最危险,极易征服人努力作的任何抵抗。许多试探都没有到这程度,信徒无需花大力气就能克服。但当这同样的试探出现在「试炼的时候」,它便有了新的力量。除非领受到特殊的恩典,否则信徒必然为之所击败,落入偏差中。戴维很可能在青壮年时期就受试探去奸淫或谋杀(例如拿八的事例,见塞缪尔记上25章),然而直等到「试炼的时候」,这些具体的试探才以强大的力量制服了他(塞缪尔记下11章)。

除非一个人对此时刻作好特殊的准备,否则他必将败在这类的试探之下。对于「试炼的时候」,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a)撒但使「试炼的时候」来到所采用的一般手段是什么?

i)当撒但定意要使一个人进入试探时,牠会坚持不懈地向这人的思想灌输某个欲念。牠反复不断地重复灌输,努力使我们的思想迟钝,对于诱惑的邪恶性不再敏感。我们对于第一次的试探感到恐惧,但是当这试探纠缠不休时,我们的恐惧感就会减弱,试探看起来也就不如起先那么邪恶了。

ii)倘若一个基督徒看见他的弟兄落入偏差中,他的反应应当是厌恶他弟兄所出的偏差,同情他跌倒的处境,祷告求神拯救他。他若不这样做,撒但将借用这个软弱使他本人也落入同样的试探。当许米乃和腓理徒偏离真理时,有好些人也跟着他们跌倒了(提摩太后书2:17,18)。

iii)试探的邪恶性可能会因考虑其它的事情而被掩盖(考虑这些其它事情本身常常是有益的)。例如,加拉太信徒面临一个试探,只要他们离弃纯正的福音,即可脱离迫害。其实,脱离迫害的愿望反倒增加了使人离弃纯正福音之试探的力量。

b)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已临近「试探的时候」?

i)当一个人不断地面临同一个试探时,我们便知道撒但正将他拖入试探的网罗。这就如撒但懂得「此时若不成,今后就永不能成了」,因此牠不容灵魂有喘息的机会。在一场战争中,如果作战的一方取得优势,他势必加倍地努力攻击对手。同样的道理,一旦撒但削弱了基督徒抵抗牠的斗志,便会不遗余力、不择手段地制服他,说服他去做有偏差的事。无论何时,只要试探开始从四面施压、从内外夹击,从意志那里获得做有偏差事的默许时,我们就可以确定,「试炼的时候」已经来临。

ii)一旦试探混用惧怕的力量和引诱的力量这两种手段,试探的时机即已成熟。试探的全部力量就是由这两种力量构成。这两种力量的其中之一就常常足以说服一个人去做有偏差的事。若二者勾结行事的话,就很少会有失败的。我们看到,这两股力量参与了戴维对乌利亚的谋杀。戴维害怕乌利亚报复他的妻子(且不提乌利亚伺机报复戴维的可能性),又害怕他的偏差被张扬出来。这些害怕与拔示巴做有偏差事的乐趣的吸引力联合起来击败了他。每当一个人察觉到这两种力量的势力在向他施加做有偏差事的压力时,试探的时机即已成熟。

有了上述的基础,现在我们要简练地讲几句关于本书以下内容所要阐述的主题的话。

为了避免在经历这类试探时受到伤害,信徒必须学会「警醒祷告」。

「警醒」的意思是提防、留意,熟悉我们灵魂的敌人借着试探打败我们可能利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殷勤警醒,使用神为对付撒但的试探而赐下的所有蒙恩之道。具体来说,这包括,一生研究我们仇敌的诡计,以及我们自身的优点和弱点,因为撒但会利用两者使我们卷入偏差中。

除了警醒,我们还必须祷告。这是我们能够获取神的帮助,从而抵挡撒但进攻的途径。保守我们的灵魂远离试探的一切信心之工,全都囊括在这两大本份之中——「警醒和祷告」。

第三章 对于试探,我们为何要如此警惕?

我们已经立了根基,现在我们要来思考这学习的伟大目的:

作出一切努力,使用基督赐下的途径,不落入试探,乃是每位信徒的一个重大本份。

这本份为何如此重要呢?在本章我们将思考圣经给我们的三个原因。

原因之一﹕

主耶稣给了我们一个每日祷告的模式。在这模式中有一个祈求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马太福音6:13)。这个祈求可以分解为,「求祢用大能救我们脱离那伺机叫我们进入试探的凶恶」。我们可称颂的救主知道试探有多危险,以及我们是多么需要神的扶助保守我们不致落入试探。我们相信耶稣对祂子民的智慧、慈爱和眷顾。祂强调这本份;我们必须严肃地重视它。

原因之二﹕

主耶稣已应许要重赏非拉铁非的教会(启示录3:10)。那赏赐就是,从将要临到全世界的大试炼中得救。你渴慕这一祝福吗?那么你要重视基督所命定的本份,这本份是保守我们在这场试炼中站稳或脱离它的一个途径。

原因之三﹕

当我们想到人们(无论善恶)因进入试探而导致的可怕后果时,智慧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此项本份。我们可从两等不同的人的经历来说明这些可怕的后果﹕

a)貌似基督徒却不是真基督徒的人

主耶稣在撒种的比喻中将会这些人描述为「盘石上的听道者」。他们「听了道,欢喜领受,但心中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及至遇见试炼就退后了。」(路加福音8:13)每一个时代都有这类人。他们似乎在基督徒生活中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他们迟早会落入试探,放弃他们的信仰。主耶稣也将这些人比作「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这房子将会怎样呢?它只能暂时地为这些人避风挡雨,但是当暴风雨般的试验来临时,它就会彻底倒塌(马太福音7:26,27)。

我们看到犹大跟随了主耶稣三年,除了耶稣没有一个人能看出犹大与其余十一位使徒之间的不同。犹大一遭遇试探便背道了,再也没有悔改。底马原是与使徒保罗同工的人,然而直到贪爱世界(的试炼)胜过他,他才离弃保罗(提摩太后书4:10)。对这类人而言,进入试探之门就是背道的第一步。一些人背道是显而易见的;另一些人的背道只有到审判之日才得以显明。

b)是真信徒的人

圣经举出了许多例子,说明真圣徒进入试探的可怕后果。我们着重来看以下几个例子﹕

亚当﹕亚当是按神的形象创造的,有圣洁的本性,所以不被堕落本性的邪恶欲望所左右。然而甚至就连他也在一进入试探时,就被试探所胜。结果,他失丧沉沦了,接着整个人类也随之落入同样的光景。如果一个象亚当这样完美的人也在理想的状态下如此容易地堕落了,那么其余的人类有何指望呢?我们不光要与魔鬼作斗争(就象亚当那样),也要与神咒诅下的世界以及自己堕落本性的所有邪情私欲作斗争。

亚伯拉罕﹕亚伯拉罕,这位信心之父居然两次落入同样的试探。对妻子安全的担心引诱他去说谎。神受到羞辱,亚伯拉罕因为怀疑神也体尝了忧愁和痛悔(创世记12:12,13;20:2)。

戴维﹕戴维本是「合神心意的人」,却落入试探,贪求另一个妇人的美色,动了淫欲。他出了奸淫的偏差和谋害他人的偏差,这偏差又牵连到别人。他甚至一手策划了一个阴谋,将一位正直人置于死地。

许多其它的圣徒﹕许多其它圣徒,如挪亚、罗得、希西家和彼得所经历的试探和跌倒被记下来,是为了作我们的鉴戒。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令人心痛的教训,即圣徒一旦落入试探,就是多么容易地有可能去出大偏差。愿我们每个人都以这些例子为鉴,常常祷告说﹕「主啊,如果这些杰出而大有能力的圣徒在落入试探时都如此可悲地跌倒了,那我在这日子里又怎能站立呢?主啊,求祢保守我不落入这样的试探!」

神在圣经上给予了许多的警戒,又记下受试探的人落入偏差中的许多例子。尽管如此,一些基督徒仍然大胆地行走试探之路。这真是愚蠢之极!

第四章 试探的力量

我们若思想自己的软弱,我们必然会找到足够多的理由去非常严肃地尽「警醒祷告」的本份。

我们的软弱可以从两个角度看出﹕

a)我们本身毫无能力或力量抗拒「试探的时刻」

每一个人的主要弱点就是他错误地相信自己的力量。彼得的自信(马太福音26:33)显然是他的软弱。大多数人也是如此。我们无法按照自己所想象的去做任何事。更糟的是,邪情私欲在我们心里就好比一位叛徒。它随时准备把我们出卖给敌人。这就是我们决不可谄媚自己,使自己以为有能力在试探的时刻站立得住的原因。我们骄傲地以为,有一些恶事是我们永不会去出的。我们忘记了,自己在落入试探前的心情与试探下的心情是不相同的。彼得不曾想到,一旦有人质问他,他就会不认主。当试探的时刻临到,彼得所有的决心立志都被抛在脑后,所有对基督的爱都被暂时埋没了,试探与彼得的恐惧一道彻底打垮了他。

相信我们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极为常见的失败的原因,我们将更为慎重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相信自己的力量,这是什么意思呢?

i)一般来说

我们相信我们自己的心。许多非信徒谄媚自己,认为自己有一颗善良的心,但是圣经说,「恶人的心所值无几」(箴言10:20)。与试探作战的乃是心。一个无价值的心怎能在强大的试探面前站立得住呢?真信徒若相信自己的心,这就与非信徒相似,因为圣经说,「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原文是﹕相信自己的心的,是愚昧人)——箴言28:26」。彼得是一个真信徒,但在他相信自己的心时便显为愚昧人。圣经还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杰里迈亚书17:9)。我们敢去相信那「比万物都诡诈」的东西吗?

ii)更具体地说

我们相信,自己的心具有足够的动力避免被试探所胜。这些动力是否足够强大呢?请想一想下面的几个例子。

a)爱慕世上的荣誉

一个人因多年忠心地过基督徒生活而赢得的名誉和尊重是可赞的。一些人认为,这种名誉和尊重有足够强大的动力,使人在试探的时刻站稳脚跟。这些人想,他们宁愿死,也不愿放弃在神的教会中所获得的名誉。唉!但这并不是保守一个人不落入偏差中的足够强大的动力。这并没有保护犹大、许米乃和腓理徒(提摩太后书2:17)。这也不会保守其它任何人在受试探的时刻不跌倒。

b)害怕羞辱、损失或责备

一些人深信,只要害怕给自己或基督带来羞辱或责备,这就是在试探的时刻能站稳的足够强大的动力了。但这仅只是与敞露、可见之偏差有关的。凡依靠这动机的人,到了试探之日很快就会发现,这动机并不具有他们原先所想象的力量。

c)害怕良心不安,害怕地狱

害怕良心受创伤和下地狱本是好的。然而,这些惧怕本身并不能保证我们在试探的时刻站稳。这些想法不能保护我们的原因至少有三个﹕

i)有时一个人想保持的良心平安是虚假的平安。在戴维与拔示巴做了有偏差的事之后,先知拿单来责备他之前,戴维是平静的。但这是一个虚假的平静。更为可怕的是,许多非信徒以为他与神相和,但这是虚假的平安。正如虚假的平安将在审判之日毫无果效,同样在受试探的时候它也毫无用处。

ii)良心真实的平安大有价值。但是,这平安本身不足以保守一个落入试探中的人。这是因为,一颗诡诈的心能够找出各种借口,说服我们保持良心的平安并不重要。这其中有两个借口﹕「别的信徒跌倒过,后来却照样重得平安」,况且,「即使我真的失去了平安,我还能再找回来」。当试探一来到,许多这类的争辩很快就让灵魂消沉疲乏,放弃其平安。

iii)认为保持良心的平安就足以在试探中保守我们的愿望,这就好比一位战士认为,只要他穿戴头盔,他就不会在战争中受伤一样。良心的平安是战胜试探所必需的一片盔甲。然而,如果用来防守的仅仅是盔甲中的这一小片,那么试探势必很快会找到未受盔甲保护的空隙。

d)偏离神的邪恶性

你可能强烈地意识到偏离神的邪恶性,那似乎是针对试探之时的有力防御。我怎能偏离拯救我的神呢?我怎能伤害为我受死的我的救主耶稣基督呢?我必须再说一次,这个防守本身不足以在试探的时候保护我们远离偏差。每天都有可悲的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到头来就是失败。神的儿女每次落入偏差中,试探就已攻破了这种防守。

以上我们从自己缺乏力量的角度思考了我们的软弱。现在我们来思考﹕

b)试探的力量能使人心昏暗

酒力(酒的力量)扭曲一个人的判断(何西阿书4:11)。试探也同样具有损害一个人判断的力量。这个世界的神使用试探弄瞎不信福音者的心眼,以致他们不能看见基督的荣耀(哥林多后书4:4)。同样,每一个试探都企图夺去人清醒的理智和判断力。试探以各样的手段施展这力量,但我们只要思考其中三个最常见的手段﹕

i)试探能够猛烈地占据一个人的想象和思想,使他无力顾及其它的事。当一个人遭受试探时,有许多的事情他可以思考,就能带来缓解,但是试探是如此强大,它简直能控制他的心灵和想象。他不能专注于那些能救他的事物。他好象一个被问题缠绕的人。解决这问题的方式很多,但他被问题本身牢牢地困住,以至他对每一个可解决问题的方法视而不见。

ii)试探能利用一个人的欲望和情感搅乱他的思想,阻碍他清醒地思考。

不管什么时候,一旦一个人容许他的欲望或情感控制他的思想,他就会停止清醒地思考。试探常常会俘虏一个人的欲望和情感到这种程度,导致他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理智。在他进入某一个试探之前,他能够很清楚地看见,一些行为是错误的。不过,当试探临到那人,并在他的欲望或情感上发挥作用时,他就不能再保持清醒的头脑了。不久,他便想出法子为自己邪恶的行径辩解。

iii)试探能挑旺人心邪恶的欲望,让这些欲望支配他的头脑。

恶欲如火。试探是使之燃烧和失控的燃料。人的理智常常能提醒他想到行事的后果,以劝服他约束他自己的恶欲。倘若试探的火开始点燃那恶欲,那么理智就再也没有力量约束它了。直到邪恶的欲望碰到一个特别与之相投的试探之前,没有人知道它有多大的破坏力和威力。就连一个最正直的人也会被一个与试探相投合的恶欲所胜。想一想彼得的惧怕是如何迅速地驱使他去不认主的。在如此强大的敌人面前,你怎敢认为自己是刚强的呢?

c)共同试探的力量

主在启示录3:10论到一种试探(即「试炼的时候」),它将要临到普天下的人,试炼他们。这个「试炼的时候」要来试炼那日不警醒的自称是基督徒的人。撒但如吼叫的狮子来到,要迫害他们;牠又如光明的天使引诱他们迷失正路。我们必须思考这类试炼的三个方面﹕

i)这类试炼是来自神的一种审判。神在此试炼中有两个目的。

一个目的是惩罚藐视福音的世人。另一个是审判那些错误地称自己为基督徒的人。圣经论到世人说,「他们不领受爱真理的心,使他们得救」,他们不信真理,反倒喜爱行恶。为了惩罚他们,「神就给他们一个生发错误的心,叫他们信从虚谎……」(帖撒罗尼迦后书2:9-12)。神没有改变。在祂自己圣洁的主权中,祂仍在降下这样的试炼,并且这些试炼从来都不是徒然的。神赋予它们完成祂意旨的力量。

ii)这类试炼包含效法一些自称信主而又有敬虔名气的基督徒的榜样。

到不法之事越来越多时,神子民中敬虔的总体水平将会下滑。这种衰败的开始是一些信徒在尽基督徒的本份上变得不警醒、世俗和忽略。这些信徒开始怀疑从前的道路,想要随从自己的邪情私欲。当初,其它的信徒或许会谴责或责备他们。然而,过不多久,有更多的信徒将效法这少数信徒的坏榜样。再过不久,世上就难以找到真正敬虔的人了。

「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哥林多前书5:6;加拉太书5:9),这条原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只要有几个有影响力的信徒继续留在他们属灵的衰败中,又为自己的衰败找出好借口,那么众人就会跟从他们的榜样。效法众人行恶比独自行事正直更容易。这同样的原则对于假教训的情形也是适用的。你需要什么才能改变一个教会的整个教义的立场呢?所需要的就是几个有影响力的信徒不断地提倡假教训,为之辩解。

意识到效法榜样这种试探所产生的力量有多大的基督徒是多么少啊!每一个时代的基督徒必须学会信靠神的话语,而不是信靠敬虔的人。我们若是谦卑的,就当严肃思考有敬虔名声之人的观点和行为;然而,如果他们的观点和行为与神的话语相对立,我们就不能效法他们的榜样。

iii)这类试炼对于随众行恶通常包含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在上一要点我们注意到,人们极为趋向效法名人的榜样。此外,这些作恶的领袖为他们持有的观点,或他们所作的榜样而作出似乎非常合理的解释。你愿意并能够为自己思考吗?或者你常常允许别人替你思考?若是这样,你将很容易被别人错误的结论引入歧途。

譬如,新约圣经非常明确地教导了基督徒在基督里所得到的自由。但不幸的是,某些人要扭曲这个教导,这并不难。渐渐地,神圣洁律法的屏障被挪开,基督徒的自由转变为任意做有偏差的事的自由。基督徒若从一开始就看出假教导所带来的后果,他们就必然会恐惧地转离它。

一个很可能的情形是,一些教师本身也不知道他们的教训会带来什么后果。开始对真理的偏离似乎微不足道。由于没有意识到这点,教师和他们的跟随者越来越远离真神,最后「他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罗马书1:25)。比如,当今企图削弱和取消圣经定同性恋的行为为偏差的自称是基督徒的人越来越多。

d)个人试探的力量

在「试探的力量能使人心里昏暗」的标题下,我们已探讨了试探的力量对个人的影响的一方面。现在我们只要再说两点﹕

第一﹕

「试探的时刻」为何如此厉害呢?当我们受试探时,有两种力量在活动。一种是来自我们身外的试探力量。另一种是心里邪恶的欲望。到了「试探的时刻」,这两种力量相互勾结,彼此扶持。因为试探,我们邪恶的欲望增强了;因为我们邪恶的欲望增强,致使我们跌倒的试探力量就更为强大了。

有一些人(包括基督徒在内)从来没有想到他们会沉迷在某些偏差行之中。如今他们沉迷于那些偏差,几乎没有羞耻感或痛悔之心。这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可以用一个普通的例子来说明其过程﹕一个基督徒的婚姻因为奸淫的偏差而破裂。当这些人结婚时,他们真诚地期望白头偕老,长久忠心。但是在我们周围,奸淫之偏差随处可见,甚至在基督徒中也不例外。这是如何发生的呢?

答案是,试探的力量给想要奸淫的邪欲注入了动力。当这种邪欲有了动力时,试探的力量也随之增强,此后这两种力量联合作工,说服人去出奸淫的偏差。这不是一个突发的事件。这有个发生的过程,在人实际做有偏差的事之前这一过程已持续了多年。一般来说,该过程是象这样发生的:过了几年的婚姻生活之后,夫妻一方经历了不忠的试探。这最初的试探找到了响应,因为它引起了已经存在于人心里的邪欲的兴趣。

这最初的试探得到了响应,但灵魂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抵挡。也许灵魂在想到要做这样的事时甚至感到震惊。于是初次的试探受到抵制。然而,虽然试探被抵制了,但它却进入了灵魂,开始动工去增强出这偏差的邪欲。试探以各种方式喂养这欲望。因此这欲望膨胀了。结果,实际试探的力量增长了。又过一段时间,邪欲完全长成,只要试探提供一个合适的机会,人就做有偏差的事了。

抵制试探只有一种能成功的途径。那就是,直接对付被试探所盯住的邪欲。我们一旦意识到自己有某一个邪欲,无论它是野心、骄傲、世俗、不洁还是任何其它的邪欲,我们就必须下手治死它。这里的选择在于﹕邪欲必须被治死,不然灵魂则必死无疑。

第二﹕

我们也必须想到,试探之工所影响的不光是邪欲,也是整个灵魂。我们要回到上一个例子来解释这点。当第一个不忠的试探临到一个基督徒时,他的理性告诉他,他必须抵制这试探。不过,一旦试探进入他的灵魂,它也会在他的理性上起作用。理性应当受到良心的支配,抵挡试探。然而,它却受欲望的支配,喜爱试探。当邪恶的欲望增强时,它就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带动整个灵魂。

让我再说一次,我们注意到有一个过程在发生。起初,理性受到良心呼声的引导,抵制试探。但一旦试探进入灵魂,我们发现,理性便渐渐地对试探产生好感。过不多久,理性对于从前所不敢想的偏差开始逐渐地放松警惕,想象这偏差能够带来的乐趣。接着理性一步一步地参与,驱赶对这偏差的恐惧。最后,理性便为它曾经所不敢想的偏差辩解和加油。想到试探为了邪恶的目的而弯曲理性作用的力量,这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你自己的经历中接受教训

我们应当常常从自己和他人的经历中学到教训。你在过去所经历的试探教训中学到什么?这教训难道不是﹕试探污秽了你的良心,破坏或窃取了你的平安,削弱了你的顺服,隐藏了神对你的微笑吗?或许试探在说服你向某个邪欲让步时也失败过。即便是这样,它在你的灵魂上不也留下了污迹和产生了许多的搅扰吗?我们都承认,我们很少从试探中出来,而不遭受属灵的损失。如果这是你的经历,你今后还愿意让自己再落入试探的圈套吗?如果你正享受着远离试探的自由,那么你当高度警惕,避免再次进入试探,免得更可怕的事发生到你身上。

撒但试探人的用心总是相同的。在每一次试探中,撒但终极的目标就是羞辱神,损害我们的灵魂。当你明白试探的意图是什么时,你还敢随便对待试探或与之戏耍吗?你真的相信试探对神或对你所存有的目的吗?若是如此,你对神的感激应当使你去使用祂已设立的方法,去挫败撒但试探你的目的。

第五章 这一切的努力真是必要的吗?

我们已经陈述了基督徒为何应当热切努力逃避试探的许多原因。这无疑是我们基督徒的本份。然而,一些人仍然在提出异议,企图破坏我们的决心。

第一个异议﹕

有人说圣经吩咐我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或译:试探――圣经钦定译本)中,都要以为大喜乐」(雅各布书1:2)。故此,我们为何要作出一切努力逃避试探呢?对此问题我们有两个答复。

a)雅各布不是说,要以我们所落入的试探为喜乐。他也不是说,作出一切的努力逃避试探是不对的。他乃是说﹕在神的护理中,我们有时必须得面对试探。在这些时候,我们要喜乐,不是喜乐试探本身,而是以带领我们进入试探本身的神的目的为喜乐(雅各布书1:3,4)。

b)正如我们在第一章中提到,圣经使用试探一词有两个意义。雅各布本人也以两个不同的意义使用这一词(参看雅各布书1:2,13)。在第一个意义上,使用试探或试炼的是神,并且神为了一个良善的目的安排试探或试炼。在第二个意义上,试探含有企图说服人做有偏差事的意图。只有魔鬼才会这样试探。当魔鬼试探人做有偏差的事时,有谁能喜乐呢?因为这类试探的目标完全是邪恶的。神安排试炼是为了我们得益处。但魔鬼可能会借机试探我们做有偏差的事。我们要在试炼中喜乐,却要努力逃避从中而来的做有偏差的事试探。

第二个异议﹕

耶稣基督亲自受过试探,因此我们去体验类似的经历,这怎么会对我们有害呢?而且,希伯来书2:17,18还说,这经历在使祂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上是有利的。

答复﹕

不错,耶稣基督受过试探,但同样真实的是,祂并没有故意地走上试探之路。祂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马太福音4:7)。祂遭受了试探,但没有做有偏差的事。祂从未出过偏差。当这世界的王临到基督时,牠在祂里面是毫无所有(约翰福音14:30)。这跟我们的情形大不一样。牠在我们里面乃占有一席之地;牠与我们的邪欲结盟。我们不可能象基督那样,纯洁和毫无玷污地从试探中出来。我们完全地逃避试探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必须尽自己所能逃避被试探捉住和玷污。

第三个异议﹕

神已应许在试探中要保守我们(例如,哥林多前书10:13;彼得后书2:9)。故此,我们为什么要努力保守自己不落入试探呢?

答复﹕

神的确已赐下宝贵的应许。在我们与试探挣扎时,这些应许鼓励我们继续下去。然而,以应许为借口不与试探作斗争就是滥用神的应许。请留意哥林多前书10:13的应许。这节经文的前面有一个清楚的吩咐,「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a)我们若故意地进入试探,或者我们若因为忽略自己的本份而落入试探,那么这个应许就与我们无关。这个应许是给那些虽然付出所有努力去逃避试探,却仍落入其中的人的。如果我们故意地进入试探,这应许不属我们。在魔鬼对主耶稣的一个试探中,牠试图以曲解经文来诱骗祂做有偏差的事,牠删去了「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这句短语(诗篇91:11)。这句短语是重要的。耶稣并没有上当,因为祂知道那与拯救有关的应许是给凡行在神道中的人。祂也知道听从魔鬼就不是行在神道上的一个方式。我们若故意地在试探之道上行走,我们就是在离开神的道。神的应许是给在祂道中的人,不是给离开这道的人。

b)神的儿女知道神的恩典足能保守他不离弃神。他知道他永不能灭亡(约翰福音10:28)。这个真理并不是鼓励他对试探粗心大意。一个基督徒会因偏差羞辱神、给福音抹黑,以及导致灵魂充满昏暗而感到战兢。相对应的是,人若仅仅出于对地狱的惧怕而回避试探,他下地狱的危险就要比他所想象的更大。

c)你若故意进入试探,仅仅是因为你相信它不会定你的偏差,这就跟你「仍在偏差中,叫恩典显多」没有什么两样(罗马书6:1,2)。试想一下,有位船主刚刚花了巨资买下一批贵重的货物。他若故意让船触礁沉没,因为他相信他能靠着船板游到岸上,那他就是一个傻子。作为基督徒,我们拥有比贵重的货物更大的祝福。我们有安慰、平安和喜乐;我们能荣耀神,为福音争光(尊荣福音)。我们若因为相信自己的灵魂到最后必得安全而冒险失去这一切,更是疯狂之极了!

第六章 落入试探的症状

一个人若要避免落入试探,他就必须知道落入试探的症状。

1)何时是偏差已有,为时已晚的时候。

这似乎是在说显而易见的现象,然而却是必须要说的。无论一个人何时落入什么样的偏差中,他可以知道他是因为进入试探而走上做有偏差事之路的。所有的偏差都是来自试探。世上不存在没有受试探的偏差(雅各布书1:14,15;加拉太书6:1)。当许多人被一个偏差制伏时,他们便为那偏差悔改,然而他们没有认识到引起偏差的乃是试探。如果你希望战胜任何偏差,你必须弄清引诱你去做有偏差的事的是什么,以便留心逃避这试探。试探是根,偏差是试探所结的苦果。有很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偏差,却没有意识到引起偏差的试探。这等人不喜欢偏差的苦果,但不采取任何防备的措施,逃避试探的毒根。不先进入试探而突然做有偏差的事是决不可能的。

与某类人为伴必然会产生邪恶的思想、言语或行为(哥林多前书15:33),然而当时喜悦那样的同伴,后来又为这导致的偏差而哀痛,这是有可能的。一些目的或野心(如提摩太前书6:9所论到的)能够产生同样的后果。但是,人能追求这些目的或野心,同时却觉悟不到那些伴随着它们而来的忧愁。

2)试探的力量

我们在第一章说过,试探具有不同程度。当试探变得猛烈,或不断重复时,使灵魂不得安宁,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我们已经落入了试探之中。既使没有任何外界的试探,人的邪欲仍具有引诱他做有偏差事的力量(雅各布书1:14),但这不同于落入试探的情形。

邪欲好象流向大海的小河,试探又好象吹动那条小河的劲风。试想一下,一艘空船被放在这河里的情形。小船迟早会照着流水的行程及速度被推向大海。同样,人的邪欲迟早(若没有神的恩典)会将他推向永恒沉沦的汪洋。让我们再回到这比喻上来,假设有强风在吹打小船。那小船就会激烈地漂移,撞击河岸和礁石,直到破碎成片,被大海所吞没。

这个比喻描绘了一个有偏差的人的两种景象。第一个景象是,他在自己邪欲的河流中,缓慢而确实地被推向自己永远毁灭的大海。第二个景象显示,这同一个人在经受着试探的强风。此风催促他出下一个又一个的偏差,直到他毁灭殆尽——到达他永恒的沦丧。

这个比喻也可以用来说明圣徒所遭遇的许多事例,他们虽已蒙保守脱离了永恒的沉沦,但他们仍曾经落入过试探,可耻地跌倒了。希西家的内里总是有骄傲之根(若不是因为神的恩典,他的邪欲早就毁掉了他)。巴比伦王使者的来访使他落入试探,使他骄傲地炫耀自己的财宝(列王记下20:12-19;历代志下32:24-31)。我们从戴维的身上可同样看到骄傲的劣根。他已抵挡自己的邪欲,多年未去数算百姓,但是撒但起来挑动他时,他便在这欲望上跌倒了(塞缪尔记下24:1-10;历代志上21:1-8)。我们也能从亚伯拉罕、乔纳、彼得等的生活中看到类似的例子。加略人犹大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假圣徒的可怕典型。犹大从开头就是贪心的(约翰福音12:6),但在魔鬼进入他里头之前,他没有企图以出卖他的主来满足这邪恶的欲望。

我们都有邪恶的欲望。有时,满足这些邪欲的良机会光顾我们。当这事发生时,我们就已落入了试探。

3)我们对待试探的态度

一个人可能未意识到邪欲的发动会进入试探。这情形的一个例子是,人的心开始不知不觉地喜欢上试探(对试探产生好感),自甘陷在其中,给它在各方面提供滋长的机会——却仍未出明显的偏差。

这是试探的一种非常狡猾的形式。有一个例子有助于我们识破它。当一个人开始赢得敬虔、智慧、博学等等的名誉时,人们称赞他,他便渐渐爱听称赞的话。他的骄傲和志向受到了影响。他现在全力以赴于他的恩赐和美德。但是他的动机是错误的;他是要抬高自己的知名度。他在进入试探。如果他没有认识到并对付这点,这狡猾的试探势必使他迅速沦为追求好名声的奴仆。

旧约圣经的耶户就是这等人的极好写照。他早就认识到,他在获取热心行事的名望。良善圣洁的乔纳达与耶户相遇。耶户心想,「如今,抬高我声望的时机到了。」因此,他召见乔纳达,看他动手热心行事。他所作的事本身是好的,但他的动机不良。他追随的是自己的私欲,他已经落入了试探。

那些从事牧养及传福音事工的人尤其容易落入这种狡猾、不易察觉的试探中。这种事工的许多事情都可能是赢得声望的途径。一个人的能力、坦诚、忠实、胆识、成功等等都会成为提高他名声的途径。我们有没有开始悄悄地喜欢上这种试探呢?我们有没有开始因为错误的原因做一些善事呢?若是这样,我们就在进入试探。

4)每逢一个人的邪欲和试探相遇的时候

每当一个人有机会满足他的邪欲,他又跃跃欲试,想要竭力利用这个机会时,他便进入了试探。一个人若碰到与他邪欲极为相投的机会、场合或条件时,那人不落入陷阱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巴比伦王的使者来到时,希西家的骄傲将他抛入试探当中。当哈薛成为叙利亚的国君时(列王记下8:7-15;13:3,22),他的残暴和野心使他野蛮地践踏以色列人。当祭司长和守殿官带来银钱时,犹大的贪心即刻发动,使他去出卖他的主(路加福音22:3-6)。

易燃物必须远离火。同样,远离会挑动我们邪欲的那些事情,这很重要。有些人以为,他们可以玩蛇而不被蛇咬,触摸油漆而不被沾染,玩火而不被烧;但他们弄错了。你的工作,你的生活方式和你的同伴、朋友有没有给你带来满足你邪欲的机会呢?若是如此,你就已经落入了试探。

5)一个人灵魂的贫瘠状态表示他已落入了试探

犹如一个体弱的人更易生病,同样,一个灵性贫乏的人更易在试探底下跌倒。更具体地说,每当一个人的属灵生活衰弱时,那人就入了试探。他开始可能察觉不到他已入了某个试探。然而,不用多久,他就会忧愁和痛苦地发现,他的真正光景如何。为了帮助我们识别进到试探的具体入口,我们必须思考属灵的生命是以何方式被削弱的。忽略或只在形式上尽基督徒的本份,往往会导致属灵生命的衰弱。当一个人忽略本份,或是满足于粗心地、无生命地尽这些本份时(没有他曾经所享受过的喜乐和满足),这人就在灵性上渐渐地软弱。

这是一条规律:如果一个基督徒的心变得冷淡、麻痹、疏忽,或在敬拜神时徒具形式,那么一定有某种试探已开始在他心里发生作用。这时,或是贪爱世界、或是骄傲、或是不洁、或是我行我素、或是恶毒和嫉妒,或是别的东西占据了他的心。借用何西阿的话说就是,「头发斑白,他也不觉得」(何西阿书7:9)。意识到这点是重要的,即:基督徒,尤其为了良心的缘故,可能去参加敬拜聚会的所有活动,比如祷告、读经和听道,然而却是怀着一颗冷淡而麻木的心;他在遵行这些本份时不是出于真生命的动力。撒狄教会坚持行他们基督徒的本份。表面上看,她是活着的。但主更清楚,祂判决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启示录3:1,2)。

新性情与敬拜神的本份之间密不可分(诗篇119篇精妙地说明这种密切性),除非某个隐秘的试探叫灵魂出了毛病,否则它们就决不可能分离。所以,一个基督徒若以诚实的自我省察发现,他「灵命的脉搏」不正常——他若发现他对神的事情索然寡味或兴趣不大——他应该作出结论,尽管试探究竟是哪种尚未明了,但他已入了试探。这样的基督徒处在非常危险的属灵光景之中。他若不去查找和解决自己灵命软弱的原因,他大概不可能逃脱引诱他做有偏差事的大试探。神可能会按着祂极大的怜悯阻止这事的发生。或者,祂可能会挪开那位基督徒对神同在的意识,以此管教他(见雅歌书5:2,6)。

第七章 我们怎能远离试探?

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落入试探呢?答案可以用我们主的话来概括「警醒祷告」。

1)来自「警醒祷告」的一般指示(原则)

a)努力认识落入试探的危险性

想到大多数人对落入试探的危险性满不在乎的态度,这其使人胆战心惊!对他们来说,只要保守自己回避别人所能知道的偏差,远离试探的影响对他们而言就无关紧要。

圣经在许多地方(例如,箴言2:12-20;4:14-19;22:24,25;哥林多前书15:33)警告我们防备坏同伴的危害。然而,有多少人听这警告呢?有多少人——特别是年青人——在选择坏朋友呢?相处不久之后,他们便随从这些朋友行恶了。不少作父母的或朋友徒然地谨防这类坏同伴。年轻人开始也许会真的憎恶他们的坏朋友所喜欢的一些事,但可悲的是,过了一阵子,他们也喜欢上那些事。

更令人悲哀的是,有一些自称基督徒的人,它们的愚昧在于去招惹他们从来就不必去面对的试探。当今,圣经关于基督徒自由的教训往往被人滥用。有些基督徒以为,他们大概有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些人声称,无论是什么教训,他们都愿听。他们口口声声高举基督徒的自由。他们不加选择地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如果有智慧的基督徒提醒他们所读的是假教训,他们也不理会。他们宁愿听从任何假教师。他们非常自信,以为自己懂得分辨,不会被他们所读所听到的东西影响。这种愚昧的大体结果是什么呢?不曾受伤而得脱离的人极少。许多人曾有的信心或纯正的教义被推翻。任何人都无权说,不怕试探的人会怕做有偏差的事!撒但揉和了偏差和试探,人要分开它们极其艰难。

在主张基督徒自由原则的同时,我们决不可忘记这个同等重要的原则,「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哥林多前书10:23)。我是否去一些场所,我是否交某些朋友,我是否有某些欲望,使我冷漠和麻痹呢?它们是否阻拦我不断地完全地顺服基督呢?若是这样,我就得使用我的自由回避这些事情。我愿意避免落入试探吗?那么我需要觉悟到自己的软弱败坏。我也需要意识到撒但的狡诈,偏差的邪恶和试探的力量。

我们应当天天花时间思考落入试探的巨大危害。请想想试探可能带来的后果!使神的灵忧愁,使自己丧失平安,使自己灵魂永恒的福益处于险境,这是何等可怕的事!你当知道,如果你小看试探,它必然会制伏你。我若在此小心警惕,防止落入试探的工作就已作成了一半。

b)深信我们无能保守自己落入试探

我们越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本身毫无能力保守自己远离试探,我们就越觉得我们需要祈求帮助。这是蒙保守的另一种途径。大多数人一走进试探就意识到他们需要帮助。这时,很少有人会相信自己有力量征服试探,相反他们向主求助。主教导我们,以祷告防备落入试探,这和我们落入试探时祷告求助一样重要。

我们的主教导我们必需用两种方式来以神的力量保守我们不落入试探。首先他教导我们祷告,「不叫我们遇见试探」(马太福音6:13上),并且告诉我们,「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马太福音26:41)。主在用这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需投靠神的能力和智慧来保守我们远离试探,不要依靠自己。第二种方式是祂自己的榜样。祂亲自为自己的子民祷告,求神保守他们脱离恶者(约翰福音17:15)。祂知道,落入试探有许多不同的方式。祂知道,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落入试探。祂知道试探有多强大,有多诡诈和狡猾。祂知道我们的愚昧、软弱和不警醒。因此祂指引我们去信靠比我们更高的智慧和能力,是要让我们蒙保守不落入试探。

我们必须学会常常提醒自己说﹕「我是无知和软弱的,撒但却是狡猾和强大的,并且时常窥视着要伺机试探我。世界,特别是当它被撒但作为工具使用时,其诱惑力是持续不断的,且充满试探我的奸计。我自己邪恶的本性很厉害,它随时准备在试探的时候背叛我。包围着我的一切就是引诱我去满足自己邪欲的各样机会。我对正在发生的事是迟钝的。若由着我自己,我可能会还未来得及察觉就落入了陷阱。唯有神能保守我不致跌倒(犹大书24节)。我必须存着信靠的心向祂祷告,只有祂才能保护我不落入试探。」

如果我们忠心地这样做,我们会发现我们在不断地将自己交在神的看顾之下,在这事上,我们要首先寻求他的旨意,否则什么事都不做。这类的祷告会给我们带来双重的益处。

i)我们若如此祷告,就必将领受到神的恩典和怜悯,祂已应许要扶助软弱的人。我们可以深信,凡是这样祷告的人,若这祷告出于真实的无助感,就永不致羞愧。

ii)持守这种祷告的心,乃是神用以保守我们的手段的一部分。我们若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仰望神来供应,我们就必然会谨慎地运用神所设立保守我们的方式。

c)信靠神保守的应许

相信神必保守我们就是蒙保守的一个方式。我们若相信神的应许并祈求保守,那么祂要么会保护我们不落入试探,要么为我们开辟一条出路(哥林多前书10:13)。神已应许,祂必在我们所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我们(诗篇91:11);祂也必教导我们,指示我们(诗篇32:8),救我们脱离恶者(罗马书16:20)。

我们必须积极地相信神的应许,期盼祂守住这些应许。

2)来自祷告的一般指示(教训)。

你希望蒙保守远离试探,或在受试探时不致跌倒吗?那你就必须多多祷告。仅仅相信神能保护我们是不够的。神的手段是叫我们通过祷告求得那保护,叫我们常在祷告中求得,「随时多方祷告祈求」(以弗所书6:18;参考路加福音18:1-8)。我们如不持守常常祷告的心,可以料想到的是,我们会受到试探的波浪的不断冲击。

我们每天都应特别地祷告求神保守我们远离试探。我们必须祷告求神保守我们的灵魂,保守我们的心和道路,好叫我们受到保护,不致陷入试探的圈套。我们必须祷告求神以祂良善和智慧的护理引导我们的道路,掌管我们所遭遇的事件,使我们免遭猛烈试探的袭击。我们必须祷告求神在我们所行的一切道路上使我们勤勉、谨慎、警醒。如果我们照此方式坚持学习祷告,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需要神的帮助,那么我们就必然会得到拯救。

我们若拒绝祷告,我们将会不断地落入偏差中。

第八章 我们在警醒防备什么?

我们在本章将专门探讨我们救主教训的另一部分,即「警醒」。具体地说,我们要思考「落入试探」危险中的一些时候。

1)出奇的外在亨通

出奇的外在亨通的时候常与试探的时刻相伴。亨通与试探是并行的。事实上,亨通本身就是一种试探。除非神赐下特别大量的恩典,亨通在两方面就是一种试探:它很可能会为人的邪欲提供机会;并且,魔鬼懂得怎样利用它达到牠的目的。

我们在箴言1:32读到,「愚顽人安逸,必害己命」。亨通使他们刚硬地行走在他们的道上。它使他们藐视训诲或警告。

他们在亨通的日子根本不思想审判的那日(这本应当影响他们来改正自己的生活)。若没有神恩典特殊的帮助,亨通会对信徒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这是亚古珥的认识,他求神不要赐给他富足,因为富足中暗藏着试探(箴言30:8,9)。这正是实际发生在以色列人身上的事。「这些民照我所赐的食物得了饱足;既得饱足,心就高傲,忘记了我。」(何西阿书13:6)这正是主警告以色列民要防备的危险(申命记第8章,特别是12-14节)。

信徒在亨通中可以喜乐(传道书7:14),但他决不可忘记亨通会带来真正的危险,这需要以小心的警醒和祷告来提防。请思想一下其中的一些危险。

a)在亨通中,我们基督徒的生命便处于失去其内在现实性的危险之中。正如我们在第六章中论到的,这会使灵魂向各样猛烈的试探大开其门。

b)在亨通中,我们会过于享受今生的安逸。这种享乐被生动地描述为「灵魂的毒药」。

c)亨通有可能使我们基督徒的生命变得艰难和麻木。如果我们不提防这点,亨通就会使我们成为诡诈之偏差射击的靶子,使我们容易落入撒但的陷阱。

在亨通的时候,你当感谢神,但也当谨防危险,用心「警醒和祷告」。不这样去做的许多圣徒都跌倒了。智慧要求我们以他们可悲的经历为鉴。

2)沉睡的属灵状态

如上所(第六章),如果你忽略与神的相交,并在尽基督徒本份时开始拘泥于形式,危险就临近了。这就是需要警醒的时候了。

你若在这种光景中,就当苏醒,四周察看。你的敌人快要来到。你也许会落入使你抱憾一生的属灵状态之中。这状态极其不利,但它亦是一个更糟的状态可能要出现的预兆。在客西马尼园,众门徒身心都困倦。耶稣对他们说什么?「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我们知道他们当中的一个人离苦痛试探的时刻极其近。他立刻落入了那试探,因为他没有尽本份警醒不怠。

雅歌5:2-8中的新娘困倦,不愿起床给她的良人开门。及至她起床时,她的良人已经走了。等她饱尝忧伤和痛苦之后,她才又找到他。同样,信徒会在属灵的事上困倦,不愿起来与基督有活泼的相交。因此,他们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心痛和愁苦。在许多这类的事例中,信徒再也无法完全恢复他从前所享有的属灵活力。

「戴维从床上起来」的那晚(塞缪尔记下11:2…)是戴维属灵沉睡的一夜。此后他再也没有从这次跌倒中完全恢复过来。戴维一生中这悲剧性的一幕被记载下来,是为要警戒我们。它应当唤醒我们,以祷告的心作自我省察。

作为自我省察的一些问题

i)你在读经当中有何收益?你所得的益处是否与过去一样多?别人或许从外表上看不出任何差别,但是你的读经在引导你与神相交吗?

ii)你的热心变冷淡了吗?你或许仍然如从前一样劳苦,但是你的心为神的爱火热吗?劳苦作工使你的心向神火热,就象当初一样吗(启示录2:2-4)?

iii)你疏忽祷告和听道的本份了吗?你或许仍然在守着这些本份,但是你还象从前一样有谨守这些本份的生命和活力吗?(见路加福音8:18;罗马书12:12)?

iv)你对基督徒的生活感到疲倦了吗?或者,你若是仍旧持守着基督徒的生活,那么你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你是否暗暗地希望这不是如此狭窄的一条路(哥林多后书4:16-18;5:14,15)?

v)你对神子民的喜爱是否变得衰弱和冷淡呢?你对他们的爱是否在从属灵的爱转变为属肉体的爱呢?这爱是不是因为你喜欢他们的东西或与他们交友的好处,而不是因为他们与基督相似(帖撒罗尼迦前书4:9,10;彼得前书1:22;3:8)?

你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结症所在吗?如果是的,那么在你落进某个挫伤你一生属灵生命的试探之前,现今正是你从沉睡中觉醒的时候了。

3)极大的属灵享受

极大属灵享受的时候往往会被撒但的恶毒和人心的软弱转变为危险试探的时候。保罗深知这点。他才从神那里得了荣美的启示,就受到撒但所派差役的攻击(哥林多后书12:1-9)。看主在山上改变形象(显出荣耀)的三个门徒知道了这点。彼得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然而他们刚刚下山,就遇见了被鬼所附的人和代表着「不信、又悖谬的世代」的人(马太福音17:4,14-17)。耶稣本人知道这点。祂在受洗时听到从天上来的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紧接着我们就读到,「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马太福音3:17;4:1)。

魔鬼晓得,我们会大喜过望,以致忽略警醒,没有防备牠的逼近。牠便利用这个机会来达到牠的目的。倘若神赐福你属灵的喜乐,你可大大地欢喜。但不要说,「我永不动摇」,因为你不知道神何时会向你掩面,或者有从撒但而来的差役攻击你。在享受极大属灵祝福的时期,我们仍需警醒,免得这祝福变成诅咒。

关于属灵的祝福,有另一个重点必须得说。我们要极为渴慕一些真正属灵的福分;但我们决不可忘记,有时人会自欺欺人地以为,他们充满了神爱他们的感觉,其实这只不过是他们自己的想象。这类虚幻的体验隐患无穷。如果一个人以神的爱充满他灵魂的体验为夸口,却仍活得象一个世俗的人,那他就是自欺,处在落入更大欺骗的危险当中。

4)自信

试探通常贴近充满自信的人。彼得在这事上得了一个沉痛的教训,他夸口说,「众人虽然为祢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我就是必须和祢同死,也总不能不认祢」(马太福音26:33,35)。彼得说了这些话不久,就做了他说永不会去做的事——后来他又为之痛哭。神使用彼得的这次跌倒教训他(和我们),信靠自己是何等愚昧。

世界充满了诱惑和错谬的教导。有一些愚妄人似乎信心十足,总认为跌倒哪怕是众人都跌倒了,自己永不会在这些问题上。不要象他们一样!使徒说,「你不可自高,反要惧怕﹕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罗马书11:20;哥林多前书10:12)。我们若是聪明人,就不当信靠自己,而是完全信靠拥有保守大能的神。

关于警醒,第一件当知道的事就是我们在警醒什么。我们在警醒我们最易落入试探的危险时刻。这样,只有意识到存在的危险,我们才能更好地作准备,去对付它们。

第九章 我们如何才能保守自己的心抵挡试探呢?

我们在本章要继续思考「警醒」的主题。具体地说,我们要思考此项本份的一个最关键的部分,箴言将这本份描述为「保守你心」(箴言4:23)。我们在上一章得知,我们必须在某些特殊的时候警醒,就是那些最容易落入试探的时候。在本章中我们要学习的是,当警醒防备的是什么。这样,我们就能保守自己的心不致落入试探。

1)认识你自己的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我们越懂得自己性格和脾气的优点及弱点,我们就越能保守自己的心。我们也需要知道自己的邪欲是什么,比如﹕贪心、自私、嫉妒、骄傲、急躁、残忍、滥交……等等。我们要想想哪些偏差对我们是具有吸引力的,也就是我们最容易去出的偏差。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灵命的弱点,比如﹕怀疑、胆怯、麻木、尖刻等等。

当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不接待众门徒时,门徒便请示主是否该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毁灭村庄里的居民。主责备他们说,「你们的心,你们并不知道」(路加福音9:51-56)。他们若知道自己的心,他们早就防备这事了。戴维告诉我们(诗篇18:23),他保守自己远离他的偏差,就是他尤其倾向去出的偏差。

有些人生性温柔,乐于宽容。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贵的质量。当恩典支配人时,这个质量就是一种伟大的祝福。然而,它需要被看守,不然它的优点就可能变成为弱点。另一些人生来易怒、尖刻,因此他们极易落入嫉妒、苦毒、自私、妄论他人以及其它许多的偏差中。还有一些人生来就富有激情,按着他们的本性,他们也有好些特别容易出的偏差。

你若想蒙保守,离开试探,就当花时间去省察自己的本性。去认识自己其实是怎样的人,别企图去为你发现的偏差和软弱找借口。你越认识自己心里的偏差和软弱,你就越能装备好防止落入你特别倾向落入的试探。一定要明白,你的心乃是叛徒所居之地。这些叛徒就是你邪恶的欲望和弱点。试探总是在等待时机利用它们。若有朋友愿意告诉你,你是怎样的人,以及你需要提防的弱点,你就当为他心存感激。这令人痛苦,但却难以忘怀,「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箴言27:6)。

2)防备你的弱点

知道你的弱点是不够的。你也必须知道试探利用这些弱点的手段。我们在第六章中提到,有一些特别的事件、伙伴、工作、地方等等,会促使试探变得更加强烈。例如,如果一个人爱说闲话,那么他就应当努力去回避某些人和地方。人若发现报刊上的图片或报导刺激他产生不洁的意念,他就该谨慎地回避它们。

这样的例子是举不完的,但是各人要回避的事情都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们不可论断他人自由的一个原因。每个人必须知道,使试探胜过他自己的是什么,并且应当尽他所能去避开这些事。许多人走过草地而不患热病。凡会患热病的人绕过这样的草地是明智的。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知道使他特别「过敏」的试探,并寻求去逃避它们。

显然,避开每一个试探的场合是不可能的。我们若是聪明的,就当设法去避开所能避开的。当本份或护理使我们落入试探的场合时,我们必须相信神能保守我们。

3)给心储藏装备以抵挡试探

我们必须认识潜伏在我们心里的「叛徒」。但那是不够的。我们也必须努力在心里积存财富,以预备在试探的时刻支取。古时,有时敌人会来围攻或洗劫一座城堡。如果敌人发现,城堡装备良好,供应充足,有抵御之力,那么他就会撤退,不再企图进攻。同样,如果撒但――这个世界的王,来攻击我们,却发现我们早已作好防备去抵挡牠,牠不但会离开,而且就象雅各布所说,牠必离开我们逃跑了(雅各布书4:7)。

我们特别需要在心里积存的粮食,就是认识神在基督里的爱。这是世上抵挡试探力量的最伟大的保护预备。当约瑟受到波提乏的妻子猛烈的引诱时,他拥有这种预备。这使他呼喊,「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神呢?」(创世记39:9)约瑟的心里怀着对神的深爱之情,以致连这种具有高压和诱惑力的试探也不能占据他。使徒保罗说,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去为祂而活(哥林多后书5:14)。它也约束我们抵挡试探。

我们也需要在心里藏着律法的教训和对死亡、地狱、刑罚的惧怕。然而,这些预备更容易被击败。就其本身而言,他们绝不能抵挡一个试探强烈的攻击。这些预备每天都在被击败。存有这些预备的心将与试探斗争一阵子,但很快就会屈服。它们必须伴随着对神爱的认识。

为了胜过试探,你需要在心里储藏什么?你需要认识神在基督里的爱,认识祂恩典的永恒目的,喜悦祂为我们而死的血和爱。你当为基督的死所获得的福益,就是我们得儿子的名分、称义,被神接纳而满心欢喜。你当满心思想圣洁的荣美。那是基督所赎买的一个祝福。这是祂受死的伟大终极目的之一——叫我们「成为圣洁,无有瑕疵」(以弗所书1:4)。凡储藏着如此宝贵祝福的心,在与神同行的正轨上,就会拥有极大的平安和不受试探搅扰的保障。

认识神在基督里的爱可以概括为,「神的平安」。使徒告诉我们,这必「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4:7)。神的平安是神特别的预备,按照上下文理解,它可以用来抵挡忧虑的试探。它也能保守我们抵挡各种各样的试探。译自希腊文的「保守」一词是一个军事用语,还可译为「守在军营之中。」关于军营,有两件事可以说。第一,它是向敌军敞开的地方;第二,它是远离敌军的安全之地。这也好比我们的灵魂。我们的灵魂在试探面前是赤露敞开的,不断受到攻击;但是它们若被保守在神平安的军营中,试探就进不来,于是,我们就不会落入试探。

4)时时保持警惕

哨兵在站岗时留意敌军的一举一动。同样,基督徒必须对试探临近的初期征兆保持警惕。有太多的基督徒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敌人的逼近,直到敌人伤害了他们。他们的基督徒朋友可能会看到警告性的征兆,同时他们自己对正在发生的事浑然无知。这类基督徒好象沉睡在着了火的房子里,对他们的危险毫无察觉,直到有朋友去唤醒他们。进入试探的过程常常是难以分辨的。这是因为许多与试探有关的事情本身表面看来没有任何害处。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引诱人出不祷告之偏差的试探。我们都受引诱去忽视这本份。这试探的开头常常仅仅是因为帮助别人的机会。渐渐地,当这些机会越来越多地出现时,到最后那人感到忙得不可开交,甚至忙得顾不上祷告。谁曾想到,帮助他人的机会能成为灵魂出不祷告这大偏差的试探的起头呢?许多可怕的试探都是以体贴或善意的行动为开端的。

魔鬼喜爱从善中生出恶。所以基督徒需要智慧和警醒,以便避开可能使他陷入试探的陷阱。你若怀疑一个人,一个机会,一个环境,或别的什么,而且这些正在成为被撒但利用来拉你进入试探的途径,那么请勿再往前走,直到你确定主在引导着你的脚步为止。

5)思考试探会引领我们走向何处

如果我们想要谨防我们应该抵挡的试探,我们就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所面临的敌人。我们尤其需要提醒自己试探会引领我们到何处。我们有两个活跃的敌人,他们总是企图牵引我们进入试探。我们的内里有一个敌人,一个叛徒,就是我们的邪情私欲。我们的外面有一个敌人,就是魔鬼。

我们必须将我们的邪欲看作是我们致命的敌人,我们也必须寻求恩典,恨恶那敌人。「哦,巴不得这敌人被歼灭,我们便得脱离它的权势。」我们应每天都渴望这点。我们每天都要提醒自己,最可憎、最与我们势不两立的敌人就在我们身边。这敌人乃是潜伏在我们心里的叛徒,他专干毁灭我们的勾当。所以,我若投其怀抱遭毁,是何等的疯狂呢!

撒但决不是朋友。不,牠一切虚情假义的目的就是要象古蛇那样欺骗我,或象狮子那样吞灭我。你当牢记,撒但的试探不只是要你违背神的律法,它有更为险恶的用心。撒但的目的不光是引诱你做有偏差的事。牠最终的目的是要摧毁你的灵魂。如果神不容许牠摧毁你的灵魂,牠仍然会试图以疑惑和恐惧攻击你,破坏你与基督的关系。今天,撒但会蛊惑你说,「因你属于耶稣,所以即使你做有偏差的事,也是绝对安全的。」过了一些时候,在你按牠的诡计而行之后,牠又告诉你,「因为你所行的,你不可能属耶稣,否则你就不会做有偏差的事。」你要切记,撒但是致命的敌人。

6)使用信心的盾牌抵挡试探

用信心思想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迎战试探。你若想要得蒙保守不致落入试探,就决不要想与它休战,妥协。你绝不可那样做!不要与试探争辩!你当抵挡试探说,「基督已受过死,祂为象这类的偏差而死。」这正是以下经文的含义所在,「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以弗所书6:16)。信心行这事是通过依靠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纪念祂愿为我们的偏差被钉死,以及忍耐受无尽痛苦的慈爱。无论你所面临的试探如何,它都能被信靠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所征服。

7)如果我已失败,我将如何做呢?

或许你在试探面前措手不及,在还没有意识到时就被它牢笼了(正如第四点所述)。如果这是你的情形,那么你怎能使自己不致被试探完全打败和制服呢?

第一﹕

按照使徒保罗所行的去行,不懈地求神「叫这刺离开我」(哥林多后书12:8)。你若坚持这样做,主要么会救你脱离,要么会象祂为保罗所做的那样,赐给你足够的恩典,不被试探所胜。无论试探有多急迫,请千万别忘记神有能力挪开它。所以,你当祷告抵挡试探,一直到试探走开,或者神更新你的力量,使你能抵制和战胜它为止。

第二﹕

投奔基督。以信心投奔到祂那里,要特别记住,祂知道关于试探的一切。你要祈求祂让你「得怜悯,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16)。当你在受试探又想屈服时,当你想要帮助又感到你不得帮助就活不下去时——你就当专心信靠基督,祂也曾受过试探。想一想祂所遭受的试探。记住,祂击败了它所有的试探。非但如此,还要记住﹕为了我们,祂容自己受试探,又为了我们,祂战胜了试探。每当你祈求时,你当确信,祂必施怜恤,救助你。俯伏在祂脚前,向祂述说你的情形,求祂帮助,这一切必不是徒然的。

第三﹕

充满信心地仰望祂,祂已应许拯救。思想神的信实。神已应许,祂「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哥林多前书10:13)。神的应许不可能落空!常常提醒自己神要救助我们的所有应许,也要思想它们。你当深信,神有无数的方法可以拯救你,有许多方法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以下仅仅是祂所使用的几个途径﹕

a)祂能使用患难,治死试探要去满足的某个邪欲。

b)祂能借着护理,改变对你产生试探的整个处境。祂能挪去试探的主要来源,就象从火中抽出柴一样。火缺了柴就必熄灭。

c)祂能将撒但践踏在你脚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撒但就被彻底地制服。赐平安的神必如此行(罗马书16:20)。

d)祂能供应你恩典,使你蒙保守,不致被试探所击败,尽管你没有脱离试探。

e)祂能赐给你切实的安慰,使试探产生益处,让你在试探中也感觉更新,而不受它的搅扰。保罗就是这样说出这句话的,「我……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各样猛烈的试探)为喜乐的;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后书12:10)。

f)祂能完全挪去试探,使你全然得胜。

最后﹕

别忘记去发现,在你还察觉不到的时候,这试探是如何临到你身上的。你当查明试探用以控制你的手段。你的灵魂仿佛一艘有破孔的船,这破孔若不塞住就会使船下沉。你要去找到那破孔,塞住它!查明试探是如何设法进入你的灵魂的。你要作聪明人!问你自己,你是何时并以何方式落入这困难的。你很可能会发现,你落入了试探是因为你的疏忽或大意,比平常更不警醒。若是这样,你就当堵住裂口,在主面前承认你的失败,为之哀痛,相信祂能宽恕和挽救你。


124、经文: 「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提摩太后书四:8)-司布真

2016年8月18日 12:37 阅读 6 新浪博客

或许你正怀疑,自己是否能上天堂;别担心害怕,属上帝的儿女都能上天堂。有个传说提到一个垂死的人,他欢呼:「我一点都不害怕死,因为我知道我死后会往那里去。耶稣正敲着我的房门,我知祂要接我回天家。」

朋友们,看到没有?这就是你的产业,你杯中的分,别再怀疑,只要你肯承认偏差并悔改,从心底更新,你就可重生做上帝的儿女。在天堂有个家为你预备,也有冠冕为你存留,当众圣徒都聚集天上时,将是座无虚席,而你也在其中。

作者:司布真

改编:邹光

125、2016-7-29 06:0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新約聖經「罪人」的原文是「hamartolos」,字義是「the person who misses something」一個不完全的人,一個有缺憾的人。這裡的「缺憾」是理智的、道德的、或教育的。 ​​​​

126、2016-11-15 00:46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英文的「sin」字是個很特別的字,因為它幾乎完全是一個宗教性質的字,連希伯來文,希臘文也找不到一個字與「sin」字相當。它是從古英文的「syud」演變而來,它的原義是「真正」﹙real﹚,後來解作「真正犯罪」﹙real guilt﹚(邹光点评:这个real guilt 是有争议的,也是一切错误的根源,是天主教偏离圣 ​​​​...展开全文c
127、圣经《新时代本》金句赏析系列-经节: 罗马书3章23节

2016年11月13日 01:07 阅读 2 新浪博客



英文[kjv]本:For all have sinned, and come short of the glory ofGod。

中文《新时代本》:因为所有人都有偏差,不能完全展现神的荣耀。

这句可这样理解:在英文[kjv]本中,此处用sin的动词形式。英文sin,希腊文harmatia(读音:阿玛提亚),希伯来文Chata(读音:哈塔),原意missthemark,偏离靶心的意思,此处理解偏离神的标准,达不到神的标准,不完美,有缺陷的意思;自从亚当堕落以后,他的后裔所有人都达不到神所设立完美的人的至善的标准,比初创时的亚当衰败很多,神创人的目的是荣耀神,展现神的光辉,此时的人因有灵里缺陷,已无法完全展现神的荣耀;打个比方,人造了一盏灯,100支光,一通电,应有100支光亮度,现在这灯有缺陷了,没这么亮了,只有90支光亮度了,人设计这灯是为人服务的,人设计时是完好的,刚造时是完好的,100支光亮度,后来被人恶意破坏后,只有90支光了,不能完全展现设计者的能力了;这句理解为所有人都不完美,有缺陷,有偏差,不能完全展现神的荣耀.

参考文献:

《和合本》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新译本》:因为人人都犯了罪,亏缺了 神的荣耀,

《现代中文译本》: 因为人人都犯罪,亏欠了上帝的荣耀。(这个翻译“亏欠”有错误)
128、“新约”与“体育”

2016年10月13日 11:38 阅读 2 新浪博客

新约时期,奥林匹克体育运动风靡世界,为了通俗易懂,许多深奥的圣经概念都用体育用词表达,Sin用偏差,射箭术语,众所周知。其实Transgression比较接近篮球比赛的球出界,或田径比赛的踩线,选手应该在自己的道(Lane)里跑,但踩在或越过自己的边线。

前辈把sin,sins,guilt(guilty)都译成“罪”,造成信众一些疑惑,现做一些梳理,望觉得有收益。

打个比方,就以射箭为例。

地点:运动场

人物:弓箭手,裁判

器材:弓,箭,环形靶。

1。sin,sins 原意:偏离靶心

sin是偏离靶心的原因,这个场景是这个弓箭手的sin类似弓箭手眼睛有病,看不清裁判摆放的靶和靶心。(圣经里指人的灵里有偏差或缺陷,与神的连接处断裂,灵魂有了毛病)

sins 弓箭手未打中靶心,打在靶心以外的位置,出现偏差的各种情况,比如说,未打中十环,可能打了9环,8环,或脱靶等情况。(圣经里指人偏离神教导的种种状况,思想,语言,行为等)

sin 和sins有没有guilty呢?这guilty的意思是要不要负责和受到惩罚。有分歧,东正教认为sin不用被罚,象一个盲人,不会因看不见被罚,但若是有一个医生,以盲人能明白的话告诉他,让盲人紧跟医生,照着这个医生指的路走,若此盲人有意无意不走医生人指的路,造成损害sins,这盲人有guilty,应受罚,但这医生有怜悯,若盲人承认他有病,愿意悔改,再听医生的话,医生就原谅盲人的过错。若盲人不承认他有病,不愿意悔改,不再医生的话,医生就不原谅盲人的过错。

在此场景中,若此弓箭手承认自己未打中靶,是眼睛看不清,愿意按裁判的指令改正自己的问题,裁判也原谅他,让他再射,不惩罚他,让他任然有进级的机会。
129、[转载]“偏差”进入世界

(2016-09-19 17:01:06)[删除]


感动邹光先生一直为了荣耀主,探索“罪"更为准确更为忠实于圣经原文的理解!

原文地址:“偏差”进入世界作者:邹光

Chata(希伯来文罪),hamartia(希腊文罪),sin(英文罪)译成 “偏”,表示客观存在的人与神关系的一种状态,即偏离神,与神隔绝的状态.译成 “偏”比译成“罪”更接近原文原意。
下面例举几位名神父,牧师认为SIN 可表达为“偏”的一些例子:
1。平生之愁懼淫忿、背公、失信、妄証、邪帧⒃p佞、盗竊、妬上、慢下、憎惡同儕、尊己卑人、種種之偏、皆歸愛己. --陽瑪諾神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559a470101hl5g.html
2。聖經裡罪的觀念可分為三等:最轻的罪是希伯來文的「chata」,希臘文的「hamartia」,英文的「sin」,這三字的意義是錯過、偏差﹙missing the mark﹚。 -李湜源牧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559a470102v7ow.html
3。新約聖經原文是用希臘文寫的,其中最常用來說“罪”的那個字,是說射箭偏失. -于中旻牧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559a470102v9mv.html
西伯来文旧约的“地狱”是放死人的地方,与地窖同义,就是北方储存大白菜的地方,希腊文罪-haematia,是一种病的名称,医学上称“组织错构”,如脂肪肝,脂肪长在肝组织中间,造成肝肿大,但无肝的功能,在圣经中可理解为人有灵里疾病,灵里有病毒,侵蚀了灵魂,使人无法100%行神的旨意,无法完全行公义,真理和爱,所以人有偏差有缺陷,就得肉体死亡,这也彰显神的公义圣洁和零容忍,人不完美,就让你肉体死,但让灵魂可回天家,也彰显神的爱。这难道不对吗?http://www.ichacha.net/hamartia.htmlhttp://danci.911cha.com/hamartia.htm

130、3月27日 10:07 来自 微博 weibo.com旧约trangression用“抗拒神”,新约用“违背律法”翻译比较准确

131、3月27日 10:07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在旧约中,sin和sins意义相同,主要有“偏差”的意思,在新约中,单数sin是缺陷的意思,复数sins是“偏差”的意思。 ​​​​

132、3月27日 10:07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旧约圣经经常sin,transgression,iniquity 三词连用,在希伯来文中是偏差(主要指以色列人偏离神所指引的道路),抗拒神和邪恶的意思,因为有时iniquity 又被译成wickness. 在新约圣经中基本只有sin(s)和transgression 两词使用,基本不用iniquity ,主要阐述由sin灵里缺陷导致有思想行为偏差sins,再导致transgression违反律法,再导致死亡的逻辑联系。

133、3月5日 00:0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罪”版圣经用“罪,罪过,罪孽,罪恶”随机随意翻译Sin, Transgression, Iniquity造成此三词原本的逻辑结构出现混乱,然后又把“罪,罪过,罪孽,罪恶,罪愆”称为“罪”造成概念的混淆,与crime,guilt 分不清楚,以这样的方式造成Sin, Transgression, Iniquity,guilt,crime, trespass一锅粥,完全无法展现圣经原文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造成“罪”版圣经的硬伤,即在“罪”字的使用上,有先天性的概念,逻辑及结构的缺陷,这个偏差是该快点得到修正了

134、2月21日 06:07 来自 新浪博客

发表了博文《sin“有偏差”是一个事实(fact)描述》sin“有偏差”是一个事实(fact)描述,象“盲”描述“看不见”一样,暂未进行性质判断,仅说明有缺陷,与完美标准有距离,所以不包含guilty

2017年5月18日星期四

到底圣经是什么



[日期:2013-10-10]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一、圣经是神的话─是人被圣灵推动,像船被风带动,而说出神的旨意、心愿和盼望(彼后一21)
    1、说明(解释、发表)“神的自己”─使我们认识神、明白神。
    2、说明“神的心意”(弗一9~12)─使我们认识神的喜悦、爱好和厌恶。
    3、说明“神的计划”(弗三9~11)─使我们认识神在宇宙中的大计划、大作为,包括神救赎的计划。
    4、说明“宇宙及万有的原委”(弗三9)─解开了宇宙之谜。

二、圣经是神的启示(彼前一10~12)─神把一切幕幔都打开来,给人看见历世历代一直隐藏在创造万有之神里一切奥秘的经纶(弗三9)

三、圣经是神的呼出(提后三16)─基督徒最大的快乐与福气就是天天能借着神所呼出来的话,而接触神自己,尝到神自己,享受神自己,把呼出的神吸进来
    1、有神的成分─使人一碰着圣经的灵,不只碰着神的思想、神的观念,更是碰着神的自己、神的元素。
    2、有神的味道─当我们读圣经,灵中摸着了神,接触了神,深深觉得吸取了神,尝到了神,享受了神,吃喝饱足了一顿属灵大餐,真是尝到神甜美的味道。与读世俗书报之快乐,截然不同。

四、圣经的旧约是神在众申言者里面说话,新约是神在祂儿子里面说话,所以都是神的说话(来一1~2)

五、圣经是神灵(是灵的神)的具体化身─是神灵的发表,居所和凭借
    1、神是灵(约四24),灵是活的,也是真实的,却相当奥秘、抽象,不易捉摸,教人难以了解。(如同空中的电波)
    2、主耶稣说,祂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六63)表明祂的话乃是生命之灵的具体化身。(如同收音机接收电波,把抽象的电波具体化为音乐、声音)所以圣经是神灵的发表、居所和凭借。
    3、我们运用灵,接受祂的话,就得着那是生命的灵。我们读的(听的)是话,碰着的是灵,得着的是生命的分赐、供应。

六、圣经是一本生命之书,这生命就是基督这活的人位,所以基督是神活的话(启十九13),圣经是神写的话(太四4)

* 启示录十九13“祂穿著蘸过血的衣服,祂的名称为神的话。”
* 马太福音四4“耶稣却回答说,经上记着,‘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 约翰福音一1“太初有话,话与神同在,话就是神。”
* 约翰福音一14“话成了肉体,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丰丰满满地有恩典,有实际。”



認識聖經

教師版

經文:約 5:39,提後 3:15-17

A)聖經是什麼?

聖經是 神對人的啟示,指引人認識 神及得著救恩,若沒有聖經;我們就不能知道那一位 是真 神,和會很易上了魔鬼的當。

例:我們要認識一個人,必須與他有溝通,才可以真正的了解他。

例:我們要認識一個活在以前的人,必須閱讀他的記載。我們要認識 神亦要從聖經中得知,因聖經本身是論及 神的書。

 

B)聖經的可信

聖經是經歷一千五百多年而寫成,有四十多位的著書人,若不是出於 神必定前後不符,並且應會有矛盾,但事實證明聖經是沒有錯的。

例:若我們淚今各人寫一個字,然後放在一起,可不可以組成一句有意思的句子呢?當然是不可能或是不通暢的句子。但若由我指定你們各人所寫的字,那會不會成為一句有意思的句子呢?當然是可以,因我早已計劃好了,其實聖經亦是由 神早已計劃好,只不過藉著人寫出來。

例:聖經上有很多的預言已應驗,這些預言都是在未發生時就已宣告出來,讓人可以在發生後知道是 神的作為,因為只有 神才可以預知事情的發生,如耶穌基督的降生是在主

耶穌降生前至少七百多年的預言。

 

C)聖經的目的

聖經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有罪的,但 神賜下救恩,並由主耶穌來作成, 神又感動及引領

我們得著救恩,並且告訴我們得著救恩的種種福份。

 

D)聖經的功效

1)使我們知道有救恩(提後3:15)

例:如學生要讀教科書才可以認識所要學習的知識,電話簿可以使我們查到所需的電話號碼,香港街道指南可以使我們知道香港的街道。

 

2)使我們更認識自己(雅 1:23)

聖經如一面鏡,反影出我們真正的屬靈光景。

例:鏡可以照出我們樣子上的污點,而聖經可以使我們看到內心的污點,如聖經告訴我們貪心是罪,我們就可以對照我們心中是否有這污點。

 

3)使我們歸正(提後 2:16-17)

例:聖經有如地圖,使我們知所當走的路,亦使我們有力走當走的路。有時我們不知道何為罪,何為不合 神的心意,但聖經告訴我們,我們按照內裡的教導行就可以得為著神的喜悅。比方 神要我們常常禱告,我們按 神的心意禱告就得著 神的喜悅。

 

4)使我們長大(彼前 2:2、來 5:14)

正如人身體需要食物才能夠成長。我們的心亦須要食物才可以健壯,我們的信仰因多認識聖經才可以堅固。

 

5)使我們有盼望(羅 15:4)

聖經上有很多的應許A為 神給我們在世上生活所用的。

例:救恩的應許─我們得救是有永生,不會滅亡(約 10:28-29)

例:保護的應許─我們出及入 神必保護(詩 121:8)。

 

6)使我們認識 神

因認識 神使我們對祂就更信任及信靠。

例:有一個著名外科醫生的太太患病,需要跚刀,那位醫生蓋為為自已的太太開刀是不好的,欲請別人為他的太太跚刀,但他的太太不同意,對她的丈夫說,應由她自己的丈夫操刀,會比任何人都要放心,因她丈夫會較任何人更小心。當我們多讀聖經認識神對我們是如何的愛眷,我們會對祂更加信靠。

 

E)聖經的編排

1)聖經分為新舊約,舊約是 神在主耶穌降生前的啟示,新約是 神在主耶穌降生後的啟示。

2)舊約有三十九卷,新約有二十七卷。(3 x 9 = 27)

3)舊約共分五類:

a)摩西五經: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b)歷 史 書: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列王記上、列王記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

c)詩 歌 書: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雅歌。

d)大先知書: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以西結書、但以理書。

e)小先知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苒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苒利亞書、瑪拉基書。

4)新約亦分五類:

a)福 音 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

b)歷 史 書:使徒行傳

c)保羅書信: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苒前書、帖撒羅尼苒後書、提摩太前書、

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

d)其他書信: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彼得後書、約翰壹書、約翰貳書、約翰三書。

e)預 言 書:啟示錄

 

 

學生版

經文:約 5:39上、提後 3:15-17

A)聖經是什麼──聖經是 神對人的啟示,指引人蓋識 神及其救恩,若沒有聖

經;我們就不知道那一位是真 神,並很易受魔鬼的迷惑。

 

B)聖經的可信性──聖經為共歷一千五百多年寫成,有四十多位著者,但內容卻是和諧的。

 

C)聖經的目的──是關乎救恩。

 

D)聖經的功效

1)使我們知道有救恩

「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 提後 3:15

2)使我們歸正

「聖經都是 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提後 3:16

3)使我們認識自己──因聖經如一面鏡,使我們看清自己的本相。

4)使我們的靈命長大──因聖經是我們屬靈的糧食。

5)使我們有盼望──因聖經上有很多的 神的應許

6)使我們認識 神──因聖經中有很多關乎 神的記載。

 

E)聖經的編排

1)聖經分為新舊約,舊約是 神在主耶穌降生前的啟示,新約是 神在主耶穌降生後的啟示。

2)舊約有三十九卷,新約有二十七卷,共六十六卷聖經。(3x9=27)

3)舊約共分五類:

a)摩西五經: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b)歷 史 書: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

列王記上、列王記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

尼希米記、以斯帖記。

c)詩 歌 書: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雅歌。

d)大先知書: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以西結書、但以理書。

e)小先知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

彌苒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苒利亞書

、瑪拉基書。

4)新約亦分五類:

a)福 音 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

b)歷 史 書:使徒行傳。

c)保羅書信: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 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苒前書、帖撒羅尼前後書、 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

d)其他書信: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彼得後書、約翰一書、

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

e)預 言 書:啟示錄。

圣经是怎样一本书?


时间:2012-08-29 09:20:45  来源:恩典在线约稿  作者:任运生  浏览:4186次
T|T
  一.圣经概述
  在英文词汇中,圣经TheHolyBible被称为“TheBook,”即唯一的一本书。
  传说苏格兰小说家司各特爵士(SirWalterScoot)临终的前一天早晨,被人推到图书馆,他的女婿坐在他身边。他对女婿说,“把书读给我听。”女婿问,“读哪一本呢?”司各特说,“只有一本书。”他的女婿马上明白,他是指圣经。
  如何给圣经一个简单的定义?
  下面这个定义,不是权威专家所作的专业性定义,而是Yahoo网站所收集的普通网友的定义,从中挑选多数网友所喜欢的一个:
  简单地说,圣经是神有关人生的指南书。遵从圣经的教导,你会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而且保证你有一个所期待的光明未来(即永生)。
  下面是一个比较专业一点的定义:
  “圣经是基督教神圣之经书,是包括新旧约全书的一系列古代著作的汇集。”
  英文“Bible”一词,还指“经典”以及某个领域的“权威。”因此,“经典”和“权威”是圣经的两个显著特色。
  圣经为什么被称为“TheBook?”
  圣经有许多独特之处,限于篇幅,在此仅简单谈谈圣经的发行量:
  1804年,伦敦圣经公会成立,迄今已发展为遍布世界各地的联合圣经公会。据统计,1815-1975年间,全球圣经发行逾25亿册,单1998年,各地共发行各种版本的圣经五亿八千五百万册。
  中国大陆基督教两会于1985年成立爱德基金会,1988年成立爱德印刷公司。到2011年5月为止,共发行各种版本圣经逾9000万册。而且据官方数字,现今每年发行大约350万册。2010年,爱德印刷公司具备年产2000万册精装本圣经的印制能力。这只是政府有据可查的统计,并且政府不允许圣经在新华书店公开发行,只能在政府注册的三自教会购买,如果新华书店可以公开销售,这个发行量还要翻倍。
  据估算,迄今圣经被译成超过两千种文字,全球各种文字不同版本的圣经累积发行量差不多是现有世界人口的人手一册。
  当然这些只是仅供参考的数据,确切的统计无法获得,但已足以说明问题。
  除圣经之外,你知道还有哪一本书能够上千年持续不断地、经久不衰第、如此大量地发行?
  为什么如此?这问题本身就值得所有有头脑的人认真思索。
  不识字的人被称为“文盲,”不懂电脑的人被称为“计算机盲,”这两类人现在都比较少见,但你要注意,千万不要成为“圣经盲。”
  二.圣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圣经首先一本启示书,其核心内容是关于神救恩的启示。同时它又是一本指南书,实在是包罗万象,事无巨细:天体,宇宙,日月,星辰,国家,民族,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哲学,科学,文学,法律,爱情,婚姻,家庭,父母,儿女,姻亲,人际关系等等,应有尽有。
  顺便提一下,说到圣经是人生指南,连一台电视机、一辆汽车都需要一本使用说明书,告诉你如何操作、如何保养、如何维修,何况人的一生呢?当然,今天的产品趋向于智能化,简单化,容易操作,即使不读说明书,一般来说也可以操作使用,用坏了就换新的。所以,对于人生,很多人也这样认为,好像我不需要读关于我自己的人生说明书(圣经),也可以生活,什么时候坏了,再去修补;什么时候终结了,就一了百了。这种态度,若是人没有永恒,倒也不妨是一种活法,无可厚非;但关键是,人并不是一了百了,每个人都有一个永恒的去处,这样,你就不能忽视创造我们的那一位所给我们的人生说明书了,你真的需要认真读它。
  圣经是文学:圣经是叙事、祭祀、律法、诗赋、传记、论文、格言、讲词、神学、预言、书信等集大成的文学经典。约伯记几乎涵盖所有文学体裁。在文学的精华里,圣经每类均有极完善的代表,圣经因此是世界文学的宝藏。在现今一切的文献中,论简洁、具体、堂皇、华丽、优美,圣经的体裁是卓越超凡的。
  近代受圣经影响深刻的文学作品: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本仁约翰:天路历程;
  托尔斯泰:复活;
  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C。S鲁益斯:那里亚故事集。
  现代社会的快餐式文化,造就了人们的普遍浮躁,严重摧残了人们欣赏经典的渴望和能力!
  圣经是历史:圣经是人类历史最早期之记载,圣经的历史是世界历史之基础;它一面记述希伯来民族史,一面也记述与希伯来民族有关的各国文化制度史,如埃及、巴比伦、亚述、波斯、希腊、罗马等国。
  圣经是宗教:圣经历史之价值不是在乎它对世界历史的记述,而是在乎它的宗教意义。它把人类始初与神相交的史实记述下来,又特把希伯来民族离弃真神的祸患加以详尽的描述,藉此昭示万国同一真理:万事皆有因果,这因果之理的背后有一公义与慈爱的真神存在。
  圣经是启示:人类最始初的来源与将来的归属都以神为根本。除却真神亲自启示外,人类无法预知世界的动向及人类的依归。圣经是超常的历史,因它以神的启示为中心。
  圣经是真理:圣经是神给人的启示,神的启示是绝对真理,真理无国界之限,更不受时间所制;它不是某国的文墨,也不是时代的产品,它是真神向人的宣言。
  圣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圣经的文学色彩,历史价值,宗教意义,启示之光,绝对真理,以及圣经对近代历史上的宗教,科学,文化,艺术,音乐,雕塑,医院,大学,慈善机构,以及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平,博爱等人类理念的深渊影响,都是无与伦比。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圣经都是一部集大成的经典。
  三.圣经是神所默示的吗?
  如果有一本书,是神用来和人交通的,根据张郁岚博士的总结,它应该满足如下几个条件:
  1。它必须说明是神自己写的;
  2。它必须有崇高的道德标准;
  3。记述世界人类的起源归宿;
  4。人人都懂得又人人能得到;
  5。将来必成之事的预言应验;
  6。必须说明神对人类的旨意。
  全世界的书能够通过第一个条件审查的只有三本:圣经,可兰经,魔门经。但能够通过第二个条件的就只剩下圣经了。剩余的四个条件圣经都完全符合。所以结论是毋容置疑的。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3:16)
  圣经大约有2600次提到,“耶和华如此说”或“这是我耶和华说的”这样的句式。
  神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他的话也是立定在天永不改变。人写的书,常常需要修正,但圣经几千年来一版再版,却从来不改一个字,实乃奇妙无比。
  圣经是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跨度中(1446B。C---95A。D)经过大约四十位作者(HumanAuthor)写成的。虽然历时一千五百多年,由四十多位作者在不同时代、横跨三大洲最终完成,然而其竟然前后连贯,浑然一体,主题清晰,就足以证明:圣经的真正作者是耶和华神(DivineAuthor)。
  从如下例子可以看出神默示他的仆人、先知、使徒,记录下他的话语成为新旧约圣经。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要将这话写在书上作纪念,”(出17:14)
  “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出24:4)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撒母耳长大了,耶和华与他同在,使他所说的话一句都不落空。从但到别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华立撒母耳为先知。”(撒上3:11;19-20)
  “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得默示,论到犹大和耶路撒冷。”(赛1:1;2:1)
  “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你取一书卷,将我对你说攻击以色列和犹大,并各国的一切话,从我对你说话的那日,就是从约西亚的日子起直到今日,都写在其上。”(耶36:1-2)
  “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林前15:3)
  “如今我要说到主的显现和启示。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林后12:1-4)
  “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1:21)
  “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启1:19)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3:16)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但神也藉着他仆人、先知或使徒本人的词汇,文学修养,风格,背景等,记录神自己的启示。因着神的绝对权威,保证记录的过程和结果准确无误。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俗语说得真不错,狗所吐的,它转过来又吃。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滚。这话在他们身上正合式。”(彼后2:22)
  医生路加,税吏马太,律法家保罗,渔夫彼得约翰,都在他们的所写的书卷中显示出他们各自的背景、用词和写作风格。
  圣经共有六十六卷,是前后内容一贯的奇书,虽经一千六百年,约四十人之手笔,有极不相同的文体,但主题与主角始终如一,以十字架为主题,救主为中心,神的荣耀为总归。天衣无缝,前后统一,井然有序。
  附:圣经各卷中的基督
  创世记中的女人的后裔
  出埃及记中的逾越节的羊羔
  利未记中赎罪的羔羊
  民数记中雅各的星,以色列的杖
  申命记中那象摩西的大先知
  约书亚记中的耶和华军队的元帅
  士师记中的耶和华的刀
  路得记中的至亲救赎者(KinsmanRedeemer)
  撒母耳记中大卫的后裔
  列王记中的以色列真正的王
  历代志中先祖的神
  以斯拉记中那天地的主
  尼希米记中那断墙的重建者
  以斯帖记中那位奇妙的拯救者
  约伯记中那永活的救赎主
  诗篇中的耶和华我的牧者
  箴言书中那卓越的智慧
  传道书中那在日光之上赐人满足者
  雅歌中的沙伦的玫瑰
  以赛亚书中的以马内利
  耶利米书中的耶和华我们的义
  耶利米哀歌中的流泪的先知
  以西结书中的神的荣耀
  但以理书中的那从天而降的巨石
  何西阿书中的那慈绳爱索的牵引者
  约珥书中的圣灵的浇灌者
  阿摩司书中的那量度的准绳
  俄巴底亚书中的公义报应者
  约拿书中的给人二次机会的主
  弥迦书中的雅各的神
  那鸿书中的报仇的神
  哈巴谷书中的赐人盼望者
  西番雅书中的以色列的王
  哈该书中万民的向往者
  撒迦利亚书中的被扎的那一位
  玛拉基书中的忽然进入圣殿的立约的主!
  马太福音中天国的君王
  马可福音中服侍的仆人
  路加福音中完美的人子
  约翰福音中永恒的神子
  使徒行传中升天的主
  罗马书中神我们的义
  哥林多书中复活的主
  加拉太书中使人从律法下释放的主
  以弗所书中教会的头
  腓立比书中丰富的供应者
  歌罗西书中神的丰盛
  帖撒罗尼迦书中再来的主
  提摩太书中神与人之间的中保
  提多书中伟大的神和救主
  希伯来书中慈悲忠信的大祭司
  雅各书中天国的大医生
  彼得书信中无暇疵的羔羊
  约翰书信中的挽回祭
  犹大书中那带着千万圣徒的降临者
  启示录中犹大支派的狮子;大卫的根;明亮的晨星;阿拉法,俄梅嘎,首先的,末后的,始与终!
  四.圣经的正典
  哪些书卷是正典?哪些书卷不是?有没有属于正典漏掉的?有没有不属于正典被包括的?
  “正典”一词,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都是“量度的竿”的意思,意为:标准,准绳。
  正典基于犹太人的三个观念:
  1。独一,绝对,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
  2。神的启示:神直接说话,行动;
  3。神的默示:藉着他仆人(先知或使徒)本人的词汇,文学修养,风格,背景等,记录神的启示。
  旧约正典在主前五世纪(以斯拉时代)基本定型。
  促使新约正典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
  1。140A。D。,马吉安(Maricion)出笼一套异端性的所谓新约正典。马吉安从福音书中选择路加福音并加以删改,然后选择十封保罗书信,将之合在一起,他称之为正典。为了排除马吉安异端言论对教会的干扰,尽快确定真正的新约正典就成为摆在教会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2。303A。D。,罗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残酷逼迫教会,大肆焚毁圣经。因此,尽快确立圣经正典,使信徒知道哪些书卷是值得信徒舍命保存的圣经书卷,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确立新约圣经的正典,以下几个普遍原则是当时各地教会的共识:
  1。作者的使徒身份或与使徒关系密切的人;
  2。有清晰无误的圣灵带领的印记;
  3。在各地教会流传并被教会广为接受;
  4。写作内容必须与圣经的一贯原则相一致。
  所以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作者本人是考量的重要因素。
  新旧约的作者包括:律法家、哲学家摩西;军事家约书亚;祭司撒母耳,以西结;君王大卫,所罗门;皇室成员以赛亚,先知耶利米,何西阿,约耳等十几人;政治家但以理,文士以斯拉,尼希米;牧羊人阿摩司;法律家及学问家保罗;税吏马太,渔夫彼得、约翰,医生及历史学家路加等。
  在旧约的作者中,摩西五经即圣经前五卷书的作者摩西,被称为是神与他面对面说话的朋友;
  历史书中的作者约书亚,神多次坚固他要刚强壮胆;撒母耳,神从他小的时候就开始对他说话;耶利米是还没有出生就被神拣选做他的先知;以斯拉和尼希米是神所选召的以色列被掳后回归建造圣殿圣城的政治和宗教领袖;
  智慧书中大卫是合神心意的标准王;所罗门是因向神求智慧被神大大赏赐智慧的以色列王;
  先知书中每一个作者都是神亲自选召传递神话语的人,一个真正的先知,以色列人几乎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辨别确认。
  旧约圣经的正典几乎没有太大异议,《雅歌》和《以斯帖记》大约是稍有争议的例外。但对《雅歌》,记载神所赐福的爱情婚姻,因为婚恋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内容,圣经若没有这样一卷有关婚恋的指导性文献,如我太太的一句名言,“圣经就不完全了。”关于《以斯帖记》,自始至终没有提到耶和华的名字,甚至没有提到“神”这个字,但书中那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情节巧合,以及以色列民族的奇妙拯救,除了耶和华大能的恩手推动,谁能施行如此的拯救呢?
  新约书卷的作者中,马太、彼得、约翰是主耶稣的门徒,雅各和犹大是主耶稣肉身的兄弟;马克被彼得称为是他的“儿子,”路加是保罗的亲密同伴,甚至众人都离开保罗时,路加仍然伴随着他;保罗的使徒身份和他书信的权威,几乎没有人会有怀疑。因此,作者本身的身份是判断他们的作品能否纳入正典的重要因素。当然最终还是要看书卷自身的内容是否是神的话语。
  因此,书卷本身的性质决定它是否属于正典。所以,“圣经不是审定汇集的书卷,而是审定书卷的汇集。”同样的字,顺序略微不同却差之千里。
  总之,旧约正典在主前五世纪基本定型,新约正典在主后二世纪大体确定;二者都在主后397年迦太基会议最后定案。
  因此,今日新旧约全书的66卷,是绝对无误的神的话语!
  五.神话语的力量
  神学家奥古斯丁年轻时败坏放荡,他悔改的经历是读到罗马书十三章:
  “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13:13-14)
  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63)
  下面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每个故事背后都是一个见证,限于篇幅,我只列出当时神感动我的经文。
  1)1999年4月14日,女儿出生,因由先天性软腭裂,心中难过,读到出埃及记的经文:
  “耶和华对他说,谁造人的口呢?谁使人口哑,耳聋,目明,眼瞎呢?岂不是我耶和华吗?”(出4:11)
  2)2001年,我祷告寻求神的旨意,是否去读神学全时间服侍,在灵修中读到二节经文。因此,神的话语成为我生命道路的指引。
  “那报佳音,传平安,报好信,传救恩的,对锡安说,你的神作王了。这人的脚登山何等佳美。”(赛52:7)
  “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太4:19)
  3)2002年回国短宣,因为回美签证问题曾经犹豫,读到希伯来说第十章的一节经文:
  “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来10:38)
  4)2002年8月30日晨,回国短宣在回美底特律入关时,因护照有效期不足半年被送回香港,30日晨在香港机场读到诗篇第66篇的经文。
  “神是应当称颂的。他并没有推却我的祷告,也没有叫他的慈爱离开我。”
  5)2003年5月23日,为是否来CBCBC教会实习,读到路加福音第十二章的经文:
  “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12:48)
  6)2004年2月1日,为一件事苦闷,读到诗篇第三十九篇一句话: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诗篇39:9)
  7)2005年1月3日,去St。Joseph医院做鼻咽癌治疗,读到启示录第二章第十节的话:
  “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2:10)
  8)2007年冬天,一段时间为早上起来祷告颇为挣扎,读到路加福音22章主在客西马尼园对门徒的话:
  “为什么睡觉呢?起来祷告!”(路22:46)
  9)2007年冬天,为一个极大的困难忧愁难过,心里犯难,此时正好读到约翰福音第六章20节的话语:
  “是我,不要怕!”(约6:20)
  10)2007年冬天,为儿子申请大学的事情切切祷告,得到主的回答:
  “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主的话语,是我们生命的指引:“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119:105)
  “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赛40:8)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
  圣经---上帝神圣之书
  一位不知名的作者如此说,
  这本书是:上帝的心意,世人的状态,救赎的道路,罪人的厄运,和信徒的幸福。
  它的教义是神圣的,它的教训是严谨的,它的历史是真实的,它的定规是不变的。
  阅读它使你睿智,相信它使你安全,实践它使你圣洁。
  它饱含光明给你指引,充足饮食给你滋养,满有安慰使你欢唱。
  它是旅行者的地图,朝圣者的拐杖,水手的罗盘,勇士的宝剑,基督徒的宪章。
  在这里---乐园得以恢复,天堂荣耀呈现,地狱之门狰狞可见。
  基督是其恢宏的主题,世人的益处是它的设计,上帝的荣耀是最后的归依。
  它应当---充满你的记忆,统领你的心思,引导你的脚步。
  你当仔细地咀嚼,经常地阅读,并以祷告之心反复默想。
  它在你人生中赐予,审判时打开,永恒中记忆。
  它要求你担承最高的责任:因为它将对辛勤钻研者予以赏赐,但轻视其神圣内容者必被定罪!
  它是一个富饶的矿井,荣耀的乐园,愉快的流泉。
  遵循它指引的道路,必将你引向各各他山顶,空的坟墓,和在基督耶稣里复活的生命。
  的确,那荣耀的光辉,将持续在永恒中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