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浏览总次数
2014年7月12日星期六
2014年7月8日星期二
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的区别
作者:迈克尔·艾斯库(Michael Azkoul )神父
这个问题已多次被问过。多数东正教徒在试图指出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差别时,通常会提到罗马教皇或炼狱,有时也会提到和字句(FILIOQUE)。然而,从历史上来看,二者的差别则远比提到的这些多得多,深远得多。
此外,在现时代,自从三十年前第二界焚帝冈公会议召开以来,主教如果不是悲观的尝试着去“更新”罗马天主教的话(例如,对教规的修正),东正教徒和教皇的追随者之间的差别就已经大了。
但在现在的讨论中,我们关心的是,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在一千年前分裂之后逐渐形成的差异。
1、 信仰和理性
追随着神父,东正教用科学和哲学来护卫和解释她的信仰。不象罗马天主教,它的信仰不是建立在哲学和科学的基础上。教会不去寻求信仰和理性的和谐,也从不努力通过逻辑或科学去证明,基督给他追随者的信仰。如果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或哲学的内容支持了教会的教义,她也不拒绝这些科学。但是,东正教并没有被人类的智力成功所胁迫,她不会向他们顶礼膜拜,也不会改变基督信仰使它与人类思想的成果和科学保持一致。
杰出的年轻修士圣·巴西里(St。Basil),认为如同一只蜜蜂在采用花朵,摄取的只是“蜂蜜”一样,从古希腊哲学那里吸收的也是真理,是那些上帝已经注入世间,并为人类迎接主的到来而准备的真理。
例如,希腊人有一个关于“逻各斯”的信念。约翰福音的开端就是,“在世纪之初有‘逻各斯’”。对异教徒来说,逻各斯不是上帝,而对基督徒来说,他是上帝,或者是上帝通过他而创造、统治世界的一个原则、力量或强力。神父们指出逻各斯或圣经里的逻各斯与古希腊哲学里的逻各斯的相似性在于二者都作为一种天意标志。他们的不同地方在于是否归罪于人类的罪孽或人的智力缺陷。他们记得使徒保罗的话,“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仍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歌罗西书》2:8)
在另一方面,罗马天主教高度赞扬人的理性。它的历史显示出相信理性的结果。例如,在中世纪,13世纪的时候,神学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就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进了基督教里。从那时到现在,拉丁教父们在尊重人的智慧方面从没有动摇过。而这一点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督教神学、神秘主义及其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2、教义的发展
东正教教会不同意使基督教义经常改变的观点。他们认为自从主把信仰传授给使徒保罗的那一刻起(马太福音。28:18-20),基督教就一直没什么变化。她确信“曾传授给圣徒的信仰”(犹大书3)从开始到现在都是一样的。20世纪的东正教徒可以准确地推想出第一、第五、第十、第十五世纪的东正教徒们在信仰什么。
当然,东正教承认外部发生了变化(如神职人员的祭服、修士的习惯、新的节日及世界性或地区主教会议制定的律法),但她的信仰内容却既没增加也没有减少。外部变化的一个目的就是在新的环境下表达他们的信仰。例如,“圣经”和“礼拜”两个词从希波莱文和希腊语被翻译成新地方的语言,或者是形成了新的宗教习俗来解释改变宗教信仰的人的一种种族敏感性等等。虽然如此,但是他们的信仰一直都是“一个信仰、一个主、一个浸礼”。(《致厄弗所人书》4:4)
证明基督教传统的基本根据是《圣经》。《圣经》的最高阐释者是教会的神圣的、有权威的神父们。无论是希腊神父或拉丁神父,还是叙利亚神父或斯拉夫系的神父,他们在东正教中的地位是不可挑战的。他们的权威是不可被代替、改变或忽视的。
另一方面,罗马天主教没有显示出信仰的连续性。为了证明产生于上一世纪的新教义的合理性,就有了“学说/教义发展”的理论。
随着时代(红衣主教 亨利·纽曼时期)的哲学精神的发展,罗马天主教的神学家开始限定和传授这样的观念,说基督只给了我们信仰的“最初保证”,一粒“种子”,这个种子在后来的几个世纪得到发展和成熟。他们说,当教会移到了新的环境,并有了新的需要时,圣灵就扩充了基督教的信仰。
所以,罗马天主教把它的神学描述成在不同阶段成长的,渐次达到较高的,限定更加明确的知识水平。神父们的教义尽管很重要,但还是属于低于中世纪神学(经院哲学)的阶段或水平,而经院哲学又低于它之后的新的学说,如第二界梵帝冈大公会议。
每个阶段的知识都是有用的,都是资源。例如,神学家可能会向神父求助,但他们也会与其他一些东西相冲突,如一些高深的、新生的知识。
在此基础上,象“教皇永不犯错”的教条和圣母“无原罪说”(对此我们还要详述)等理论就有了正当的理由介绍给信徒,并成为他们救赎的必要条件。
无论怎样,这些教条的真义一直都属于基督教的传统。他们的出现来源于基督教传统之最初作为“线索”的或只是期待着合适的时侯要开花的“种子”。
3、上帝
罗马天主教传授到,人类理性可以证明或推断出上帝是永恒的、无限的、最善的、无实体的、全能的、全知的等等。他是“最真实的存在”。人类长的象他,但我们是不完美的存在。罗马天主教的上帝出生于中世纪,采用了“Blaise Pascal”这个著名的词。他不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上帝,而是大学者和哲学家们的上帝”。
追随着神父,东正教认为,关于上帝的知识已移入人的本性中。这就是我们知道他存在的原因。否则,除非上帝告诉我们,人类理性是不可能知道多少的。关于上帝的有限知识来自救世主基督。他对天父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翰福音》17:3)
罗马天主教还讲到,当末日到来时,人将带着他的智力和恩宠的帮助,拥有神性。教父宣称,人在其自身是无法拥有神性的。甚至神的恩宠也不会给我们这样的力量。然而,被拯救的人将会看到上帝以救世主的荣耀的肉身而出现。
从历史上来看,罗马天主教神学理论从来没有在上帝的本质(他是什么)和他的非创造性能源(他以什么来行动)之间作出过区分。乔治·帕勒马斯(Gregory Palamas )试图通过对上帝和太阳进行比较来解释二者的差别。太阳有它的射线,而上帝有他的能量(其中,仁慈和光明)。通过他的能量,上帝创造着、延续着、统治着整个宇宙。通过他的能量,他将改变万物,并使它具有神性。也就是,如同将水充满海绵一样,他将会把他的能量注入新的创造物中去。
最后,罗马天主教学派宣传圣灵“来自圣父和圣子”(和子句)。这样做就摒弃了那种通常认为上帝圣父是圣子和圣灵的唯一(君主制)来源的天主教教宗的传统。因此,拉丁神父们把“和子句”加进了《尼西亚信经》中。
“我相信圣灵、主,生命的给予者,发自圣父和圣子……”
11世纪,拉丁神父们不是在世界公会上,而是在教皇的权威下通过了这个改变。
4、基督
为什么基督要变成人呢?罗马天主教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于东正教教会的教义。
据神父所讲,东正教宣扬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是为了“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太福音》20:28)“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可福音》10:45)这个“救赎”是付给掌死权的。正如主向先知欧瑟亚(〈〈欧瑟亚书〉〉13:14)所揭示的,“我要从那掌死权的魔鬼中救赎他们,我要从死亡中拯救出他们。”某种程度上,基督给掌死权的魔鬼付了赎价,掌了死权。(〈希伯来书〉)2:14)
作为人的基督主动地将自己献身在十字架上。他为世人而死了。(“为多人”或“那大多数”救赎)但他又从被订在十字架上的肉体上活了过来。死神既然没有力量控制他,那它也没有力量摆布别人。人种就从死亡、魔鬼中被拯救出来。从魔鬼中解救出来就是从死亡和罪孽中解救出来。从这些中解救出来,我们就变得如同上帝一样(具有神性),并且可以和他永远的住在一起。
根据罗马天主教神学理论,基督变成人是为了补偿,由于亚当犯错而被冒犯的神的公正性。换句话说,由于亚当的过错,他冒犯了无所不在的上帝,因此,他的罪就有无穷的后果。这不是由有罪的、有限的人可以补偿的,因为亚当的罪(原罪)遗传给了我们。但我们有义务去补偿,只有基督,他既是神又是人,可以偿还这个“荣誉债”。
他死在十字架上,偿还了这笔债务。他的死弥补了亚当所犯的过错,冒犯也被排除了。上帝不在生人类的气了。基督从死亡中、他的誓言或者从相信人类未来的热诚中复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拉丁人无论是普通天主教徒还是知识分子,都对神性这个概念没有给予重视。对理解这个教义的必要概念也没有过多注意。
罗马天主教神学通常是法律程序化、哲学化了。例如,进行有效的(法律术语)洗礼以成为基督徒就是在仪式中,正确的意象和使用正确的仪式和言辞的结果。所以,甚至一个无神论者,在特定的条件下,也能给一个人洗礼。当水洒在受洗者的头上就已合理并足够了。
近来,一些拉丁神学家正重新思考基督教关于救恩的教义。他们开始非常严肃地思考“神性”这个概念(洗礼作为第一步)。包括奥古斯丁和其他一些神学家,他们确定地认为它是属于基督教的传统。事实上,如果天主教曾期望对基督和他的救赎获得正确的理解的话,如果它变得日益引用圣经和听从主教的话,那么对天主教神学的革命就是必要的。
5、教会
罗马天主教对教会的看法在几个方面有别于东正教教义。
天主教徒认为,教会里看得见的最高首领是教皇,彼得的继承者。主用这样的话亲自任命彼得这个神圣的地位,“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马太福音》16:18)
于是,教皇就成为“天主教会的主教”,她的老师,地上基督的代理人。他是基督教传统的阐释者。当他代表整个教会说话时,圣灵是不会允许他犯错的。所以,在道义和教义上他是永远不会错的。其他的主教是他的副手。他是主教统一的象征。
东正教教会认为所有的主教都是平等的。当然,主教有不同的级别(Patriarch,archbishop,metropolitan,bishop);然而,主教就是主教。这样的区分只适用于教会或不同教会间的行政管理,并不针对主教的本质。教会会议的主席被称作为“大主教”(archbishop希腊传统)或“metropolitan”(俄罗斯传统)。
根据拉丁教会学,每个地方教区都是整个教会的一部分。所有的天主教区形成了地上基督的身体。这个看得见的身体有个看得见的头——教皇。教会的这个观念暗含着地方教区有两个首领:教皇和地方主教。但是一个长有两个看得见的头的身体是奇怪的。此外,如果他的命令与教皇发生抵触,地方主教就似乎被剥夺了他的天主教使徒的权利。实际上,除非教皇同意,否则他不可能成为主教。
东正教认为,由一位主教、“基督的活圣像”和他的教群就构成了某地的教会。正如上帝的信使依纳爵说的,基督教教会就在于主教、他的神父和执事以及那些围绕在圣餐,满怀着真诚信仰的人们中。所有的主教和他们的教群如此组织,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神圣的天主教的和使徒的教会。
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主教就没有教会,没有圣餐就没有主教,但没有真正的信仰,使徒的信仰,即“从前交付圣徒的真道”(《犹大书》3),就没有主教和圣餐。迦太基的圣·西普里安写过“教会就在于主教,主教就在于教会。”
或者这样说,在没有主教的地方就没有教会;若没有自使徒开始的主教们的连续性,就没有主教;但如果没有使徒的信仰,就不可能有主教们之间的延续性。
此外,如果没有圣餐、洗礼等全部内容,也就没有教会。因为教会就是通过它来形成的。基督的肉和血使上帝的信徒团结起来:这种关系是基督教的全部意图所在。同时,如果没有主教给受洗礼者传道,圣餐和其他一些玄义也就不存在了。
6、神圣的教规
教规是统治教会的“原则”和“方向”。教规由使徒、神父、地方或地区的和全国或世界性的大会(ecumenical,拉丁语)(Synods,希腊语)编写。只有教会的首领主教有权运用他们。他可以“严厉地”或“仁慈地”使用这些教规。一般以“严厉”著称。
与天主教会不同,东正教会并不把教规看作是法律,看作是控制人际关系和寻求人权,而是看作通过服从教规而铸造“新人”、“新创造物”的手段。他们在道德上正经受磨练。他们注定要产生神圣。
天主教会持续不断地改变他的教规,为了新教规而忽视了旧的。不到20年前,罗马重新修订了它的教规法。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它编写了新的教规。另一方面,东正教虽然也时不时地添加一些教规,但从来没有丢弃旧的教规。因为这些旧的教规也是由圣灵启发的。不管怎样,人的问题和精神需要并没有真正发生改变。新教规往往是旧教规的简单、精巧的形式。
7、玄义
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二者至少都承认七个圣礼或玄义:圣餐、洗礼、搽圣油、授神职礼、忏悔、结婚和为病人搽圣油(天主教徒传统上称它为“终极涂油礼”,是为快要死的人行的)。
关于一般的圣餐,东正教认为它们的物质成分(如面包、酒、水、圣油等)会通过召唤圣灵而使它们充满荣耀。罗马天主教教派则相信只要神父“以基督的身份”行礼,圣餐礼就是有效的。
同时,罗马天主教神父用一种法律的和哲学的方式来解释圣餐。所以,在行圣餐过程中,须使用正确的物质材料(面包和酒)和宣讲正确的仪式,以把他们的物质材料变形为基督的身体和血。这些看得见的东西和所有其他的圣礼一样只是上帝显现的“标记”。
东正教称圣餐为“神秘的晚餐”。因为神父和信徒所吃掉的东西神秘地变成基督的身体和血了。我们以面包和水的形式承受他,因为若要吃“真的”人肉,喝“真的”人血,那就会完全不和协了。
根据罗马天主教关于圣礼的教义,一个人通过洗礼就可成为教会的一员。“原罪”就被冲洗掉了。东正教与之相同,但关于“原罪”或“遗传下来的罪”(从亚当)的观念在她的思想中并不占有多少部分。关于这个问题后面还要详述。
罗马天主教徒谈到“坚信礼”和东正教的“搽圣油”。“坚信礼”是与洗礼分开着的,由主教而不是神父来执行;但“搽圣油”是由从主教那里获得“圣油”的神父在洗礼过程中执行。“坚信礼”和“搽圣油”二者都意味着圣灵的给予。天主教神父延期受洗儿的“坚信礼”(第一个宗教团体),不多于七年,也就是直到这些受洗儿对上帝的礼物怀有一些感激之情时。
东正教会把浸洗礼、搽圣油和圣餐礼连接起来,首先把三倍的浸洗注入圣水中,当“新的基督徒”从水中站起来时,他就进入了引导他们与上帝同在的圣灵的关怀中。这就是成为基督教会成员的目的。
授神职礼是由于神的恩宠和拣选来把人提升为祭司的仪式。祭司制度的祭司有三个等级:主教、长老和助祭。所有的基督徒通过受洗成为信徒后都是神父,包括神父、先知和国王。由于这个原因,彼得指出教会是一个“君尊的祭司”(《彼得前书》2:9)主教是最高的神父,是圣餐和所有玄义的主席。长老和助祭是他的助手。天主教神父认为长老是以基督的身份行事,而事实上,他只是代表“基督的活圣像”——主教。
严格地说,忏悔有时称作“告解”, 信徒只是把它作为重新加入教会的手段的所接受。长期以来,忏悔或罪的告解、祈祷和禁食只是那些已经被驱逐出教会的或主动离开(背教)的人们使用。现在这种习惯只为一些严重的罪,在接受圣餐礼时,才向主教或长老忏悔。
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都把忏悔看作是一个圣礼,关于忏悔这个圣礼两教又有许多不同的风俗。例如,在罗马天主教中忏悔室是如此的普遍。
对于罗马天主教,神圣的婚姻是一个装订好的、表面上不能被破坏的合同。男人和女人在教会(主教或神父)的见证下互相结婚。因此,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婚。除非在婚约上能找到一些规范性的错误,将导致婚约的无效和取消,否则,离婚是不可以的。
在东正教中,神圣的婚姻不是合同。它是在基督和教会的效仿中,通过主教或长老使“上帝的所有子民”都在场的条件下,男人和女人的神秘结合。离婚同样被禁止。但是,作为对人类弱点的让步,通奸是允许离婚的。出自仁慈,而不是作为法律事件,第二次和第三次结婚是允许的,是对人类弱点的进一步的让步(例如,在配偶死了之后)。正如古希腊雅典最高法院的法官戴奥尼夏说的,这个圣礼作为所有的圣礼或玄义都通过圣餐完成了。
上文已提到,天主教神父把终极涂油礼看作是最后的圣礼,为信徒准备死亡、涤罪和末日审判的圣礼。在东正教中,涂抹圣油是为了康复。疾病经常是由于罪孽引起的。所以,圣油或涂油礼意味着忏悔罪。在仪式的最后,施以涂油礼的人要接受圣餐。
东正教也承认王权、修道院制度、及圣水的祝福等为玄义。
8、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被创造出来是善的。这与三位一体的神创造“他”的信仰是一致的。男人和女人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被造出来的。(《创世纪》1:26):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形象“意味着要合理地管理这地,要明智地、自由地行事。女人被造出来是为了帮助男人。(《创世纪》2:18)他们将和谐的、互相尊重的生活在一起。
到目前为止,罗马天主教同意教会。它和东正教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类堕落的性质和人的状况。追随着荷马、奥古斯丁,天主教神父认为,亚当和夏娃因吃禁果犯了罪,背叛了神。他们的这个罪已经传给他们后来的每个男人、女人和孩子,所有的人对他们的“原罪”都负有责任。
追随着神父,东正教教会认为,当亚当犯罪背叛了神时,他把死亡引入了世间。既然所有的人都出生于同一人类祖先亚当,那么所有的人就继承了死亡。死亡意味着每个人的生命都要结束;但同时在我们身上产生了感情(生气、仇恨、性欲、贪婪等)、疾病和年老。
罗马天主教教派通常没有注意到东正教关于人作为死亡之奴,即死神通过控制人的情感来奴役人的概念。事实上,死神已被推到了后台。因此,天主教神父把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理解为他为人类承受刑罚(神人和一),当基督在十字架上遭受刑罚并死亡的时候,他就真正地征服了死神,并破坏了死神的死亡之权。
无论如何,东正教总是非常强调通过祈祷(公共礼拜和私人投入)、斋戒(自绝)和主动的服从、定期参加圣餐(有时称作“mysteries)等活动来“掌握自己的情感”。因此,基督徒生活的最高方式(最高哲学)是修道院生活。在那里人的所有精力完全献给了完善自己的努力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修道院制度在罗马天主教中从来没有消失过。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宗教”,它已经变得日益“这个世界化”了。因此,罗马天主教已摒弃了中世纪的传统和对人的理解,他的本性和命运已变得更加世俗化了。
9、上帝之母
关于处女玛利亚及其地位的教义在教会里被称作“圣母玛利亚学”。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都认为她是“神之母”和“永远贞洁的玛利亚”。
但是,东正教否决罗马天主教关于“圣母玛利亚是完美无缺的教义”。这个教义是由庇护九世在1854年12月8日制定的一个关于圣母的信仰。这个教义认为从圣母玛利亚这个概念的第一刻起,神圣的圣母玛利亚就拥有全能神的一种最非凡的荣耀和特权。鉴于耶稣基督的美德,即他是人种的救赎者,使人从原罪的各种污点中保存下来。这个教义是神显示的。所以,所有的信徒对此都坚信不变。
这样的一个理论在圣经和神父那里没有根据。它包含了许多没有天主教根据的同类概念(如“基督的美德”);包含了主和他的圣徒提供了多余的荣耀,这额外的荣耀可以施给别人,甚至那些在炼狱中的人。
但反过来,教会不会接受神之母生来就带有亚当遗传下来的罪的观念。没有人是这样的。然而,由于亚当的沉沦,圣母确实把死亡遗传给了所有的人。
因此,没有必要去管罗马天主教神学家作了什么。也没有理由去创造一个理论去支持关于完美无缺的教义。也没有必要去宣扬,由于“基督的美德”,圣灵就能阻止她把亚当的罪遗传下去。
事实上,她象所有的其他人一样出生。圣灵为她准备好了成为神之母的角色。圣灵在她的身体里注入了非创造性的能源,为的是使她成为耶稣诞生的令人敬仰的??。但是,一些神父发现在她的儿子复活之前,她已经有罪了。约翰·(chrysosotom)提到了在迦南的婚礼,在那里她擅自教导他。(《约翰福音》2:3-4)这就是她必死的证明。
圣母玛利亚在五旬节多次接受圣灵,就可以无罪的死去。由于她在神圣的计划中(经济或施与)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她的灵魂和肉体都被带到了天堂。现在她坐在她儿子的脚下为那些向她乞求仁慈的人说情。东正教为纪念她所承担的奇迹,在8月15日斋戒。教皇的追随者也同样在这一天斋戒。
两教也都相信圣母玛利亚和所有圣徒的代人求情。这种代人求情反映出天上的和地上的教堂之间的统一性。
两教在某种程度上还都相信神之母就是教会。教会是基督的身体。那些属于教会的人与基督是同等的。但基督又是我们的“兄弟”。(《罗马书》8:29)如果基督是我们的兄弟,那么,圣母玛利亚就是我们的母亲。但在受洗之后,教会也是我们的母亲。因此,圣母玛利亚也是教会。
10、圣像
圣像是对基督、圣母和圣徒的艺术刻画。圣父是不能被描画出来的,因为他从来没被人看见过。圣灵曾经以鸽子和“火舌”出现。圣父可能以这种方式显现。圣子变成了人,就可以以他人的形式被描画。
圣像不仅仅是神圣的画片。关于他们的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例如,圣像总是平面的。这样我们这些习惯了物质世界的人就会理解基督、圣母、天使、圣徒等居住的精神世界及我们已往的居住地。他们的世界不是我们五官所能洞察的神秘世界。
通常,罗马天主教教派在历史上曾使用雕像作为崇拜。这些雕像象真的,是三维的。他们看上去好象是仿效的古希腊艺术。两种艺术都属于自然主义。天主教神父描述基督、圣母、圣徒,甚至天使时,就好象他们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中。这种“自然主义”来自中世纪“荣耀使自然完美”的观念。
在圣像上的人或人们代表着神性。他或她不是完美的人,但比一般的人要完美得多。他们已变形和使荣耀。他们有一种新的、充满荣耀的人性。
重要的是要记住天主教关于荣耀的理论:它是由上帝为人类而创造的。我们回想一下,东正教认为荣耀不是创造的,它作用于所有的创造物。它是神性的一种奇观的延伸。东正教肖像学反映了这个事实,甚至当罗马天主教的雕像反映了荣耀的这个观念时。
而且,圣像是东正教虔诚的一个必要部分。东正教徒敬仰和亲吻圣像,是通过圣像传递到圣像中的人或被代表的人们的一种献身。圣像不是偶像。东正教不崇拜偶像。他们只崇拜上帝。在罗马天主教堂中树立圣像不仅仅是崇敬,他们还是一种看得见的帮助和饰物。
版权声明:本网页为教学与科研之用,欢迎赐稿p.jinyou@163.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用途请证得原作者同意。本文如有侵权,敬请指正。
哈佛大学图书馆 |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 美国宪法图书馆 | ftp下载 | 维基百科 |
政治文化研究网 | 公法评论—中华政制之道 | 法律思想网 | 法律史学 | 哲学在线 |
2014年7月7日星期一
犹太教的罪观
犹太教认为违反神的诫命即是罪。按犹太教教义,罪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状态。人类不是与生俱来倾向做恶的,但是“从小时起”便有此趋势(创世记8:21)。人拥有驾驭这种趋势(创世记4:7)和选择善恶(良知)(诗篇37:27)的能力[9]。犹太教所称的“罪”包括了违反犹太教律法,但并不一定是道德上的缺失。根据犹太百科全书,“人必须为犯罪负责,因为人被赋予了自由意志("Behirah");而且他天生意志薄弱,心欲做恶:“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创世记8:21; Yoma 20a; Sanh. 105a)。因此上帝仁慈地允许人们忏悔与被宽恕。”[10]犹太教认为每个人都在生命中的不同时间犯了罪,也认为上帝是恩威並施的。
希伯来语用“avera”(字面意为:罪过)泛称一切宗教上的罪。根据希伯来圣经的诗篇,犹太教将罪分为三级。犯罪的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故意犯罪的人——“B'mezid”。这是最严重的罪行类别。第二类是过失犯罪者。这被称为“B'shogeg”,虽然当事人仍然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被认为严重程度较轻。第三类是“Tinok Shenishba”——某些在被同化的或非犹太社区长大,不懂得正规的犹太律法(“哈拉卡”)的人。这种人不被认为应为其行为负责。
Pesha(蓄意犯罪;现代希伯来语:(法律上的)犯罪)或Mered(字面意思:反叛))——故意犯罪;某种蓄意对抗上帝的行为(史特朗经文汇编:H6588(פשע pesha', peh'shah))。按史特朗的说法,它是由字根pasha`(H6586:)——反叛、犯错、冒犯——而来。
Avon(字面意思:罪恶)——此罪为性欲或无法控制的感情。它是一种自知的犯罪,但不算蔑视上帝(史特朗经文汇编:H5771 (avon, aw-vone))。按史特朗的说法,它是由字根`avah(:H5753:)——意为不正常、道德邪恶:错误、罪恶、损害——而来。
Cheit——这是一种无意的罪、犯罪或过失。(史特朗经文汇编::H2399 (חַטָּא chate))。按史特朗的说法,它是由字根khaw-taw (:H2398, H2403)——意为“错过,(射箭)未中目标,犯罪,失足”——而来。
犹太教认为人类不是完美无缺的,所有人都会犯很多次罪。但是,某些情况下的犯罪(即avon或cheit)并不遣人下地狱;只有一或两次极重的罪会导致接近标准意义上的地狱。圣经和犹太教拉比观念中的上帝是一个恩威并施的创造者。根据坦姆拉比(Rabbeinu Tam)在巴比伦塔木德中提到的(Rosh章HaShanah 17b),上帝有十三种仁慈的表现:
上帝对犯罪的人是仁慈的,即使知道人能够犯罪。
上帝即使对已犯罪的人也是仁慈的。
上帝代表了仁慈的力量,即使在一个人并不期盼也不应获得仁慈的情况下。
上帝是怜悯的,并减轻罪过的惩罚。
上帝是和善的,即使对并不值得善对的人。
上帝是不易怒的。
上帝的善意是绰绰有余的。
上帝是诚实的神,因此我们可以依信上帝饶恕悔过的罪人的保证。
上帝保证善待我们的子孙,因为义人的先祖们(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恩泽惠及子孙与所有的后代。
上帝原谅有意的犯罪,若犯罪者忏悔。
上帝原谅蓄意的挑衅,若犯罪者忏悔。
上帝原谅过失而犯下的罪。
上帝从悔罪者身上把罪除去。
因为犹太人受“效法上帝”教义所指引,从而仿效上帝,拉比们在制定犹太律法与当时的应用法规时也将这些表现考虑在内。
一本经典犹太教著作,纳坦拉比箴言集米德拉什(אבות דרבי נתן)说到:
“ 一次,约翰南·本·扎卡伊拉比和约霍书亚拉比在耶路撒冷散步,他们走到了耶路撒冷圣殿处,那时它已成为废墟。“我们真不幸,”约霍书亚拉比哭喊道,“这座以色列的赎罪之屋现在倒塌成了废墟。”约翰南拉比回答说:“我们有另一个一样重要的的救赎之源——良善怜恤(gemilut hasadim),正如常说的:‘我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 ”
巴比伦塔木德教导说:“约翰南拉比和埃勒阿扎尔拉比都解释过只要圣殿屹立,神坛会为以色列赎罪,但是现在(当把穷人请来作为客人时)一个人的餐桌也能赎罪。”(祷福书55a)
“敬畏之日”(至圣日,即犹太新年和赎罪日)的传统祈祷文称祷告、忏悔和仁爱(tzedakah)都是悔罪的方法。在犹太教中,对人(而不是对人或在心里)犯下的罪必须首先被纠正和尽全力来改正;没有尽全力纠正的罪不能说是已赎的罪。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