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浏览总次数

2011年11月5日星期六

文言文登山寳訓八福

文言文登山寳訓八福(1642年天主教耶穌會士陽瑪諾譯本)
神貧者乃真福、爲其已得天上國。
良善者乃真福、爲其將得安土。
泣涕者乃真福、爲其將得寬慰。
嗜義如飢渴者乃真福、爲其將得飽飫。
哀矜者乃真福、爲其將蒙哀矜。
心淨者乃真福、爲其將見天主。
和睦者乃真福、爲其將謂天主子。
爲義而被窘難者乃真福、爲其已得天上國。
文言文登山寳訓八福(1822年基督教馬士曼牧師譯本)
心貧者為福矣、蓋天國屬伊等也。
憂愁者福矣、蓋將得慰也。
謙遜者福矣、蓋將嗣其地也。
彼餓也渴也爲求得義者福矣。蓋將得飽也。
矜憐者福矣、蓋將得矜憐也。
心淨者福矣、蓋將見神也。
使平和者福矣、蓋將稱為神之子輩也。
因義而接捕害者福矣、蓋天國屬伊等也。
文言文登山寳訓八福(1823年基督教馬禮遜牧師譯本)
心貧者為福矣、蓋天國屬伊等。
憂悶者福矣、蓋伊必將受慰也。
謙遜者福矣、蓋伊等必將嗣其地也。
伊等餓也渴也欲得義為福矣、蓋伊必將得飽也。
慈憐者福矣、蓋伊必將受慈憐也。
心淨者福矣、蓋伊必將見神也。
使平和者福矣、蓋伊必將稱為神之子輩也。
因義而接捕害者福矣、蓋天之國屬伊等。
文言文登山寳訓八福(1854年基督教文理委辦譯本)
虛心者福矣、以天國乃其國也。
哀慟者福矣、以其將受慰也。
溫柔者福矣、以其將得土也。
飢渴慕義者福矣、以其將得飽也。
矜恤者福矣、以其將見矜恤也。
清心者福矣、以其將見上帝也。
和平者福矣、以其將稱爲上帝子也。
爲義而見窘逐者福矣、以天國乃其國也。
文言文登山寳訓八福(1864年東正教固理神甫譯本)
神貧者爲福、因天國係伊等所有。
涕泣者爲福、因伊等將受慰。
良善者爲福、因伊等將繼嗣安土。
嗜義如飢渴者爲福、因伊等將得飽飫。
哀矜者爲福、因伊等將蒙哀矜。
心淨者爲福、因伊等將得見天主。
行和者爲福、因伊等將稱爲天主子。
爲義被窘難者爲福、因天國係伊等有。
文言文登山寳訓八福(1902年基督教施約瑟牧師譯本)
虛心者(虛心者原文作貧於心者)福矣、因天國乃其國也。
哀慟者福矣、因其將受慰也。
溫良者福矣、因其將得地也。
慕義如飢渴者福矣、因其將得飽也。
矜恤者福矣、因其將見矜恤也。
清心者福矣、因其將見神也。
使人和睦者福矣、因其將稱爲神子也。
爲義而被窘逐者福矣、因天國乃其國也。
文言文登山寳訓八福(1919年基督教文理和合譯本)
虛心者福矣、以天國爲其有也。
哀慟者福矣、以其將受慰也。
溫柔者福矣、以其將承地也。
飢渴慕義者福矣、以其將得飽也。
矜恤者福矣、以其將見矜恤也。
清心者福矣、以其將見上帝也。
致和者福矣、以其將稱爲上帝子也。
爲義而見窘逐者福矣、以天國爲其有也。
文言文登山寳訓八福(1937年天主教馬相伯譯本)
福哉神志安貧也、因天上國屬其所有。
福哉良善人也、因其將據有分地。
福哉涕泣人也、因其將承受安慰。
福哉如飢如渴以嗜義也、因其將飽食而饜飫。
福哉慈惠人也、爲其將蒙慈惠。
福哉清潔心也、因其將得見天主。
福哉和睦人也、因其將稱爲天主子。
福哉爲義而被窘難也、因天上國屬其所有。
文言文登山寳訓八福(1949年天主教吳經熊譯本)
安貧樂道乃真福, 巍巍天國斯人屬。 
哀悼痛哭乃真福, 斯人終當承溫燠。 
溫恭克己乃真福, 大地應由彼嗣續。 
饑渴慕義乃真福, 心期靡有不飫足。 
慈惠待人乃真福, 自身必見慈惠渥。 
心地光明乃真福, 主必賜以承顏樂。 
以和致和乃真福, 天主之子名稱卓。 
為義受辱乃真福, 天國已在彼掌握

陽 瑪 諾

生平:

陽 瑪 諾 (Emmanuel DIAZ, Junior) , 字 演 西 , 1574 年 生 , 1592 年 入 耶 穌 會 , 1610 年 來 華 , 1659 年 3 月 1 日 卒 於 杭 州 。

陽 瑪 諾 神 父 生 於 葡 萄 牙 的 Castelblanco 城 , 於 1601 年 東 渡 至 印 度 果 阿 , 在 此 完 成 其 全 部 學 業 。 其 後 , 他 去 了 澳 門 , 執 教 神 學 六 年 。 1611 年 , 他 被 派 往 韶 州 , 與 費 奇 觀 (Gaspard Ferreira) 神 父 共 事 。 因 傳 教 成 績 斐 然 , 而 遭 當 地 僧 人 們 嫉 視 , 與 文 人 的 妒 忌 ; 於 是 他 們 兩 人 退 至 南 雄 , 在 此 建 立 了 一 個 基 督 徒 團 體 。

1616 年 南 京 教 難 時 , 他 被 逐 回 澳 門 ; 後 於 1621 年 被 派 至 北 京 , 寄 寓 於 徐 光 啟 別 墅 。

為 使 被 逐 神 父 們 重 返 北 京 傳 教 , 朝 中 奉 教 諸 臣 托 言 陽 瑪 諾 、 龍 華 民 (N. Longobardi) 兩 神 父 深 知 新 法 練 兵 並 熟 諳 槍 炮 之 術 , 而 舉 薦 於 朝 。 但 當 他 們 去 兵 部 報 到 時 , 不 諱 言 他 們 對 練 兵 及 火 器 之 事 不 感 興 趣 , 他 們 的 天 職 是 教 導 人 們 贖 罪 救 靈 , 崇 奉 天 主 。 而 朝 廷 並 不 見 怪 , 反 而 允 許 他 們 自 由 傳 教 。

1623 年 , 在 羅 如 望 (J. de Rocha) 神 父 去 世 後 , 陽 瑪 諾 神 父 被 任 命 為 中 國 傳 教 區 的 副 省 會 長 ; 他 的 辦 事 才 能 、 寬 厚 、 靈 活 、 忍 耐 的 作 風 , 他 的 知 人 善 事 的 洞 察 力 , 得 到 了 充 分 的 發 揮 , 使 他 榮 膺 中 國 廣 大 傳 教 區 的 首 長 職 位 達 十 八 年 之 久 , 深 受 傳 教 士 和 教 友 們 的 愛 戴 。

1626 年 , 他 與 黎 寧 石 (P. Ribeiro) 神 父 在 南 京 ; 1627 年 被 逐 , 避 居 松 江 , 繼 續 傳 教 ; 但 松 江 府 知 府 下 令 通 緝 , 並 捏 造 了 許 多 罪 名 攻 擊 教 會 。 於 是 他 們 又 避 居 上 海 , 寄 寓 於 徐 光 啟 在 上 海 的 居 處 ; 但 因 上 海 屬 松 江 府 管 轄 , 難 於 安 居 , 擬 回 松 江 府 提 出 申 辯 , 而 光 啟 阻 之 , 勸 其 赴 杭 州 楊 廷 筠 家 暫 避 。 不 久 , 事 態 平 息 。

陽 瑪 諾 神 父 在 杭 州 建 造 了 一 座 莊 麗 的 教 堂 , 一 切 費 用 由 楊 廷 筠 獻 助 ; 又 為 建 立 修 道 院 作 了 奠 基 工 程 。 此 後 , 他 去了 寧 波 開 展 教 務 。 1639 年 , 曾 一 度 重 臨 寧 波 。

1634 年 , 在 江 西 南 昌 ; 1638 年 , 在 福 建 福 州 , 原 是 艾 儒 略 (J. Aleni) 神 父 開 闢 的 教 區 ; 在 他 們 兩 人 共 同 努 力 下 , 教 務 蒸 蒸 日 上 , 而 成 為 諸 省 之 最 。 不 意 風 波 又 起 , 新 入 福 建 傳 教 士 們 被 捲 入 旋 渦 而 被 判 放 逐 澳 門 。

陽 瑪 諾 神 父 本 人 也 被 迫 離 開 , 但 此 後 又 重 回 福 建 , 因 據 1648 年 會 士 錄 , 說 他 在 延 平 府 , 從 事 勸 化 工 作 及 編 寫 書 籍 。 他 再 度 被 任 命 為 監 會 鐸 。 1659 年 3 月 1 日 , 卒 於 杭 州 。 墳 墓 在 杭 州 城 外 大 方 井 。
節錄自方豪著《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第一冊、費賴之著《明清間在華耶穌會士列傳 (1552-1773)》


著作:
《聖 經 直 解》、《天 主 聖 教 十 誡 直 詮》上 卷 、《天 主 聖 教 十 誡 直 詮》下 卷、《代 疑 論 》、《景 教 碑 詮》、《聖 若 瑟 法 行 實》、《聖 若 瑟 禱 文》、《天 神 禱 文》、《輕 世 金 書》、《默 想 書 考》、《避 罪 指 南》、《天 問 略》及 書 信 等 。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应聘



一公司高薪招聘高级职员,三位青年才俊进入最后一轮面试,公司主管亲自主持。面试方式是逐个进会议室面谈。第一个年青人进来了,刚落座,主管端详片刻后,上前紧紧地握住年青人的手,接着对身边的几位考官说,“他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青人。”年青人很谦逊地对主管说,“你真用心,主管先生,你让我受宠若惊了。”主管说,“太好了,你回去吧,明天你就会接到我的通知。”这位年青人高兴地走了。第二个年青人进来了,主管打量了一番坐在面前的这个年青人,迅速起身,与他亲切握手,十分惊喜地说,“原来是你啊,我找你很长时间了。你还记得吗,在湖滨公园,你救了我女儿。”年青人做出不好意思的样子,“那是我应该做的,换做别人,也会像我那样去救她的。”“太好了,你回去吧,明天你就会接到我的通知。”这位年青人高兴地走了。最后一个年青人进来了,还未坐定,主管上前亲切地同他握手,“哎呀,是你啊,就是你,我找你很久了,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了。你还记得吗,湖滨花园,你救过我的女儿。”接着对身边的几位考官说,“他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青人。”年青人说,“不好意思,你可能认错人了。”“没有认错人,就是你,你忘了吗,去年的这个时候,在湖滨花园。”“先生,以前我根本没见过你,也的确不是救你女儿的那个人。”这时,主管笑了,“年青人,我十分欣赏你,对你的诚实我很满意。我决定,你被录取了。”这位年青人进公司工作了,有一天他遇见主管,就问他,“主管先生,救你女儿的那个人找到了吗?” 主管楞了一会,之后笑着说,“其实,我根本就没有女儿。”

做诚实人,说诚实话。不能为了利益,急功近利,口吐谎言。有人以为诚实会失去可以捞取的利益,可别忘了谎言会失去人的尊重,这是比利益更为宝贵的。我们当晓得,谎言或许能得到好处,但只存片时,一旦被揭露,将使你的道德人格破产,没有人信任你,也没有人敢用你。比这损失更大的是,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神所恨恶。诚实的人能够坚立,会得到人的肯定与接纳,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人是神所喜悦的。

明天吃好些



儿子见妈妈今晚餐的菜实在太差,就满脸委曲,连声埋怨叹息”唉呀、唉呀!”

妈说:”儿子。对不起,今晚就勉强吃点吧!”

于是儿子低头默祷谢饭,准备用餐。

妈妈:“儿子,既然你埋怨菜不好,那么你是怎么向神做谢饭祈祷的呢?”

儿子:“我祷告说,上帝啊,求你明天给我吃得好一些!”

不信有地狱


一位性格暴烈的姑娘正准备结婚的事,但有一天突然大发脾气,对她母亲说:“我不结婚了!”

“好好的,为什么?亲爱的。”

“因为我的男友不相信有地狱!”

“哦,真的么。别担心,好孩子,你尽管与他结婚好了!”

“可是……他不相信……”

“没关系,只要一结婚,他就马上尝到地狱是啥味道!

只拿不给

有一个人很自私,只拿不给,他最喜欢说的字就是“拿”,他从来不说“给”这个字。有一次他不小心掉进河里了,他不会游水,就拼命呼救。岸上不远处的人听见呼救声,迅速赶了过来,实行救援,对这个人说,“快把手给我。”可无论怎么喊,他就是不把手给人。大家很着急,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这个人的邻居来了,对他大喊一句,“快拿住我的手”。这个人马上就伸出手抓住邻居。大家看傻了,这个人的邻居笑着说,“他啊,一辈子只拿不给,你叫他把手给你,他怎么会给你呢?我叫他拿住我的手,他当然会拿了。”
 
生死关口,还是死守自己“只拿不给”的“人生信条”,实在荒唐可笑。这样的信条,是会自害己命的。这样的人,也真是可怜。更可怜的是这样的人在今世绝非少数,如此世态,悲哉,哀哉!圣经说,不可攥着手,乃要松开手。此故事意在提醒世人,要学会给予,学会分享。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来教会也习惯于“拿”,而忽略了“给”。诗歌敬拜给我带来多少帮助,讲道对我有多少供应……而很少考虑我为教会的发展付出多少代价,我为讲员的分享花多少时间祷告……总之,只“拿”不“给”而能悠然自得,问心无愧。

上帝没有对我说

 一个男士心仪教会的一位姊妹,可这位姊妹对这位男士没有任何反应。一天,这位男士鼓足勇气来到这位姊妹面前。 
      男士:上帝对我说,我要娶的人就是你,你要成为我的妻子。 
      姊妹:是吗?可上帝没有对我说,我要嫁的人就是你。 
      说罢,姊妹转身而去。
      在教会里,常有人以上帝之名,“假传圣旨”,动不动就敢说,“上帝如此说”,“上帝对我说”,俨然古时先知再世,一副先知的架势和语气,原谅我说,这样的人有“妄称耶和华的名”(十诫之三)之嫌。对于我们心里的感动,要小心分辨,是出于神的不是,还是出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意念。总不要凭着自己的聪明,自己的血气,急躁行事。有牧者提醒,人要寻求神的旨意,就需要清清洁洁的思想,平平静静的情感,服服贴贴的意志,诚诚恳恳的祷告,耐耐心心地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