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浏览总次数

2011年10月29日星期六

马可福音6-10章注释


十一.仆人在拿撒勒遭厌弃(六1~6) 

六1~3 耶稣带着门徒回到拿撒勒,自己的家乡,他曾在此当过木匠。到了安息日,他在会堂里教训人。众人不能否认他智慧的教导和奇妙的神迹,但却很希奇。然而他们都极不愿意承认他是神的儿子。他们认为他是那木匠、是马利亚的儿子,他的弟弟妹妹仍在他们那里。他若是以一位大能、胜利、英雄的姿态回到拿撒勒,他们会较容易接受。他恩慈、谦逊地回来,竟绊倒他们。 

六4~6 这样耶稣便看明先知在家乡以外的地方,通常得到较好的待遇。亲友与他太亲密了,反而不欣赏他和他的工作。「在家比其它地方更难服事主。」拿撒勒人是受人歧视的,普遍的态度是:「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么?」但这些社会上被排斥的人都轻视主耶稣。这话实在道出了骄傲而不信的人心!不信大大妨碍了救主在拿撒勒的事工,他只治好几个病人吧了。人的不信使他诧异。麦勒警惕说: 

这样的不信是邪恶的严重后果,不信把恩典和怜悯的管道都封上了,只有点滴能渗进饥渴的人心。(注9) 

耶稣再尝遭误解和蔑视的孤单,许多跟随者都忍受同样的痛苦。主的仆人常常显得十分谦卑。我们能否看透外表,认识真正的属灵价值?主不怕在拿撒勒所受的弃绝,往周围乡村把神的话教训人。 



十二.仆人差遣门徒(六7~13) 

六7 十二个门徒出发的时候到了。他们曾受过救主超卓的训示,现在以荣耀福音使者的身分出去。他差遣他们两个两个的出去,所传的道有二人作见证便可定准,一同前往也可互相支持帮助。而且,二人一起在道德文化低落的地方会带来帮助。接着,他赐给他们权柄,制服污鬼。要注意,赶逐魔鬼别无他法,惟有神可以把这能力授予人。 

六8 主的国若属这世界,他绝不会给予在第8至11节给予指示。这些指示与一般世上领袖所给予的刚刚相反。门徒出去并没有带备供应物──不要带食物和口袋,腰袋里也不要带钱。他们要信靠他供应一切所需。 

六9 他们可以穿鞋,带拐杖。拐杖会是为了防范野兽,他们也可以带一件褂子。肯定没有人垂涎门徒的随身物,也不会因盼望富裕而接受基督信仰!门徒一切的能力都出于神,他们全心全意投靠他。他们朴朴素素地被差遣,然而,他们却是神儿子的代表,蒙赋予属神的能力。 

六10 无论到何处,他们都可接受款待,住在那里,直到离开那地方。这个指示叫他们不要四处寻找安舒的住处,他们的任务是传扬那位不求自己喜悦、不求自己益处的主。他们不可为追求奢华、舒适和安逸,就妥协,不传正确的信息。 

六11 何处拒绝门徒及所传的信息,门徒不必强留,否则就是把珍珠丢在猪前。他们离开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表明神弃绝那些拒绝他爱子的人。 

虽然有些指示只属暂时性质,后来被主耶稣撤销了(路二二35、36)。然而它们包含了长久有效的原则,给予每个时代的基督仆人。 

六12、13 门徒就出去传道叫人悔改,又赶出许多的鬼,用油抹了许多病人,治好他们。我们相信抹油是个象征的动作,描绘出圣灵的安慰和抚恤。 



十三.仆人的先锋被斩首(六14~29) 

六14~16 当希律王听到有一位行神迹者在国中游历的消息,就马上断言是施洗的约翰从死里复活了。别人说以利亚或先知中的一位,希律却坚持是他所斩的复活了。施洗约翰曾是神的声音,希律把那声音压制了,现在希律因自己的行为被良心上的剧痛刺透。他会认识出偏差者的路是艰苦的。 

六17~20 现在故事回到约翰被处死的时候。施洗约翰曾责备希律与他兄弟腓力的妻子那段不合法的婚姻。希罗底现在是希律的妻,发怒起誓要报服。但希律尊重约翰是个圣人,便拦阻其妻的努力。 

六21~25 她的机会终于来临。在希律的生日筵席上,有当地的名人莅临,希罗底吩咐女儿进来跳舞。这使希律欢喜,他应允那女子,就是他国的一半也必给她。受母亲唆使,她便求要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给她。 

六26~28 王中了计,便违背自己的意愿和良善的判断,答应了要求。偏差在他身上织了网,顺服的王受那邪恶的妇人和煽动情欲的舞蹈所累了。 

六29 约翰忠心的门徒听见了所发生的事,就把他的尸首领去埋葬,并去告诉耶稣。 



十四.给五千人吃饱(六30~44) 

六30 这个在四卷福音书都记载的神迹,发生在他公开传道的第三年初。使徒刚结束第一次差遣,回到了迦百农(参看7~13节)。他们可能被成功充昏头脑,又或是疲惫腿酸。主知道他们需要歇息和安静,便用船载他们到加利利海岸上一处偏僻的地方。 

六31、32 我们常听见人说「你们来同我暗暗的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是指基督徒也不妨享受豪华舒适的假期。凯理写道: 

若我们需要多休息一点,这主意是好的;就是说,若我们长期劳苦、不断舍己叫人得福,就可以肯定这是主的话吩咐我们做的。(注10) 

六33、34 众人走陆路,沿着湖岸跟随主和门徒。耶稣怜悯他们,因他们缺少属灵领袖引导他们,便饥饿,没有保护地徘徊;于是开口教训他们。 

六35、36 天渐晚了,门徒看见众多没有东西吃的人群,有点儿不耐烦了。他们力劝主叫众人散开。救主怜悯众人,门徒竟懊恼他们。我们看别人是干扰,还是我们爱的对象? 

六37、38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给他们吃罢。」这话似乎很荒谬,妇人和孩子除外,那里聚集了五千人;只有五个饼和两条鱼,当然还有神。 

六39~44 接着的神迹叫门徒看见,救主如何向饥饿的世界献上自己作生命的食粮。他的身体要被擘开,使人得着永生。事实上,经文中的话教人联想起主的晚餐。设立晚餐是为了记念他的死:拿着、祝福、擘开、递给。 

门徒在事奉他上,也上了宝贵一课: 

1.主耶稣的门徒毋须怀疑他的能力能否供给他们的需要。他既能用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也能在任何情况下供应向他坚信不疑的仆人。他们大可为他劳苦,不用忧虑哪里有食物。只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就必得着一切供应。 

2.将要灭亡的世界怎能有福音传播?耶稣说:「你们给他们吃罢!」我们若把自己所有的交给主,虽是微不足道,他能使它增加,成为多人的祝福。 

3.他处事有条不紊,把群众分开一帮一帮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 

4.他拿着饼和鱼祝福、擘开。不经过他的祝福,食物便没有用处;不被他擘开,就绝对不足够了。「我们没有把自己无条件献在人前,因为我们未经过破碎。」(选录) 

5.耶稣没有亲自把食物分给众人,乃让门徒去做。他的计划是藉着门徒去喂饱世人。 

6.食物足够众人(所有人)用。倘若今日的信徒肯为现在的需求而把一切交在主的工作上,福音就能够在这世代传遍天下了。 

7.剩下的碎饼碎鱼(十二篮)比擘开前还要多。神是位慷慨的赐予者,然而却没有浪费的,馀剩的都收拾起来。浪费是偏差。 

8.门徒若坚持要休息,这一个最大的神迹便不会发生。我们曾有多少次错过了呢! 



十五.耶稣履海(六45~52) 

六45~50 

救主不但能供应他仆人生命所需,也照顾他们的安全。 

耶稣差遣门徒上船渡到湖的西岸去,自己便往山上去祷告。在夜间的黑暗里,他看见门徒因风不顺,摇橹甚苦,想要帮他们一把,就在海面上走。他们起初甚惊慌,以为他是鬼怪,他就说话坚固他们,并上了船,立时风就住了。 

六51、52 事情以此评论结束:「他们心里十分惊奇,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那分饼的事,心里还是愚顽。」意思似乎是说,纵然他们看过主在分饼神迹上所显的能力,还是不认识在他没有难成的事。他们看见他在海面上行走也不必大惊失色,这跟他们刚才看见的神迹实不遑多让。小信使心愚顽,使属灵触觉迟钝。 

从这个神迹,教会看见现今世代及其终局的图画。耶稣在山上代表基督现今在天上的事奉,为属他的人代求。门徒代表他的仆人,饱受生命的风暴与试炼。救主快将为属他的人再来,把他们从危难、痛苦中释放,引导他们安抵天家的彼岸。 



十六.仆人在革尼撒勒治病(六53~56) 

回到湖的西岸,主被有病的人包围。凡耶稣所到的地方,众人都将有需要的人用褥子抬到他那里。街市变作临时医院。他们想只要走近他摸他的衣裳遂子,凡摸着的人,就都好了。 



十七.传统与神的话(七1~23) 

七1 法利赛人和文士是犹太人的宗教领袖,他们建立了一个强制执行传统的庞大制度,把传统与神的律法混合,并与圣经拥有同等权威。有时候甚至与圣经冲突,或把神律法削弱了。宗教领袖喜欢实行条例,百姓也欣然接受,很满意一个并不真实的仪式制度。 

七2~4 这段里,我们看见法利赛人和文士批评耶稣,因为他的门徒用没有洗的手吃饭。这并不是说门徒吃饭前没有洗手,而是他们没有遵行传统制定的仪式。例如,他们洗手必须洗到手肘,否则按仪式说仍是俗手;他们若从街市上来,就要遵着仪式洗浴。甚至洗杯、洗罐也要求这复杂的洗濯制度。锺思理评论法利赛人说: 

他们长途跋涉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是负面的,而且很挑剔。他们只看见没有洗的手,却看不见最伟大的救赎运动正在地上展开──这运动洁净人的灵、魂、体……他们张大眼睛专注琐碎小事,大事却视而不见。因此历史要遗忘他们他们的负面态度,他们只作背景,衬托出正面的基督。他们留下批评之声,他却留下悔改归正之途;他们挑剔人的缺点,他却挑选了跟随他的人。(注11) 

七5~8 耶稣立即指出这些行为是假冒为善的。他们象以赛亚所预言的,自称奉献给主,内心却是败坏的。他们设立仪式,装作敬拜神,但却以他们的遗传取代圣经的教义。他们不承认神的话在信仰和道德的一切事情上是独一的权威,反而以遗传回避、曲解圣经的清楚要求。 

七9、10 耶稣举出一例,阐明遗传如何废弃神的律法。十诫中的一条要求人孝敬父母(包括照顾他们的需要)。咒骂父母的,神宣告判死刑惩罚。 

七11~13 可是有一个犹太遗传兴起,称为各耳板,意即「供」或「献」。假设一些犹太人父母有很大的缺乏,儿子有足够金钱给予照顾,但却不愿意。他只用说「各耳板」,暗示金钱已经献给神或殿了,便不需再负起供养父母的责任。他可能暗中把金钱贮起来作买卖,后来有没有献给圣殿已不重要了。凯理评论说: 

领袖们想出这办法,说要保留财产在宗教用途上,并使人的良心在神的话前不受责难。……神要求人孝敬父母,责备所有恶待父母的人。然而他们就是披着宗教外衣去违反神诫命的人!说各耳板的传统,主不仅看此为苛待父母,而且是对神明确诫命的反叛行为。(注12) 

七14~16 从第14节起,主作出革命性的宣告,指出从人的口进去的不能污秽人(例如没有洗手吃食物),从人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例如以遗传取代神的话)。 

七17~19 门徒为这比喻摸不着头脑。他们从小受旧约圣经教导,惯常把一些食物如猪肉、兔肉和虾视为不洁净,能污秽他们的。耶稣现在清楚指出人不会被所吃的污秽。换言之,这象征律法时代的终结。 

七20~23 从人心里面出来的,才能污秽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渎、骄傲、狂妄。其中还要加上人的传统。各耳板的传统等同凶杀。在这誓言打破以前,父母可能已饿死了。 

这段经文的伟大功课之一,是我们必须不住地以神的话试验一切的教训和传统。出于神的就遵行,出于人的就弃绝。有人起初会教导、传讲一套清晰和属灵的信息,藉以赢取相信圣经的人的接受。及至得到接受之后,他便渗进人的教训。他的忠实追随者以为就算他的信息把神的道削弱了,或使其中清楚的意思模糊了,盲从他也没有大害。 

就是这样,文士和法利赛人得着权柄,成为神话语的教师。然而他们现在把神话语的含意废掉。主耶稣要警告众人,是神的道认可人,不是人认可神的道。试金石必须是:「神的话怎样说?」 



十八.外邦人信心的赏赐(七24~30) 

七24、25 在刚才的事情中,耶稣指出食物都是洁净的。这里,他指出外邦人不再是低等或不洁的。耶稣现在朝西北走往推罗西顿的境内去,这地方也称为叙利非尼基。他进了一家,希望不为人知,但他的名声已先传遍了,不久人就知道他在那里。有一位外邦的妇人到他脚前,求他救她被鬼附的小女儿。 

七26 我们要强调她是希利尼人,并非犹太人。犹太人是神的选民,在神里享有独特的权利,神与他们立了美好的诸约,把圣经交给他们,在会幕里与他们同住,后来又住在圣殿里。相反,外邦人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在世上没有基督、没有盼望、没有神(弗二11、12)。主耶稣主要是往以色列去,表明他是该国的王;福音也首先传给以色列家。我们必须看见这点,才能领会他向这位叙利非尼基妇人所作的。当她求他赶出那鬼,离开她的女儿时,他似乎要拒绝她。 

七27 耶稣说要让儿女们(以色列人)先吃饱,因此不宜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外邦人)吃。他这样回答不是拒绝,他说:「让儿女们先吃饱。」这话可能很苛刻,事实上是对她悔改和信心的试验。那时候他事奉的对象是犹太人,她作为外邦人,不能对他或他的祝福有何要求。她承认这真理吗? 

七28 她实在地说:「主阿,不错。我只是一条外邦的狗,但我看见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我所求的,是你给犹太人的事工上所馀的一些碎渣儿!」 

七29、30 这信心委实不平凡。主立刻赏赐她,医治她在远方的女儿。当那妇人回家去,她女儿已痊愈了。 

十九.医治耳聋舌结的人(七31~37) 

七31、32 我们的主从地中海岸回到加利利海的东岸,这地方称为低加波利。这里发生了一件事,只记载在马可福音。一些有心的朋友带着一个耳聋舌结的人,来见耶稣。舌结可能是身体的缺陷,或者他听不清楚,所以不能说得准确。无论如何,他象征有偏差的人听不见神的声音,因此不能向别人述说神。 

七33、34 耶稣先私下领这人到一边去,用指头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头,藉这些动作告诉那人,他要开他的耳朵,解他的舌结。接着耶稣举目望天,表明他的能力从神而来;他的叹息说出他为偏差带给人类的痛苦而感到悲伤。最后他说:「以法大。」这是亚兰文,意即「开了罢」。 

七35、36 那人立即就得着正常的听觉和语言能力。主嘱咐众人不要把这神迹宣扬,可是他们却不理会他的指示。不顺服总是无可辩驳的,不论人的理由如何充分。 

七37 旁观者都因他所行的奇事而希奇。他们说:「他所作的事都好,他连聋子也叫他们听见,哑巴也叫他们说话。」他们不晓得自己所说的话中的真理。他们若生活在各各他救恩的这边,他们说这话必更有说服力,感受更深。 

因我们的心认识他的爱, 

证明他向我们所施的怜悯, 

这怜悯过于我们所能赞美; 

我们的耶稣已无瑕疵地成就一切。 

~麦森姆 



二十.给四千人吃饱(八1~10) 

八1~9 这个神迹与给五千人吃饱相似,但可从下页表看出二者的分别。 

耶稣要作的越少,所成就的越多,剩馀的也越多。在第七章,桌上的碎渣儿掉了给一位外邦妇人, 

这里众多的外邦人充充足足给喂饱了。欧德曼评论说: 

这时期的第一个神迹暗示饼的碎渣儿从桌上掉下,给有需要的外邦人。这神迹则暗示耶稣被他自己的百姓拒绝,于是要赐生命给世人,也要成为万国的生命的粮。(注13) 

这里有个危险,就是把一些事件如给四千人吃饱,看为不必要的重复。我们研读圣经,当确信圣经之一字一句都带着属灵的真理,纵使我们目前未能领会参透。 

八10 耶稣和门徒离开低加波利,渡过加利利海来到西岸一个叫大玛努他的地方(太一五39称为马加丹)。 



二十一.法利赛人求天上显神迹(八11~13) 

八11 法利赛人等着他,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他们委实眼瞎、胆大,站在他们面前的正是那最大的神迹 ―― 主耶稣自己。他真是那从天上来的神迹,他们却不感谢他。他们听见他说无与伦比的话、看见他奇妙的神迹、又与这位完全无偏差的人来往──他是神在肉身显现;但他们瞎眼,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 

八12、13 无怪乎救主心里深深的叹息!世界历史上权利最大的世代,要算是犹太人的这一代了,法利赛人也包括在其中。然而,他们瞎眼看不见最清楚的证据弥赛亚显现,还去求从天上,而不求从地上显神迹。耶稣说:「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了,你们已有过机会。」他们又上船,向东面驶去。 



二十二.法利赛人和希律的酵(八14~21) 

八14、15 旅途中,门徒忘了带饼。但耶稣仍想着与法利赛人的碰面,于是警诫他们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圣经中,酵一直是预表邪恶,酵无声地蔓延到凡触碰的物件上。法利赛人的酵包括假冒为善、礼仪主义、自义与固执;他们外表假装成圣,内里却腐败而不洁。希律的酵则包括怀疑、不道德和属世。在希律党人中,这些偏差显而易见。 

八16~21 门徒全摸不着头脑,他们只想到食物。他向他们发出九个问题,其中五个责备他们的迟钝,其余四个指责他们虽然有他同在,仍忧虑生活所需。他岂不是以五个饼分给五千人,还剩下十二篮吗?对。他岂不是以七个饼分给四千人,又剩下七个筐子吗?对,他确曾这样作了。那末他们为何不晓得他能丰丰富富供应船上数个门徒的需要?难道他们不知道宇宙的创造者、维持者,正与他们同在船上吗? 



二十三.在伯赛大治好瞎子(八22~26) 

这神迹只在马可福音找到,其中引出几个有趣的问题。首先,耶稣为何在医治那人之前,先领他到村外?他为何不单单摸他就把他治好?为何用唾沫这不寻常的方法?那人为何不马上完全恢复视力?(注14)(这是福音书中记载唯一一次分开步骤的医治。)最后,耶稣为何禁止那人在村子里提及这神迹?我们的主是至高的,他不必向人解释他的作为。虽然我们不一定明白,但他所行的必有充分理由。每一次医治都有不同,象每个人的悔改一般。有些人得着不寻常的属灵见识就悔改,其它人初时可能看得模糊,后来才得着救恩的确据。 



二十四.彼得的伟大认信(八27~30) 

本章末两段给我们看见训练十二门徒的高峰。门徒对耶稣有深入而个人的认识,他才能向他们分享那在他面前的道路,并召他们跟随他,去过一个奉献牺牲的生活。这段经文带我们进入门徒训练的核心,可能是今日基督徒思想和生活上最忽略的部分。 

八27、28 耶稣和门徒在北面找到独处的地方。往该撒利亚腓立比途中,他问到百姓对他的意见。普遍上,人以他是一位伟人──与施洗的约翰、以利亚或别的先知等同。但人的尊荣其实是羞辱。若耶稣不是神,他就是个骗子、疯子或传奇人物,再没有其它可能了。 

八29、30 主直接问门徒对他的评价。彼得称他是基督,就是弥赛亚,或说是那位受膏者。彼得在知识上承认了,但在他生命中发生了一些事,使他现在有深入而个人的确信。生命不再一样了,彼得不再满足在自我中心的生活之中。若基督就是弥赛亚,彼得必要全然投身为他而活。 



二十五.仆人预言他的死和复活(八31~38) 

我们看见耶和华的仆人过着一个不断服事人的生活,也看见他被敌人所恨、受朋友误解。我们又看到一个力量充沛、道德完美、至善之爱、谦卑的生命。 

八31 但事奉神的路,引到痛苦和死亡去。救主现在坦然告诉门徒,他必须(1)受苦;(2)被弃绝;(3)被杀;(4)复活。对他来说,得荣耀的路必先经过十字架和坟墓。正如格连特说:「事奉的核心在于牺牲。」 

八32、33 彼得不能接受耶稣要受苦和死亡,这跟他弥赛亚的身分不符;也不愿想象他的主为敌人所杀害,于是非议救主提出这意念。耶稣就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罢!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耶稣并非指控彼得是撒但,或是被撒但附着。他的意思是:「你在说撒但想要说的话。他往往要阻碍我们完全顺服神。他试探我们,要教我们走一条捷径往宝座去云云。」彼得说话的来源和内容都是属撒但的,故引起主的愤慨。凯理论说: 

什么使主如此激动?我们所有人都暴露在这陷阱前:爱惜自己;拣选背十字架的捷径。按本性而言,我们岂不喜欢逃避试炼、羞辱和弃绝;岂不都想退缩,不愿为在世上遵行神旨意而受苦;又岂不愿拣选地上一条安逸、受尊重的路──换言之是一条两全其美的路?人何等容易堕进这样的陷阱!彼得不明白为何弥赛亚必须经历这一切痛苦的路途。若然我们当时在场,可能说的想的更过分呢。彼得的谏言也带着人间深厚的情谊,他衷心爱主;但他不知道的,是这种想法只出于世上那未受审判的灵。(注15) 

请注意耶稣先看着门徒,才责备彼得,仿佛要说:「若我不上十字架,我这些门徒又怎能得救呢?」 

八34 于是耶稣实在地对他们说:「我将要受苦、受死,叫人可以得救。你们若要跟从我,就当否定一切自私的意图,定意拣选一条羞辱、受苦和死亡的路来跟从我。你们可能要弃绝个人的安舒、社交的享乐、属地的关系、崇高的抱负、物质的丰富,甚至生命。」这些话教我们自问,我们活在奢华、安逸之中,怎能还以为自己是对的?我们怎能以为物质主义、自私和心灵冷淡是对的?主的话呼召我们过一个舍己、降服、受苦和牺牲的生活。 

八35 我们常受试探,想要救自己的生命──过得舒适、为将来筹算、拣选自己的路,以自我为凡事的核心。没有路比丧掉生命更稳妥。基督呼召我们为他和福音,把我们的生命倾倒,把我们的灵、魂、身子奉献给他。他要求我们在他的圣工上使用自己,也被他所用;若有需要,为福音传遍全地连生命也得舍弃。这就是丧掉生命的意思,是拯救生命的可靠道路。 

八36、37 信徒若能在有生之日赚得全世界的财富,对他有什么益处呢?他会失会为荣耀神和拯救失丧的人而使用自己的生命的机会。这并不上算。我们的生命比世上的一切更有价值。我们要为基督,或为自己去使用这生命? 

八38 我们的主知道他的年轻门徒会惧怕羞辱,便在门徒的路上绊跌了。他提醒他们,凡想逃避为他受羞辱的,在他带着能力降临地上时,必要受更大的羞辱。何等要紧的意念!主必快来,这次不是在卑微之中,却要在自己的荣耀和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这是个绚烂华丽的景象。他要把那些现在以他为耻的人当作可耻的。「在这淫乱偏差恶的世代,把我……当作可耻的」愿他的话说在我们心中。在这不信和偏差恶的世上,把无偏差的救主当作可耻的,是何等不协调的态度! 



肆.仆人上耶路撒冷的旅程(九~一○) 



一.仆人变象(九1~13) 

主既已将自己要受羞辱、受苦、受死的路指示门徒,又叫他们跟从他,过着牺牲、舍己的生活,他便把事情的另一面告诉他们。作门徒会耗尽他们一生,但奖赏是永远的荣耀。 

九1~7 主先指出门徒中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他所指的是彼得、雅各、约翰。在变象山上,他们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这段经文的论点是我们现在为基督受苦,在他回来与他众仆人在荣耀里的时候,必得着丰富的回报。山上的景象预示基督在千禧年作王。 

1.耶稣变了形象 ―― 眩目的光华从他射出去,甚至连他的衣服也放光,比一切漂白剂能漂的更白。 

基督首次降临时,他的荣耀被盖住。他谦卑地降临,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但他将要带着荣耀再临,没有人能认错他了。他将显明自己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2.以利亚和摩西也在那里。 

他们代表:(1)旧约圣徒,或(2)律法(摩西)和先知(以利亚),或(3)已死的和被提的信徒。 

3.彼得、雅各和约翰也在那里。他们可能代表新约圣徒,或那些在国度设立时仍存活的人。 

4.耶稣是中心人物。彼得提出要搭三座棚,天上却有云彩和声音责备他。基督必须在凡事上居首位,他要成为以马内利之国的荣耀。 

5.云彩可能是旧约时代会幕和圣殿里,存留在至圣所的舍吉拿(Shekinah)或荣耀的云彩。这是神同在的明显表现。 

6.那声音是父神的声音,证明基督是他的爱子。 

九8 云彩升上去,门徒不再见一人,只见耶稣。这是幅独特的图画,描绘出国度在权能中来临时,并今天在他的跟从者心里,他所拥有的荣耀和至高的地位。 

九9、10 下山的时候,耶稣嘱咐他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直到他从死里复活。这句最后的话使他们困惑,大概他们还没有掌握他要被杀和复活的事实。他们对从死里复活的话感惊奇。作为犹太人,他们知道人人必从死里复活的真理,但耶稣乃提到一个拣选性的复活。??要从死人中复活──他复活时并非所有死人都复活。这是在新约才看见的真理。 

九11 门徒另外有一个问题。他们刚刚预见了神的国度,但玛拉基岂不曾预言以利亚必须先来,作为弥赛亚的先锋,复兴万事,为建立他宇宙的王权而铺平道路吗(玛四5)?以利亚在哪里?他会不会如文士所说必先来? 

九12、13 耶稣回答他们:「以利亚固然确实必须先来,但更重要和迫切的问题是:『旧约不是预言人子要受大苦难,又被轻慢吗?』论到以利亚,他已经来了(显于施洗约翰这人和他的事工上),人却任意待他──象人对待以利亚一样。施洗约翰之死是个预示,表明他们要对人子所行的。他们弃绝了先驱者,也要弃绝君王。」 



二.被鬼附的孩子得医治(九14~29) 

九14~16 门徒不许留在荣耀的山顶上。山谷下有人类的呻吟和啜泣,他们脚前有一个缺乏的世界。当耶稣和三个门徒回到山下,文士、众人和其它门徒正在激烈地辩论。主一出现,对话便停了,群众跑上他那里。他问道:「你们和我的门徒辩论的是什么?」 

九17、18 有一位忧心忡忡的父亲激奋地告诉主,他的儿子被哑巴鬼附着。鬼把他摔倒在地上,又使他咬牙切齿,口中流沫。严重的痉挛令孩子身体枯歇。父亲曾向门徒求助,他们却是不能。 

九19 耶稣责备门徒不信。他岂不曾赐他们赶鬼的能力吗?他在他们那里要到几时,他们才会使用他所赐予的权柄?他要容忍无能力和失败的生命到几时呢? 

九20~23 他们把孩子带到主面前,鬼便使他特别厉害地抽风。主问他父亲这情形发生有多少日子,他说是从小的时候。痉挛病屡次把孩子扔在火里、水里,使他几乎没命。父亲便求主若能作什么,请给他帮助 ―― 多年绝望所带来心碎的呼喊。耶稣告诉他,问题不是他医治的能力,乃是父亲能否相信。相信永活的神往往蒙赏赐,对他来说没有事情是困难的。 

九24 父亲表现出历代属神的人所经历过信与不信的矛盾。「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我们想信,却发现里头充满疑虑。我们厌恶这种内在而不合理的矛盾,但似乎又无可奈何。 

九25~27 当耶稣命令那污鬼离开孩子,他又可怕地痉挛,然后小身躯松弛得好象死了一般。救主扶他起来,领到他父亲面前。 

九28、29 后来主独自与门徒进了屋子,他们暗暗的问他为何他们赶不出污鬼。他说有些神迹需要祷告和禁食。有谁在基督徒的事奉中,不是屡屡面对失败和挫折呢?我们不屈不挠,又谨慎地劳苦,却找不着神的灵有力地作工的痕迹。我们也得听救主提醒我们的话:「这一类的……」云云。 



三.耶稣再预言他的死和复活(九30~32) 

九30 主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旅程完结了。他这时在经过加利利――领他上耶路撒冷和十字架的一程。他愿意经过那里而不让人知道。他大部分的公开传道职事已完毕,现在希望与门徒共度,为前面的事情指示、预备他们。 

九31、32 他坦白告诉他们,他将被抓住、遭杀害,过三天他要复活。他们不知何故总是听不懂,又不敢问他。我们也常不敢去问,以致失去祝福。 



四.国度里的地位(九33~37) 

九33、34 他们来到迦百农将要住下的屋里,耶稣问门徒在路上议论的是什么。他们惭愧,不敢承认刚才争论谁为大。登山变象的事可能复苏他们对国度即将来临的盼望,他们遂为国度里尊荣的地位毛遂自荐。耶稣刚把他近在眉睫的死告诉他们,他们却想要妄自尊大,这确令人心碎。如耶利米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 

九35~37 耶稣知道他们的争论,便给他们上了谦卑这一课。他说要为首的,就要乐意作低微的服事,为别人活而不为自己活。主耶稣领一个小孩子到他们面前,怀抱着他。他强调为他的名,仁慈款待最不受尊重、最无名望的人,才是为首者的风范。此举就如作在主自己,甚至父神身上。「啊,可称颂的主耶稣,你的教训监察,揭露我这属肉体的心。求你破碎我的己,让我活出你的生命。」 



五.仆人禁止宗派主义(九38~42) 

本章似乎填满了失败的事。彼得在变象山上口出拙言(5、6节);门徒赶不出哑巴鬼(18节);他们又争论谁为大(34节)。第38至40节,我们发现他们表现出宗派的心。 

九38 耶稣所爱的门徒约翰告诉耶稣,他们发现有个人奉他的名赶鬼。门徒禁止他,因为他与他们不同。那人并非教导错谬的教义,或是活在偏差中。他不过没有加入门徒的行列吧了。 

他们画上圈,把我关在外面── 

背叛、异教、可轻视之物; 

但我和爱有得胜的才智── 

我们画上圈,要把他们引出来。 

九39 耶稣说:「不要禁止他。若他对我有充足的信心,奉我名去赶鬼,就是站在我这边,去抵抗撒但的。他不会轻易变节,反过来毁谤我,或与我为仇敌。」 

九40 本节似乎跟马太福音十二章30节有矛盾,那里耶稣说:「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其实没有冲突。在马太福音,论点是耶稣究竟是神的儿子,还是靠着鬼的能力。在这基本的问题上,谁不与他相合,就是敌他的。 

在马可福音,问题并非基督的位格或工作,而是在主的事奉上同工的问题。事奉必须有包容有爱。在事奉上不敌挡他的,必然是敌挡撒但的,他就是帮助基督的。 

九41 奉基督的名作最小的善事也要得着赏赐。因为门徒是属基督的,而给他一杯水喝,也不会不蒙记念。奉??名赶鬼实在较为突出,送上一杯水却很平凡,但二者若同为他的荣耀而作,他都看为宝贵。「因你们是属基督」是把信徒连在一起的绳子。这话若常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必能从基督徒事奉中分门别类的灵、琐屑的争论和嫉妒中释放出来。 

九42 主的仆人必须不断留意自己的言行对别人所造成的影响。主仆的言行实在有可能绊倒别的信徒,引致一生之久的属灵破坏。使一个小子偏离圣洁和真理的道路,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他的颈项上,把他淹死。 



六.无情的自律(九43~50) 

九43 本章最后几节,强调操守和自制的需要。凡踏上路要作真门徒的人,必须不断与本性的欲望和爱好相争,满足肉体等如毁坏;控制肉体则确保属灵的胜利。 

主提到手、脚和眼,指出宁愿失去这些,胜过被绊倒而进地狱。为达到目标,任何牺牲也值得。 

手可代表我们的工作,脚代表我们的行动,眼则代表我们渴望的事。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所在。它们都要受严厉的对付,否则可引致永远的毁坏。 

这段经文有没有指出,真信徒最后会失落,而永远在地狱?单从字句看,可能有此意思。但根据新约的一贯教训,我们的必然结论是,凡进地狱的人必从来不是一个真基督徒。人可以自称已重生,又有一段时期表现出长进,但若他不断放纵肉体,明显他从未得救。 

九44~48 主重复(注16) 提到地狱,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这是极其严肃的。若我们真的相信,便不为物质而活,乃为不死的灵魂而活。「主啊,赐我一颗爱人灵魂的心!」 

幸而,从道德上说并非真的要砍下手或脚,或挖去眼。耶稣没有要我们作这般极端的事。他要说的,乃是若然滥用这些器官而被扔进地狱,倒不如牺牲它们的功用。 

九49 第49和50节是特别难的,因此我们要逐字逐句研究。 

「因为必用火……腌各人。」三个最大的问题是:(1)这是指哪一个火?(2)腌的意思是什么?(3)各人是指得救的人、未得救的人,或两者? 

火可以指地狱(如44、46、48节)或任何的审判,包括对信徒工作的神圣审判,和自我审判。 

盐代表那用作保存、洁净和调味的东西。在东方,这也是个忠诚、友谊和信实守诺的抵押品。 

若各人指未得救的人,意思是他们在地狱的火中得到保存,就是说他们要受永远的刑罚。 

若各人指信徒,经文指出他们必:(1)受神熬炼的火所洁净;或(2)实行自律和自制,以保存他们免于腐败;或(3)在基督台前受审问。 

「凡祭物必用盐腌。」这话(注17) 引述自利未记二章13节(参看民一八19;代下一三5)。盐,是神和他百姓立约的象征,要提醒百姓那约是个庄严的条约,不容侵出。我们将身体献上给神当作活祭(罗一二1、,2),必须用盐在祭上调味,使它成为不能撤回的誓言。 

九50 「盐本是好的。」基督徒是世上的盐(太五13),神盼望他们产生一个健康、洁净的影响。只要他们履行门徒的责任,就能成为所有人的祝福。 

「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他再咸呢?」不咸的盐是没有用处的。基督徒若不履行作真门徒的责任,他就是贫乏而无用的。基督徒生命有个好开始并不够,神的儿女要有不断而彻底的自我省察,否则他不能达成神拯救他的目的。 

「你们里头应当有盐。」你们在世上要成为神的能力,为基督的荣耀发挥好的影响。不可宽容你们生命里有任可事物,削弱你在他面前的用处。 

「彼此和睦。」这话显然再论到第33和34节,门徒争论谁为大一事。骄傲必须挪去,以谦卑服事众人取代之。 

总括来说,第49和50节似乎把信徒的生命描述为献给神的祭物。它要用火当盐来腌,乃是要以自察和自制调和。用盐来腌,就是指献上时,要加上不更改的奉献为抵押品。若信徒违了他的誓约,或没有彻底对付偏差恶的情欲,他的生命便失去味道、价值和目的。故他应当根绝生命中一切干扰神托付他的使命的事情,也当与别的信徒维持和睦的关系。 



七.婚姻与离婚(一○1~12) 

一○1 主从加利利往东南到达比利亚,就是约但河外(东边)。比利亚传道的记载一直到十章45节。 

一○2 法利赛人不久就发现??,他们象一群狼,潜进来施杀戮。他们设下圈套,问他休妻可以不可以。他要他们回想摩西五经,摩西吩咐你们的是什么? 

一○3~9 他们避开他的问题,只说出摩西所允许的。他许人休妻,只要给她写休书便可以。然而这不是神的美意,这事得允许只因为人的心硬,神的旨意要男人和女人在有生之日在婚姻上联合。此理要回到神创造两性的事上。人要离开父母,在婚姻上联合,他和妻子要成为一体。因此,神配合的,不应以人的法令分开。 

一○10 显然这很难懂,连门徒也不明白。那时候,女人并没有一个受尊敬或稳妥的地位,她们往往被人轻视。男人若向妻子生气就可休她,她是求助无门的。许多时候,她只被视为财产的一部分。 

一○11、12 当门徒向主追问,他直截了当指出离婚后再婚就是出奸淫,不论要离婚的是男人或是女人。单从本节看,离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遭禁止的。但在马太福音十九章9节,主举出一个例外。一方出了不道德的偏差,另一方就可离婚,也可自由再婚。哥林多前书七章15节也可能是容许离婚,情况是不信的伴侣要遗弃基督徒的配偶。 

肯定地说,整个关于离婚与再婚的题目,实在有不少困难。人们制造出婚姻的纠纷,复杂得要所罗门的智慧才能解决。避免纠纷的最隹方法,乃是避免离婚。在离婚双方的生命中,会留下了污点和疑问。离婚人士要在地方教会寻求相交,长老们必须在敬畏神的态度下加以审查。每个案子都是独立的,必须个别处理。 

这段经文说出基督不仅关心婚姻的圣洁,更关心女性的权利。基督教给予女性尊荣的地位,是在别的宗教无法找到的。 



八.为小孩子祝福(一○13~16) 

一○13 我们现在看见主耶稣对小孩子的关心。父母带着小孩子到这位作牧人作老师的主面前求祝福,却被门徒厉声驱赶。 

一○14~16 耶稣大大恼怒,指出神国属于小孩子,和那些具有象孩子的信心和谦卑的人。成年人必须象小孩子,才能进神国。 

麦乔治常说,倘若从没有孩子在他门前嬉戏,他就不相信成年人的基督教了。这几节经文肯定感动主的仆人,认识把神话语传给小孩的重要。儿童的心智最为柔软,又最能接受事物。史廓治说:「尽你所能的对待小孩子,把你最好的给他们。」 



九.少年的官(一○17~31) 

一○17 一位财主拦住主的路,诚恳地询问主。他称耶稣为「良善的夫子」,问耶稣他要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一○18 耶稣抓住「良善的夫子」这话。他没有拒绝这称呼,只想试验那人的信心。惟有神是良善的,财主是否愿意承认主耶稣是神?看来他并不愿意。 

一○19、20 接着,救主用律法叫他认识偏差。那人仍然幻想靠行为来承受神的国,这样就由得他遵行指导他行为的律法了。主引用了五条主要关乎人际关系的诫命,诫命确实说:「要爱人如己。」那人声称从小都遵守了。 

一○21、22 他果然爱人如己吗?若是,就让他变卖他所有的,分给穷人来作证明。噢,这是另一回事了。他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主耶稣的意思不是说他若能变卖产业行善,就会得救。得救只有一个方法──相信主耶稣。然而人要得拯救,必须承认自己是有偏差的人,达不到神圣洁的要求。主带领那人回到十诫,要他忏悔偏差;财主不肯把产业分给人,说明他没有爱人如己。他应该说:「主啊,若这就是资格,我便是个有偏差的人了。我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得救,故此我求你施恩拯救我。」他却太爱自己的产业,不愿放弃,就拒绝破碎自己了。 

耶稣吩咐那人变卖所有,并不是说此为得救的途径。他要指出,他已出了神的律法,需要拯救。倘若他向救主的指示有回应,便早已得着得救的路了。 

这里有个问题。我们作信徒的是否也应爱人如己?耶稣有没有对我们说:「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各人必须以此自问。作答之前,应该考虑以下几个不能逃避的事实: 

1.每日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于饥荒。 

2.世上过半数的人从未听闻福音。 

3.我们的物质产业现在可用来缓和人类属灵和物质的需要。 

4.基督的榜样教训我们,应当成为贫穷,使别人富足(林后八9)。 

5.生命的短暂和主的快来,叫我们现在把金钱用在他的工作上。等他来到便太迟了。 

一○23~25 耶稣看见那财主在人群中消失,便论到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的难处。门徒对此评语感希奇,他们认为财富跟神的祝福有关连。耶稣重申:「小子,倚靠钱财的人(注18) 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又说:「其实,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一○26、27 这叫门徒猜想究竟谁能得救。他们作为犹太人,在律法下生活,以财富为神祝福的象征是理所当然的。按摩西的法则,神应许赐亨通给顺从他的人。门徒推论说,如果富有的人也不能进神的国,那么没有人能了。耶稣回答说,人所不能的是神所能的。 

我们从这段经文的教导得到什么结论? 

首先,有钱人得救尤其困难(23节),因为他们多爱财富过于爱神。他们宁愿放弃神,也不愿放弃钱财;信靠财富过于信靠主。情况既然存在,他们总不能得救。 

在旧约,财富确实是神所喜悦的象征。现在却不是了。财富不再是主祝福的记号,而是对人奉献的试验。 

骆驼穿过针眼,比财主进入神国的门还容易。按人来说,财主的确不能得救。有人会反对,指出按人来说,根本没有人能得救。对,但这在财主身上更加真实。他所面对的障碍,是穷人没有注意到的。玛门的神必须从他心中的宝座上摔下来,他要如穷人般站在神面前。按人来说,这转变实在是不可能的,这事惟有神能作。 

基督徒若把财宝积蓄在地上,通常都在他们儿女身上,收取他们不顺服的报应。从这些家庭而出的孩子,少有仍旧爱主的。 

一○28~30 彼得懂得救主教导的意思,他知道主乃是说:「撇下所有的跟从我。」耶稣证实他的想法,把今世和永远的赏赐应许给那些为他和福音撇下所有的人。 

1.今世的赏赐有一百倍,不在于金钱,而是在于: 

a.房屋──作为主的仆人,得着别人的家庭接待。 

b.弟兄、姐妹、母亲、儿女──与基督徒朋友相交,使生命的各方面得到充实。 

c.田地──他为万王之王讨回世上的万国。 

d.受逼迫──这是今世赏赐的一部分。他若发现为耶稣受苦的价值,这便是他喜乐的因由。 

2.将来的赏赐是永生。这不是说我们要撇下所有才能换取永生。永生是恩赐。这里的意思是指那些撇下所有的人,在天上能更大地享受永生。所有信徒都有这生命,但并非每位都能得着如此大的享受。 

一○31 我们的主加上一句警告:「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在作门徒的路上,有好开始还不够,怎样走完这条路才要紧。艾朗赛说: 

并非每位立志忠心和奉献的跟从者,都能在往后的路上持续为基督的名舍己;而有些人似乎后退了,他的奉献看来也不可靠,但在试炼的时候,却显出其真实和谦卑。(注19) 



十.第三次预言仆人受难(一○32~34) 

一○32 上耶路撒冷的时候到了。对主耶稣来说,这等于客西马尼的哀痛和苦难、十字架的羞辱和痛苦。 

这时候,他的心情究竟怎样?我们能否从「耶稣在前头走」这话看出来?他定意行神的旨意,又完全知道要付上的代价。孤单──他在门徒前头,独身前行;喜乐──在父旨意里深而稳妥的喜乐,预见将来之荣耀的喜乐,迎娶新妇的喜乐。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 

当我们注视他踏着大步走,在前头作先锋,我们也感到希奇。他是无畏的领袖,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者、我们荣耀的主、神圣之君。欧德曼写道: 

我们要停下来,凝视神儿子的脸和形象,他正迈步前往十字架!我们跟随他,岂不悟通一种新的英雄气质?我们看见他何等愿意为我们死,岂不领悟一种新颖的爱?我们岂不为那死的意义和奥秘而觉得惊奇?(注20) 

随行的人也害怕,他们知道那些耶路撒冷的宗教领袖要竭力把他置于死地。 

一○33、34 耶稣第三次向门徒详述将要发生的事。这些预言显出他不仅是一个人: 

1.「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一一1~一三37)。 

2.「人子将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一四1、2、43~53)。 

3.「他们要定他死罪」(一四55~65)。 

4.「交给外邦人」(一五1)。 

5.「他们要戏弄他,吐唾沫在他脸上,鞭打他,杀害他」(一五2~38)。 

6.「过了三天,他要复活」(一六1~11)。 



十一.服事人的为大(一○35~45) 

一○35~37 主痛切地预言十字架将临之后,雅各、约翰进前来,提出一个高尚但不合时的请求。高尚,因为他们想亲近基督;但那不是适当时间为自己谋大事。他们表示相信耶稣会建立他的国,但他们也应该想念他迫切的情绪。 

一○38、39 耶稣问他们能否喝他所喝的杯,就是他所受的苦;又能否受他的洗,就是他的死。他们宣称能够,主也指出他们说的对。他们要为对他忠心而受苦,至少雅各就要殉道了(徒一二2)。 

一○40 他解释说国度里的尊荣地位,不是任意赐予的,乃是要赚取的。当谨记进入国度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但国度里的地位取决于我们对基督的尽忠。 

一○41~44 那十个门徒就恼怒,因为雅各、约翰要在他们中为首。但他们的恼恨显示出他们也有同样的心思。这事让主耶稣有机会给他们就谁为大的题目,上了美丽而革命性的一课。在不信的人中间,为大的人以专横的权力统治,他们傲慢自大。在基督的国里,为大者的特征是服事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 

一○45 至高的榜样,是人子自己。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想一想!主藉神迹降生,来到世上,一生传道。他代替人死了,献上他的生命。 

上文提过,本节是整本福音书的钥节。这是一个神学的缩写,是描写世上至伟大的生命的小品。 



十二.医治瞎子巴底买(一○46~52) 

一○46 情景从比利亚转到犹太。主与门徒渡过约但河,到了耶利哥。他在那儿遇上瞎子巴底买,一个有深切需要,又知道自己的需要,并决意使需要得到满足的人。 

一○47 巴底买认出主,称他为大卫的子孙。很讽刺,正当以色列国民对弥赛亚的出现视而不见,一位瞎眼的犹太人却有真正的属灵视野! 

一○48~52 他坚毅地恳求怜悯,他没有徒劳无功。他切实地求得看见,就得着具体的回应。他对主的感激,在行为上表露出来;他忠心地作门徒,在耶稣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的路上跟从他。主步近十字架时,在耶利哥找到如此的信心,必然叫他的心喜悦。巴底买在那天寻见主实在美好,因为救主不会再经过那城了。 








马可福音1-5章注释




壹.仆人的预备(一113

一.仆人的先驱者预备道路(一18
  1 马可福音的主旨,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福音。作者的目的是要强调主耶稣仆人的角色,因此他不以家谱作开始,却立刻记录救主的公开传道事奉。这是那位福音的先驱施洗约翰所宣告的。
  23 玛拉基和以赛亚(注1 同时预言有一位使者在弥赛亚以先来,呼吁百姓要在道德和属灵上,预备弥赛亚的来临(玛三1;赛四○3)。施洗约翰应验了这些预言,他就是「使者……在旷野有人声喊着」的人。
  4 他的信息是叫百姓悔改(改变心思,撇弃偏差),使偏差得宽恕,否则他们便无法接受主。惟有圣洁的百姓才能认识圣洁的神子。
  5 当听众悔改,约翰便给他们施洗,作为他们回转的公开表明。浸礼使他们公开与大部分弃绝主的以色列民分别出来,让他们与那些预备接受基督的馀众联合。本节似乎指出约翰的传道得到普遍的回应,但事实却不然。或许群众有
  一时的火热,拥至旷野,要听那激昂的传道者,但大多数人没有真正承认并离弃偏差。看事情的发展便可知悉。
  6 约翰是怎样的人?用今天的话,他是个狂热者和禁欲主义者。他的家是旷野;他的衣着象以利亚,是最粗糙和简陋的;他的饮食足够维持生命与体力,却谈不上奢侈;他是一个为了荣耀的使命──把基督传扬──而轻看一切的人。或许他可以成为富者;但他选择了贫穷。他确成为那位无枕首地者最合适的先驱者。这里我们学会,朴素是所有主仆人的特色。
  7 他的信息是主耶稣的超凡。他指出耶稣的能力、个人美德和职事,都比他高。约翰知道自己连给救主解鞋带也不配──这原是奴隶的卑微服侍。被圣灵充满的讲道,常是高举主耶稣,谦让舍己。
  8 约翰用水施洗,这是外表的表记,却不能改变人的生命。耶稣用圣灵施洗,这洗把圣灵的能力大大流进生命里(徒一8),并把所有信徒融入教会──基督的身体里(林前一二13)。

二.先驱者给仆人施洗(一911
  9 称为寂静时期在拿撒勒的三十年现已结束,主耶稣预备展开他的公开传道事奉。他先走了六十哩的路程,从拿撒勒走到约但河,靠近耶利哥之处,受了约翰的洗。当然他毋需悔改,因为他无偏差可认。主受的洗是个表记,描绘他最后在各各他浸入死亡里,又从死里复活。在他公开传道的起头,便活活的预示了那十字架和空坟墓。
  1011 他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在他身上。父神的声音给听见了,称耶稣为他的爱子。
  在我们主的生命中,没有一刻不被圣灵充满的。现在圣灵降在他身上,乃要膏他好作事奉,又赋予他能力。这是圣灵特别的工作,为面前三年的事奉作准备。圣灵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人可能受过教育、有才能,又口若悬河,独欠缺了我们称为「膏油」的内在素质,他的事奉仍是没有生命,又没有果效的。这是个基本问题,「我有否圣灵赋予的力量来事奉主?」

三.仆人受撒但试探(一1213
  耶和华的仆人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神的灵催他到此约会,并非要看他会否出偏差,乃是要证明他不会出偏差。若耶稣在地上象人一样会出偏差,我们怎敢肯定他今日在天上不会出偏差?
  马可为何说他与野兽同在一处?这些动物是否撒但驱来要消灭主的?还是它们温驯在它们创造主的同在里?这些问题似乎没有答案。
  四十天完结,有天使来伺候他(参看太四11),他受试探时没有吃过什么(路四2)。
  信徒不能避免试炼。人愈贴近主,试炼就愈趋激烈。撒但不会在有名无实的基督徒身上花工夫,却要集中火力对付那些在属灵争战上连连奏捷的基督徒。受试探不是偏差,向试探屈服就是偏差。我们按力量根本无从抵抗,但内住的圣灵是信徒征服黑暗欲念的力量。

贰.仆人早期在加利利的服事(一14~三12

一.仆人开始服事(一1415
  马可跳过了主在犹大地的服事(参约一1~四54),以他在加利利一年零九个月的伟大服事作开端(一14~九50)。他接着简述主后期在比利亚的服事(一○145),然后才来到耶路撒冷的最后七日。
  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国)(注2 的福音。他的信息是:
  1.日期满了。根据预言的时间表,王公开显现的日期已定了,这日子现已来到。
  2.神的国近了。王已来到,实在地带来国度给以色列民。国近了,是因王已显现。
  3.呼吁人当悔改,信福音。人要进神的国,就必须转离偏差,相信主耶稣的福音。

二.四个渔夫被召(一1620
  1618 耶稣顺着加利利的海边走,看见西门和西门的兄弟安得烈在打鱼。他已认识他们,其实在他开始传道时,他们已成为他的门徒(约一40,41)。现在他呼召他们跟从他,应许他们得人如得鱼。他们马上撇下可获利的捕鱼事业,来跟从主。他们的顺从是立即的、牺牲奉上的,又是完全的。
  打鱼是一门艺术,拯救灵魂亦然。
  1.需要耐心,常常要孤独地长时间守候。
  2.需要技巧去使用鱼饵、诱饵或渔网。
  3.需要洞察力与常识,追踪鱼的动向。
  4.需要坚毅。好的渔夫不容易灰心。
  5.需要安静。良策是避免扰乱,把自我放在一旁。
  6.我们跟从基督,就能得人如得鱼。我们愈似他,就愈能为他得人。我们的责任是跟从他,其余的事他自会负责。
  1920 主耶稣稍往前走,遇见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翰,他们正在补网。他一呼召他们,他们就辞别父亲,跟从主去了。
  基督仍在呼召人撇下一切跟从他(路一四33)。不可容让财产或父母妨碍我们顺服主。

三.赶逐污鬼(一2128
  第2134节描述主生命中典型的一天。这伟大的医生治好了被鬼附的和生病的,神迹一个紧接一个。
  救主医治的神迹,显出他如何把人从偏差的可怕结局中释放出来。请参看下页图。
  今天,福音的使者并没有被召行这些肉身的医治,他们却是被召作属灵的医治。这些岂不是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四章12节提到更大的神迹吗?「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
  2122 我们回头看马可的记载。到了迦百农,耶稣在安息日进了会堂,开始教训人。人们看出这并不是一位普通的教师,他的话带着不能推诿的能力,不象文士机械化单调的讲论。他的语句是全能者的箭;他的教训抓住人的心、定人的偏差,又责备人。文士叫嚷着的,是以讹传讹的宗教。主耶稣的教训,没有不真确的;他有权宣讲他所作的,因为他按自己教训人的原则来生活。
  每一位教导神话语的人,应当带着权柄来说话,否则宁可闭口。诗人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诗一一六10)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四章13节附和了这话,他们的信息都具有深厚的说服力。
  23 在会堂里,有一个被鬼所附、或说被鬼居住的人。这鬼被形容为污鬼,可能指这鬼的表现,是使人在肉身或在灵里不洁。不要把鬼附跟各种精神病混淆,二者根本截然不同。被鬼附的人其实被鬼内住了,受邪灵的操纵。这样的人常会行出超自然的行为,当正面碰着主耶稣和他的工作时,常变得狂暴或亵渎。
  24 请注意邪灵认识耶稣,称他为拿撒勒人和神的圣者。也要注意代名词由众数转为单数:「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来灭我们么?我知道你是……」鬼魔首先如同跟那人一体而说话的一样,后来他为自己说话。
  2526 耶稣不会接受鬼魔所作的见证,就算所见证的属实也不接受。因此,他吩咐邪灵不要作声,命令他从那人身上出来。看见那人抽风,又听见鬼魔离开那人时恐怖的喊叫,实在叫人害怕。
  2728 神迹引来惊讶。有人能仅以一句命令逐出鬼魔,对众人来说是新奇而诧异的。他们要问究竟这是否一个新宗派教训的肇始?神迹的消息就传遍了加利利。离开这部分之前,请记得三件事:
  1.基督首次降临显然挑动起鬼魔在地上猛烈的活动。
  2.基督的能力胜过邪灵,预示了他最后得胜撒但及他所有的差役。
  3.神在那里工作,那里就有撒但的敌挡。凡要事奉主的,可以预料所走的每步都会遭反对。「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六12

四.医治彼得的岳母(一2931
  「立刻」是这福音书的特色词语之一,这用词特别合适这福音书,因为是强调主耶稣的仆人特征。
  2930 我们的主一出会堂,便进了西门的家。刚到达,就知道西门的岳母正害热病。第30节指出,他们马上就告诉耶稣。他们急不容缓把她的需要告知那医治者。
  31 耶稣不发一言,拉着他的手,扶她起来。她便立刻痊愈了。热病通常使人疲倦。在这里,主不仅医治了热病,更立刻给她力量去事奉,她就服事他们。梅勒说:
  凡病者被救回,不论方法平凡或不平凡,都要促使他因那重新得蒙赐予的生命,把自己奉献在神的工作上。……许多人常叹息没有机会服侍基督,因为心里只想着自己喜欢的美丽、堂皇的事奉;同时,又让基督想他们作的事从手中溜走。真正服侍基督,首先是作好自己日常的本分。(注3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每一个医治的神迹,救主都有不同的步骤。这告诉我们,没有两个人的悔改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的经历必须是个人的。
  彼得有一位岳母,这显示守独身的修士制度在那日并没有建立起来。这是人的传统,没有神的话作根据,只滋生出种种的恶来。

五.日落时的医治(一3234
  救主到临的消息,日间已传开。在安息日,人们不敢把有需要的人带去见他。但天晚日落的时候,安息日已结束,人们又挤拥在彼得的门前,凡害病的和被鬼附的,都经历到那把人从偏差的各种程度和形式中释放出来的能力。

六.在加利利传道(一3539
  35 耶稣在天未亮的时候,到旷野无人骚扰的地方,花时间祷告。耶和华的仆人每早晨要开通耳朵,听取父神那天的引导(赛五○45)。若主耶稣需要每早晨有安静时刻,我们岂不更需要!也注意他祷告需要付上代价,他在早晨天未亮的时候便起来到旷野去。祷告不应按个人的方便,却要自我纪律和牺牲。这能否解释何以我们很多的事奉都没有果效?
  3637 西门与其它门徒起床时,群众又在房子前聚集。门徒去把群众高涨的情绪告诉主。
  38 很奇怪,他并没有回到城里去,却带门徒到邻近的乡村,也好在那里传道。他为何不回到迦百农?
  1.首先,他刚祷告,知道神那天要他做的事。
  2.第二,他晓得迦百农的潮流运动是肤浅的。救主从不受群众吸引。他更看深一层,知道他们心所想的。
  3.他清楚名声的危险 ,于是以身作则,让门徒知道当众人都说他们好的时候,就当警醒。
  4.他往往逃避任何表面而出于情绪激动的群众运动,免得把冠冕看得比十字架更重要。
  5.他所强调的是传神的道。医治的神迹是为解除人的痛苦,其实也为引人注意他所传的道。
  39 耶稣在加利利全地,进了会堂,传道赶鬼。他把传道与工作,就是传道与行道融为一。有一点很有意思,我们常常看见他在会堂里赶鬼,今天的自由派教会会否与昔日的会堂看齐?

七.长大麻风的得洁净(一4045
  那位长大麻风者的祈求,是我们祷告蒙神垂听的榜样:
  1.真诚而迫切的──哀求他。
  2.虔敬的──向他跪下。
  3.谦卑而顺服的──「你若肯」。
  4.相信的──「必能」。
  5.说出所需──「叫我洁净了」。
  6.具体的──并非「祝福我」,乃是「叫我洁净了」。
  7.个人的──「叫我洁净了」。
  8.简要的── 祷告原文只有五个字。
  有什么发生?
  耶稣动了慈心。我们千万不要读了这些话,而没有喜乐和谢恩的感觉。
  他就伸手。请细想!神的手因着听了谦卑而有信心的祷告而伸出来。
  他摸他。在律法下,人若触摸麻风病人,礼仪上说是不洁净的。当然也有感染疾病的危险。然而,圣洁的人子在人类的痛苦上也表认同,他驱去了偏差的蹂躏而不被玷污。
  他说:「我肯」。他医治我们,比我们要得医治显得更愿意。他续说:「你洁净了罢。」长大麻风的人皮肤马上变成光滑、清洁。
  他禁止那人把神迹张扬,直到他给祭司察看,并献上所须的祭(利一四2及以下)。这是个试验,首先考验他的顺服。他有否按那嘱咐去行?没有。他把事情公开了,结果妨碍了主的工作(45节)。这也是对祭司警觉性的考验。他会否看出他们长久等待的弥赛亚已来临,施行奇妙的医病神迹?若他是典型的以色列人,他便不会看出。
  我们再看见耶稣从人群中退去,到外边旷野地方工作。他并不以数字计算得失。

八.医治瘫子(二112
  14 主进了迦百农不久……就有许多人聚集,围着他所住的房子。风声传得很快,人都渴望一睹那位行神迹的人的风采。神何时施展大能,人就受吸引。他们聚集在门前,救主忠诚地对他们讲道。人群的后面,有四个人用临时担架抬来一个瘫子。人群阻碍瘫子来到主耶稣面前的路;引领人到耶稣面前,往往会有阻碍。但信心是灵巧的。这四个抬担架的人从屋旁的梯阶走上房顶,拆了房顶,把瘫子缒到屋子里──大概是中间的园子,把他带到神的儿子面前。有人把这四位朋友起名为怜悯、协力、创意和坚毅,我们当力求成为一位具备这些特质的朋友。
  5 耶稣被他们的信心感动,就对瘫子说:「小子,你的偏差得宽恕了。」这话似乎有点奇怪。问题是瘫痪,不是偏差,对吗?对,但耶稣越过病征,进到病因去。他不会因医治身体而忽视灵魂;他不会为暂时的状况作补救,却对那永恒的光景置诸不理。所以他说:「你的偏差得宽恕了。」这是个奇妙的宣告。现在,那人今生在地上的偏差都得宽恕,他不用等到审判的日子,他现在已得到宽恕偏差的确据。凡相信主耶稣的人都可得到这确据。
  67 有几个文士马上晓得这话的重要。他们谙熟圣经道理,知道除了神以外,没有人能宽恕偏差。任何人自称能宽恕偏差就是自称是神。到此为止,他们的逻辑都是正确的。可是,他们却不承认主耶稣是神,而心里责备他说了僭妄的话。
  89 耶稣知道他们的心思,便问他们这引起争议的问题:「或对瘫子说,你的偏差得宽恕了;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行走,那一样容易呢?」这话证明他超然的能力。其实,二者一样容易。但按人来说,二者要行出来同样不可能。
  1012 主已经宣告那人的偏差得宽恕了。可是,这话生效了没有?文士不可能看见那人的偏差得到宽恕,所以他们不信。为了显出那人的偏差果然得了宽恕,救主以可见的事给他们证明。他吩咐那瘫子起来,拿起褥子走。那人立刻遵从,众人就都惊奇。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文士虽然看见这最有力的证明,但仍然不信。相信关乎意愿,但他们不愿意相信。

九.呼召利未(二1317
  1314 耶稣出到海边教训人,看见利未正在收税银。我们知道利未就是后来写第一卷福音书的马太。他是犹太人,但他的职业却是很不犹太化,这当然是说他为那被鄙视的罗马政府收税款!这等人往往不诚实──其实,他们象娼妓被蔑视,被看作社会上的渣滓。然而,利未有永恒的赏赐,因为当他听见基督的呼召,便放下一切跟从了耶稣。让我们都效法他那迅速并无条件的顺服。在那一刻,似乎牺牲很大,但在永恒里却算不得牺牲。就象殉道的宣教士艾理奥说:「放弃所不能保存的,去得那不能失去的,并不算愚笨。」
  15 利未家里摆设了筵席,要把主耶稣介绍给他的朋友。他大部分朋友都象他一样,是税吏和有偏差的人。耶稣接受了邀请,到他们中间。
  16 文士和法利赛人以为找着了他的把柄。他们不直接到耶稣面前,却找他门徒,为要破坏他们的信心和忠诚。他们的主怎会和税吏并有偏差的人一同吃喝呢?
  17 耶稣听见,就提醒他们,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文士自以为康健,没有察觉他们需要那位伟大的医生。税吏和有偏差的人承认他们的偏差,又承认需要帮助。耶稣来是要召象他们一样的有偏差的人,而不是自义的人。
  这里给我们一个功课。我们不可把自己封闭在基督教的群体中,却要与不信的人交朋友,好把他们带给我们的救主。我们与有偏差的人交朋友,切勿作一些事情叫我们在见证上妥协,也不要容让未得救的人把我们拖下去。我们应主动把友谊带进正面的路向去,就是提供属灵的帮助。从可耻的世界中孤立自己很容易,但耶稣没有这样作,他的跟从者也不应如此。
  文士以为称呼主为有偏差的人的朋友,就能败坏他的名声。可是他们的恶意侮辱却成为使人喜爱的颂辞。凡被赎的人都欢欣地称他为有偏差的人的朋友,并因这名而永远爱他。

十.禁食的异议(二1822
  18 施洗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禁食,是个宗教习惯。在旧约,禁食是深深哀叹的表现,但禁食已失去其原意,成了循例的仪式。他们发现耶稣的门徒不禁食,当他们要求主作出解释时,他们心中或许有嫉妒和自怜的苦恼。
  1920 他回答时,把他的门徒跟陪伴新郎之人作比较。他就是新郎。新郎还与他们同在,他们不用表现出悲哀。但日子将到,他要离开他们,那日他们就要禁食了。
  21 接着,主再述说两个比方,宣告一个与旧时代截然不同的新时代要来到。第一个比方提到一块未曾绉缩的新布,若缝在旧衣服上,总不免要绉缩,而且,旧布的衣服比新布柔弱,若把新布缝上,必然再破裂。耶稣把旧约时代比喻作旧衣服。神从来没有打算把基督信仰缝在犹太教上,这必会造成新的分裂。旧时代禁食的苦痛,必须让路给新时代的喜乐。
  22 第二个比方提到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旧皮袋已失去了柔韧力,若放进新酒,发酵所造成的压力必弄破皮袋。新酒象征基督徒信心的能力,旧皮袋描绘犹太教的形式与礼仪。新酒需要新皮袋,约翰和法利赛人的门徒毋须把跟从主的人放在悲哀禁食的束缚上,象他们以往一样。新生命的喜乐和兴奋必须自然流露。基督信仰常受人的影响,要与律法主义混淆。主耶稣指出二者是不能和谐共存的,律法与恩典是相背的原则。

十一.安息日的争议(二2328
  2324 这事件描述耶稣刚才所教训的,关于犹太教传统与福音的自由之间的冲突。
  耶稣当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门徒……掐了麦穗吃。这并无抵触律法,但按照长老们吹毛求疵的传统,门徒出了安息日,因为他们「收割」,甚至「打谷」(用手剥麦穗的外壳)!
  2526 主引述一件旧约的事回答他们。大卫受膏为王,但没有作王,却被弃绝,象雉被追捕一样。一天,他用尽粮饷,便进了神的殿,取陈设饼给跟从他的人和自己吃。按常例陈设饼只供祭司吃,其它人不可过问,然而大卫此举却没有被神责难。为什么?因为以色列人行的不对,他们既没有让大卫登上他应坐的宝座,神便容许他行一般以为不合法的事。
  这正是主耶稣的遭遇。他虽然受了膏,却没有作王。他的门徒走路时需要掐麦穗充饥,说明以色列人不对的光景。法利赛人本身应款待耶稣和他的门徒,而不是要批评。
  若大卫吃陈设饼,真的出了律法,但神没有责备他,那末门徒在类似的环境中,不过出了长老的传统,就更没有可指摘的了。
  第26节指大卫在亚比亚他作大祭司的时候吃了陈设饼,但根据撒母耳记上廿一章1节,那时是亚希米勒作祭司。亚比亚他是他的父亲。故此可能因为大祭司向大卫的忠心,影响亚比亚他,容让这不依律法的事发生。
  2728 主结束谈论前,提醒法利赛人,安息日乃神为着人的益处设立的,并非为了束缚人;并指出人子就是安息日的主──他首先设立安息日的。他有权决定在那日子何事可作,何事不可。肯定的说,安息日并非要禁止那些必要的工作,或怜悯的事。基督徒没有必要守安息日,那日子是赐给以色列人的。基督信仰中与别不同的日子是主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但是,这日子不是法理上的可与不可的问题,而是个恩典的日子,可以歇下世俗的事务,信徒可以敬拜、事奉,并从事心灵的栽培。我们的问题不是「在主日作这事有错吗?」,却是「我该如何用这日叫神得荣耀、邻舍得福气,并使我的灵得益处才合宜?」

十二.仆人在安息日医病(三16
  12 在安息日有另一个试验。耶稣又进了会堂,在那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这挑起了一个问题:「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不医治?」若他医治,法利赛人便(自以为)找着把柄。试想一想他们的假冒为善和虚伪,是帮不了这人的,他们甚至怨恨要帮助这人的人。他们寻找证据去控告生命的主。若他在安息日治病,他们必象狼群蜂拥撕杀。
  34 主吩咐那人起来,站在当中,那时气氛充满期待。他又问法利赛人说:「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那样是可以的呢?」他的发问揭穿了法利赛人的用心不良。他们以为他在安息日行神迹医病是错的,却不以自己在安息日策划除灭耶稣为错的!
  5 怪不得他们哑口无言!尴尬一刻的寂静过去了,救主命令那人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有力,皮肉回复原有的大小,皱纹也没有了。
  6 这事叫法利赛人受不住了,他们出去,联络他们的传统敌人希律一党的人,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这日仍是安息日。希律曾杀死施洗约翰,或许他一党的人也有把握杀害耶稣。这是法利赛人的期望。

十三.人群拥挤仆人(三712
  710 离了会堂,耶稣退到加利利海边去。这海在圣经中往往象征外邦人,所以此举可能描述他从犹太人转向外邦人。有许多人从加利利,也有从远处来的人聚集。因为人多,耶稣就要求叫一只小船,好使他能离开岸边,不致被求医的人拥挤。
  1112 当污鬼在人群中呼喊他是神的儿子的时候,耶稣就再三的嘱咐他们,禁止他们这样说。我们已看过,他不会接受邪灵的见证。他不否认是神的儿子,但他要在适当的时候和方式才显露出来。耶稣有医病的能力,但医病的神迹只行在求医者身上;救恩也一样,他拯救的能力足以拯救所有人,但只对信靠他的人才生效。
  从救主的工作上,我们晓得需要并不等同呼召。任何地方都有需要,耶稣只按照父神的指示来决定在何时、到何地去作事奉。我们的事奉也应如此。

叁.仆人呼召和训练门徒(三13~八38

一.拣选十二门徒(三1319
  1318 面对普世的福音工作,耶稣设立了十二个门徒。那些人没有什么奇特,因着与耶稣的关系,他们才成为伟大的人。
  他们都是青年人。司徒雅各对门徒的年少有为有以下卓越的评论:
  基督信仰的起头,是一个年青人的运动。……不幸地,这事实往往在基督教文艺和讲坛上表达得含糊不清。肯定的说,原先的门徒是一群青年。基督信仰以青年人运动进入世界不应是一件叫人惊讶的事。大部分使徒跟随耶稣的时候,都只是二十来岁。……我们不会忘记耶稣自己开始地上的职事时,他正是少年光辉「如清晨的甘露」(诗一一○3──这诗引用于耶稣身上,先是由他自己,后是使徒时代的教会)。后来的基督徒在他们墓穴的墙壁上画上他们主的图象,并不是衰老、沧桑及痛苦破碎,却是一位青年的牧羊人,在清晨放牧于山丘上,这是他们的直觉观感。以撒华特一首伟大的诗歌,是忠于事实的:
  我每思念十字宝架,
  荣耀君王在上悬挂。
  没有人这样深知道青年人的心,他的欢乐,勇敢、慷慨和盼望;他那忽然的寂寞和纠缠的梦、隐藏的争战和强烈的试探,没有人象耶稣深知道的。也没有人象耶稣更清楚知道少年的生命里,从前静止的奇异思想开始发动,全世界展现眼前,这时期是神向灵魂工作的良机。……我们读到十二门徒的故事,正是青年人的冒险故事。我们看见他们跟随他们的主到不识之地,不清楚认识他是谁,他们为何这样做,或他要领他们往何处;他们只是被他吸引,在他心灵里仿佛有些不能抗拒的东西令他们着迷,支配、占据他们。他们被朋友嘲笑、遭仇敌谋害;有时他们心中的疑惑起哄,以至他们差不多要走回头路;然而他们仍依附他,度过盼望的幻灭,进到更忠诚,最后荣耀地得着赞美颂所给他们的伟大称号:「有荣耀的众使徒」。要用心注意他们,因为我们也会被他们的精神感染,追随耶稣的脚踪。(注4
  呼召使徒有三重目的:(1)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2)也要差他们去传道;(3)并给他们权柄赶鬼。
  首先他们要受训练一段时间──在公开传道前暗中预备。这是事奉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花时间与他同在,才出去作神的代表。
  然后,他们被差遣去传道。他们传福音的基本方法是宣讲神的道,这是必然的中心,是不能被取代的。
  最后,他们得着超然的权柄。赶鬼的行动会向人证明神要藉着使徒说话。当圣经还未完成,神迹是神使者的证书。今天,人已得到神完整的话语,他们有责任不用神迹的证明而相信神的话。
  19 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的名字在使徒中很突出。被拣选的使徒转而出卖主,当中是个奥秘。在基督徒的事奉中,最痛心就是看见原来活泼、诚挚而表现出有奉献心的人,后来背逆救主,回到那曾把他钉十字架的世界里去。
  那十一位后来证实忠心于主,他藉他们搅乱了天下。他们的圈子不断扩展、繁衍;从某种意义看,我们也是他们事奉果子的延续。无人能估量我们为基督所生的影响会有多深远。

二.不得宽恕的偏差(三2030
  2021 耶稣呼召了门徒就下山去,进了加利利地的一个房子。众人又聚集,使他与门徒连吃饭也没有空。他的亲属听见他的事,以为他癫狂了,便要带他走。无疑,他们因为家中这个宗教狂热者的热诚而感到尴尬。
  梅勒评说:
  他们面对他那不可抑制的热心,只能说他癫狂了。今天基督的忠心跟随者因着爱主全然舍己,我们便听到不少相同的批评。人们说:「他癫狂了!」他们以为,人若被宗教燃起了不平凡的热诚,或有人比一般基督徒长进得更热心事奉主,他就是癫狂的了……
  这样的癫狂是好的,只叹寥寥可数吧。若有更多这样癫狂的人,就不会有这么多失丧的灵魂在教会的影子旁濒临死亡;就不会缺乏宣教士和金钱把福音传到黑暗大陆;教会不会有这么多空座;祷告会不会沉寂无生气;主日学不会缺少教师。若所有基督徒都象主或保罗一样癫狂,会是一件荣耀的事。有一种癫狂真的可怕,就是在这世界里的,从来不顾念另一个世界的人;活在失丧的人中,却不怜悯他们,不顾及他们失丧的光景,也不试图拯救他们。我们铁石心肠,冷漠无情不理会将要灭亡的灵魂,这种态度比比皆是。但我们是我们弟兄的守望者,不顾他们永远的得救问题,是极其可恶的。(注5
  为神火热的人在同世的人中间,常被视作癫狂的。我们愈象基督,我们也要愈多经历被亲友误解之苦。我们若要发财,世人必为我们欢呼;我们若要为耶稣基督发热心,世人必要讥笑我们。
  22 文士不以为他是癫狂。他们指摘他是靠着鬼王别西卜的能力赶鬼。别西卜之名可解作「粪堆苍蝇之主」或「污秽之主」。这是个严重、卑鄙而亵渎的指控!
  23 耶稣首先作出反驳,接着宣告亵渎者的结局。若他靠着别西卜赶鬼,就是撒但对抗撒但,把自己的目的挫败了。撒但的目的是藉污鬼支配人,并非要赶出污鬼叫人得自由。
  2426 若一国、一家或一人自相分争,必站立不住。要长存必须靠内部的合作,不是对抗。
  27 故此文士的指控是荒谬的。其实,主耶稣所作的正好与他们所说的相反。神的神迹表明撒但的垮台,而不是显出他的本领。这正是救主所说:「没有人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必先捆住那壮士,才可以抢夺他的家。」
  撒但是那位壮士;他的家是他的领土,他是这世界的神,他的家具是在他支配下的人。耶稣是那捆绑撒但,掠夺他家的人。当基督第二次降临,撒但要被捆绑,扔在无底坑里一千年。救主在地上传道时赶逐污鬼,乃要预告他最后要全面捆绑魔鬼。
  2830 2830节,主宣告那出了永不得宽恕的偏差的文士之结局。他们指摘耶稣靠鬼王的力量赶鬼,但事实上他是靠圣灵的能力赶鬼,那么他们就把圣灵称为污鬼。这就是亵渎圣灵。一切的偏差都可得宽恕,惟独这偏差却不得宽恕,直到永远。
  今天人能出这偏差吗?似乎不可能。这偏差是耶稣在地上行神迹时人所出的,他今日不以肉身在地上赶鬼,故并没有这样亵渎圣灵的可能性存在。有人担心出上不得宽恕的偏差,其实却没有出上。他们忧虑,正显出他们并没有出亵渎圣灵的偏差。

三.仆人真正的母亲和弟兄(三3135
  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和他的弟兄来跟??说话。但人群阻碍了他们的去路,他们就差人通传,说他们在外边找他。当传话的人说他的母亲和弟兄(注6)要见他,他就四面观看并说,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都是他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
  我们可从主的话学几个功课:
  1.首先,主耶稣的话指斥人对马利亚的膜拜。他没有不尊她为他肉身的母亲,但却指出属灵的关系超越肉身的关系。马利亚遵行神的旨意,比作他母亲更有尊荣。
  2.第二,这话反驳马利亚终身为童女的教义。耶稣有几个弟妹。他是马利亚头生的,她后来又生下他的弟妹(参看太一三55;可六3;约二12,七3510;徒一14;林前九5;加一19。也可参看诗六九8)。
  3.耶稣把神的喜爱放于亲情关系之上。今天他仍然向他的跟随者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一四26
  4.经文提醒我们,基督徒与基督徒之间的关系,比与未得救有血源关系的亲属更密切。
  5.最后,这话强调耶稣对遵行神旨意的重视。我达到这标准没有?我是他的母亲或弟兄吗?

四.撒种的比喻(四120
  12 耶稣又在海边教训人。人群拥挤使他要用船作讲坛,离岸不远。他再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把关于他的属灵功课教训人。他能从自然界看见属灵的真理,我们也可以。
  34 这个比喻关于撒种的人、种子和泥土。路旁的土质太硬,种子钻不进去。飞鸟来就吃掉了。
  56 土浅石头指一层薄尘土盖着底层的石头。土浅使种子扎根不深。
  7 荆棘地是长满荆棘的树丛,使种子吸收不到营养分和阳光,于是便窒息了。
  89 好土既深又肥沃,最合适种子生长。种子结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1012 当无人的时候,门徒就问他为何用比喻教训人。他告诉他们,神国的奥秘只叫有愿意接受的心的人知道。那时新约的奥秘是没有人知道的,惟有藉特别的启示才能认识的真理。神国的奥秘就是:
  1.主耶稣乃以色列的王,他却遭到拒绝。
  2.神国确实设立在地上之前要插入一段时期。
  3.在这时期里,国度是属灵的。凡认基督是王的,都在国中,即使王暂时离去了。
  4.在加插的时期里,神的道将要撒开,并有不同的收成。有些人确实被改变,其它只是挂名的信徒。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在形式上的国度里仍有分,但惟有真的基督徒才能进入真实的国度里。
  第1112节解释为何用比喻来讲说真理。神把他家里的秘密启示给那些心灵开启、乐意接受和顺服的人;向那些拒绝接受光的人,却特意隐藏起来。他们就是耶稣所指的「外人」。第12节的用词对一般读者来说,似乎有点苛刻且不公平:「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宽恕。」
  可是我们得牢记,这些人曾享用很大的权利。神的儿子曾在他们中间教训人,又在他们面前施行很多大能的神迹。他们不仅不承认他真是弥赛亚,且更拒绝他。他们唾弃世界的光,故此在他那些教训的光中,他们也要遭否认。此后,他们要看见他的神迹,却不晓得属灵的含义;也要听见他的话,却不了解其中深奥的功课。
  听福音的最后机会是真有其事的,人是有可能出偏差远离恩典日子的。人会飘流远离救赎。有些曾经拒绝救主的人,确实是再没有机会悔改得宽恕了。他们可以听到福音,但种子落在顽梗的耳和冷淡的心上。我们常说:「有生命就有希望。」但圣经提到一些人,他们虽然生存,却没有悔改的希望(例如:来六46)。
  13 主耶稣再说撒种的比喻,指门徒若不明白这简单的比喻,又怎能明白其它有关的比喻。
  14 救主没有指出撒种之人是谁。可能是他自己,或那些代表他去传道的人。他说种子就是道。
  1520 不同的土壤代表各人的心,和他们对道的不同反应,如下:
  撒在路旁的(15节)。这人的心刚硬,很顽固,未曾被破碎,定意对救主说「不」。鸟代表撒但,把道夺去。有偏差的人不为信息所动,也不扎心。他漠不关心,全不在乎。
  撒在石头地上的(1617节)。这人对道有表面的反应。或许由于福音的热烈呼吁,一时冲动表示相信基督,但那只是心智上的赞同而已。这人没有把自己真正交托给基督。他欢喜领受道,他若深深的懊悔而领受,情况就不一样了。他看似发展得活泼,及至因为信主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他发现代价不轻,便完全放弃了。他跟着风气,表示自己是基督徒,但逼迫把他的虚假揭露。
  撒在荆棘里的(1819节)。这些人起初也有立志的心。从外表说,他们似乎是真信徒。后来他们被事务、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所缠累,于是失去对属灵事物的兴趣,最后更放弃承认是基督徒。
  撒在好地上的(20节)。这些人不计较代价,绝对接受神的道。他们真正重生了,基督──他们的王──的忠心子民。世界、肉体或魔鬼都不能动摇他们对他的信心。
  那些好地的听道者中间,也有不同程度的结果。有结实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结实的程度由什么决定?最能结实的生命,乃是迅速、无条件而喜乐地遵行神道的人。

五.听道者的责任(四2125
  21 灯在这里代表主传给他门徒的真理。真理不可放在斗底下、床底下,却要公开让人看见。量谷的斗代表事务,人若容许事务缠身,它就要偷去我们应献给主事工的时间。床可说是舒适或懒惰,二者都是福音的敌人。
  22 耶稣对众人讲论就用比喻,当中的真理是掩藏的。但神的旨意是要门徒向愿意的心解说隐藏的真理。本节也可指门徒事奉时,要谨记他的事奉有一天要显露出来,看他是否要优先为救主作见证,胜过事务或自我放纵。
  23 耶稣劝诫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可见这些话是严肃的。
  24 救主再次严肃地警告说:「你们所听的要留心。」我若听见神话语的命令却不遵行,便不能传给别人。人若在传道者身上看见真理,传道者的教训便有能力。
  我们向别人分享真理,所付出的必加倍归给我们。老师预备课堂,往往比学生获益更多。将来的赏赐,比我们今天微不足道的代价大得多。
  25 我们每次学习从未学过的真理,让真理在我们生命中成为事实,神就必还要把真理赐给我们。相反,忽视真理便要失去从前所得着的。

六.种子生长的比喻(四2629
  这比喻只在马可福音找到,最少有两方面的解释。那人可以说明主耶稣在公开传道时把种撒在地上,然后回到天上去。种子开始生长──不可思议、不知不觉而不可抵抗地生长。从小开始,一群真信徒长成了。「谷既熟了……收成」便提到天上的谷仓去。
  这比喻或许是要鼓励门徒。他们的责任是撒种。他们认识神的道不会徒然返回,要成就他所要作的,便安然在黑夜睡觉,白日起来。经过一个不为人知而神迹般的过程,超越人的力量与技巧,神的道在人心里作工,给神结果子。人栽种、浇灌,但神叫种子生长。这个解释的难处在第29节。惟有神可操镰刀在收成的时候收割,但比喻中是同一人撒种和用镰刀在谷成熟时收割的。

七.芥菜种的比喻(四3034
  3032 这比喻描述神的国起初象芥菜种一样微小,却生长成树或矮树丛,供飞鸟栖息。神的国从一群小数目的被逼迫者,越发扩展,更被政权接受成为国教。这般生长很惊人,却不是健康的。很多人口里遵从王命,却没有真正悔改。
  夏云斯说:
  教会饱历风霜,便向前进。开始载誉的时候,悲剧就萌生。基督徒被喂狮子的时候,远胜购得全季歌剧套票,坐贵宾楼观赏的日子,因为前者叫教会更蒙祝福。(注7
  芥菜树丛描述只挂名信奉的基督教界,成为所有假教师栖息之所。今天,神的国外表上正是这样。
  3334 3334节向我们指出教导的重要原则。耶稣照他们所能听的去教训他们,按着他们先前的认识去讲,让他们有足够时间吸收一个功课,才教导另外的功课。他体察听众的容量,总不勉强教导他们,过于他们所能吸收的(参看约一六12;林前三2;来五12)。有些传道人的方法,教人以为基督曾说:「你喂养我的长颈鹿!」而不是:「你喂养我的羊。」
  他一般的教训都用比喻,但没有人的时候,就把一切的道讲给门徒听。他把亮光赐予那些恳切渴求的人。

八.风和浪为仆人效力(四3541
  3537 当那天晚上,耶稣与门徒启程渡过加利利海,往东岸去。他们没有作任何事前准备,有别的船和他同行。忽然起了暴风,波浪险些把船击沉。
  3841 耶稣睡在船尾上。门徒一时忙乱,要叫醒了他,责他不顾他们的安全。耶稣醒了,斥责风和浪,那平静是完全的。耶稣便三言两语地责备门徒惊慌而不信。他们被神迹吓得目瞪口呆,虽然知道耶稣是谁,但被这位掌管自然界者的能力再次吸引着。
  这事显出主耶稣的人性与神性。他睡在船尾显出人性;他说话使海平静是他的神性。
  先前的神迹显出他胜过疾病和魔鬼的能力,这里则显出他掌管自然界的大能。
  最后,这事鼓励我们在一切人生的风暴中都要倚靠耶稣,因为只要他在船上,船永不会沉。
  你是枕着枕头睡的主,你是平静怒海的主,
  风打浪袭又如何?在船上有你同在就够。
  ~贾艾梅

九.格拉森被鬼附者得愈(五120
  15 格拉森人的地方(注8)在加利利海东边。耶稣在那里遇到一个不寻常、狂暴的鬼附者,他是社会上的危险人物,一切对他的约束都徒劳无功。他住在坟茔里和山中,昼夜喊叫,又用尖利石头砍自己。
  613 这位鬼附者看见耶稣,起初表现尊重,后来却悲痛地诉苦。「这是一幅何等真实而恐怖的图画!有一人敬慕、恳切而凭信心地俯首下拜,却又怀着憎恨、叛逆和战兢;双重的性情,渴求自由却又心存盛怒。」(读经会出版《每日灵粮》)。
  事情的正确次序并不清楚,可能是这样:
  1.被鬼附者向主耶稣表现出尊敬(6节)。
  2.耶稣吩咐污鬼从他身上出来(8节)。
  3.污鬼透过那人说话、承认耶稣的身分,诘难耶稣的干预权,并恳求他起誓不折磨他(7节)。
  4.耶稣问他名叫什么。他名叫群,表明那人被很多污鬼所附(9节)。这显然与第2节没有冲突,那里指他被污鬼(单数)附着。
  5.似乎污鬼中的代表恳求让他们往猪群里去(1012节)。
  6.他们获淮,结果使二千只猪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13节)。
  人常批评主使这猪群遭殃。我们应注意几点:
  1.他没有使它们遭殃,他只是允许;乃是撒但的破坏之能力,把猪群消灭。
  2.当中没有记载猪群的主人追究责任,可能由于他们是犹太人,养猪是禁止的。
  3.人的灵魂比世上所有的猪价值更高。
  4.若我们有耶稣一样的认识,便会全然效法他的方法。
  1417 看见猪群遭灭的人逃跑进城;把事情传开。众人来到,发现那从前被鬼附着的人坐在耶稣脚前,穿上衣服,心里明白过来,他们见状就害怕。有人曾说:「他们害怕,因他平静海上的暴风,如今又平伏人心里的暴风。」目击者向赶到的人详述事情始末,众人受不了,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事情最惊人的地方不是猪群遭灭,而是众人对基督的反应。他是位太昂贵的宾客!
  「无数的人仍盼望基督远离他们,恐怕他的同在会导致某些社会、经济或个人的损失。他们要保存财产,便失丧灵魂。」(选录)
  1820 耶稣要上船离去,得医治的人恳求和耶稣同在。这祈求值得欣赏,因为是这人新生命的表现,但耶稣却差他回家去,作神大能与怜悯的活见证。那人遵从,把福音传遍低加波利──一个包括十个城的地区。
  这个命令,是凡经历过神救恩的人都能见证的:「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传福音从家里开始!

十.医好不治之症、使死人复活(五2143
  2123 耶稣回到蔚蓝的加利利海的西岸,马上又遭许多人包围。有一个不知所措的父亲跑往他那里,他是个管会堂的人,名叫睚鲁。他的小女儿快要死了。耶稣会否去按手在他身上,使他痊愈?
  24 主立即回应,起程赴他的家,有许多人跟随拥挤他。很有趣,经文刚记载完人群向他拥挤后,提及一件信心事迹,有人摸耶稣求医治。
  2529 一位情绪低沉的女人截住了耶稣往睚鲁家的路。我们的主没有被这件事困扰,也没有生气。我们面对拦阻有什么反应?
  我认为各人看自己的计划遇上的拦阻和障碍,是神对付人在事工上自私的心,这样的训练和试验,是很有益处的。……这并不浪费时间,却是每天工作最重要的部分──人所献给神最好的部分。(灵修选读挂历)
  这妇人患了慢性血漏病十二年,看过好多医生,接受过不同的治疗;花尽了她所有的,但病情反倒更重。正当痊愈的希望都幻灭了,有人把耶稣的事告诉她。她就把握时机寻找耶稣。她走在人群中间,摸了耶稣的衣裳遂子,血漏立即止住,她觉得灾病好了。
  30 她本想立即溜走,但主不容她错失公开承认救主的福气。当她摸他衣裳的时候,他就感到属神的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他付上代价去治愈了她。他问道:「谁摸我的衣裳?」他知道答案,发问只为使她站在人群面前。
  31 门徒以为他的问题多此一举。人群正不断拥挤他,还问「谁摸我么」?可是,身体亲近的触碰,跟恳切信心的触摸是有分别的。人有可能接近他而从来不曾信他;凭信心去摸他而他不知道,病又没有痊愈,这却是不可能的。
  3233 那女人……恐惧战兢地,站出来,俯伏在耶稣跟前,首次公开承认耶稣。
  34 他就说确实的话给她保证。公开承认基督是极重要的。若不肯这样行,基督徒生命总不会有很大的长进。当我们勇敢地为主站立,他便给我们充足的信心的确据。主耶稣的话不仅证实她身体的痊愈,无疑也包括灵魂得救的极大祝福。
  3538 这时候,仆人带来了眭鲁女儿的死讯,不用劳动先生了。主慈爱地向眭鲁保证,就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往他家里。他们看见有人在那里大大的哭泣,这是东方家庭的哀伤表现,有时候还雇用哀号者。
  3942 耶稣向他们保证说,孩子不是死了,是睡着了,他们就不哭泣,反而轻蔑他。他并不畏惧,带着家人到那毫无动静的孩子身旁,拉着孩子的手,用亚兰文说:「闺女,我吩咐你起来。」那十二岁的闺女立时起来行走。亲属就大大惊奇,甚至欢喜若狂了。
  43 主禁止他们把神迹宣扬,他对群众的喝采不感兴趣,只毅然朝着十字架前行。
  若女孩果真是死了,本章便描述耶稣的能力胜过了魔鬼、疾病和死亡。但圣经学者不都同意她真的死了,因耶稣说她不是死了,是睡着了;也许她只是昏厥了罢。他叫孩子从死里复活其实一样容易。但若然她只是失去知觉,耶稣不会叫人以为她从死里复活而博取赞誉。
  我们不可忽略本章结尾的话:「耶稣……又吩咐给他东西吃。」属灵的事奉上,这可称为「栽培工作」。灵魂得着新生命后,必须给予喂养。门徒表明自己爱主的一个途径,就是喂养他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