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浏览总次数

2013年5月4日星期六

为什么儒学vs基督教?-纽约居士




问:世界公认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回教、佛教。其中基督教又分三大教派: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中国“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佛、道、儒。中国三教几乎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且不说老子孔子为同时代人,拿道教隆盛期的隋唐北宋举例:唐代统治者,自称老子后裔,奉行道教政策。唐高宗于武德八年规定三教秩序:道先,儒次,佛最后。玄宗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宋真宗称赵玄朗为其族祖,奉为道教尊神,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又于太学置《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等。再看佛教:佛教于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后,至南北朝时传播全国,隋唐进入鼎盛阶段,出现很多学派。这里为什么老拿儒学与基督教比呢?

答:因为在一个宗法制度根深蒂固的传统社会,唯一曾经成为中国“国教”的只有“儒学”。所谓“国教”,居士给下了个定义:作为国家正式认定的、教化国民的主体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例如,当今许多国家的伊斯兰教,又如前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基督教中世纪曾经是,但是自从政教分离后,虽然仍是某些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到了现代已经不能再算国教。

道、释两家的地位,相当于如今民间宗教地位的沧桑起落。某位君王可以在某个时候信奉某种宗教并给予扶持,使之获得某种地位,就如当今的美国总统是基督徒,而且必须手按圣经宣誓就职,但基督教已不再是美国的“国教”一样,“道”“释”从来不能算“国教”。唯一经久不衰,被指定为教化国民主体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的只有儒学。直到清末,科举制度所依据的主体教材仍然是儒学,这就是最好的例子。有什么学说能比十年寒窗倒背如流更叫人刻骨铭心的呢?到了近代,唯一曾经取代儒学成为国教的只有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

宗教作为国教后意味着什么?首先,最优秀的人材被吸引到这个领域;其次,自上而下的推广,影响深远。凡读过法国作家司汤达代表作《红与黑》的都知道,在当时的欧洲,对优秀人材最有吸引力的不是当军官就是当主教。于连聪敏过人的标志是什么?《圣经》倒背如流。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国教”高于其它宗教。从信仰这个层面看,宗教没有“优”、“劣”之分。信什么全看个人缘分和特定时期的心境与文化认同。但是曾经吸引最优秀人材为之效劳的“国教”至少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典籍编撰的质量和理论工作的缜密。“朱熹”和“托马斯•阿奎那(San Tommaso d’Aquino;aka Thomas Aquinas) ”所下功夫及所获成果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国教”所吸引的“最优秀的人材”中也包括了最有野心的人材。古今有之,中外有之。更有人打着宗教旗号贪赃敛财、穷兵黩武、嗜血征战。这就叫“权力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也正因为“国教”绝对权威的绝对腐败,才引发了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使后来的“政教分离”成为必然。但是,“国教”在特定历史阶段留下的辉煌历史遗产之经典质量依然是民间宗教难以类比的。仅从这个层面来看,儒学与基督神学之间的可比性大于其它民间宗教。

原文链接:http://blog.dwnews.com/post-156477.html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