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保罗的问候、赞美和祷告(一1~11) 一1 在本信开首,保罗和提摩太便已相提并论。这并不表示提摩太协助保罗写本信。保罗初次探访腓立比时,提摩太便跟保罗在一起,因此腓立比的圣徒也认识他。现在,使徒保罗开始写本信时,提摩太也与他在一起。 保罗现在已一把年纪(门9),而提摩太仍然年轻。这样,年老的和年轻的正同负一轭,一起服侍一位最好的主人。朱伟慈以优美的字句表达这情景:「那是春天和秋天,活力和经验,冲劲和智慧,幼弱的盼望和安静与丰富之确据的结合。」(注2) 两人都被描述为基督耶稣的仆人。两人都爱他们的主,各各他山的情义叫他们一生服侍他们的救主。 本书是写给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和诸位监督、诸位执事。「凡」(所有)这字常在本书中出现,保罗对所有主的子民都存着亲切的关心。 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指出信徒的双重地位。在属灵的地位而言,他们是在基督耶稣里,被神分别为圣的。在地理位置而言,他们是在腓立比。他们同时存在于两个位置! 使徒保罗又提到监督和执事。监督是教会中的长老,他们牧养神的群羊,并以本身敬虔的榜样来带领群羊。执事是教会的仆人,他们主要管理教会的事务,如教会的财政等。 教会中只有这三群人──圣徒、监督、执事。若教会里有一位全权的牧师,保罗应该提到,但他却只是提到监督(复数)和执事(也是复数)。 这里描绘了一幅早期简朴教会生活的图画。先有圣徒,然后是他们的属灵老师,最后是负责庶务的仆人。只此而已! 一2 在保罗特有的问安语中,他祝愿圣徒有恩惠平安。恩惠大概不是指有偏差的人悔改时所蒙的恩,而是指他每次有需要时,必须不断在施恩座前祈求的恩惠(来四16)。同样地,保罗为他们恳求的平安也不是与神相和,因为他们已经与神和好了,这平安是透过祷告和感恩而得的属神的平安(四6、7)。 上述两种祝福都是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那里来的。使徒保罗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约五23)。毫无疑问,保罗是以耶稣基督为神。 一3 保罗至此涌溢出一首感谢的歌。对使徒保罗来说,那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保罗和西拉初次在腓立比下监时,监牢里也充满着他们的歌声。他写这信时,大概是身在罗马的监牢──但他仍然在夜间歌唱。保罗确是不屈不挠的!每逢想念腓立比的信徒,保罗心里就充满感谢,他们不单是他在真道上所生的儿女,也在许多方面证明他们是一个模范的教会。 一4 每逢为腓立比信徒祈求的时候,保罗常是欢欢喜喜的祈求。对保罗来说,为他们祈求是一件乐事,而不是苦差。从这段经文和许多保罗书信中类似的经文,我们知道他是一个祷告的人。我们不需要再找别的原因,去解释他为何被神重用。我们想起保罗到过多少地方,认识多少基督徒,便会希奇他怎能跟他们所有人维持这种个人亲密的关系。 一5 他为腓立比信徒感谢的第一个原因是他们从头一天直到如今,都是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同心合意可能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但也有祷告上的支持,全心全意为福音的广传而努力。保罗提到头一天,我们必会想到,当这封信在腓立比教会中公开朗读时,那信了主的禁卒不知是否仍然活着。若他仍然活着,保罗这样提到自己初次把福音介绍给腓立比人,必定会触动他的心弦。 一6 使徒保罗想到腓立比信徒在基督徒生命中有好的开始,他深信神动了善工,也必成全这工。 他动了善工, 他大能的膀臂必成全; 他的应许不会落空, 却总是是的,总是阿们。 ~杜普莱迪 善工可能指他们的得救,或指他们为兴旺福音而奉献金钱。耶稣基督的日子指他再来的时候,到时他要把子民领往天家。这可能包括基督的审判,那时他要评核和奖赏那些事奉他的人。 一7 保罗感到他为腓立比信徒感恩是应当的,在他心里,他常常记得腓立比信徒怎样忠心地支持他,无论他受试炼、被下狱、或周游各处辩明证实福音。辩明福音指回应别人的批评,证实福音指在那些已接受福音的心灵里,更坚固地建立福音的信息。温尼说:「福音既能退敌,也能坚固接受的人。」(注3)这里的恩是指从神而来的,不配得的能力,为了在面对攻击时仍能继续作主的工作。 一8 使徒保罗记念他们忠心地与他同工合作,这使他切切希望再与他们在一起。他求神见证他怎样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的想念他们众人。我们若记得保罗生来是犹太人,现在却写信给一群外邦人,我们便知道保罗的爱是多么不寻常。神的恩打破了世世代代的仇恨,现在他们都在基督里合而为一。 一9 保罗由感谢转向祷告,他会否为他们祈求财富、生活舒适,或免于困难?不,他是祈求他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常常增多。基督徒生活的主要目标是爱神和爱弟兄,但爱不单是感情上的事。为要有效地事奉主,我们必须使用智慧和见识。否则,我们的努力便是徒然。因此保罗祈求腓立比信徒不单能继续彰显基督徒的爱,也叫他们以完全的知识和见识,来运用他们的爱心。 一10 这样被启发的爱能使他们分辨更美好的事。在生活的各方面,有些事情是好的,有些是更好的。好的往往与更好为敌。为了有效地事奉主,信徒必须能作出分辨。 被启发的爱也能使他们避免那有问题的事,或明显的错误。保罗要他们诚实(注4),即光明正大,并在基督的日子无可指摘。无过不是说没有偏差。我们各人都会出偏差,而无可指摘的人是能承认偏差和远离偏差,并向所得罪的人求饶恕,若有可能,便赔偿别人的损失。 基督的日子,如在第6节,是指被提和其后对信徒工作的审判。 一11 在使徒保罗的祷告中,最后要祈求的是基督徒能结满了仁义的果子,意思是能使人产生仁义的果子,或能叫基督徒活出正义的生活的各种品格。这些品格的源头是耶稣基督,他们的目标是叫荣耀称赞归与神。保罗这个祷告可与以赛亚书六十一章3节的话完全看齐:「使他们称为公义树(结满仁义的果子),是耶和华所栽的(靠着耶稣基督),叫他得荣耀(叫荣耀称赞归与神)。」 史乐民写道:「『果子』一词……跟我们与基督的关系和他对我们的期望有密切关系。接在葡萄树上的枝子目的是要结果子。」(注5) 贰.保罗的入狱、期望和恳请信徒坚忍(一12~30) 一12 祷告已结束。保罗跟着数算他的祝福,就是他被下监而得到的益处。朱伟慈称这部分为「不幸中的大幸」。 使徒保罗愿意弟兄们知道他所遭遇的事,即他的受审和入狱,结果更是叫福音兴旺,而不是人所预期的使福音受阻。这是又一个奇妙的例证,表明神怎样败坏魔鬼和人的诡计,在似是悲剧的事件中带出胜利,从污泥中绽放出美丽。「人纵有恶径,神也有他的道路」。 一13 首先,保罗的捆锁已显明这是为基督的。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许多人已知道他被下监,是因为他为基督作见证,而不是因他犯了法或出了偏差。 他受捆锁的真正原因,在御营全军和其它地方,已广为人知。御营全军可指:(1)整个王宫护卫军队,即守卫在罗马皇帝宫室的御营士兵;(2)整个王宫,这里包括所有住在其中的人。无论如何,他的下监成为了他在罗马皇室代表中的见证。 德鲁雷写道: 在罗马狱中,这囚犯的手臂被锁链系在狱卒身旁,狱卒要听闻囚犯为基督受苦的故事,而他翌日可能就要在尼禄身旁侍奉。(注6) 一14 他被囚的另一个好结果,是其它基督徒为主耶稣作见证时,也不会那么惧怕。逼迫往往能使安静内向的信徒变成勇敢的见证人。 一15 有些人的动机是嫉妒分争。他们传基督,是出于嫉妒和爱争论。 另一些人则有诚恳和纯正的动机;他们传基督是出于好意,目的是协助使徒保罗。 一16 嫉妒的传道者以为他们这样做,会使保罗在狱中受苦更多。他们所传的信息是好的,但却存心不良。基督徒的事奉竟然靠着肉体的力量,出于贪婪、斗争、骄傲和嫉妒的动机,多么叫人沮丧。这段经文教导我们,在事奉主的时候,必须省察自己的动机是否纯正。我们不可为了表现自己,为了一个宗派的冒升,或为了打击其它基督徒。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叫我们知道行使爱心时要有知识,能分辨。 一17 有些人传福音是出于纯正真诚的爱心,知道保罗是决意要维护福音。他们在事奉中没有自私,没有党派观念,没有恶心。他们知道保罗是为维护福音而被下监的。因此,他们决意当保罗仍在狱中时,继续完成他的工作。(译按:中文和合本与原著新英王钦定本根据不同抄本,因此第16节和本节次序刚好倒转了。) 一18 保罗不因一些人不良的动机而灰心失意,两群人都把基督……传开了,保罗为此而感到欢喜。 值得注意的是保罗在这样艰难的景况下,也不自怜,或博取别人的同情。相反,他心里充满主的喜乐,并鼓励他的读者与他一同喜乐。 一19 前景是叫人鼓舞的。使徒保罗知道整件事最终必叫他得救。这里的得救不是指保罗灵魂的得救,而是指他从狱中得释放。这是指神要使用腓立比信徒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工作或帮助,来使保罗得着释放。我们要为保罗看重这样一群软弱的信徒的祷告而感到惊奇。他认为他们的能力足以挫败罗马的计划和强大的权势。那是真的;基督徒可以藉着祷告,影响国家的命运和改变历史进程。 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意指圣灵为他伸张的能力──圣灵供应给他的力量。一般来说,那是指「圣灵供应给信徒的无限的资源,这资源能使信徒在任何景况下都能站立得稳」。 一20 他想到信徒的代祷和圣灵的帮助,表示切切盼望自己永不会羞愧,而能常常无所畏惧地为基督作见证。 无论审判结果如何──无论他能获释或要受死──他的目标是基督在他身上照常显大。显大的意思不是使基督变得更伟大。他已经是伟大的,而我们不能作任何事使他更伟大。显大的意思是叫基督被人尊敬或赞美。金尔指出,我们可以怎样于在生时叫基督在我们身上显大: 用嘴唇叫他显大──喜乐地为他作见证;用双手叫他显大──喜乐地事奉他;用双脚叫他显大──喜乐地作他的差事;用双膝叫他显大──喜乐地跪下来为他的国祷告;用肩头叫他显大──喜乐地肩负彼此的重担。(注7) 基督也可以藉死在我们的身上显大──身体为事奉他而衰残;身体被残忍的长矛刺透;身体被石头掷得满身破损或受火刑。 一21 简单来说,这就是保罗的生活哲学。他不是为名利或享乐而生活。他生活的目标是去爱、去敬拜和事奉主耶稣。他希望自己的生命象基督的生命。他盼望救主能透过他去彰显他的生命。 我死了就有益处。死了就是与基督同在,并且永远象他;就是以不出偏差的心,不会偏离的双足来事奉他。平常我们不会以死为我们的益处。悲哀的是,今天人的展望似是:「活着就得着世上的益处,死了就不再有益处。」但朱伟慈说:「对使徒保罗来说,死并不是一个黑暗的通道,我们的财宝并不会腐朽变坏。那是一个充满恩典的过渡,是『通往光明的隐蔽通道』。」(注8) 一22 若神的旨意是叫保罗在肉身活着多一点时间,那就是要成就他工夫的果子。他可以给主的子民多一点帮助。但他很难作出决定──返回他所爱的救主身边,还是留在世上服侍主,这也是他心爱的工作。他不知道该挑选什么。 一23 在两难之间,意思是要在两者中作一选择──返回天家或留在世上作基督耶稣的使徒。 他热切地盼望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若他只是考虑自己的好处,无疑他会作出选择。 留意保罗并不相信任何有关灵魂安睡的理论。他相信基督徒死后会与基督同在,享受与主同在的喜乐。多么荒谬,象今天一些人一样,竟然说:「活着就是基督,睡了就有益处。」或「离世安睡,是好得无比的。」新约用「睡了」来形容信徒死时身体的状态(帖前四14),而不是形容他的灵魂。灵魂安睡是杜撰出来的理论。 也请留意不要把死亡和主再来混淆起来。人死的时候,是离世与主同在。在教会被提的时候,是主来接我们。 一24 为腓立比信徒的缘故,保罗留在世上多一点时间更是要紧的。我们不能不受这心灵伟大的人那无私之爱所感动。他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安舒,而是想到怎样对基督的工作和他子民的福祉是最好的。 一25 既然这样深信──深信他仍要在世指导、安慰、鼓励圣徒──保罗知道当时他不会被处死。他怎样知道?我们相信他既与主有那么亲密的关系,圣灵必能把这知识给予他。「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诗二五14)那些与神深交、安静默想的人,能听到神的声音,这声音被今天生活中的繁忙、嘈杂和喧闹掩盖了,惟有贴近神的人才能听到。保罗是贴近神的。 保罗在肉身活着,便能激发他们灵里长进,增加他们的喜乐,因他们信靠主,那喜乐是属于他们的。 一26 保罗既免于死,在世得着更长的寿命和事奉的日子,腓立比信徒在他再次到访时,应有更多理由要欢乐。保罗到达腓立比时,他们必会紧紧拥抱他,与他亲嘴,并赞美主,这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也许他们会说:「保罗,我们一直为你祷告,但老实说,我们并没有期望在这里再见到你。主竟再次差你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多么感谢赞美主!」 一27 保罗在此加上一句提醒的话:「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基督徒应该有基督的模样。天上的子民行事为人应有天上的样式。我们应按着自己的身分来行。 使徒保罗除了呼吁他们要言行一致外,也请他们操守坚定。他特别希望无论他亲自到访,或是不在他们那里,只是听见他们的景况,也可知道他们有同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即基督信仰,齐心努力。基督徒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他们不应互相倾轧,而应彼此联手对付敌人。 一28 他们也不要怕福音敌人的惊吓。面对逼迫而无惧有两重意义。首先,那是敌挡神之人要灭亡的凶兆。其次,那是勇敢地面对敌人烈怒之人得救的记号。这里的得救用于将来的含意,指圣徒最终要免于试炼,身体灵魂都要得赎。 一29 腓立比信徒应记得为基督受苦和得以信服基督是他们的权利。 杰佛夫.约翰博士说,有一次他被一群愤怒的异教徒包围,并被他们殴打。他用手掩着面,当他挪开手时,看见手上竟染满鲜血。「他心里充满一种被高举的超凡感觉,并且因自己配得为基督受苦而喜乐。」在基督信仰中,受苦竟也被高举至这样一个高超的境界,不是很叫人注目吗?真的,「当人与那位无限者相交,就是一件琐事,也有不朽的火为它燃烧。」十字架使人尊贵和高尚。 一30 本节可与上一节连系如下: 你们已得着为基督受苦的权利,因为你们参与争战,正如我在腓立比时,你们在我身上所看见,现在又听见我仍在参与的争战一样。 叁.根据基督谦卑和舍己的榜样,劝勉信徒合一(二1~16) 虽然腓立比教会在许多方面都可作众教会的榜样,且保罗也有理由亲切地称赞他们,但他们中间也有彼此不和的暗涌。有两个妇人──友阿爹和循都基──彼此有不同的意见(四2)。我们最好记得这一点,因为使徒保罗在第二章,直接处理神子民间之争论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二1 本节中的若并不是代表疑惑,而是用于理论。本节列出使信徒和谐相处,彼此合作的四个要点。使徒保罗是说:「我们在基督里既有这么多劝勉,他的爱心既有这么大的说服力,圣灵既已使我们一起有这样奇妙的交通,基督信仰中既有这么多的慈悲怜悯,我们就应该彼此融洽相处。」 迈耳描述这四个动机如下: 1. 基督的诱因, 2. 爱心所给予的关怀, 3. 圣灵的分享, 4. 慈悲与怜悯。(注9) 显然使徒保罗是根据信徒对基督共同的热爱、共同被圣灵拥有,恳求他们要合一。因着在基督里的种种,他身体的各肢体应有同一的意念、爱心、心思、意见。 二2 若这些论点对腓立比信徒来说是重要的,保罗就以这些论点为基础,恳求他们使他的喜乐满足。到这时候,腓立比信徒确已给予保罗很大的喜乐。他没有一刻曾否定这一点,但现在他求他们使他喜乐的福杯满溢。他们可以做到,只要他们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 这是否说所有基督徒的思想和言行都要相同?神的话并不曾这样暗示过。虽然我们必须在基督信仰的主要原则上意见相同,但显然在许多次要的事情上,必有不同的意见。划一与合一并不相同,我们可以合一而不划一。虽然我们不一定在次要的事情上意见一致,但在不涉及主要原则下,为了别人的好处,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意见收敛一下。 意念相同的真正意思是有基督的意念,从他的角度去看事物,按着他的反应来作出反应。爱心相同意指对别人所显出的爱心,与主向我们所显的爱心相同,那是一种不计代价的爱。有一样的心思意思是向着同一个目标和谐地同工合作。最后,有一样的意念意思是有合一的行动,显出基督的心意正指挥着我们的活动。 二3 凡事总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因为这两样是神子民合一的最大敌人。结党是要当首领的一种欲望,且不计较代价如何。贪图虚浮的荣耀指骄傲或自我表现。每当你看见有人喜爱结集私党,或高举他们自己的主张,你就会发现争论和结党在萌芽。本节下半部提出补救的方法,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这不是说我们要看罪犯的道德比我们高,而是我们应不自私地为别人而活,把他们的利益放在我们自己之上。我们从神的话语中读到这样一个劝勉是很容易的事,但要了解其中的意义,并付诸实行又是另一回事。看别人比自己强的意念完全与人类的观念相反,我们也不能凭自己的力量去这样做。只有当我们有圣灵的内住和赐力,我们才能做得到。 二4 要解决神子民中间的问题,方法就是多关心别人的事,过于自己的事。本节中的别人确实是本章的钥字。我们若献出生命来服侍别人,便能超越人自私结党的心。 是别人,主啊,是的, 让「别人」成为我的座右铭; 求主助我为别人而活, 好叫我活着象你。 ~梅格斯 二5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保罗要把主耶稣基督的榜样展示在腓立比信徒眼前。他表现的是哪一种态度?他对待别人的言行有何特征?金尔描述主耶稣的心思如下:(1)无私的心;(2)牺牲的心;(3)服事的心。主耶稣时时刻刻都是想着别人。(注10) 他不曾为自己的忧伤流眼泪, 只有汗如血点为我流。 ~盖伯励。 二6 读到基督耶稣本有神的形象,我们知道他从永恒已存在为神。本节的意思不是他只是象神,而是他实实在在是神。 但他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我们在这里必须分辨位格上和地位上的与神同等。在他的位格而言,基督一直都是,而且将来也是与神同等。若要他放弃这位分,那是不可能的。但地位上同等却有所不同。从亘古之先,基督在地位上已经与父神同等,享受天上的荣耀。但他不以为这地位是他要不惜一切代价持守的。当世上充满失丧的人,需要他的救赎,他便甘愿放弃这地位上的与神同等──即天上的安舒和喜乐。他不以为那是他要在任何景况都紧握着的东西。 因此,他愿意到世上来,忍受有偏差的人对他的顶撞。父神从没有被人吐唾沫,或殴打,或钉十字架。在这意义上,父比子大──不是在位格上比他大,而是在地位上和生活形式上比他大。耶稣在约翰福音十四章28节曾表达这观念:「你们若爱我,因我到父那里去,就必喜乐,因为父是比我大的。」换句话说,门徒应该为着基督要返回天上的家而喜乐。主在世上的时候,曾被残忍地对待和拒绝。他的状况曾比父神卑微。在这意义上,父神是比他大的。但当他返回天家后,他的状况和位格,都要父神同等。 纪霍德解释说: 因此,第二句(「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所描述的就不是指其本质,而是指存在的模式;存在的模式可由一种转为另一种,但主要本质却不变。让我们看看保罗自己的例证。哥林多后书八章9节说:「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这里在两种情况下,都只是存在模式的改变,而不是本质的改变。一个穷人成为富人后,他的存在模式改变了,但他作为人的本质却没有变。神的儿子也是这样,从富足荣耀的存在模式(那是他神性本质的彰显),他为我们的缘故(在他的人类生命而言),降至无限微卑、贫穷的存在模式;他连同人的本质取了这存在的模式。(注11) 二7 反倒虚己。字面的意义是:「但他倒空了自己。」马上出现的问题是:「主耶稣从自己倒空了什么?」 要回答这问题,我们必须极度小心。人试图解释这种倒空,结果往往抹杀了基督神的属性。例如,有些人说,主耶稣活在世上时,不再有全知全能的本质。他不可再在同一时间存在于所有地方。他们说,主耶稣降世为人时,曾放下这些神的属性。有些人甚至说他也受着人的各种限制,他也会犯错,他也会接受当时庸俗的意见和神话! 我们全然否定这种说法。主耶稣降世时并没有放下神的任何属性。 他仍是全知的。 他仍是全在的(同时存在于所有地方)。 他仍是全能的。 他所倒空的,是他与父神同等的地位,并以人类肉体遮盖着神性的荣耀。虽然他的荣耀被隐藏起来,但却是存在的;有时他也彰显自己的荣耀,如在登山变象时。他活在世上时,没有一刻是不拥有神所有属性的。 他把最神圣的装束弃置了, 并用泥土把神性的位格遮盖, 他在那装束内彰显奇妙的爱, 重拾那些他从来没有拿走的。 如上文所说,我们解释「他倒空自己」时,必须十分小心。最安全的方法是用随后的经文来作解释。他倒空自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换句话说,他倒空自己的方法是取了一些他从前没有的东西──人性。他没有放下他的神性,只是放下他在天上的地位,而且只是暂时性的。 若他只是一个人,这行动算不上是倒空自己。我们生在世上并不是倒空了自己。但神成为人,则是他把自己倒空了。事实上,只有神可以这样做。 取了奴仆的形象。救主道成肉身的生活,可用约翰福音十三章4节概括起来:「耶稣……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手巾或围巾,是一个服事的标记。那是奴隶的标记。宝贵的主耶稣也用了这记号,因为他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二○28)。让我们停下来,再思想这段经文的思路。腓立比的圣徒之间起了争论。保罗劝勉他们以基督的心为心。简言之,这里的论点是,基督徒若愿意降卑,服侍别人,并愿意舍弃自己的性命,圣徒之间便不会有争论。人若愿意为别人死,一般来说是不会与他们争吵的。 基督常常都存在,但他生在世上成为人的样式,意思是「作一个真正的人」。主的人性与他的神性一样真实。他既是真神,也是真人。那是多么奥妙的事!没有一个被造的人能够明白这事。 二8 本段经文的每一部分,都描述神的爱子不断加深的降卑。他不但愿意离开天上的荣耀!他更倒空自己!他取了奴仆的形象!他成为人的样式!至此经文说他自己卑微!为了拯救我们这些有偏差的灵魂,他愿意降至最深的深渊。愿他荣耀的名永远得着称颂! 他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这在我们眼中是不可思议的!纵使要他付上性命,他也顺服。存心顺服,以至于死,意思是他顺服到底。他就是那卖掉所有去买那贵重的珠子的商人(太一三46)。 且死在十字架上。钉十字架是最羞辱的死刑。它可与绞刑、电椅,或毒气室──只为杀人者而设的──相比。十字架就是天上至荣耀的主,降至世间来的时候,世人为他而设的死刑。他不可以自然地寿终正寝,他不可以意外地死去,却要羞辱地死在十字架上。 二9 这里有一个突然的转变。上述几节描述了主耶稣所作的。他选择了自我降卑的道路,他没有为自己争取名誉。他自己卑微。 现在我们来看神所作的。救主自己卑微,神则将他升为至高。他没有为自己争取任何名誉,神却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他屈膝服侍人,神却宣告万膝要向他跪拜。 对腓立比信徒来说──并对我们来说──这段经文蕴含的教训是什么?那教训就是,通往天上的路要向下走。我们不应高举自己,却要作别人的仆人,这样,到了时候,神就要把我们升高。 神高举基督,使他从死人中复活过来,并打开天门迎接他,叫他坐在自己右边,且不止于此──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对于此名是什么,学者各有不同的见解。有些说那是耶稣一名,当中包含耶和华的名。以赛亚书四十五章22至23节宣告万膝要向耶和华(神)的名跪拜。 有些则认为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只是一种修饰的方法,是指宇宙间一个最高的位置,是一个代表优越和治权的位置。上述两种解释都可接受。 二10 神对基督的救赎工作完全满意,以致他吩咐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都要向他屈膝。并不表示一切生物都会得救。那些现在不愿意向他屈膝的,有一天会不得不这样做。那些在他施恩的日子不去与神和好的,到了他审判的日子就要屈从。 二11 带着无比的恩典,主从荣耀的天上降至伯利恒,再往客西马尼,最后至各各他山上。神却赐他尊贵荣耀,叫世人都向他下拜,并向世人宣布他的主权。那些否认他的人,有一天要承认他们的愚昧,承认他们的错误,并承认拿撒勒人耶稣确实是荣耀之主。 结束这段有关主耶稣的位格和工作的伟大经文之前,要复述一下,那是保罗处理腓立比教会中一些小问题时所提出的。保罗不是要写一篇关乎主的论文。他只是要更正圣徒中一些自私和结党的倾向。要解决这问题就得有基督的心。保罗在每一个景况中都让主介入。欧德曼写道:「纵使是处理最伤脑筋、最烦恼、最讨厌的事情,他也能用这样美妙的方法把真理说明,使它看象一件贵重的珠宝藏在泥里。」(注12) 二12 使徒保罗述说了基督光辉璀灿的榜样后,便准备回到他根据这榜样而给予的劝勉中。 当保罗与他们同在的时候,腓立比信徒是常顺服保罗的。保罗如今不在他们那里,他们更是顺服的,当恐惧战兢,作成他们得救的工夫。 我们又来到一段引起许多混淆的经文。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保罗并不是说救恩可以藉行为赚取的。在保罗的书信中,他多次强调救恩并非靠行为,而是藉着人在主耶稣基督里的信心。那么,本节的意思是什么? 1.经文的意思可能是指我们要作成神已放在我们身上的救恩。神把永恒的生命白白赐给我们,我们要藉着圣洁的生活把这生命活出来。 2.这里的得救可能指解决腓立比教会问题的方法。教会中有一些争吵论战,使徒保罗已给予他们解决的方法,现在他们要有基督的心,使他们能应用这些解决的方法。这样,他们便要作成他们得救的工夫,或解决困难的方法。 这里谈到的得救并不是灵魂的得救,而是把信徒从网罗中拯救出来,这网罗会妨碍他们行出神的旨意。温尼循着相同的脉络,指那是现今从偏差中得释放的整个经历。 在新约中,得救有许多不同意义。我们从一章19节已留意到那是指从狱中得释放,一章28节,那是指我们的身体最终要从偏差中得拯救。在任何情况下,得救的意义多少也要按上下文来决定。我们相信在这段经文中,得救是指解决腓立比信徒之间的问题──他们的争论──的方法。 二13 保罗在此提醒他们,他们能够作成得救的工夫,是因为他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他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意思是首先把意念放在我们心里,叫我们按他旨意行的,是神自己。然后,他也在我们心里运行,使我们得着能力行出他的旨意。 我们再一次看见神、人奇妙的结合。一方面,神吩咐我们作成我们得救的工夫。另一方面,只有神能使我们做得到。我们必须尽自己本分,神也会尽他的责任。(然而,这观念不适用于宽恕偏差或重生。救赎完全是神的工作。我们只是相信和进入神的救赎中。) 二14 我们成就他的美意时,不应有任何怨言或疑问:「不是好歹要做,而是胜利地行出来。」发怨言、起争论往往只会更触怒神。 二15 若能避免埋怨和争论,我们便无可指摘、诚实无伪。无可指摘即我们对这人无法有所指控(参看但六4)。一个无可指摘的人也会出偏差,但他能道歉、承认偏差、改过(在许可的情况下)。诚实无伪即真诚没有诡诈。 神的儿女……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应是无瑕疵的。藉着没有瑕疵的生活,神的儿女能够格外清晰地从这黑暗的世界中站出来。 这使保罗想到腓立比信徒在黑夜中好象明光照耀。夜愈暗,光就显得更亮。基督徒是明光或拿着光的人。他们不能造出光来,却可以反照主的荣光,叫人从他们身上看见耶稣。 二16 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我们象明光照耀,但那不能免除我们用声音见证主的责任。我们应有生命和嘴唇双重的见证。 腓立比信徒若能履行这些任务,使徒保罗知道他在基督的日子就有得荣耀的理由。他感到自己不单有责任看见灵魂得救,也要把个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一28)。 基督的日子指他再来对信徒的事奉作审判的时候(一6、10)。若腓立比信徒忠心为主作工,那日便显出保罗的事奉不是徒劳的了。 肆.保罗、提摩太、以巴弗提活象基督的榜样(二17~30) 保罗在先前的部分已指出主耶稣是谦卑的最好榜样。然而,有些人会说:「但他是神,我们只是凡人。」保罗在此便举出三个榜样,他们都是以基督的心为心的人──他自己、提摩太、以巴弗提。若基督是太阳,这三个人便是月亮,他们反照出太阳的光辉。他们是黑暗世上的明光。 二17 使徒保罗使用一幅美丽的图画来描述腓立比信徒和他自己的事奉。他从犹太人和异教徒共有的风俗中藉用这幅图画,就是浇奠在供献的祭物上。 他以腓立比信徒为献祭者。他们的信心是供献的祭物。保罗自己是被浇奠的。他乐于以殉道被浇奠在祭物和他们信心的供献上。 威廉斯评论说: 使徒保罗把腓立比信徒的献身和努力与他自己作一比较;他高抬他们的供献,却低贬自己的供献。他们同样是为了福音的缘故舍弃生命,但他看他们的行动是一个很大的祭物,而他自己只是浇在他们之上的一个奠祭而已。在这美丽的修辞之下,他谈到那可能临到他的死亡是殉道。(注13) 若主命定他如此,他要因此喜乐。 二18 腓立比信徒也要照样(为着相同的理由)喜乐,并且与保罗一同喜乐。他们不应以保罗可能面临的殉道为可悲的,反要为他这样光荣地返回天家而向他祝贺。 二19 保罗引述两个自我牺牲之爱的榜样──主耶稣和他自己。他们两者都愿意倾倒自己的生命以至于死。保罗要讲述的,还有两个无私的榜样──提摩太和以巴弗提。 使徒保罗盼望尽快打发提摩太到腓立比去,好让他知道他们的消息而得着安慰。 二20 在保罗的同伴中,提摩太特别无私地关怀腓立比信徒的属灵景况。没有别人是保罗有信心可差往腓立比去的。对提摩太这位年轻人来说,这确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二21 别人都只是埋首于自己的利益之中。他们都热衷于今生的事,没有时间求耶稣基督的事。当我们顾虑今生的家庭、居所、一切的物质时,这个信息是否也给我们一些提醒?(参看路八14) 二22 提摩太是保罗在真道所生的儿子,而他也忠心地尽他的责任。腓立比信徒知道提摩太的明证,知道他可贵之处,他在传福音的工作上,待保罗象儿子待父亲一样。 二23、24 提摩太既这样证明了自己,保罗就盼望他知道向该撒上诉的结果后,能尽快打发他到腓立比信徒那里去。保罗说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所指的无疑就是这个意思。他盼望上诉成功,可以重获自由,能再次探访腓立比教会。 二25 跟着我们看见以巴弗提有基督的心。他会否就是歌罗西书四章12节提到的以巴弗,我们不能确定。无论如何,他确曾住在腓立比,是当地教会的一个传信者。 保罗说他是:(1)我的兄弟;(2)与我一同作工;(3)与我一同当兵。第一个称谓显出他们亲密的关系,第二个指出他们的劳苦,第三个他们的争战。他是一个能与别人同工合作的人,在基督徒生活和事奉方面来说,这确实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信徒要独立工作,凡事自己决定诚然不易,但要与别人一起工作,作别人的手下,容许各人有不同意之处,为整体的好处而收敛自己的意愿和意见,是困难得多的事。让我们一同作工,一同当兵! 此外,保罗又说他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这又给予我们有关以巴弗提之个性的提示。他愿意做一些普通和低下的工作。今天许多人只喜欢做一些公开和讨好的事情。我们当怎样为那些安静、默默地执行日常工作的人感恩!以巴弗提谦卑地做一些粗工,神却高举他,把他忠心的事奉记载在腓立比书第二章里,让后世代代相传阅读他的事迹。 二26 圣徒差遣以巴弗提去帮助保罗──旅程最少有七百哩。这位忠心的使者终于病了;他实在病了,几乎要死。这事使他难过──不是因为他病了,而是恐怕众圣徒知道他病了。他们若知道此事,可能会责备自己不应差遣他去,使他生命遭遇危险,我们在以巴弗提身上确实看见「一个不顾自己的心」。 许多基督徒惯于极之详尽地谈论他们的疾病或手术。很多时候,那只是显出人为自我而活的偏差:自怜、自我表现等。 二27 以巴弗提病得几乎要死,然而神怜恤他。这段经文十分宝贵,让我们看见有关神的医治的真理: 1. 首先,病不一定是因为偏差。这个人病了是因为他忠心地事奉(见30节):「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 2. 第二,我们晓得立刻神迹地医治人不常是神的旨意。经文似乎显示以巴弗提的病已有一段时间,而他的康复也是渐进的(也参看提后四20;约叁2)。 3. 第三,我们晓得医治是神的怜悯,而不是一些我们可以向他求,以为是我们的权利的事。 保罗补充说神不但怜恤以巴弗提,也怜恤他,免得他忧上加忧。使徒保罗因被下监已有不少痛苦,若以巴弗提去世,他会更加忧伤。 二28 现在以巴弗提已康复,保罗便越发急速打发他回家。腓立比信徒看见这位他们所爱的弟兄回来,就可以喜乐,保罗也可以少些忧愁。 二29 他们不但要欢欢乐乐的接待以巴弗提,而且也应尊重这个神所爱的人。能参与主的事奉是极大的尊荣和权利。圣徒应承认此事,纵使那是关乎一个他们熟识的人。 二30 上文已提过,以巴弗提的病是直接跟他不懈地事奉基督有关。这在主眼中是极宝贵的。我们宁可为基督烧尽,而不锈坏。事奉耶稣而死,胜于病死或遇意外而死。 「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是否暗示腓立比信徒忽略了保罗,而以巴弗提则补足了他们没有作的呢?这个解释似乎不合理,因为是腓立比的圣徒主动差遣以巴弗提往保罗那里的。 我们认为那供给上的不足是指他们由于远在罗马,不能亲自探望保罗,给他直接的帮助。保罗并没有责备他们,他只是说以巴弗提作他们的代表,做了腓立比信徒不能亲自做的事。 伍.警告信徒防备假师傅(三1~3) 三1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并不表示保罗要结束本信。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至于那未尽的话……」。四章8节也用了相同的字眼。 他劝勉他们要靠主喜乐。基督徒常可在主里有真正的喜乐,无论他们的景况如何。「基督徒歌唱的源头远在高天之上。」没有事情能真正影响他的喜乐,除非先把救主从他身上抢去,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人的快乐会受痛苦、悲伤、疾病、穷困和惨事所影响。但基督徒的喜乐凌驾于所有生活的波折之上。保罗在狱中也能这样劝勉信徒,足以证明这一点。我们确实可以听取一个象他这样的人的劝告! 他一再向腓立比信徒重复他自己的话,并不觉得厌烦,因为他知道那是为了他们的安全。但他怎样重复自己的话呢?这是否指他先前谈到他们要靠主喜乐呢?还是随后他吩咐他们防备犹太派人的警告?我们相信他所指的是后者。他在第2节三次提到防备一词。这样的重复,于他并不为难,于信徒则是一个真正安全的措施。 三2 他们要防备犬类……作恶的和妄自行割的。这三种表达大概都是指同一群人──假师傅,他们意图把基督徒规限在犹太律法之下,并说公义要藉着守律法和礼仪得到。 首先,他们是犬类。在圣经中,犬类是不洁的动物。犹太人用这词来形容外邦人!在东方国家,犬只是无家可归的,它们在街头流浪觅食。保罗在此反过来用犬类形容犹太的假师傅,他们意图败坏教会。他们真是在教会以外的,他们努力要靠着礼仪而存在。他们「选择拾取桌子下的零碎而不去坐席」。 第二,他们是作恶的。他们声称是真信徒,争取进入基督徒相交中间,为要传播他们虚假的教训。他们作工的结果只会是恶的。 保罗跟着称他们为妄自行割的。这是针对他们守割礼的观点而作出的讽刺描述。毫无疑问,他们坚持人要得救必须先行割礼。但他们只是取了割礼的物质和字面意义,完全不考虑其属灵意义。割礼的含意是向肉体死,意思是人不可听从肉体的意愿而行。他们坚持人必须行割礼,但却任由肉体为所欲为。他们没有真心承认肉体已钉在十字架上死了。保罗是说他们只是自割妄行的人,不晓得分辨仪式和仪式里深藏的含意。 三3 保罗指出,与此大大不同的是我们(真信徒)是真受割礼的──不是指那些生于犹太家庭,或实际上已经受了割礼的,而是那些知道肉体不能带来任何益处,并且人不能靠自己的努力赢取神认可的一笑。保罗跟着指出那些真受割礼之人的三个特征: 1. 他们以神的灵敬拜。那就是说,他们的敬拜是真正属灵的敬拜,并非只是仪式而已。在真正的敬拜,人凭着信进入神的同在,并倾出他的爱、赞美、崇敬。另一方面,魂的敬拜则只被宏伟的建筑、精美的摆设、细致的礼仪、巧织的祭袍和投合人感官的东西所吸引。 2. 真受割礼的人在基督耶稣里夸口(或作喜乐)。只有他是他们夸口的根据。他们不因个人的成就、文化背景,或谨守圣礼而骄傲。 3. 他们不靠着肉体。他们不认为他们可以先凭着肉体的努力得救,然后靠自己的力量得蒙保守。他们不期望他们亚当的本质能带来什么好东西,因而一无所有也不会失望! 陆.保罗为基督抛弃世袭的权利和个人的成就(三4~14) 三4 保罗想到这些人怎样因他们属肉体的优点和成就夸口,他必定是露出一丝微笑。他们若可以自吹自擂,他更可以!在其后两节,他指出人通常夸口的东西,他凭着与生俱来的资产,就比他们更超卓。「他似乎拥有各种尊贵,就是那些刺激人去梦想,燃点人的热望的。」 关乎这两节经文,晏诺慈曾说:「一个自义的法利赛人惯用的手段都盘存在这里了。他乐于展示污秽的废物,并公然示众。」 你会注意到保罗谈到祖宗(5节上)、信仰正统(5节下)、活动(6节上)、道德(6节下)各方面的骄傲之处。 三5 这里就是保罗列出他在天赋和肉体上的优点: 第八天受割礼──他生来就是犹太人,不是以实玛利人,也不是进犹太教的人。 是以色列族──是神在地上的选民。 属便雅悯支派──一个被看为贵族领袖的支派(士五14),第一位以色列王也由此支派而出。 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他属于以色列民族中的那一小撮人,他们仍持守着原来的语言、风俗和习惯。 就律法说,是法利赛人──法利赛人仍持守正统信仰,而撒都该人则已摒弃了复活的教义。 三6 就热心说,我是逼迫教会的──保罗意图扫除基督徒这个「党派」时,他真的以为自己在事奉神。他看见基督徒已成为他自己宗教的威胁,因而感到必须铲除他们。 就律法上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这不可能是说保罗已守了全律法。他在罗马书七章9至10节承认他并没有守全律法。他说自己是无可指摘,而不是无偏差的。我们只可结论说,保罗违犯律法的任何部分时,他会着意地献上当献的祭。换句话说,他从前是按字义谨守犹太教律例的人。 因此,按出生、血统、宗教正统、热心、个人的义来说,大数的保罗是一个很杰出的人。 三7 但保罗现在要全然放弃这一切。他在这里列出他自己的「损益表」。在一边,他列出了上述各项,那些先前他以为有益的。另一边,他只写了基督这名字。他把先前看为有益的跟他在基督里得着的相比,先前的就算不得什么,他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金尔说:「所有在金钱上、物质上、身体上、知识上、道德上、宗教上的益处,要跟那最大的益处相比时,全都不算得是益处了。」(注14) 只要他仍信靠这些东西,他就仍未得救。他一旦得救了,这些东西对他来说都不再有意义,因为他已见过主的荣光,其它荣光相比之下似乎都不是荣光。 三8 保罗到基督面前来领受救恩时,他已抛弃万事,因为与认识主基督耶稣这至宝相比,万事都是没有价值的。以认识……为至宝是一种希伯来人的表达法,意思是「那卓越的知识」或「这知识的无可比拟的价值」。 世系、国籍、文化、地位、教育、宗教、个人成就──使徒保罗不再以这些来夸耀。他已视这些为粪土或废物,为的是要得着基督。 虽然保罗在本节和下一节用了现在时态,但他主要是回顾他悔改归主的时候。为要得着基督,他要丢弃从前以为宝贵的事。若要得着基督,他便要跟母亲的宗教、父亲的世系和他自己的个人成就「话别」。 他确实已这样做!他已完全切断了以犹太教为得救盼望的关系。他这样做的时候,亲人与他断绝关系,从前的朋友否认与他有关,本国的人也要逼迫他。他成为基督徒的时候,实实在在是丢弃了万事。 由于本节用了现在时态,看来好象保罗仍在寻求要得着基督。事实上,他第一次承认基督是主和救主时,已经得着了基督。然而,现在时态指出这仍是他的态度──若把万事与认识主耶稣来比较,他仍以万事为粪土。他心里极大的盼望是「基督是我的至宝」。不是金,不是银,不是宗教上的荣誉,而是基督。 三9 并且得以在他里面。这看来又好象保罗仍然寻求得以在基督里面。实际上是他在回顾自己得救前所面对的重大决定。他是否愿意放弃一切赚取救恩的努力,单单信靠基督呢?他已作了抉择。他已抛弃万事,为要得以在基督里面。相信主耶稣的那一刻,他在神面前已经有一个新的位置。他不再被看为有偏差之亚当的儿子,现在他被看为在基督里,享有主耶稣在神面前享有的恩宠。 同样地,他已抛弃他那自义──寻求以守律法得胜──的污秽,选择了神的义,那是神赐给每一个接受救主的人的。这里谈到义好象一件袍子。要站在神面前蒙悦纳,人必须有义。但人不能制造义。因此,神在恩典中,把义赐给那些接受他儿子为主和救主的人。「神使那无偏差的(基督)替我们成为偏差,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五21) 我们要再次强调第8节和本节并不是说保罗仍未接受神的义。相反,当他在往大马色的路上得着重生时,义已成为他所拥有的。这里的现在时态只显示那重要事件的结果延续至今,保罗仍认为基督比他所丢弃的任何东西有价值得多。 三10 阅读本节时,我们看见使徒保罗生命中最高超的情操。迈耳称之为「心灵对基督的追寻」。 这段经文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灵意化」,意思是受苦、死和复活不要按字面去解释,而以为是某些属灵经历的描述,如精神上的痛苦,向己死,活出复活的生命等。然而我们认为本节应按字面意义来理解。保罗说他盼望能跟基督昔日在地上生活那样生活。耶稣曾受苦吗?保罗也想受苦。耶稣曾死去吗?保罗也希望在服侍基督时,能为主殉道。耶稣曾经从死人中复活吗?保罗也希望能这样。他知道仆人不能高过主人,因而决意在基督的受苦、死和复活上跟随他。他不是说所有人必须有这种观念,但对他来说,他并没有别的道路。 使我认识基督。认识基督意思是每一天更多与主亲近,以致使徒保罗自己能更象基督。他盼望自己能活出基督的生命。 晓得他复活的大能。那叫主从死人中复活的大能,圣经描述为宇宙间可见的力量最尽至的展示(弗一19、20),似乎所有恶者都决意要把基督的身体留在坟墓里。神在第三天叫主耶稣从死人里活过来,击败了这凶恶的大军。这大能是所有信徒凭信可自由取用的(弗一19)。保罗是在指出他切望在生命和见证中经历这大能。 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要为基督受苦,我们需有属神的能力。这是保罗把他复活的大能放在和他一同受苦之前的原因。 在主的生命中,受苦是在荣耀之前。因此在保罗的生命中也必须如此。他必须分担基督的受苦。他知道自己的受苦不象基督一样有赎偏差的价值,但他也知道,主既被人拒绝、鞭打、钉十字架,他若活得奢华舒适,似乎显得并不合宜。朱伟慈评论说:「他并不满足于分享橄榄山上的胜利;他希望感受一下客西马尼园的苦痛、失意和孤寂。」(注15) 效法他的死。如上文已提到,本节往往被解释为保罗希望活出钉十架的生命,向偏差、向自我、向世界死。但我们感到这解释使这段经文失却其震撼力。意思确实存在,但却不止于此。保罗热切忠心地跟随那死在各各他山之十字架上的那一位。而且,当基督教会第一位殉道者殉道时,他是在场的;事实上,他是杀死这位殉道者的同谋!我们相信保罗事实上是切望能以同样的方式倾出他的生命。若保罗往天家的路比殉道更舒适,他在天家遇见司提反时,也许会感到尴尬。朱伟慈同意这看法,他说: 许多基督徒不厌恶付出,只要不用「流血」。他们付出那些容易拨出来的。他们献上的礼物是跟他们没有切身关系的东西,他们的降服是不需流血的。只要不涉及性命,他们愿意牺牲;若主要求人付上生命,他们便不见了。在每一次胜利的进城,他们都站在显眼的位置,他们也愿意为鲜艳的装饰──横额或棕树枝──付出一点金钱;但当欢呼声变成似有不祥之兆的私语和胁迫,而各各他山也在望时,他们便悄悄地离去,逃往安全的幽僻之地。 然而这里有一位使徒,他快乐地期待这最终的、危险的要求。他几乎按捺不住,要在天国的事奉中让他血的力量淌滴!若有倾倒生命的需要,他极之乐意去做!(注16) 在一个相似的脉络上,戴德生写道: 为要得着世人的生命,我们有必要付上自己……要结果子就要背十字架。「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我们知道主耶稣怎样多结果子──不单是背起他的十字架,更是死在十字架上。我们是否从这事知道更多怎样与主相交?我们并没有两个基督──一个为悠闲之基督徒而设悠闲的基督,一个为特别的基督徒而设辛劳受苦的基督。我们只有一位基督。我们是否愿意住在他里面,并且多结果子呢?(注17) 最后,高斯说: 认识在荣耀中的基督是保罗最高的愿望,而保罗若不是热切期待于基督所在的地方接触他,他就不会存有这个愿望。这样,那渴慕他的心本能地转向那路径,就是他到达荣耀之地的路径,并热切期望走上他所踏过的路,在那地接触他。心里问:「他是怎样得到那荣耀的?是否透过复活?受苦和受死不是必须在复活之前吗?」然后心又说:「透过引他往那里的路,接触那在复活之荣耀里的他;没有比这更能使我快乐的。」这是殉道者的精神。保罗盼望作一个殉道者,踏上受苦和受死的路,沿着那得着他的心者所走过的路得到复活与荣耀。(注18) 三11 我们又再遇到一个注释上的难题。我们要按字面意义来理解,还是要取其灵意呢?解经家提出多种不同的解释,主要如下: 1. 保罗不确定他会否从死里复活,因此他尽全力确保他在复活中有分。这观点是没有可能的!保罗常常说复活是靠着恩典,不是靠着人的行为。此外,他曾表示他有确实的信心,相信他会在复活中有分(林后五1~8)。 2. 保罗并不是谈到肉身的复活,而是指他愿意在世上活出复活的生命。也许多半解经家都持这观点。 3. 保罗是谈论肉身的复活,但他并不是担心自己在复活中是否有分。他谈到他不在乎通往复活之路上可能要面对的受苦。他愿意忍受试炼和逼迫,若那是在现今与复活之间要发生的事。「或者我也……」不一定是表达他的疑惑(参看徒二七12;罗一10,一一14),而是表达他那不计代价的强烈盼望。 我们同意第三个解释。使徒保罗希望与基督相似。基督曾受苦、死亡,并从死里复活,保罗也希望能够这样,过于想望别的事情。我们恐怕自己贪图舒适、奢华、安定的欲望,常使我们剔除这些经文里尖锐的地方。我们要按其面值──字面意义──来理解,除非那意义按圣经其余的经文来看是不可能的。这不是较安全的做法吗? 离开本节之前,我们应注意保罗是说从死里复活。这不是所有已死之人的复活,而是有些人会复活,其余的则留在坟墓里的那次复活。从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13至18节和哥林多前书十五章51至57节,我们知道信徒在基督来临时将要复活(有些在教会被提时,有些则在大灾难的末了),但其余已死的人,在基督结束地上作王一千年之前,并不会复活;比较启示录二十章5节。 三12 使徒保罗并不以为他已经完全了。完全了并不指前一节的复活,而是指活象基督整个主题。他不认为人可以到达一个无偏差的境界,或生命可以到达一个不能再前进的状况,他知道「满足是前进的坟墓」。 因此,他仍努力向前,好叫主耶稣拯救他的目的可以在他里面达成。使徒保罗在前往大马色的路上被基督耶稣遇上了。这重大的约会有何目的?目的是由那时起,保罗要成为圣徒的模范,神可以藉着他,显出基督在人类生命中可以做到的事。他仍未完全与基督相似。这过程仍然继续,保罗深深地关注神这恩典的工作能否继续和深化。 三13 保罗这个人学会了在物质上凡事知足(四11),但在属灵的成就上却永不满足。他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如今天我们所说的。那么他怎样做? 我只有一件事。他是一个只有单一目标的人。他有一个目标和切望。在这方面,他与大卫很相似,大卫曾说:「我有一件事要求主。」 忘记背后的意思不单指他的偏差和失败,也指他先前提到的权利、成就、成功,甚至包括他属灵的胜利。 努力面前的:那就是基督徒生命中的权利和责任,无论是敬拜、服事,或基督徒品格方面的个人发展。 三14 保罗视自己为比赛中的赛跑选手,他说自己要尽全力向着标竿直跑,为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他来得的奖赏。 标竿是跑道末端的终点线。奖赏是颁赐给胜利者的奖品。这里标竿可指生命赛道的终点,或更特别指基督的审判台。奖赏可能是义者的冠冕,保罗在别处描述为那跑得好的人要得的奖赏(提后四8)。 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包括神拯救我们时心中想着的所有目的。这包括救恩、活象基督、与他同作后嗣、天上的家乡,和无数其它属灵的祝福。 柒.劝勉信徒效法他走天路(三15~21) 三15 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应与保罗一样,愿意为基督受苦和受死,并尽力追求活象主耶稣。这就是基督信仰中成熟的观念。有些人会说这态度是极端、激进或狂热的。但使徒保罗说,完全成熟的信徒,会认为这是对那位在各各他山上为他们流出生命之血的主,唯一理智和合理的回应。 若在什么事上,存别样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们。保罗知道并非所有人都跟他一般,存这样一个危险的人生想法。然而他确信,人若真正愿意认识事情的真相,神也必指示他。我们今天有这样自在、自得的基督教,是因为我们不想知道真相;我们不愿意顺服理想的基督信仰的要求。神要向那些愿意按真理而行的人显明真理。 三16 使徒保罗又说,当前我们应按照主所指示我们的来活。我们更完全地知道神对基督徒的要求之前,绝对不可原地踏步。我们等候神向我们展示十字架完全的含意,但同时应顺从我们所体会的真理。 三17 保罗开始作出劝勉,首先是鼓励腓立比信徒效法他。他能写出这样的话,由于他那可作榜样的生命。我们常听见人开玩笑说:「按着我的话去做,而不是按着我的行为去做。」使徒保罗并不是这样!他可举出自己的生命作榜样──全心献身基督和他的目标的榜样。 史乐民评论说: 保罗认为他可以成为一个「榜样」,是因为神的怜悯;这样,随着他的悔改,他整个生命都奉献于向人显示一个基督徒应当是什么模样的。神拯救了保罗,好使他能藉着他悔改的榜样,显出耶稣基督可以为他,和将会为其它人作些什么。我们的主向你和我施恩,这个不就是他的目的吗?我相信他拯救了我们,为要叫我们成为将来所有信徒的榜样。我们是否正在作那些蒙他施恩而得救之人的榜样呢?愿我们都能这样做!(注19) 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这是指任何过着与保罗生活模式相同的人。经文不是要非难他们,如下一节一样,而是因为要跟从他们的脚踪,因此要多注意他们。 三18 第17节描写信徒应效法的人,本段就谈到我们不应效法的人。使徒保罗并没有特别指出这些人是谁。到底这些人是犹太派的假师傅,如第2节所述的,还是那些自称为基督徒师傅,却把自由变成放纵,并以恩典作为出偏差的藉口的人,保罗并没有明言。 保罗在前文曾警告信徒要防范这些人,他在此又再流泪的告诉他们。但保罗为何在这样严厉的警告中流泪呢?是由于这些人在神的众教会所作的伤害,由于他们毁坏了生命,由于他们玷污了基督的名,由于他们使十字架的真正意义模糊了。是的,但也由于真爱使人流泪;在痛斥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时,正如主耶稣为耶路撒冷这杀人的城市而哀哭。 三19 这些人注定永远沉沦。这不是指他们遭消灭,而是指神判定他们要进入火湖那永远的刑罚里去。 他们的神是他们自己的肚腹。他们所有的活动,甚至他们声称是宗教活动的,也着重满足口腹之欲,要为买食物(或饮品)而劳碌。迈耳精警地形容这些人说:「他们生活中并没有圣堂,只有厨房。」 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他们所夸耀的,就是他们应以为羞辱的事──他们的赤身露体和不道德的行为。 他们只顾念地上的事。对他们来说,生命里重要的事情为食物、衣着、荣誉、舒适和享乐。他们埋首于世上的粪堆中,不理会永恒的问题和天上的事。他们继续如常地生活,好象他们要永远住在地上一样。 三20 使徒保罗以真信徒顾念天上的事的态度作一对比。 本书信写成时,腓立比是罗马的一个驻防城(徒一六12)。腓立比人是罗马公民,享有罗马政府的保护和公民的权利。但他们也是本地政府的公民。在这背景下,使徒保罗提醒信徒说,他们是天上的国民。莫法特翻译为:「但我们是天国的驻防城。」 这并不是说基督徒不是地上国家的公民。别的经文清楚指出我们要顺服政府,因为他们是神所立的(罗一三1~7)。信徒实在应在所有事情上顺服政府,只要并不是主所禁止的便是了。腓立比信徒应顺从本地的长官,也要顺从罗马的君王。因此,信徒对地上的政府有义务,但他们先要忠于天上的主。 我们不单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从天降临!等候(在原文中)是一个强烈的用语,用以表示急切地期待一些相信是迫切的事情。字面义是引颈张望,急切地期望能听见或看见一些东西。 三21 主耶稣从天降临的时候,要改变我们的身体。人的身体本身并没有什么卑下或邪恶的地方。邪恶在于被错误地使用。 但那是一个卑贱的身体,一个羞辱的身体。这身体难免会有皱纹、疤痕、衰老、痛苦、疾病和死亡,也限制和束缚我们! 主将要改变这身体,使成为荣耀的身体。这句话极限的含意我们不知道。但这身体不再有腐朽或死亡,不再受时间或天然的障碍所限制。那是一个实在的身体,但却完全合适天上的环境。那将会好象主耶稣复活的身体。 这并不表示我们的外表会完全一样!耶稣复活后,仍被门徒认出来,毫无疑问,每个人在永恒里也会有独特的身体特征。 本段也不是说我们在神的属性方面会象主耶稣。我们永远不会全知或全能;我们也不会同一时间存在于所有地方。 但我们会在道德上象主耶稣。我们将要永远脱离偏差。本段不足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但却足以提供安慰和燃点希望。 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主用以改变我们身体的大能,稍后会用来叫万有归服他自己。他「能拯救」(来七25),「能搭救」(来二18),「能保守」(犹24)。在本节中,我们知道他能叫……归服。「这神永永远远为我们的神,他必作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诗四八14)。 捌.呼吁信徒要和谐、互助、喜乐、忍耐、常常祷告、思想生活有节制(四1~9) 四1 使徒保罗基于前一节向信徒表明的奇妙盼望,现在他劝勉他们要靠主站立得稳。本节对信徒有亲切的称呼。首先,保罗称他们弟兄们。而且不单是弟兄们,还是他亲爱的弟兄们,他又表示想念他们,期待再见他们。再者,他说他们是他的喜乐和冠冕。无疑他的意思是他们是他现今的喜乐,将来在基督审判台前的冠冕。最后,他又以亲爱的来结束本节。使徒保罗真的去爱人,无疑这是他在主的工作里有果效的秘诀。 四2 友阿爹和循都基是腓立比教会中的妇女,她们在相处上有困难。圣经并没有说明她们不和的原因(也许这是公平的做法)。 劝字在原文出现两次(「我劝友阿爹和劝循都基」)表示这劝勉是同等地给予两人的。保罗劝她们在主里同心。我们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凡事合一,但在关乎主的事情上,我们却可放下细小的个人的相异之处,好叫主显为大,主的工作有进展。 四3 关于保罗在本节所称呼的那真实同负一轭的(注20),学者作出了不少推测。有人认为是提摩太,有人认为是路加,但这里所谈到的大概是以巴弗提。保罗劝勉他帮助这两个女人,她们在福音上曾与保罗一同劳苦。我们认为这两个女人是友阿爹和循都基,并且保罗给予的,是经验证明的稳妥忠告。通常两个人争吵,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把事情交由中立的第三者判决,而那第三者必须成熟,有属灵的判断力。他并非任意处理这事件,然后作出宣判,而是诉诸神的话,能够向争论双方指出圣经给他们面对之问题的解决方法。 解释「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这句时,我们必须十分小心。我们不可任意想象,认为意思是她们与保罗一起传福音。妇女可以在许多方面为福音劳苦──如接待基督的仆人、家庭探访、教导年轻妇女和孩童等──毋须假设那是公开教导或传道。 保罗提及另一位名叫革利免的同工。我们对他并没有进一步确实的资料。保罗继而提到其余和他一同作工的,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表达相信和事奉基督那永恒、难以言喻的福祉。 四4 保罗转向全教会说话,重复他最喜爱的劝勉。这劝勉的诀窍在于靠主。无论生活的景况如何黑暗,基督徒常常可以靠主……喜乐。 朱伟慈分享他在基督徒喜乐方面的经历,说: 基督徒喜乐这种情愫不受即时的处境影响。若喜乐是在乎我们周围的环境,那么,真的就好象蜡烛在阵风的夜里毫无保护那样不可靠。烛光一时十分稳定,一时又被风吹得几乎要熄灭。但基督徒的喜乐跟变幻无常的人生无关,因此不受当前的日子影响。我的环境一时好象六月里充满阳光的日子一样,不久却又好象十一月里幽暗的一天。这天我在婚礼中,明天我却站在墓穴前。一天,我为主赢取了十个灵魂,其后,在一段很长的日子里,信主的人连一个也没有。我们的日子实在好象天气那样易变,但基督徒的喜乐却可以持久不变。这种不变的诀窍在那里呢? 诀窍就在这里。「看哪!我天天与你们同在。」在变幻的日子里,「他不改变,也不疲倦」。他不是天晴时的友伴,日子变得幽暗冷酷便离我而去。他不会选择我顺利祝捷的日子,纵然在我贫困失败的日子也看不见他。他不会在我戴荣冠的时候才出现,在我戴荆棘冕时便躲藏起来。他是「天天」与我同在──在顺境和逆境时;在丧钟敲起和婚礼的钟声响起时。「每一天」。生之日──死之时──审判的日子。(注21) 四5 保罗劝他们叫众人知道他们谦让的心。这也可译作谦让、有理不骄、愿意舍弃自己的道路。困难不在于领会当中的意义,而在于遵守「叫众人」这训诲。 主已经近了,意思可能是主现已同在,或主即将驾临。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纵然我们较喜欢后者。 四6 一无桠虑对基督徒来说是否真有可能的?是的,只要我们倚靠信心的祷告。本节继续解释我们的生活怎样可以避免有偏差的焦躁不安。凡事都应藉着祷告告诉主。凡事就是每一件事。没有太大或太小的事情是他不用爱心去关怀的。 祷告既是行动,也是气氛。我们某些时候到主面前来,向他提出某些特别的要求。但活在祷告的气氛中也是有可能的。我们的生活应有一种祷告的情愫。也许本节中的祷告是指生活中整体的态度,而祈求则指我们带到主面前的一些特别要求。 跟着我们要留意我们的祈求,应以感谢的心告诉神。有人把本节概括为我们应「没有忧虑,每事祷告,凡事感谢」。 四7 若这是我们生活的态度,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神的平安就是信徒紧紧倚靠神的时候,他心灵里充满的一种平静和安心。 倚靠耶和华, 满心得着祝福; 如他的应许, 找到完全平安与安息。 ~凯弗高 这平安是出人意外的。世人完全不能明白这平安,甚至得着这平安的基督徒,也发现其中仍有奥妙之处。他们感到惊讶,为何在遭遇困境时,仍不会忧虑恐惧。 这平安把守着我们的心和思想生活。在今天充满神经衰弱症、精神崩溃、镇静剂,和精神疲劳的日子里,那岂不是一种必须的补药吗? 四8 使徒保罗给予最后一点忠告,是关乎思想生活的。圣经常说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思想。我们采取失败者的态度是无用的,不要说不受欢迎的思想充满脑海时,我们就是不能抑制它。事实是我们可以抑制它的。秘诀在于积极的思想。 那是现今人所共知的一种原则──一种新感情的排拒力量。一个人不能同时容纳邪恶的思想和有关主耶稣的思想。若一个邪恶的思想溜进来,他应立即默想基督的位格和工作,以驱逐那邪恶的思想。今天较明理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已开始同意使徒保罗在这方面的观点。他们强调消极思想的危险。 我们毋须仔细研究也可在本节找到主耶稣基督。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有德行的和值得称赞的,都在他里面找到。让我们逐一细看这些美德:真实的意即并非虚假或不可靠,而是真正和实在的。可敬的意指可受尊敬的,或道德上吸引人的。公义的就是对神对人都是义的。清洁的指一个人生活中崇高的品格。可爱的就是受人景仰、和蔼可亲的。有美名的,也译作「有好名声的」或「听起来了不起的」。德行当然是指卓越的品德;值得称赞的, 一些配得赞许的东西。 在第7节,保罗向圣徒保证神会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他们的心怀意念。但他不忘记提醒他们,他们也在这事上有责任。人若不想过圣洁的思想生活,神也不会保守他。 四9 使徒保罗再次以自己为圣徒的榜样。他劝信徒实践那些从他身上所学习的、所看见的东西。 这劝勉与本节紧接在一起是有重要意义的。有正确的思想就有正确的生活。一个人的思想生活若是清洁的,他的生活也会是清洁的。相反,一个人的心思若是腐败的泉源,你可以肯定,它所涌流出来的,也必是污秽的。我们要常常记得,一个人若长期怀着邪恶的思想,他最终必有邪恶的行动。 圣经应许那些忠心效法使徒保罗之榜样的人,赐平安的神必与他们同在。第7节指出神的平安是那常祷告者的分;这里指出赐平安的神是那圣洁者的同伴。这里的思想是,对所有体现真理的人来说,神在他们现今的经历中,是亲而近的。 玖.保罗为圣徒送来的金钱献上感谢(四10~20) 四10 从本节至19节,保罗谈到腓立比教会跟他自己在经济支援上的关系。这段经文对那些神所呼召,要经历经济困境的人来说,有着难以言喻的重大意义! 保罗大大喜乐,因为如今(终于),在一段时间之后,腓立比信徒已在主的工作上,给予他实际的帮助。他没有为着一段时间得不到帮助而责怪他们;他维护他们说,他们曾希望把馈赠送来,只是没得机会。莫法特翻译为:「因为你们缺乏的不是关怀,而是表现的机会。」 四11 在处理整件财政的事上,我们欣见保罗的体谅和厚道。他不希望他们以为他为金钱上的缺乏而埋怨。相反,他要他们知道,他不受这些现世的景况影响。他已学会了知足,无论经济环境如何。知足实在比富足更重要,因为「纵然知足不能产生财富,却能达到相同的目标──藉以消除致富的欲望」。 「蒙福的秘诀是,信徒知道怎样空着肚子却志气高昂,袋里空空却精神抖擞,没有工资却心境开朗,人们虽没有信心,却在神里得着喜乐。」(选录) 四12 保罗知道怎样处卑贱,即得不到生活的基本需要的情况;他也知道怎样处丰富,即一时间得到过于他当时需要的。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他都得了秘诀。使徒保罗怎样学会这功课的呢?只要:他深信自己在神的旨意里。他知道无论他在那里,或在什么景况中,都是神所安排的。他若是饥饿,那是因为神要他饥饿。他若是饱足,是因为主的计划如此。他忙碌忠心地事奉他的王,他可以说:「父啊,即使这样,因为这样在你眼中看是好的。」 四13 使徒保罗补充一句令人困惑的话:「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他的意思是否真的这样?使徒保罗是否真的认为没有事情是他不能做到的?答案是这样的:使徒保罗说凡事都能作,那凡事是指所有神愿意他去作的。他已学会了,主的命令就是主的授权。他知道神不会呼召他去完成一些任务,却不给他需用的恩典。凡事大概不是指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毅,而是极大的苦难和缺乏。 四14 尽管他这样说,他还是希望腓立比信徒知道他们与他同受患难,是一件美事。这大概是指腓立比信徒在保罗下监期间送出金钱,供应他的需要。 四15 过去,腓立比人已在授受的事上表现优越。保罗初传福音,离了马其顿的时候,除了腓立比信徒以外,没有别的教会供给他。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看来并不重要的细节竟永远记录在神宝贵的话语中。这教导我们,供给主的仆人就是供给主。他在意每一分钱。他记载每一件事,好象是为他作的一样,并且丰丰富富的给予酬报,分量充足而有余。 四16 就是他在帖撒罗尼迦,他们也一次两次的,打发人供给他的需用。显然腓立比信徒与主十分亲近,所以主能在供献的事上指引他们。圣灵把供应使徒保罗的负担放在他们心上。他们的回应是一次两次的把钱送往给他。我们若记得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只是停一段短时间,就知道他们对保罗的关怀是多么无微不至。 四17 本节指出保罗那完全不自私的态度。腓立比信徒的得着比他们的馈送更叫保罗高兴。他盼望信徒的果子渐渐增多,归在他们的帐上,过于他自己得到经济上的支援。金钱献给主的时候,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所献上的全都记在帐簿上,到了那日,主便要百倍地回报他们。 我们所拥有的,原属于主,因此我们奉献给他时,只是把他自己的东西献给他。基督徒若为了应否作什一奉献而争论,就是完全不了解这事实。什一奉献是以色列人在律法以下最低限度的呈献。在这恩典的时代,问题不应是「我要奉献多少给主?」而是「我敢为自己留下多少?」基督徒应活得俭朴而多奉献,以致他能把增加了的收入为主的工作献上,使人不会因不能听到基督的福音而灭亡。 四18 保罗说我样样都有,意思是我所需要的,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在今天这二十世纪商业主义的日子里,听见有主的仆人不要求金钱上的支持,反而承认自己足够有余,会显得有点奇怪。今天那些毫无节制的筹款活动,在神眼中是厌恶的事,对基督的名是一种羞辱。那是完全没有需要的。戴德生曾说:「以神的方法进行的神的工作,永远不会缺乏神的资源。」今天我们的困难是不能分辨为神工作和神的工作。我们参与的所谓的基督徒事奉,可能完全不是出于神的旨意。拥有充足金钱的时候,往往也是面临最大的危机,我们可能会从事一些未经神核准的冒险事业。再看戴德生的话说:「我们需要恐惧的,并不是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是太多未奉献给神的资金。」 以巴弗提从腓立比信徒那里取来,送给保罗的爱的礼物,被形容为极美的香气,为神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圣经只曾用这些形容词来形容基督自己(弗五2)。保罗的描述是从神的角度看这些供献,使之更显尊贵。这供献上升,如献给神的馨香之祭,它既为神所收纳,也为神所喜悦。 朱伟慈赞叹说: 那明显地只是有限的善工,竟有多么广阔的效力!我们以为只是帮助一个乞丐,但事实上却在与君王谈话。我们以前那香气只盘旋于附近的邻舍,但看啊,竟渗透整个宇宙。我们以为只是解决保罗的需要,但却发现我们正在事奉保罗的主和救主。(注22) 四19 保罗加上也许是本章最著名、最受人喜爱的经节。我们应留意这应许是随着上文对忠心管家的描述的。换句话说,因为他们把自己的东西献给神,甚至生计也受威胁,所以神会使他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把本节断章取义,给那些把金钱浪费在自己身上、对神的工作却不闻不问的基督徒用作软枕,是何等容易的事!「没问题。神会使你一切需用都充足。」 虽然大致上,神确实会供应他子民的需要,但这是一个特别的应许,叫那些忠心为基督献上的人,永远不会有所缺乏。 圣经常注明,神供应子民的需要──不是出于他的丰富,而是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一位百万富翁若给一个小孩一个钱,这施与就是出于他的丰富;他若是为了一个很好的理由而献上十万元,他就是照他的丰富。神的供应是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赐给人的,没有别的比这供应更丰富! 威廉斯称本节为一张从信心银行提取出来的纸币: 我的神──银行家的名字。 使……充足──付款的应许。 你们一切所需用的──纸币的价值。 照他……的丰富──银行的资金。 荣耀──银行的地址。 在基督耶稣里──下款的签署,没有签署,纸币便没有价值。(注23) 四20 想到神丰富的供应,使徒保罗不期然地发出赞美。对于每天经历神恩典的看顾──不单在于物质的供应,也在于他引导、帮助我们胜过试探、复苏那疏懒的灵修生活──的神子民而言,这是合时的话语。 拾.结语的问安(四21~23) 四21 想到信徒聚集一起,聆听他正在写的这封信,保罗便向在基督耶稣里的各位圣徒问安,也代那与他在一起的众弟兄向他们问安。 四22 我们不得不喜爱本节,因为提到该撒家里的人。我们很容易会胡乱想象。这里提到的尼禄家里的人是谁呢?是否一些被派来看守保罗,因保罗的传道而得救的兵丁呢?是一些在王宫里工作的奴隶还是自由人呢?这又是否包括一些罗马政府里的官员呢?我们不能确实地知道,但这里却表明一个真理,就是基督徒好象蜘蛛一样,能找到进入王宫的路(箴三○28)!福音并不受限制,能渗进最固封的城墙。在那些要消灭福音的人当中,福音却能生根成长。真的,地狱之门不能胜过耶稣基督的教会! 四23 保罗以他独特的问安语结束本书。在本书的开首,恩典闪烁着耀目的光辉,而在结束之处,又再出现。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便说出来。保罗的心涌溢着历世历代以来最伟大的主题──神藉着基督所赐的恩──无怪乎这宝贵的真理充满他生命里每一条路径。 李斯为我们作总结说: 人类最有人性的一位已写完了他书信中最亲切的一封。爱心的劳苦已结束。日子已过。锁链仍系在使徒的腕上。兵丁仍在看守。不要紧!保罗的心灵是自由的!他头脑很清晰!他的心有热情正洋溢! |
网页浏览总次数
2011年12月3日星期六
腓立比书注释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