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浏览总次数
2017年12月30日星期六
神的奇异恩典让我重生得救
我要把个人生命得救为神做见证!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军人家庭,父亲患重病转业,家庭经济负担很重,三妹不幸去世,使我卷入诉讼 ,事业遇到危机,各方面的压力,使我无力承担,我得了重度忧郁症, 人生进入最深的黑暗光景里,几度轻生自杀未遂!
我很骄傲,坏脾气,性格非常的急躁,没有一点耐性。
我生命中灵魂深处没有爱,一直有极大的恐惧和从来没有安全感,深深地焦虑和忧伤。
2011年有位朱弟兄给我传福音, 他邀请我去教会聚会,我拒绝了半年,到2011年3月 第一次到成都圣爱之家教会聚会,就感受到被耶稣的爱充满,泪流满面,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周参加各种聚会,听道,查经,祷告,我接受了福音并受洗。
神的恩典和大能彻底医治我,让我得以重生,二十几年重症忧郁症漫漫医病长路 ,花完了所有积蓄,不能工作,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是神大牧者,借由两个教会和无数弟兄姊妹的手,成都圣爱之家和目前我所在的荣美教会,几十上百人的爱心和帮助,让我于2016年痊愈了。
我自己悔改品行个性开始,与主和好,与家人,亲友都和好的关系:从过去只是抱怨别人对我不好,社会不公,悔改自己,与母亲、妹妹、职场朋友、好友、曾经伤害我的人都和好,我伤害过的人都尽力道歉和好。 学会饶恕和宽容人,学习爱人如己,改掉坏脾气,学习安静等候神的功课,学习耐心,越来越谦卑。常常警醒自己,常常祷告,谦卑匍匐主前,唯有敬畏神才是智慧的开端!
在教会服侍我从饭食组到小组查经、接待组慢慢成长,神赐予我的异象医治恩赐,祷告恩赐,查经恩赐,传福音恩赐,陶造我的忠心服侍的心,装备我。 ( 1)给家人母亲、儿子传了福音:给母亲祷告三年母亲信主了,儿子在2012年信主了;( 2)给朋友传福音:王小玲、李培碧、李安祁一家、许超、石永凤、马麟 、杨铠瑞 ······ ( 3)给主内弟兄姊妹医治:不能说原名,里面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脑瘤、肝硬化 ······ (4)坚持小组查经服侍一年半以上。
在主内有了爱的源头和最大的平安、喜乐、自由,在主的爱里没有惧怕了.
蒙召见证-删节版(1000字以内)-摘自网络
蒙召成为合神心意的仆人
感谢神的爱长阔高深。我刻骨铭心的体会过神一路的爱和帮助医治,我被蒙召是从神的医治救赎开始的,我的灵魂被圣灵深深感动,我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为自己活,转向以神为中心,为神而活,我从极其软弱不敢回应神的呼召,转向要高举神的名,仰望神, 蒙召成为合神心意的仆人,接受神的装备,为祂所使用,今天我来分享我的蒙召见证。
我2011年41岁信主后,神逐渐医治我的重症抑郁症,悔改老我翻转我的生命,神给予我重生的爱和救恩(1) 2011-2012年最初信主两年的医治释放和认罪悔改是救恩的见证,2012年12月,当时我在成都圣爱之家教会接收二十多次福音医治释放辅导,为我的身体康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也改造了我那颗骄傲刚硬的心,神让我谦卑下来认罪悔改了两年,我努力学习圣经,得着神的第一次呼召去传福音,(2)2013-2015年这三年就读美国缇娜老师在成都创立的三年查经班系统学习圣经,为我属灵生命打下深厚的基础: 这三年,除了继续接受教会福音医治释放,也参与教会饭食组,做些力所能及的服侍。因为我是重度抑郁症,很容易复发,我渴望不要长期依赖药物治疗。(3)在2016-2017我去服侍小组查经及服侍医治病人,2016年神借由刘勇牧师晓东组长等教会弟兄姐妹的帮助,我终于戒了药物,彻底得神医治,我欣喜若狂,不住地感谢神。神就开始呼召我专职事奉,刚开始我有些害怕和软弱,默祷中,圣灵感动我说:你都得到医治,为什么不去帮助别人呢?我会预备和装备你!当遇见各种抑郁症精神类疾病,肿瘤等病人,神开始使用我,神借由我的手和口,给当初与我一样绝望的人传福音,我帮助了一位脑瘤病人和肝硬化病人,很多抑郁症患者,圣灵感动我无数次,不管上班之余多么辛苦,深夜都会为重病人跪倒地上几个小时祷告,曾经为脑瘤手术前的一位马阿姨,她73岁动脑瘤手术,我连续三个晚上跪倒地上祷告至深夜,我告诉她基督里的生死观、价值观,鼓励她。她非常平安喜乐动了手术,康复出院了。
感谢神,我能歌善舞,书法绘画都有一定造诣,在牧师和教会弟兄姐妹的鼓励下,我利用多媒体网络传福音,录制视频,建立公众微信号,绘制福音书画,获得牧师和教会弟兄姐妹的好评。
神的话语常常回响在我的耳畔——【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作了那美好的见证。】.
在圣灵的引导下,在刘勇牧师晓东组长等教会弟兄姐妹的帮助鼓励下,我专职服侍主的决心下了,绝不动摇。
感谢神的爱长阔高深。我刻骨铭心的体会过神一路的爱和帮助医治,我被蒙召是从神的医治救赎开始的,我的灵魂被圣灵深深感动,我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为自己活,转向以神为中心,为神而活,我从极其软弱不敢回应神的呼召,转向要高举神的名,仰望神, 蒙召成为合神心意的仆人,接受神的装备,为祂所使用,今天我来分享我的蒙召见证。
我2011年41岁信主后,神逐渐医治我的重症抑郁症,悔改老我翻转我的生命,神给予我重生的爱和救恩(1) 2011-2012年最初信主两年的医治释放和认罪悔改是救恩的见证,2012年12月,当时我在成都圣爱之家教会接收二十多次福音医治释放辅导,为我的身体康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也改造了我那颗骄傲刚硬的心,神让我谦卑下来认罪悔改了两年,我努力学习圣经,得着神的第一次呼召去传福音,(2)2013-2015年这三年就读美国缇娜老师在成都创立的三年查经班系统学习圣经,为我属灵生命打下深厚的基础: 这三年,除了继续接受教会福音医治释放,也参与教会饭食组,做些力所能及的服侍。因为我是重度抑郁症,很容易复发,我渴望不要长期依赖药物治疗。(3)在2016-2017我去服侍小组查经及服侍医治病人,2016年神借由刘勇牧师晓东组长等教会弟兄姐妹的帮助,我终于戒了药物,彻底得神医治,我欣喜若狂,不住地感谢神。神就开始呼召我专职事奉,刚开始我有些害怕和软弱,默祷中,圣灵感动我说:你都得到医治,为什么不去帮助别人呢?我会预备和装备你!当遇见各种抑郁症精神类疾病,肿瘤等病人,神开始使用我,神借由我的手和口,给当初与我一样绝望的人传福音,我帮助了一位脑瘤病人和肝硬化病人,很多抑郁症患者,圣灵感动我无数次,不管上班之余多么辛苦,深夜都会为重病人跪倒地上几个小时祷告,曾经为脑瘤手术前的一位马阿姨,她73岁动脑瘤手术,我连续三个晚上跪倒地上祷告至深夜,我告诉她基督里的生死观、价值观,鼓励她。她非常平安喜乐动了手术,康复出院了。
感谢神,我能歌善舞,书法绘画都有一定造诣,在牧师和教会弟兄姐妹的鼓励下,我利用多媒体网络传福音,录制视频,建立公众微信号,绘制福音书画,获得牧师和教会弟兄姐妹的好评。
神的话语常常回响在我的耳畔——【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作了那美好的见证。】.
在圣灵的引导下,在刘勇牧师晓东组长等教会弟兄姐妹的帮助鼓励下,我专职服侍主的决心下了,绝不动摇。
2017年12月27日星期三
#SDA聖經注釋#[约翰福音1]
#SDA聖經注釋#[约翰福音1]
1:1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注释] 太初。[约翰福音的序言,约1:1-18。]这个词语的希腊原文没有定冠词,但它的意思却是明确的。如果它的前面加上定冠词,那它的意思就倾向于指某个特别的时间或“最初”。但如果没有定冠词,在第一章前三节中,这个词语所指的就是可以想象到的最遥远的时间,在“万物”(约1:3)被造以先,在所有的“开始”之前,即,永恒之前。
关于创造的叙述也是以相同的希伯来话语开头的(见@创1:1@节注释)。就像创世纪第1章揭示出创造的本质以及人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的事实一样,约翰福音的序言也显示了创造主的本质(约1:1-4)以及上帝用来在人身上恢复他形象的方法(约1:5-14)。创1:1节指的是这个世界的“开头(起初)”。但是约1:1-4节中的“道”却是万物的创造者,因此就在创1:1节的“开头(起初)”之前。也就是说,约1:1节的“太初”比创1:1节的“起初”要早。当万物有一个开始的时候,“道”就已经“有”了。
有。希腊文词语ēn,它是动词eimi,“存在”的一种形式,表达存在的连续性或一直存在。有道,道为永存;他绝不会改变。但是,在某个时候,道“被改变成了[直译是“成了”,希腊文词语egeneto,它是ginomai,“去变成”的一种形式,表达一种开始了的并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的行为]肉身”(约:1:14节)。因此,基督从太初就是上帝(约1:1;来1:8);但他却成了人(约1:14;参见腓2:7)。因此,无论是在词语上还是在它们的形式上,约翰都是在强调基督在他成为肉身之前无限的,永久的,持续的存在。在永恒之前不能说有一个时间点在这之先道是不存在的。子“从太初就与父同在”(《述》第四章)。“基督没有一刻不与永恒的上帝保持亲密的关系(《布》第十八章)。比较启22:13节,在那里耶稣宣称他自己“是初,是终”。“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13:8)。
第14节中的ginomai同样也出现在第3节万物的创造中(直译是“万物是藉着他造的”)耶稣宣称,还没有亚伯拉罕[希腊文词语ginomai,直译是“变成”,“存在”]就有了我[希腊文词语eimi]”(约8:58)。同样的对比出现在七十士译本诗90:2节中,“诸山未曾生出[希腊文词语ginomai],……,你是[希腊文词语eimi]上帝。” ēn在约1:1节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指道的永恒性,第二次指他与父永恒的关系,最后一次指他与父永恒的同等。第2节重申了这种状态是从太初就存在的。
道。希腊文词语logos,“言辞”,“话语”,“讲述”,“叙述”,“论述”,侧重于一种有条理的、意义充沛的思想的整理与表达。约翰在这里用它代指基督,就是那来将天父的品格、思想和意志启示给我们的一位,就像言语来表达思想。logos在七十士译本中被普遍地用于创造(诗33:6;参见创1:3,6,9,等等)和交流(耶1:4;结1:3;摩3:1)性的话语上,以此来表达上帝神圣的思想和旨意。毫无疑问,约翰写作的时候一定想起了旧约中那些使用logos的例子。上帝通过创造和启示来表达他神圣的意愿和计划;现在(约1:14)他通过成为肉身来表达,他最高最完美的启示(见第18节怀爱伦补充注释)。因此Logos这个词就成为整卷福音书主题的一个概括(见约14:8-10;另见“道就是上帝”注释;第1章的补充注释)。约翰在第18节说明了他将基督称为“道”的原因──他来是要将父“表明”出来。新约中只有约翰一个人用Logos来代指基督,分别在约翰福音(第1章);约一1:1;启19:13。这个术语表明基督是天父意志在肉身的表达,好使万人得救(见提前2:4),“上帝的思想成为可听见的”(《历》第一章)。
与上帝同在。希腊文短语pros ton theon。pros表示一种亲密的联合与友谊。如果约翰的意思仅仅是表达起初道就与上帝接近,那他可以选择使用para,“在旁边”或meta,“与……在一起”(参见@约6:46@节注释)。但约翰想要传递的意思却远非这两个词语所能表达,当他写到,“在[希腊文pros]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约一2:1)──这里的意思不是简单地说耶稣只是在父的面前,而是说他与天父在救赎大工上紧密的联合。Pros在来4:13节中的意思也是如此:“与我们有关系的主”,即,“我们与他有交往”。这个词用于此处表示一种在有关双方利益、被共同关注的事业中的私人的友谊。比较约17:5节。
道“与上帝同在”,即,与天父同在,这一事实显著地、强调性地说明“道”是一个截然区别于父的存在。就像上下文所显明的那样,道与上帝是以一种奇特的、排他性的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在过去的永恒之中,道“与上帝同在”,但他为了与“我们”同在,就成了“肉身”(见第14节注释;参见《历》第一章)。他是以马内利──“上帝与我们同在”(见@太1:23@节注释)。除非以基督在万古以前作为上帝存在并与上帝同在(与上帝联合)为背景,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理解道成肉身的意义和重要性(见罗1:20-25节的怀爱伦补充注释)。
道就是上帝。在希腊文中,“上帝”这个词前面没有定冠词,因此我们也就不能将这句话翻译为,“上帝就是道”。如果这样翻译,就会使上帝和道完全相等,也就使“上帝”局限于“道”这个代指基督的词语之中了。“道”和“上帝”这两个词语是不能完全互换的。说“上帝就是道”也不比说“爱就是上帝”(参见约一4:16)或“肉身成了道”(参见约1:14)更合适多少。尽管第1节中“上帝”这个词前面没有定冠词,但其意义还是确定的。这句话不能翻译为“道是一位上帝,”好像是在说道是一位上帝,列在众神之中。希腊文中的名词前面如果没有冠词,那就说明这个词所表达、所强调的是一种特定的、固有的性质。因此,约翰的意思是,道分享、参与了(拥有)上帝的本质与精髓,道在终极和绝对的意义上是神圣的。在一句简洁的声明中约翰否定了道是众神之中的一位上帝或道就是上帝,因为那样会使人觉得,惟有“道”是上帝。
约翰在序言(约1:1-18)中指出了引导他写这卷书的目的;即,将耶稣──道成肉身的上帝(参见约一1:1)──呈现在人的面前。从一件事到另一件事,从一段对话到另一段对话,约翰忠心地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记述。约翰在最后总结时说他写本卷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别人“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同时约翰相信他们“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30,31)。约翰在他第一封书信的前言中再次指出他对于“道”的个人经历和体验(约一1:1-3)。同样的,启示录的开篇语也宣称这是“耶稣基督的启示”(启1:1)。见本章末尾的补充注释;见@腓2:6-8@节;@西2:9@节注释。
基督是崇高、无限、永恒的上帝(见本章末尾的补充注释)。有人猜测说耶稣仅仅是一个伟大的、道德高尚的好人,关于这方面的评论见@太16:16@节注释。
基督是上帝,这一事实有很多无可辩驳的证据。简单总结如下:(1)他过的生活(来4:15;彼前2:22),(2)他说的话(约7:46;14:10;参见太7:29),(3)他行的神迹(约5:20;14:11),(4)他实现的预言(路24:26,27,44;约5:39;《历》第八十三章)。见《历》第四十四章
1:1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注释] 太初。[约翰福音的序言,约1:1-18。]这个词语的希腊原文没有定冠词,但它的意思却是明确的。如果它的前面加上定冠词,那它的意思就倾向于指某个特别的时间或“最初”。但如果没有定冠词,在第一章前三节中,这个词语所指的就是可以想象到的最遥远的时间,在“万物”(约1:3)被造以先,在所有的“开始”之前,即,永恒之前。
关于创造的叙述也是以相同的希伯来话语开头的(见@创1:1@节注释)。就像创世纪第1章揭示出创造的本质以及人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的事实一样,约翰福音的序言也显示了创造主的本质(约1:1-4)以及上帝用来在人身上恢复他形象的方法(约1:5-14)。创1:1节指的是这个世界的“开头(起初)”。但是约1:1-4节中的“道”却是万物的创造者,因此就在创1:1节的“开头(起初)”之前。也就是说,约1:1节的“太初”比创1:1节的“起初”要早。当万物有一个开始的时候,“道”就已经“有”了。
有。希腊文词语ēn,它是动词eimi,“存在”的一种形式,表达存在的连续性或一直存在。有道,道为永存;他绝不会改变。但是,在某个时候,道“被改变成了[直译是“成了”,希腊文词语egeneto,它是ginomai,“去变成”的一种形式,表达一种开始了的并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的行为]肉身”(约:1:14节)。因此,基督从太初就是上帝(约1:1;来1:8);但他却成了人(约1:14;参见腓2:7)。因此,无论是在词语上还是在它们的形式上,约翰都是在强调基督在他成为肉身之前无限的,永久的,持续的存在。在永恒之前不能说有一个时间点在这之先道是不存在的。子“从太初就与父同在”(《述》第四章)。“基督没有一刻不与永恒的上帝保持亲密的关系(《布》第十八章)。比较启22:13节,在那里耶稣宣称他自己“是初,是终”。“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13:8)。
第14节中的ginomai同样也出现在第3节万物的创造中(直译是“万物是藉着他造的”)耶稣宣称,还没有亚伯拉罕[希腊文词语ginomai,直译是“变成”,“存在”]就有了我[希腊文词语eimi]”(约8:58)。同样的对比出现在七十士译本诗90:2节中,“诸山未曾生出[希腊文词语ginomai],……,你是[希腊文词语eimi]上帝。” ēn在约1:1节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指道的永恒性,第二次指他与父永恒的关系,最后一次指他与父永恒的同等。第2节重申了这种状态是从太初就存在的。
道。希腊文词语logos,“言辞”,“话语”,“讲述”,“叙述”,“论述”,侧重于一种有条理的、意义充沛的思想的整理与表达。约翰在这里用它代指基督,就是那来将天父的品格、思想和意志启示给我们的一位,就像言语来表达思想。logos在七十士译本中被普遍地用于创造(诗33:6;参见创1:3,6,9,等等)和交流(耶1:4;结1:3;摩3:1)性的话语上,以此来表达上帝神圣的思想和旨意。毫无疑问,约翰写作的时候一定想起了旧约中那些使用logos的例子。上帝通过创造和启示来表达他神圣的意愿和计划;现在(约1:14)他通过成为肉身来表达,他最高最完美的启示(见第18节怀爱伦补充注释)。因此Logos这个词就成为整卷福音书主题的一个概括(见约14:8-10;另见“道就是上帝”注释;第1章的补充注释)。约翰在第18节说明了他将基督称为“道”的原因──他来是要将父“表明”出来。新约中只有约翰一个人用Logos来代指基督,分别在约翰福音(第1章);约一1:1;启19:13。这个术语表明基督是天父意志在肉身的表达,好使万人得救(见提前2:4),“上帝的思想成为可听见的”(《历》第一章)。
与上帝同在。希腊文短语pros ton theon。pros表示一种亲密的联合与友谊。如果约翰的意思仅仅是表达起初道就与上帝接近,那他可以选择使用para,“在旁边”或meta,“与……在一起”(参见@约6:46@节注释)。但约翰想要传递的意思却远非这两个词语所能表达,当他写到,“在[希腊文pros]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约一2:1)──这里的意思不是简单地说耶稣只是在父的面前,而是说他与天父在救赎大工上紧密的联合。Pros在来4:13节中的意思也是如此:“与我们有关系的主”,即,“我们与他有交往”。这个词用于此处表示一种在有关双方利益、被共同关注的事业中的私人的友谊。比较约17:5节。
道“与上帝同在”,即,与天父同在,这一事实显著地、强调性地说明“道”是一个截然区别于父的存在。就像上下文所显明的那样,道与上帝是以一种奇特的、排他性的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在过去的永恒之中,道“与上帝同在”,但他为了与“我们”同在,就成了“肉身”(见第14节注释;参见《历》第一章)。他是以马内利──“上帝与我们同在”(见@太1:23@节注释)。除非以基督在万古以前作为上帝存在并与上帝同在(与上帝联合)为背景,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理解道成肉身的意义和重要性(见罗1:20-25节的怀爱伦补充注释)。
道就是上帝。在希腊文中,“上帝”这个词前面没有定冠词,因此我们也就不能将这句话翻译为,“上帝就是道”。如果这样翻译,就会使上帝和道完全相等,也就使“上帝”局限于“道”这个代指基督的词语之中了。“道”和“上帝”这两个词语是不能完全互换的。说“上帝就是道”也不比说“爱就是上帝”(参见约一4:16)或“肉身成了道”(参见约1:14)更合适多少。尽管第1节中“上帝”这个词前面没有定冠词,但其意义还是确定的。这句话不能翻译为“道是一位上帝,”好像是在说道是一位上帝,列在众神之中。希腊文中的名词前面如果没有冠词,那就说明这个词所表达、所强调的是一种特定的、固有的性质。因此,约翰的意思是,道分享、参与了(拥有)上帝的本质与精髓,道在终极和绝对的意义上是神圣的。在一句简洁的声明中约翰否定了道是众神之中的一位上帝或道就是上帝,因为那样会使人觉得,惟有“道”是上帝。
约翰在序言(约1:1-18)中指出了引导他写这卷书的目的;即,将耶稣──道成肉身的上帝(参见约一1:1)──呈现在人的面前。从一件事到另一件事,从一段对话到另一段对话,约翰忠心地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记述。约翰在最后总结时说他写本卷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别人“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同时约翰相信他们“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30,31)。约翰在他第一封书信的前言中再次指出他对于“道”的个人经历和体验(约一1:1-3)。同样的,启示录的开篇语也宣称这是“耶稣基督的启示”(启1:1)。见本章末尾的补充注释;见@腓2:6-8@节;@西2:9@节注释。
基督是崇高、无限、永恒的上帝(见本章末尾的补充注释)。有人猜测说耶稣仅仅是一个伟大的、道德高尚的好人,关于这方面的评论见@太16:16@节注释。
基督是上帝,这一事实有很多无可辩驳的证据。简单总结如下:(1)他过的生活(来4:15;彼前2:22),(2)他说的话(约7:46;14:10;参见太7:29),(3)他行的神迹(约5:20;14:11),(4)他实现的预言(路24:26,27,44;约5:39;《历》第八十三章)。见《历》第四十四章
2017年12月26日星期二
2017年12月24日星期日
2017年12月23日星期六
2017年12月16日星期六
2017年11月8日星期三
2017年11月7日星期二
2017年11月6日星期一
2017年11月5日星期日
2017年11月4日星期六
2017年9月10日星期日
再思中小堂会的出路
胡志伟牧师
无论全球或本港教会,小型堂会(指崇拜出席人数在100人以内),仍是整体教会的重要部分。按《2014香港教会普查统计数据集》发现,本港有470间堂会属小型堂会,占整体37.6%,崇拜出席人数共30,645人。倘若以200人计算,就有883间堂会,占整体70.7%,崇拜出席人数共90,016人。从现况看,本港七成堂会为中小堂会。
一直以来,凡涉及堂会增长或发展的书本或研讨会,往往以超大型堂会(Mega church)为所有堂会学习的模范,形成中小型堂会牧者及信徒不自觉地因“小”而自卑;甚或有些所谓“成功名牧”于讲论中,否定了小型堂会的价值。美国牧师史丹利(Andy Stanley) 于2016年2月堂会讲道中,揶揄那些返小型堂会的信徒是自私的,低贬小型堂会,引来强烈反弹,结果他要公开致歉。
进入网络世界,传统工商企业已不迷恋“大即成功”,能赚钱与发挥影响力是与组织的大小无关;惟独港台等地华人教会仍迷信“好大喜功”式发展论述。当工商企业已放弃了“做大才成功”,反而选择“小即是美”,有更美好的前景。很多事实说明了“做小也有价值”!
小即是美
牧养小型堂会,教牧必须对“小”有合乎圣经的理解,确立小堂会的存在有其独特的身分与使命。小堂会常有身份危机,当教牧与信徒不甘于被人看“小”,拼命要“由小变大”,很可能急于求成,而导致堂会原有资产失掉。
“小堂”本身不是问题,正如森林内有高低大小不同的树木;大树可以招风,小树可为土壤提供养腐植质,或中医药材。任何堂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由小成大”,开荒初期,堂会细小乃正常与健康的。当然,也有不健康的“小堂”,因着内部问题丛生、教牧人事纷争与流动等,带来“小不是美”的局面。
每间堂会,无论成立年日长短,按照《圣经》教导,本身是整全完备的地方堂会,也是圣而公之教会的一员。堂会的“整全完备”,指向神已把发展教会的一切资源供应予这间堂会,她麻雀虽小,不及信天翁般体积大,但天地之间仍有足够空间任她翱翔。小堂会领袖要确认本身使命与价值,知悉本身角色是不能替代的,不把本身“自我矮化”。
既小且深
笔者认为中小型堂会对国度使命有独特的贡献,就是深化关系与培育国度委身者,这两方面是大型堂会所不及的。按《2014香港教会普查统计数据集》发现 ,
101至200人堂会,共413间,神学生人数为291人;而千人以上共32间堂会有266人;以一千名会众对全时间神学生,101至200人为4.8%,51-100人为6.5%,1-50人为5.3%,而千人以上为3.3%。按笔者观察与亲身经验,颂主堂、宣道会元基堂、以便以谢堂等不大堂会,也不成比例地出了不少国度工人。
中小堂为国度培育人才是毋庸置疑的,笔者出身自中小型堂会,84年神学毕业牧养一间三十多人聚会的小堂会;我认识不少教牧、宣教士、机构同工等来自“小堂”多于“大堂”。“小堂”培育信徒,较有国度视野与容纳异己的胸襟;相反,部分“大堂”教牧与信徒,多从“本位主义”来发展事工。
“小堂”提供一分亲切温馨如家的相交关系。“小堂”场景,有助信徒建立信任而亲密的关系。“小堂”更能兼容离婚人士、单亲家庭、伤残人士、情绪困扰者、同性困扰者等,让这些信徒得着适切的关顾,在关爱与接纳中不断成长。“小堂”更能实践“跨龄崇拜”(intergenerational worship),一家老小共聚一起的“家庭堂会”(family church),不需走大堂的“分龄崇拜”。
正因为堂小,会众之间的沟通直接与频密,“小堂”牧者只要敏锐信徒人生历程,牧养就是围绕信徒结婚、迁居、生儿育女、子女升学、寿宴、退休、家人患病与丧礼等,在这些场景中牧者与喜乐的人同乐,与哀哭的人同哭。
研究小堂学者Carl Dudley认为小堂教牧的角色是“爱人”,教牧非自恃专业与学位来取得会众信任,他/她乃主动乐意与会众同行人生路,一起于深化关系中共同挣扎与成长。关系正是“小堂”成长的命脉,教牧成也关系,败也关系;教牧要学习与各方人等沟通共事。
结语
总括来说,“小堂”有其独特价值,圣经与神学从来不曾肯定“人多势众”堂会方为“健康”与“卓越”。有些堂会是“自然大”,有些是“天然小”;教会领袖不应迷信数字,误以为人数多少就等同生命质素,务求“做堂要大为成功”。“小即是美”的堂会,对大公教会的贡献在于持续地培育“既小且深”的国度人才。(本文部分内容曾刊登于《教牧期刊》第15期,2003年11月,现重新修订。)
西班牙成功去伊斯兰化过程的意义和借鉴
高阳裔
伊斯兰教由于其强制性、不宽容性以及顽固性,使其成为一个非常难于被所在国吸纳和同化的宗教。常常听到对伊斯兰教“一旦伊斯兰化,就永远是伊斯兰”的神话,所表达的也就是在某一地区或民族中形成信奉伊斯兰教的群体后,就不可能让其抛弃伊斯兰教,一旦一个国家出现了伊斯兰教群体,就只能坐视其发展壮大,而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但事实上,没有哪一种宗教真的具有这种魔力。历史上的西班牙就打破了这个神话,是一个典型的清除了伊斯兰教势力和影响的国家,这对所有面临伊斯兰教威胁的国家和民族都是非常有价值和借鉴意义的。
公元711年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在征服了北非的柏柏尔并使其归信伊斯兰教后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并迅速打败了统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征服了除最北部山区以外的整个伊比利亚半岛,从此西班牙进入了伊斯兰教统治时期。虽然西班牙国家的真正形成,要到近八百年后,卡斯蒂里亚的伊莎贝拉女王和阿拉贡的费尔南德国王结婚后,两国合并以后才会出现。但伊比利亚半岛本来就有西班牙这称呼,所以使用这个名词也不算错误。
还需要一提的是这一过程中犹太人的行为。在中世纪,虽然同样源出犹太教,但同期的基督教要比伊斯兰教对犹太人歧视和压迫的程度更甚。所以在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人的过程中,犹太人普遍采取了与阿拉伯人合作的姿态。而根据西班牙人的记述,是犹太人勾引阿拉伯人入侵,并多次出卖了所居住的城市,为阿拉伯人打开城门的事例,犹太人的这种举动也为八百年后西班牙人驱逐犹太人埋下了伏笔。随着阿拉伯人统治的建立,由于居于绝对少数地位,为了加强亲伊斯兰的势力,更多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和亲穆斯林的犹太人向西班牙移民,加上本地的改宗者,形成了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和构成欧洲犹太人主体的两大集团之一——西班牙系犹太人。之所以特别提到犹太人,是由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与西班牙,很接近蒙古人和回回与中国的关系。都是建立了一个异族分等级统治的殖民政权,而当地人自然成了最受压迫的民族,而犹太人和回回色目的地位都是二鬼子。当然,回回与犹太人比较而言,对中国的态度和行为,要尤为凶残恶毒。最初在宋代进入中国的回回,不但没有受到迫害,反而受到优待重用,从而发达起来。但在蒙古人入侵的时候,以泉州蒲寿庚为代表的回回,用残杀数万南宋宗室百姓向蒙古人邀功投降进行了回报。而回回的主体,则 是蒙古人入略中国时,带来的仆从军的后裔。回回这一群体,构成了蒙元统治时期的四个民族等级中仅次于蒙古人的等级——色目人。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的传播主要依靠征服、屠杀和强迫的,随着摩尔人在西班牙站住了脚,下一步就开始了强迫当地人信奉伊斯兰教的活动。由于进入西班牙的摩尔人数量非常有限,需要当地的基督教徒交纳赋税,所以摩尔人不能通过全面的屠杀来传播伊斯兰教。而且如果全面推行伊斯兰教,也丧失了向农民征收重税的理由。所以伊斯兰教在西班牙没有被全面强迫接受。但通过向西班牙人征收重税,进而采取不承认非伊斯兰教徒对土地所有权,以及对非伊斯兰教徒的各种歧视和压迫,也迫使很多不坚定、懦弱的西班牙人改信了伊斯兰教,尤其是大土地拥有者。而所有这些改信伊斯兰教的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一样,都被称之为摩尔人。
随着阿拉伯人随后被法兰克的查理•马特击败,将伊斯兰教的统治扩张到全欧洲的企图落空,阿拉伯帝国只能止步于比利牛斯山以南。随着公元750年阿拉伯帝国的伍麦叶王朝被阿巴斯王朝所灭,伍麦叶王室的唯一幸存者逃到了西班牙,建立了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从此西班牙人成为伊斯兰教的一个中心,西班牙人的伊斯兰教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不过这个“盛世”是穆斯林统治者的,而非西班牙基督徒的。西班牙的抵抗者并没有完全沉寂,到公元十世纪,西班牙北部山区形成了众多的小基督教王国,他们组成了与阿拉伯人对抗的联合阵线。并一度收复了西班牙北部地区。但随着阿拉伯人将北非的柏柏尔人引入西班牙,使得十一世纪西班牙的光复事业遭受了大逆转,柏柏尔人几乎又一次占领了整个西班牙,虽然伊斯兰教保持了自己的优势,但阿拉伯人的地位也被柏柏尔人取代了。从此以后,随着柏柏尔人更加排挤非穆斯林,犹太人被穆斯林所抛弃。从居于西班牙人之上的二等公民,变成了夹在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同时为双方不信任的群体。
与之相比,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国,回回色目人被蒙古人视为奴仆,蒙古人也时常对其进行打击和迫害,如因为伊斯兰教的宰羊法与蒙古人不同,所以不吃蒙古人的食物,导致忽必烈勃然大怒,一度严格禁止穆斯林用自己的方式宰羊。回回色目人既是蒙古人的军事走狗,也是经济走狗,通过以包税的手段垄断了对汉族人民的税收权利,成为压迫汉族的重要势力。虽然回回色目与蒙古人也有矛盾和个别冲突,如前面提到的泉州蒲氏家族,在元末想在泉州搞割据,在残杀迫害泉州汉族人的同时,由于回回色目内部的逊尼派与什叶派纠纷,内部也自相残杀,最后被蒙元军队消灭,蒲氏家族几乎被夷灭,由于回回色目和蒙元的摧残,而自唐宋以来,一直做为外贸中心的泉州从此一蹶不振。不过虽然回回色目与蒙古人有冲突,但站在汉族的对立面的合作仍然是双方关系的主流。
话分两头,虽说西班牙的光复力量十一世纪遭受了挫折,但并没有被消灭。经过不断的拉锯战和壮大,到公元十二世纪末,伊比利亚北半部已经完全被基督教王国所收复,虽然伊斯兰教和摩尔人也进行过数次有威胁的反扑,但西班牙人的光复事业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此时的伊比利亚半岛已经形成了葡萄牙、卡斯蒂里亚、阿拉贡三个强大的国家。而到十三世纪末,穆斯林摩尔人的控制区就只剩下南部安达卢西亚的格林纳达王国了。最终在公元1492年,格林纳达被费尔南德和伊莎贝拉亲率大军所征服,全西班牙光复,长达八百年的摩尔人统治终于彻底结束。不断与异族人和异教徒的战争,极大的促进了西班牙的民族精神的形成,与摩尔人和伊斯兰教的残酷斗争引发的宗教狂热和极度高涨的民族精神正是刺激和推动西班牙和葡萄牙进行大航海,和对美洲进行征服,使西班牙成为十六世纪的海上霸主的重要动力。
在完全结束异族统治后,西班牙马上给摩尔人和犹太人两个选择,要么改宗天主教(也就是强制同化)要么被没收财产驱逐。这一政策在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中是长期实行的,但远没有最后这一次彻底和影响巨大。这导致了拒绝归信天主教的穆斯林和犹太人被全部驱逐出西班牙。很多评论者,将这一举动视为背信、不人道,甚至将西班牙霸权衰落和经济的落后归因于此。这种评论是被现代的所谓“立场正确”蒙住了眼睛,纯属自作聪明的伪命题。
为了让格林纳达早日投降,伊莎贝拉女王曾经允诺了准许摩尔人保留伊斯兰教信仰的自由,从这一角度,说西班牙人背信不无根据。但守信本身并不是最高准则,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长期利益,收回对敌人的承诺本来就是一个很平常的举动,而在政治人物身上更是体现了其是否能区别小信和大义,是否能更明确的认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所在,在这一点上,伊莎贝拉女王无疑是有远见的。对承诺的信守本身只能建立在两个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立场不完全对立的双方。对长期损害、压迫、威胁自己,信仰和世界观差异巨大的世仇之间,又有什么守信的基础呢?世界上各个文化,都是鼓励民族或宗教认同体内部讲求诚信,而不是对外族和异教徒。伊斯兰教本身就是一个明确在其经典《古兰经》中,要求对非穆斯林进行欺骗和突然袭击和暗中谋杀的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内部的什叶派,因为长期受正统派的迫害,也将隐瞒自己的教派立场做为教义的一部分。而基督教、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中,都有类似的内容。而中华文明中的“化中国以信,驭夷狄以权”。也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身并不是普世原则,而是有前题的,因为在中华文明中,只有汉族和与汉族有共同价值观的才有资格被视为“人”。所以对待异族和异教徒,如果死守承诺,或外表的“人道”,而为本国和本民族留下巨大的隐患,这种“守信”是愚蠢和不负责任的。
有些说法就更离奇了,甚至认为西班牙后来的衰落,也是源于从美洲流入的大量金银和由于没有穆斯林和犹太人的金融管理,导致了西班牙的财富无法转化为国内生产力,导致金银大量外流,没有使西班牙象荷兰、英国等国家一样完善金融体系并使国家走向工业化的道路,而且穆斯林和犹太人的大量驱逐也降低了西班牙的知识阶层的力量,打击了多元文化的发展云云。
问题是在现在这个“多元文化”被那些精英视为偶像加以膜拜的时代,已经让许多人搞不清民族国家的意义和利益所在了。一个民族国家的利益,首先是本国主体民族的利益。摩尔人和犹太人是什么人?对侵略者和内奸或是他们的后裔能将其与一般国民一视同仁吗?如果仍然让穆斯林和犹太人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文化主导权,那么光复的意义何在?在异族统治时期就要忍受压迫,到了光复和解放之后,就要对侵略者及其走狗宽容。这种“以德报怨”的蠢举,只能出现在最愚蠢和最漠视本民族人民利益的政权和统治集团身上。“如果宽容有用,还要法律干什么”?如果只占便宜不吃亏,只有宽容没有惩罚,其结局只能是纵容恶行。
西班牙的衰弱和没有走向近代工业化是有着复杂和多重的原因。当时欧洲政治格局、西班牙固有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族气质也都是限制西班牙进入工业时代的重要原因。与驱逐穆斯林和犹太人如果不是毫无关系,至多也是关系甚微,将此归罪于驱逐穆斯林和犹太人,未免是牵强附会。西班牙的国土并不肥泛,气候干旱、农业等物质生产水平并不发达。而且由于阿拉伯人的长期统治导致的激烈政治和宗教对抗,西班牙崇尚从军和当教士的社会风气,加之复杂的婚姻和领土继承导致了西班牙与欧洲其乱如麻的政治关系所导致的大量战争支出,都使西班牙不具有走入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前提。穆斯林和犹太人的商业才能并不能具有改变这一切的可能性。而且,穆斯林和犹太人如果不被驱逐,获得了更大的财富操纵权力和文化上的优势,只会对西班牙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如果因为历史无法假设,让我们无法检验如果西班牙不驱逐穆斯林和犹太人,“宽容”的对待他们,任其坐大,会对西班牙有什么不利的影响。那么就以那些表面上归信了天主教的前穆斯林,既摩里斯科人为例。这些人在强制驱逐和归信天主教之间,选择了后者。虽然穆斯林和犹太人中的改宗者有的是真心改变信仰,甚至表现的要比原来的天主教徒更为激进,如宗教裁判所的法官中,就有不少改宗的犹太人,他们对异教徒基本要比老天主教徒更为残酷。而被强制同化时间较久的摩里斯科人也有完全转化为西班牙人的,如《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据信就是出身于摩里斯科人。从书中也可以看出某种蛛丝马迹,如桑丘虽然是一介农民,但却在堂•吉诃德面前时时以“老基督徒”自命,也就说明了这一点。
但这种归信大多仍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大多数摩里斯科人仍然暗地里保持着伊斯兰教信仰,而这对西班牙国家安全是一种极大的隐患,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成立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甄别那些隐藏的穆斯林和犹太人的。到了伊莎贝拉女王的曾外孙菲利普二世统治时期,在1568年摩里斯科人终于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重新公开了自己的穆斯林身份,最终被西班牙人镇压下去。从此,西班牙人彻底丧失了对摩里斯科人的容忍,开始了对摩里斯科人的大规模驱逐。经过1570年、1584年、1610年三次大驱逐以及相应的火刑和屠杀。摩里斯科人终于被西班牙彻底驱逐和消灭。在西班牙全面光复后的一百多年后,西班牙才最终彻底清除了伊斯兰教对西班牙的影响。
对于西班牙所处的时代背景,也需要说明。虽然西班牙光复、发现和征服美洲、对穆斯林和犹太人的驱逐发生在相近的时期。但西班牙当时的力量远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强大。西班牙之所以能征服美洲,主要是因为美洲土著人在武器和战争水平上过于落后,加之西班牙人带来的疾病对美洲土著毁灭性打击造成的。而此时的欧洲,面对穆斯林世界,在整体上仍然处于劣势。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基本统一了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而逊尼派又占到了伊斯兰教力量的约90%。而欧洲的基督教国家则是分裂的,一个整体实力尚不及奥斯曼帝国的欧洲,其中就更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与奥斯曼帝国匹敌了。直到1571年,在勒班多大海战中,基督教国家才以第一次联合起来战胜了奥斯曼帝国海军,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双方实力的转折点。此时的欧洲面对穆斯林世界,优势并不明显。1578年,葡萄牙国王亲率17万大军到摩洛哥作战,结果全军覆没,国王战死。直到1683年奥斯曼帝国最后一次围困维也纳失败,欧洲才无可置疑的在实力上超过了穆斯林。
而且由于欧洲的分裂,西班牙不仅面对穆斯林的威胁,也要提防与其相邻的欧洲国家。而像法国等国家,为了对抗哈布斯堡王朝和西班牙,甚至与奥斯曼帝国结盟。欧洲这种由于没有形成统一大帝国造成的内部消耗和牵制,到后来成了奥斯曼帝国能够苟延残喘的重要原因。当任何一个欧洲强国都能够灭亡和统治奥斯曼帝国的时候,正是因为欧洲国家为了实力均衡而阻止这一情况的发生,导致了奥斯曼帝国延长了近百年的寿命。话说回来,此时的西班牙在国家实力上远逊于奥斯曼帝国。现在国内外的不少穆斯林动辄将“十三亿穆斯林”当成自以为的后盾和对所在国的威胁,虽然这只是一厢情愿。但当时西班牙所面临的威胁则要实际的多,在驱逐摩里斯科人的同时,西班牙也担心奥斯曼帝国的干涉甚至开战,并为此进行了信息封锁,最终证明,奥斯曼帝国和穆斯林国家并没有为“穆斯林兄弟”真正做什么。通过后来的历史,更加证明对于穆斯林这个一盘散沙的群体,不必慑于其表面的数量。穆斯林的“团结”,只是一种神话。如果有穆斯林再拿出“十三亿穆斯林”来威胁中国,我们就可以正告他们,我们不必消灭所有穆斯林,只要消灭他们既可,至于“穆斯林同胞”能否为他们做什么,只要看看阿拉伯人为同族的巴勒斯坦人做了什么,我们就可以放心了。如果连对同一民族的“穆斯林同胞”不过尔尔,真会有哪个穆斯林国家会为了一批民族来历不明的伊斯兰教徒国家而真正与中国为敌吗?这只能是那些自认的“干儿”们的梦想,而决不会成为现实。
最终西班牙人顶着各种压力,通过屠杀,强制同化和驱逐的方式彻底根除了西班牙的伊斯兰教影响,不能不说是因为找对了应对伊斯兰教的手段,对一个顽固而不妥协的外来民族和文化对抗,不能以正常引导或平和的方式得以解决,而只能以强有力和坚定的压力来使之屈服或消灭,这才是面对外来民族和文化入侵的解决之道。虽然这种不“文明”的做法受到了后世“开明”之辈的谴责,但西班牙人却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解决了一个极大的隐患,西班牙人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不惜冒与当时比自己强大的多的伊斯兰教领袖奥斯曼帝国发生冲突的危险,仍然将这一措施坚持到底,的确是远见卓识。
一个国家有强盛的时期,也有衰落的时期。而西班牙人即便在衰落和国家丧失集中领导的情况,仍然不被拿破仑帝国所征服,表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不能不说与彻底消灭境内的穆斯林和犹太人对民族精神的培养大有关系。而西班牙人既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出现民族分裂和重复异族勾结外人叛国的情况,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多流汗,后人少流血。很多人将宗教和文化的多元化视为进步,但同时却忽略了历史。甚至同为一个国家,都是基督教信徒。由于教派的不和,也导致了无数的残杀和毁灭。欧洲最先强大起来的西班牙和英、法两国,都是通过残酷镇压,消灭了国内异端后,才形成了稳定的国内形势,促进了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的。而教派多元的德国,由于长期的宗教战争,造成了人民的大量死亡和国家的长期分裂,其国家的形成被滞后了数百年。西班牙虽然因宗教裁判所为后世所诟病,但其对中央集权的维护和对思想的统一,也是西班牙没有出现内部的宗教战争和残杀的主要原因。
在当今欧洲,穆斯林群体急剧膨胀和与所在国对立的情况十分普遍,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西班牙保持着一个人数众多,历史悠久的穆斯林群体。则那些“西班牙自古以来就是穆斯林的土地”,“恢复穆斯林国家”,“进行收复穆斯林领土的圣战”的论调必然会大行其道,恐怕西班牙会成为巴尔干半岛望尘莫及,只有中东才会与之媲美的民族和宗教冲突的重灾区。所以西班牙人的做法,冒“反人道”恶名于一时,但功在子孙,利在千秋。我们不必站在西班牙人的立场上,而是需要客观的看待西班牙正确的民族处理方式,并对其为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负责任的做法和有效性进行学习和借鉴。汉民族主义者决不是丑化者所诬蔑的现代义和团和闭关锁国不向外界学习的古董,我们虽然敬仰和尊重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但决不排斥对外国外族先进和行之有效的,并对我们有益的任何科学技术、政治手段的学习和借鉴。
——http://lt.cjdby.net/thread-1835816-1-1.html
2017年9月6日星期三
我其实更喜欢阿玛提亚(来自希腊文“罪”HAMARTIA)
就我个人而言,我其实更喜欢阿玛提亚(来自希腊文“罪”HAMARTIA),原因有以下几条: 1.最重要的是希腊文圣经直接来自神的启示.最准确,最正确,最有权威性.最保险,最安全.其它译本有可能丢失一些重要信息,重要的原定义,重要的引伸义 .又带入一些非教义的其它语种的引伸义,偏离原教义。
HAMARTIA给人联想: 一个伟大英雄满怀着要战胜强大邪恶势力的使命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性弱点之大,邪恶势力之强,他走到神的坛前,寻求神的帮助,求神宽恕他的软弱,赐于力量, 他从内心深处高呼:神啊,快赐我力量吧!霎时间金光万道,父神向他显现,赐他神力.他满怀信心地走出神的殿堂,神与他同在,在神的带领帮助下,他克服了自己的弱点,战胜强敌. 我真喜欢这个电影蒙太奇式的充满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画面,太棒了
HAMARTIA给人联想: 一个伟大英雄满怀着要战胜强大邪恶势力的使命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性弱点之大,邪恶势力之强,他走到神的坛前,寻求神的帮助,求神宽恕他的软弱,赐于力量, 他从内心深处高呼:神啊,快赐我力量吧!霎时间金光万道,父神向他显现,赐他神力.他满怀信心地走出神的殿堂,神与他同在,在神的带领帮助下,他克服了自己的弱点,战胜强敌. 我真喜欢这个电影蒙太奇式的充满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画面,太棒了
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活过来
[以弗所书2]
2:1 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
[注释] 活过来。该词是另加的。希腊文直到第5节才引入动词。但是该动词必须提前被引入,否则句子意思很难明白。关于“活过来”的论述,见5节注释。
死。人类受苦不仅是因为社交障碍或烦忧之事──人是处于灵性死亡的状态。过犯罪恶的状态近似于灵性的死亡。后者缺乏使人成长和充满活力的必要的活泼原则,而这正是灵性死亡的状态(弗5:14;约6:53;约一3:14;5:12;启3:1)
过犯罪恶。字面意思,“过犯与罪恶”。当加上随后的分句“在其中…”而没有标点符号时,这些冠词的力度变得清晰起来。可能是迭用这两项来强调罪恶的不同方面。
2:2 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
[注释] 那时。即悔改转变之前。
行事为人。其希腊文为peripateō,字面意思为“到处周游”,比喻“生活行事”,“过活”等。在新约大部分事件中(保罗与约翰通常用到),该词寓意为“生活行为”。比较希伯来文halak的用法(见@创5:22@注释)。关于该书信中的“行事”,请比较弗2:10;4:1;5:8,15。相对于在“过犯罪恶”中不悔改之人的生活,那悔改之人坚持“行善”(弗2:10)的“行事为人”。
风气。其希腊文为aiōn,字面意思为“时期”(见@太13:39@注释)。但是aiōn不只是表示“时间”,也可以表示属于该时期的那种生活方式──与上帝不和、分离的生活方式。
今世。其希腊文为kosmos(见@太4:8@注释)。Kosmos有时几乎是被用作aiōn(比较林前3:19与林前2:6)的同义词,然而还是有区别的。Aiōn有时从其显著的特征来考虑,是指一个时期,而kosmos则指那个时期的世界。
首领。即撒但。耶稣称他为“世界的王”(约12:31)。唯理主义认为撒但只是一个虚构的角色。撒但太乐于见到人们相信他不存在了。圣经清楚地指明他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见@太4:3@注释)。
空中。可能是指大气层。该短语可能是强调鬼魔是看不见的,盘踞在我们周围的空中。
悖逆之子。即不顺服的子民,或不顺服的百姓。这群人生来是悖逆的,其本性就是不顺从,是被定罪的(弗5:6)。人的天性就是与上帝为敌的,处在悖逆的状态之中(诗68:6;赛1:2;63:10;等)。
2:3 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
[注释] 我们…也都。保罗在弗2:1-2针对外邦人发言后,现在把他们的状况与犹太人的状况作了比较,显明他和他的犹太同胞们也都在“悖逆之子”之列(见罗2:1;比较弗3:20)。始祖的堕落使得所有人都降到低下的水准(罗3:9,23;加3:22)。
行为表现。其希腊文为anastrephō,字面意思为“转向这里又转向那里”,因此即“行为表现”。在古英语里,“to have one’s conversation”就是这个意思。Anastrephō不是指着言谈,除非言谈是一个人行为的诸多方面之一。
肉体的私欲。低等之天性的冲动(见罗7:5;8:4-7)。
随着…所喜好的去行。即服从肉体与未重生之心思的欲望。罪深埋在人的本性,较低等的肉体罪行以及未经控制想象之中的心思。
愤怒之子。即可怒之子,或应受愤怒之人。关于上帝的愤怒,见@罗1:18@注释。关于亚当的罪的天性的影响,使其后代成为“可怒之子”,见罗5:12。比较“可怒的器皿”(罗9:22)。
2:1 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他叫你们活过来。
[注释] 活过来。该词是另加的。希腊文直到第5节才引入动词。但是该动词必须提前被引入,否则句子意思很难明白。关于“活过来”的论述,见5节注释。
死。人类受苦不仅是因为社交障碍或烦忧之事──人是处于灵性死亡的状态。过犯罪恶的状态近似于灵性的死亡。后者缺乏使人成长和充满活力的必要的活泼原则,而这正是灵性死亡的状态(弗5:14;约6:53;约一3:14;5:12;启3:1)
过犯罪恶。字面意思,“过犯与罪恶”。当加上随后的分句“在其中…”而没有标点符号时,这些冠词的力度变得清晰起来。可能是迭用这两项来强调罪恶的不同方面。
2:2 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
[注释] 那时。即悔改转变之前。
行事为人。其希腊文为peripateō,字面意思为“到处周游”,比喻“生活行事”,“过活”等。在新约大部分事件中(保罗与约翰通常用到),该词寓意为“生活行为”。比较希伯来文halak的用法(见@创5:22@注释)。关于该书信中的“行事”,请比较弗2:10;4:1;5:8,15。相对于在“过犯罪恶”中不悔改之人的生活,那悔改之人坚持“行善”(弗2:10)的“行事为人”。
风气。其希腊文为aiōn,字面意思为“时期”(见@太13:39@注释)。但是aiōn不只是表示“时间”,也可以表示属于该时期的那种生活方式──与上帝不和、分离的生活方式。
今世。其希腊文为kosmos(见@太4:8@注释)。Kosmos有时几乎是被用作aiōn(比较林前3:19与林前2:6)的同义词,然而还是有区别的。Aiōn有时从其显著的特征来考虑,是指一个时期,而kosmos则指那个时期的世界。
首领。即撒但。耶稣称他为“世界的王”(约12:31)。唯理主义认为撒但只是一个虚构的角色。撒但太乐于见到人们相信他不存在了。圣经清楚地指明他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见@太4:3@注释)。
空中。可能是指大气层。该短语可能是强调鬼魔是看不见的,盘踞在我们周围的空中。
悖逆之子。即不顺服的子民,或不顺服的百姓。这群人生来是悖逆的,其本性就是不顺从,是被定罪的(弗5:6)。人的天性就是与上帝为敌的,处在悖逆的状态之中(诗68:6;赛1:2;63:10;等)。
2:3 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
[注释] 我们…也都。保罗在弗2:1-2针对外邦人发言后,现在把他们的状况与犹太人的状况作了比较,显明他和他的犹太同胞们也都在“悖逆之子”之列(见罗2:1;比较弗3:20)。始祖的堕落使得所有人都降到低下的水准(罗3:9,23;加3:22)。
行为表现。其希腊文为anastrephō,字面意思为“转向这里又转向那里”,因此即“行为表现”。在古英语里,“to have one’s conversation”就是这个意思。Anastrephō不是指着言谈,除非言谈是一个人行为的诸多方面之一。
肉体的私欲。低等之天性的冲动(见罗7:5;8:4-7)。
随着…所喜好的去行。即服从肉体与未重生之心思的欲望。罪深埋在人的本性,较低等的肉体罪行以及未经控制想象之中的心思。
愤怒之子。即可怒之子,或应受愤怒之人。关于上帝的愤怒,见@罗1:18@注释。关于亚当的罪的天性的影响,使其后代成为“可怒之子”,见罗5:12。比较“可怒的器皿”(罗9:22)。
2017年8月29日星期二
SIN 的翻译目前还有 “罪,过,恶”三派。
"罪字“派目前一派独大,"过字”派亦来势汹汹,"恶字“派的呼声也挺高,个人认为"偏字派"是最具底蕴,任何其它派别均需用"偏"字来解释和描述,很有从后台请到前台的趋势,只要"罪"字被定为古汉语,为了圣经翻译与时具进,"罪"字很有可能光荣下岗,完成其历史使命."偏"字上位的可能性最大."偏"字的优势在于暗含了一个标准,不管你把它放在哪个语境中,它均可准确地表达意思,比如:在"善恶"语境,绝对的善在比岸,是属神的,偏离绝对的善即是恶,是SIN 的一种,在"有过"和"无过"语境中,绝对的"无过"在比岸,是属神的,偏离绝对的无"过",即有"过",是SIN 的一种,"有罪"和"无罪"语境,"对错"语境,"好坏"语境,,均一样,以此类推.因为所有这些语境,在此岸,从人的视角看都有一个人间的标准,有一个不属神的标准,即不需引入"神的标准"就可判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各派互不认同,因为各派角度不同,但深度相同,只有"偏"字的深度高过其它字,是它们的根,偏字又可隐含一个"标准",一个呼之欲出的标准,在基督教语言范式中,不言而喻的是"神的标准",它象一把万能钥匙,可打开不同语境的锁。真理从各个侧面看都是真理,谬误则不是,谬误至少在一个侧面看不是真理。象"相对论"可解释"牛顿力学",可包容"牛顿力学".说明"相对论"比"牛顿力学"更接近绝对真理。因为偏字有自我变化的功能,可以嵌入任何一个用"神的标准"来判定的语境,比其他几字更接近原义.
2017年8月28日星期一
用“偏”替代“罪”翻译所有SIN
帖撒罗尼迦前书(1 Thessalonians)
用“偏”替代“罪”翻译所有SIN
2:16 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偏差。神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
Forbidding us to speak to the Gentiles that they might be saved, to fill up their sins alway: for the wrath is come upon them to the uttermost.
帖撒罗尼迦后书(2 Thessalonians)
2:3 人不拘用什吗法子,你们总不要被他诱惑,因为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有巨大偏差的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
Let no man deceive you by any means: for that day shall not come, except there come a falling away first, and that man of sin be revealed, the son of perdition;
提摩太前书(1 Timothy)
1:9 因为律法不是为义人设立的,乃是为不法和不服的,不虔诚和有偏差的,不圣洁和恋世俗的,弑父母和杀人的,
Knowing this, that the law is not made for a righteous man, but for the lawless and disobedient, for the ungodly and for sinners, for unholy and profane, for murderers of fathers and murderers of mothers, for manslayers,
1:15 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有偏差的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有偏差的人中我个是首领。
This is a faithful saying, and worthy of all acceptation, that Christ Jesus came into the world to save sinners; of whom I am chief.
5:20 有偏差的人,当在众人面前责备他,叫其馀的人也可以惧怕。
Them that sin rebuke before all, that others also may fear.
5:21 我在神和基督耶稣并蒙拣选的天使面前嘱咐你,要遵守这些话,不可存成见,行事也不可有偏心。
I charge thee before God, and the Lord Jesus Christ, and the elect angels, that thou observe these things without preferring one before another, doing nothing by partiality.
5:22 给人行按手的礼,不可急促。不要在别人的偏差上有分。要保守自己清洁。
Lay hands suddenly on no man, neither be partaker of other men's sins: keep thyself pure.
5:24 有些人的偏差是明显的,如同先到审判案前。有些人的偏差是随后跟了去的。
Some men's sins are open beforehand, going before to judgment; and some men they follow after.
用“偏”替代“罪”翻译所有SIN
2:16 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偏差。神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
Forbidding us to speak to the Gentiles that they might be saved, to fill up their sins alway: for the wrath is come upon them to the uttermost.
帖撒罗尼迦后书(2 Thessalonians)
2:3 人不拘用什吗法子,你们总不要被他诱惑,因为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有巨大偏差的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
Let no man deceive you by any means: for that day shall not come, except there come a falling away first, and that man of sin be revealed, the son of perdition;
提摩太前书(1 Timothy)
1:9 因为律法不是为义人设立的,乃是为不法和不服的,不虔诚和有偏差的,不圣洁和恋世俗的,弑父母和杀人的,
Knowing this, that the law is not made for a righteous man, but for the lawless and disobedient, for the ungodly and for sinners, for unholy and profane, for murderers of fathers and murderers of mothers, for manslayers,
1:15 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有偏差的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有偏差的人中我个是首领。
This is a faithful saying, and worthy of all acceptation, that Christ Jesus came into the world to save sinners; of whom I am chief.
5:20 有偏差的人,当在众人面前责备他,叫其馀的人也可以惧怕。
Them that sin rebuke before all, that others also may fear.
5:21 我在神和基督耶稣并蒙拣选的天使面前嘱咐你,要遵守这些话,不可存成见,行事也不可有偏心。
I charge thee before God, and the Lord Jesus Christ, and the elect angels, that thou observe these things without preferring one before another, doing nothing by partiality.
5:22 给人行按手的礼,不可急促。不要在别人的偏差上有分。要保守自己清洁。
Lay hands suddenly on no man, neither be partaker of other men's sins: keep thyself pure.
5:24 有些人的偏差是明显的,如同先到审判案前。有些人的偏差是随后跟了去的。
Some men's sins are open beforehand, going before to judgment; and some men they follow after.
2017年8月24日星期四
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
[哥林多前书15]
15:45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灵:或作血气)的活人”;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
[注释]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指的是创2:7。保罗加上“第一个”和“亚当”这些词解释所说的。
活人。希腊语psuche,就是“自然的”,psuchikos的词源(见第44节注释)。
末后的亚当。也就是基督(见@罗5:14@注释)。正如人类从第一个人,亚当,获得了他们属世的本性,照样他们通过基督获得他们复活的身体。一个是那暂时存在的一大群人的头,另一个是所有借着相信基督在他第二次来时得到一个属灵的身体并进入永生的人的头(见罗5:15-18;林前15:51-54)。
叫人活的灵。也就是那有能力分赐生命的。亚当成为一个“有灵的活人”,而基督是生命的给予者。耶稣说他有权柄叫死人复活(见约5:21,26;11:25)。他通过使某几个从死里复活的人比较他所行使的能力和这个短暂的属世的生命(见路7:14,15;8:54,55)。他给予生命的权柄的这些例证能够作为他在复临时叫死人复活的权柄的证据。
15:46 但属灵的不在先,属血气的在先,以后才有属灵的。
[注释] 属灵的…在先。圣徒复活时所拥有的属灵的身体就是他们自然生命的延续。首先来到的是自然的生命。属灵的身体并不存在,并且直到在复活时上帝给每个圣徒新的身体,才存在属灵的生命。
15:47 头一个人是出于地,乃属土;第二个人是出于天。
[注释] 属土。希腊语choïkos,“尘土造的”。第一个人,亚当,就是人类的祖先,是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的(创2:7)。
第二个人。也就是基督(参第45节注释)。
天。上下文证据倾向于(参10页)省略这些词,但是其省略本质上并不改变文章的意思,因为耶稣是唯一从天下来成为人类的头的。这“第二个人”在他与人类有紧密关系之前就已经存在,但是当他来到世人中间时他自己降卑并将神性隐藏在人性里(见加4:4;《历》第四章)。
15:48 那属土的怎样,凡属土的也就怎样;属天的怎样,凡属天的也就怎样。
[注释] 那属土的怎样。“那属土的怎样”就是指亚当。所有亚当的子孙都有他堕落的本性。他们是虚弱的、必死的,就如他败坏并死亡一样。
属天。在复活时圣徒的身体将要改变,那新的身体将要“和他[基督]荣耀的身体相似”(腓3:20,21)。
15:49 我们既有属土的形状,将来也必有属天的形状。
[注释] 将来也必有。在这里和“让我们也有”的读法之间,上下文证据被分割(参本册注释第10页)。然而这个简单的未来似乎与原文更和谐。见第44节注释。
15:50 弟兄们,我告诉你们说,血肉之体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必朽坏的不能承受不朽坏的。
[注释] 我告诉你们说。保罗再次强调他在35-49节所提出的,那复活的身体将与现今的身体有所不同。人类败坏的身体不适合于享受荣耀国度的完美。在罪恶进入人类之前,人类的身体是适合于那完美世界的状况的(见创1:31)。所有上帝创造的都是完美的因此亚当和夏娃的身体也是完美的──不会败坏的──并与他们身边完美的环境相适合。当人类犯罪,他的本性就改变了。因此,在他进入恢复的伊甸之福之前,他们的身体要改变适合与天上的完美。
有些人认为这段教导我们的是那复活的身体不含有血肉,然而这样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血和肉”是讲说这世界之人的一个画面(见太16:17;加1:16;弗6:12),因此不应当被归纳为仅仅是单独的字面意思。保罗只是确定人类现今的身体是不适合于进入上帝的国度的。那复活的身体将有血有肉可以这样合理的归纳,就是我们新的身体将要像基督荣耀的复活的身体一样荣耀(腓3:20,21),基督的身体是有“骨肉”的(路24:39;参《历》第八十四章)。复活的圣徒的身体与起初亚当被造时所拥有的身体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这一结论也是更为合理的(创2:7)。如果人类没有犯罪,毫无疑问将永远保持那身体。
15:45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灵:或作血气)的活人”;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
[注释]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指的是创2:7。保罗加上“第一个”和“亚当”这些词解释所说的。
活人。希腊语psuche,就是“自然的”,psuchikos的词源(见第44节注释)。
末后的亚当。也就是基督(见@罗5:14@注释)。正如人类从第一个人,亚当,获得了他们属世的本性,照样他们通过基督获得他们复活的身体。一个是那暂时存在的一大群人的头,另一个是所有借着相信基督在他第二次来时得到一个属灵的身体并进入永生的人的头(见罗5:15-18;林前15:51-54)。
叫人活的灵。也就是那有能力分赐生命的。亚当成为一个“有灵的活人”,而基督是生命的给予者。耶稣说他有权柄叫死人复活(见约5:21,26;11:25)。他通过使某几个从死里复活的人比较他所行使的能力和这个短暂的属世的生命(见路7:14,15;8:54,55)。他给予生命的权柄的这些例证能够作为他在复临时叫死人复活的权柄的证据。
15:46 但属灵的不在先,属血气的在先,以后才有属灵的。
[注释] 属灵的…在先。圣徒复活时所拥有的属灵的身体就是他们自然生命的延续。首先来到的是自然的生命。属灵的身体并不存在,并且直到在复活时上帝给每个圣徒新的身体,才存在属灵的生命。
15:47 头一个人是出于地,乃属土;第二个人是出于天。
[注释] 属土。希腊语choïkos,“尘土造的”。第一个人,亚当,就是人类的祖先,是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的(创2:7)。
第二个人。也就是基督(参第45节注释)。
天。上下文证据倾向于(参10页)省略这些词,但是其省略本质上并不改变文章的意思,因为耶稣是唯一从天下来成为人类的头的。这“第二个人”在他与人类有紧密关系之前就已经存在,但是当他来到世人中间时他自己降卑并将神性隐藏在人性里(见加4:4;《历》第四章)。
15:48 那属土的怎样,凡属土的也就怎样;属天的怎样,凡属天的也就怎样。
[注释] 那属土的怎样。“那属土的怎样”就是指亚当。所有亚当的子孙都有他堕落的本性。他们是虚弱的、必死的,就如他败坏并死亡一样。
属天。在复活时圣徒的身体将要改变,那新的身体将要“和他[基督]荣耀的身体相似”(腓3:20,21)。
15:49 我们既有属土的形状,将来也必有属天的形状。
[注释] 将来也必有。在这里和“让我们也有”的读法之间,上下文证据被分割(参本册注释第10页)。然而这个简单的未来似乎与原文更和谐。见第44节注释。
15:50 弟兄们,我告诉你们说,血肉之体不能承受上帝的国,必朽坏的不能承受不朽坏的。
[注释] 我告诉你们说。保罗再次强调他在35-49节所提出的,那复活的身体将与现今的身体有所不同。人类败坏的身体不适合于享受荣耀国度的完美。在罪恶进入人类之前,人类的身体是适合于那完美世界的状况的(见创1:31)。所有上帝创造的都是完美的因此亚当和夏娃的身体也是完美的──不会败坏的──并与他们身边完美的环境相适合。当人类犯罪,他的本性就改变了。因此,在他进入恢复的伊甸之福之前,他们的身体要改变适合与天上的完美。
有些人认为这段教导我们的是那复活的身体不含有血肉,然而这样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血和肉”是讲说这世界之人的一个画面(见太16:17;加1:16;弗6:12),因此不应当被归纳为仅仅是单独的字面意思。保罗只是确定人类现今的身体是不适合于进入上帝的国度的。那复活的身体将有血有肉可以这样合理的归纳,就是我们新的身体将要像基督荣耀的复活的身体一样荣耀(腓3:20,21),基督的身体是有“骨肉”的(路24:39;参《历》第八十四章)。复活的圣徒的身体与起初亚当被造时所拥有的身体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这一结论也是更为合理的(创2:7)。如果人类没有犯罪,毫无疑问将永远保持那身体。
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
哥林多前书15
15:51 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
[注释] 奥秘的事。见@罗11:25@注释。
不是都要睡觉。有关睡觉是死亡的比喻见@约11:11@注释。保罗要我们注意这样的事实,有人将不会死亡,但是将从那不完美的身体改变成为完美的属天的状态。这瞬间的改变将使他们像那复活的圣徒(见《善》第十八章;《赎》第六十一章)。
都要改变。这个“都”包括当基督来时活着的和那些已经死了的。前者瞬间改变他们必死的身体成为不死的,后者以不死的身体复活(参@林后5:1-4@注释)。
15:52 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
[注释] 在一霎时。希腊语en atomo,“在一个不可分割的时间点”,“立即”。Atomos在新约圣经中只有这里出现。“原子”(atom)就是来源于这个词。与这个词一起的表达,“眼睛一闪[或“眨”]”,指出了活着的圣徒的身体所要发生的改变是极快的。
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这个荣耀的改变发生的时间就是接下来要说明的。在基督第二次来时,那时“上帝的号筒”将要吹响,那已死的忠心的信徒身体将要复活,是完全不受所有罪恶影响的身体(西3:4;见@帖前4:16@注释)。那时活着的基督徒将渴望他们主的来到经历奇妙的改变,而所有败坏的和不完美的痕迹都将从他们的身体除去,将要成为基督荣耀身体的样子(见腓3:20,21;约一3:2)。他们将要不经过死亡而从地上被升到天上这样非常的经历,就像以利亚,他是所有在基督再来时活着的真正的信徒的一个典型(见王下2:11;《知君》第十七章)。
15:53 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变成:原文作穿;下同)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
[注释] 必朽坏的。或作“这可朽坏的是必须的”。圣徒的身体发生改变是基本。这将要借着他们的死以及以不死的、不朽坏的身体从死里复活(42节),或借着不见死亡被改变而发生;因为他们不能像现在这样进入天国(50节)。
总要变成。希腊语enduo,“自己穿上”,作为一件衣服等。这清楚的指出,当身体的这一改变发生时个人的个体身份仍然保持。每一个被救赎者将保持他们自己个人的特点(见《路》第二十五章;《证》第二册第266,267页;《证》第五册第215,216页;《怀爱伦附注》的林前15:42-52注释)。
必死的。也就是屈服于死亡。只有那些接受上帝所提供的借着耶稣基督的救赎的人才能得到这个不死的恩典,而这恩典在耶稣再来时就成为他们的了(见约3:16;罗2:7;6:23;林后5:4)。
15:54 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
[注释] 死被…吞没。虽然与希伯来文旧约圣经和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不完全一致但这话肯定是对赛25:8的引用。在基督来时,从必死的到不死的这一奇妙转变发生时,包括死了的义人和活着的义人,那时人类的伟大仇敌不再搅扰被救赎者。当死亡的阴影笼罩圣徒时占据他们大脑的最后思想是睡觉,他们的最后感受是死的疼痛。当他们看见基督来了并赐他们不死的恩典时,他们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莫大的喜乐,他们不再屈服于死亡的权势(见《善》第三十三章)。
15:51 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乃是都要改变,
[注释] 奥秘的事。见@罗11:25@注释。
不是都要睡觉。有关睡觉是死亡的比喻见@约11:11@注释。保罗要我们注意这样的事实,有人将不会死亡,但是将从那不完美的身体改变成为完美的属天的状态。这瞬间的改变将使他们像那复活的圣徒(见《善》第十八章;《赎》第六十一章)。
都要改变。这个“都”包括当基督来时活着的和那些已经死了的。前者瞬间改变他们必死的身体成为不死的,后者以不死的身体复活(参@林后5:1-4@注释)。
15:52 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
[注释] 在一霎时。希腊语en atomo,“在一个不可分割的时间点”,“立即”。Atomos在新约圣经中只有这里出现。“原子”(atom)就是来源于这个词。与这个词一起的表达,“眼睛一闪[或“眨”]”,指出了活着的圣徒的身体所要发生的改变是极快的。
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这个荣耀的改变发生的时间就是接下来要说明的。在基督第二次来时,那时“上帝的号筒”将要吹响,那已死的忠心的信徒身体将要复活,是完全不受所有罪恶影响的身体(西3:4;见@帖前4:16@注释)。那时活着的基督徒将渴望他们主的来到经历奇妙的改变,而所有败坏的和不完美的痕迹都将从他们的身体除去,将要成为基督荣耀身体的样子(见腓3:20,21;约一3:2)。他们将要不经过死亡而从地上被升到天上这样非常的经历,就像以利亚,他是所有在基督再来时活着的真正的信徒的一个典型(见王下2:11;《知君》第十七章)。
15:53 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变成:原文作穿;下同)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
[注释] 必朽坏的。或作“这可朽坏的是必须的”。圣徒的身体发生改变是基本。这将要借着他们的死以及以不死的、不朽坏的身体从死里复活(42节),或借着不见死亡被改变而发生;因为他们不能像现在这样进入天国(50节)。
总要变成。希腊语enduo,“自己穿上”,作为一件衣服等。这清楚的指出,当身体的这一改变发生时个人的个体身份仍然保持。每一个被救赎者将保持他们自己个人的特点(见《路》第二十五章;《证》第二册第266,267页;《证》第五册第215,216页;《怀爱伦附注》的林前15:42-52注释)。
必死的。也就是屈服于死亡。只有那些接受上帝所提供的借着耶稣基督的救赎的人才能得到这个不死的恩典,而这恩典在耶稣再来时就成为他们的了(见约3:16;罗2:7;6:23;林后5:4)。
15:54 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
[注释] 死被…吞没。虽然与希伯来文旧约圣经和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不完全一致但这话肯定是对赛25:8的引用。在基督来时,从必死的到不死的这一奇妙转变发生时,包括死了的义人和活着的义人,那时人类的伟大仇敌不再搅扰被救赎者。当死亡的阴影笼罩圣徒时占据他们大脑的最后思想是睡觉,他们的最后感受是死的疼痛。当他们看见基督来了并赐他们不死的恩典时,他们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莫大的喜乐,他们不再屈服于死亡的权势(见《善》第三十三章)。
死的毒钩在哪里?
哥林多前书15]
15:55 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
[注释] 死啊。提及@何13:14@(见该处注释)。在这个喜乐、胜利的呼声中,所有凯旋的圣徒,就是那从苦难的威胁和死亡造成的分离中永远解脱出来的人,把死亡和坟墓都人性化并向其致辞。在基督第二次来时,那自亚当堕落时就笼罩所有人类的这个敌人的拖累将永远的从被救赎者挪去。
毒钩。希腊语kentron,“刺棒”,“[如矛的]一个尖头”,“[如蜜蜂、黄蜂、蝎子的]刺”。
15:56 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
[注释] 死的毒钩。这里作为“罪”来定义。死亡,就像蝎子,有毒钩,因为罪,就是死的因由,而赐予其致命的权利(见罗6:23)。但是被救赎者将不再犯罪;因此,他们不再感受到死的毒钩(见鸿1:9;赛11:9;启21:4)。
律法。见@罗7:7-11@注释。
15:57 感谢上帝,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注释] 感谢上帝。这一节展示了圣经所有书卷的主题,或目标,也就是表明了恢复人得上帝喜爱及其起初完美的景况和脱离所有罪的影响,是借着上帝的大能通过我们的主耶稣而实现的(见《教》第十三章;参罗7:25)。因着击败撒但权势的成功,被救赎者将要永远赞美并归荣耀于上帝(见启5:11-13;15:3,4;19:5,6)。
15:58 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注释] 所以。鉴于已经启示有关复活的荣耀真理,劝勉信徒抵抗每一个撒但的使者可能破坏他们对基督的信心的努力。
我亲爱的弟兄们。保罗的一生证明了耶稣的门徒要彼此相爱的真理(见约13:34,35)。这个爱在他们甘愿为彼此遭难中得到彰显(见加4:19;西1:24;2:1,2;帖前2:8,9;3:7,8)。
坚固不可动摇。激励信徒要坚定持守他们的信仰,不允许什么事搅扰他们。这个如磐石般坚定的呼吁借着使徒在这一章巧妙解释的复活的真理而坚固。由于关于未来如此奇妙的保证,信徒不该被恶者各种形式的试探所影响,无论是肉体放纵,还是因为世俗哲学之路而转离这确定的福音事实。不允许人或物将信徒从他信仰和希望的根基上动摇。
竭力多作。为真理而不断工作的伟大动机是积极的保证,而这努力将不会“在主里徒劳”,但是将要导致心灵的得救和增加上帝的荣耀(见诗126:6;传11:6;赛55:11;林前3:8,9)。
15:55 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
[注释] 死啊。提及@何13:14@(见该处注释)。在这个喜乐、胜利的呼声中,所有凯旋的圣徒,就是那从苦难的威胁和死亡造成的分离中永远解脱出来的人,把死亡和坟墓都人性化并向其致辞。在基督第二次来时,那自亚当堕落时就笼罩所有人类的这个敌人的拖累将永远的从被救赎者挪去。
毒钩。希腊语kentron,“刺棒”,“[如矛的]一个尖头”,“[如蜜蜂、黄蜂、蝎子的]刺”。
15:56 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
[注释] 死的毒钩。这里作为“罪”来定义。死亡,就像蝎子,有毒钩,因为罪,就是死的因由,而赐予其致命的权利(见罗6:23)。但是被救赎者将不再犯罪;因此,他们不再感受到死的毒钩(见鸿1:9;赛11:9;启21:4)。
律法。见@罗7:7-11@注释。
15:57 感谢上帝,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注释] 感谢上帝。这一节展示了圣经所有书卷的主题,或目标,也就是表明了恢复人得上帝喜爱及其起初完美的景况和脱离所有罪的影响,是借着上帝的大能通过我们的主耶稣而实现的(见《教》第十三章;参罗7:25)。因着击败撒但权势的成功,被救赎者将要永远赞美并归荣耀于上帝(见启5:11-13;15:3,4;19:5,6)。
15:58 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注释] 所以。鉴于已经启示有关复活的荣耀真理,劝勉信徒抵抗每一个撒但的使者可能破坏他们对基督的信心的努力。
我亲爱的弟兄们。保罗的一生证明了耶稣的门徒要彼此相爱的真理(见约13:34,35)。这个爱在他们甘愿为彼此遭难中得到彰显(见加4:19;西1:24;2:1,2;帖前2:8,9;3:7,8)。
坚固不可动摇。激励信徒要坚定持守他们的信仰,不允许什么事搅扰他们。这个如磐石般坚定的呼吁借着使徒在这一章巧妙解释的复活的真理而坚固。由于关于未来如此奇妙的保证,信徒不该被恶者各种形式的试探所影响,无论是肉体放纵,还是因为世俗哲学之路而转离这确定的福音事实。不允许人或物将信徒从他信仰和希望的根基上动摇。
竭力多作。为真理而不断工作的伟大动机是积极的保证,而这努力将不会“在主里徒劳”,但是将要导致心灵的得救和增加上帝的荣耀(见诗126:6;传11:6;赛55:11;林前3:8,9)。
[转载]三种异端思想:伯拉纠、伯拉纠派和半伯拉纠主义
2014-07-25 00:39阅读:14
X
三种异端思想:伯拉纠、伯拉纠派和半伯拉纠主义
---选自赵中辉《英汉神学名词词典》
1:伯拉纠 Pelagius (360—420)
英国神学家,为一基督教修道士兼神学家,居于 罗马、迦太基及巴勒斯坦等处。极力反对奥古斯丁派人类完全堕落之教义。提倡一种异端的自由意志教义,否认原罪;且谓上帝恩典非人所不配得的恩赐,亦非得救 所必须。他常说:『如果我应该做,我就能做(If Iought,I can.)。』
2: 伯拉纠派 Pelagianism ( 现在的阿米念)
为第四世纪英国修道士伯拉纠所倡导。反对奥古斯丁预定与原罪的教义,并主张人得救不是靠神主权的恩典,乃凭自己的自由意志(人得救不是出于神,乃是出于自己)。这古老的异端如今已改头换面,又成为现在的阿民念派。一四三一年在以弗所大会中被定为异端。
3: 半伯拉纠主义 Semi-Pelagianism
中世纪的一种神学系统,本质上与今日的阿民念主义相同。半伯拉纠主义所教训的是:(1)神救任何人,照样祂也定意要救所有的人。(2)基督是为所有的人死。 (3)人在未接受神的恩典之前,能在基督里有信心,并生出圣洁的愿望。(4)人凭自由意志接受神恩,此意志不能因罪消失。此说亦称为卡西安主义 (Cassianism),因其创始者为卡西安(Cassian)。
此乃于主后四二七—五二九年间出 现的教义,拒绝伯拉纠派与奥古斯丁主义之极端见解;在人得救的开端工作上,奥古斯丁主张是出于神的恩典,而伯拉纠派主张是出于人的自由意志。『半伯拉利』 思想出现甚早,但『半伯拉纠主义』则是相当近代的名词,此词首先出现于信义宗协和信条中(1577),与耶稣会士穆林那(LuisMolin a,1535 —1600)的神学有关。此词并非一快乐的选择,因为所谓半伯拉纠派,就是叫甚么都可以,就是不叫半伯拉纠派。比较更正确一点,就是称他们为半奥古斯丁 派,他们虽然是反对伯拉纠的教义,但也敬仰奥古斯丁,就是不愿意把他的神学当作最重要的。
教会会议于四一 八年,又于四三一年定伯拉纠派为异端,但此项拒绝并非意味着完全接纳奥古斯丁的教义系统。奥古斯丁有关恩典的教训可以归纳如下:人类有份于亚当的罪,因此 人都成为罪人,从此除了神的特恩以外(不能用功获得),无一人能解脱;神却由祂不可测的智慧来拣选一些人得救,赐恩给他们,使他们满有把握地白白得救。蒙 拣选的人数已定,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虽然如此,迦太基的维他里斯(Vitalis),以及非洲哈诸米坦地方的修士团(427年),对此原则引起争论,说 这些原则破坏了自由意志及人所有的道德责任。相反地,他们坚称人的意志可以完成信心的初步行动。为了回应此说,奥古斯丁著述了(恩典与自由意志》与《斥责 与恩典>来反对半伯拉纠主义,并且强调意志为先在恩典所预备的必要性。
此问题在第五世纪演变为白 热化,在法国南部高卢的一些修道士(为卡西安,希拉留等人所领导)参与了此项抗争。这些人反对奥古斯丁有关罪与恩教义的几点,即意志完全受捆绑,恩典之不 可抗的优先性,以及硬性的预定论。他们同意奥古斯丁对于罪的严重性,但他们认为他的预定论教义是新颖的,因此与传统不符,也是危险的,因为这使人的一切努 力皆归徒然。为了反抗奥古斯丁,卡西安教导说,虽然由于亚当的罪承继了病态,但人的自由意志并没有完全被毁坏。虽然恩典是得救不可缺少的,但不能在人的自 由选择之先,因为人的意志虽然是软弱的,但意志能采取趋向神的带头作用。换言之,在得救上神的恩典与人的自由意志必须合作。卡西安为了反抗奥古斯丁严厉的 预定论,他主张神拯救人的普遍旨意的教义,并主张预定就是神的预知。
奥古斯丁死后,争论愈趋白热化;普拉斯 (Prosper Of Aquitaine)成为奥氏的主将为他辩护,答覆迦利克的一群修道士,其中包括文森(Vincent Of Lerine)。 文森误解了奥古斯丁有关保守与预定的教义,说神所拣选的人就不能犯罪。虽然如此,他并未完全错误,他承认从奥古斯丁所得来的恩典教训的实际危险性,并且此 教训脱离了大公教会的传统。普拉斯为他导师的缘故,曾赴罗马请愿,虽然教宗色勒斯丁一世赞扬奥古斯丁,但并未特别通过奥氏论恩典与预定的教训。因此,半伯 拉纠派的信仰仍在法国南部照常进行,以佛斯他斯(Faustus Of Riez)为主要发言人。他定伯拉纠主义为异端,教导说靠属血气的能力不能得救。 自由意志虽不能被灭绝,但是软弱的,若无恩典的帮助是不能获得救恩。然而佛斯他斯拒绝神恩独作说(monergism)的预定观,并教导说人的意志藉着留 给它的自由,能够向神开始头一步。因此一个人的得救,是由神人合作才成功的。预定只不过是神预先知道人要如何自由决定。恩典对佛斯他斯来说,只不过是神给 人自由意志的光照,并不像奥古斯丁所说的那样,是神恩典在人心中的重生能力。
半伯拉纠主义的辩论一直继续到第六 世纪,当该撒留(Caesarius Of Arles) 召开奥兰治教会大会(529年)。在此该 撒留在主持反半伯拉纠主义上获得成 功。虽然 如此,总会并没有接受奥古斯 丁全部的恩典教义,特别是没有接受奥 氏所主张的神的恩典在蒙拣选者心中不 可抗拒的工作。在主后五三一年,彭 尼 非斯二世批准了这次会议的行动,于是 给予大公会议的特权。半伯拉纠主义作 为历史上的运动,算是已跌落下来,但 半伯拉纠主义的基要问题 ——人的自由 意志在神救人的工作上,优于神的恩典 ——并未消失。
半伯拉纠主义(Semi-Pelagianism)是伯拉纠异端一种较中立的形式,伯拉纠异端由公元五世纪罗马的一个教师伯拉纠 (Pelagius)提出。半伯拉纠主义則由五世纪马赛港(Marseilles)的卡西安(Cassian)提出)他并没有否认原罪以及其对人的灵魂和 意志的影响。但是它教导神与人的合作才实现对人的救赎。这种合作並非人的努力守律法的意思,而是人根据自己意志做出自由选择的能力。半伯拉纠主义教导,人 能通过其自由的意志寻求迈向被上帝救赎第一步,然后依靠神的恩赐与神合作,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保持信仰。这就意味着,人能否被救赎依靠的是上帝的恩赐, 而上帝的恩赐对于维持信仰却不是必须的。
该异端的错误在于,它所指的恩赐已不再是恩赐。恩赐是上帝对罪人完全并且自由给予的。但是,如果是由人首先去寻求上帝,上帝才因为他的努力而给予恩赐。这意味着,上帝的得救恩典仅仅是决定了人是主动尋求。这不再是恩赐,是人去选择相信上帝,而不是上帝主动对人的恩赐。
半伯拉纠主义教导,罪恶中的人有能力去选择信仰上帝。
半伯拉纠主义教导,上帝的恩赐救赎,是人最初努力的结果。
半伯拉纠主义否认基督教的预定论(predestination)。
半伯拉纠主义在主后529年召开的奥朗日会议(The Council of Orange)上被谴责为异端.
(选自赵中辉《英汉神学名词词典》)
2017年8月18日星期五
败坏那掌死权的
[希伯来书2]
2:14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注释] 儿女。即,第13节中提到的儿女。
既同有。或:“既得以成为共同收受者。”儿女享有共同的人性。
他也。即,基督。
亲自成了。该希腊动词的词形暗示握住某种从前未曾拥有的东西。对耶稣来说确实如此:他是神圣的,但他却取了我们的人性,奥秘地将两种本性结合成为一体(见@约1:14@的注释)。为使他可以分享人类所有的经验,基督变成了人。
藉着死。即,他在十字架上献祭的死(参第9节)。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撒但似乎是胜利了;因为似乎就连上帝的儿子都承认了撒但掌有死权并且服从了它。但是上帝却另有目的。
败坏。希腊文是katargeō,“致使无效,”“摧毁”(见@罗3:3@的注释)。撒但的死权已经被打破了,因为尽管自然的死亡仍在掌权,但复活的事已定(见林前15:20-22,51-57)。最终,罪的创始者和死亡的作者本身都要被灭绝(见@启20:10@的注释)。
掌死权的。撒但掌死权是因为他是罪的创始者,而死是由罪产生的(见@罗5:12@的注释)。他的国度是死亡的国度,他在其中掌权。因为罪在我们的生活中掌权,所以死就作了王,因此撒但就作了王。
基督就是那位进入壮士家里的人(可3:27),他捆绑了仇敌,并且带走了他的囚犯。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撒但的堡垒—并从撒但手中夺取了他的掳物。当撒但以为基督落入了他的权下时,当坟墓被封基督被锁在里面时,撒但欣喜若狂了。但是基督却冲破了死亡的捆绑,走出了坟墓,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4)。不仅基督自己复活了,而且“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太27:52,53)。因此,虽然“壮士披挂整齐,看守自己的住宅,……但有一个比他更壮的来,胜过他”(路11:21,22)。那更壮的人,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并且藉着死胜过了那掌死权的,带走了他的俘掳,并且抢夺了他的家(太12:29);“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西2:15)。自此以后,对信徒来说,死不过是睡了;他们在平安中安息,直到上帝叫醒他们。对许多人来说,这甚至是有福的睡了(启14:13)。基督“已经把死废去”(提后1:10)。他已经“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启1:18;参林前15:51-57)。
魔鬼。希腊文是diabolos(见@太4:1@的注释)。
2:15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注释] 释放。希腊文是apallassō,“使自由,”“释放。”基督来了,要把人们从罪和死的奴役之下释放出来。
怕死。这是未得救赎之人的状况。数以百万计的人处在罪的奴役之下,渴望得到释放。他们怕现在;他们怕将来;他们生也怕;他们死也怕。有任何得救的盼望或安慰吗?答案是基督已经败坏了撒但的权势,已经废除了死亡,已经释放了并且还要释放那些被惧怕捆绑的人。
一生。人生来就进入罪中。他继续被罪奴役直到被基督释放。
奴仆。或:“奴隶。”关于罪奴的注释,见@罗8:15@的注释。
2:14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注释] 儿女。即,第13节中提到的儿女。
既同有。或:“既得以成为共同收受者。”儿女享有共同的人性。
他也。即,基督。
亲自成了。该希腊动词的词形暗示握住某种从前未曾拥有的东西。对耶稣来说确实如此:他是神圣的,但他却取了我们的人性,奥秘地将两种本性结合成为一体(见@约1:14@的注释)。为使他可以分享人类所有的经验,基督变成了人。
藉着死。即,他在十字架上献祭的死(参第9节)。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撒但似乎是胜利了;因为似乎就连上帝的儿子都承认了撒但掌有死权并且服从了它。但是上帝却另有目的。
败坏。希腊文是katargeō,“致使无效,”“摧毁”(见@罗3:3@的注释)。撒但的死权已经被打破了,因为尽管自然的死亡仍在掌权,但复活的事已定(见林前15:20-22,51-57)。最终,罪的创始者和死亡的作者本身都要被灭绝(见@启20:10@的注释)。
掌死权的。撒但掌死权是因为他是罪的创始者,而死是由罪产生的(见@罗5:12@的注释)。他的国度是死亡的国度,他在其中掌权。因为罪在我们的生活中掌权,所以死就作了王,因此撒但就作了王。
基督就是那位进入壮士家里的人(可3:27),他捆绑了仇敌,并且带走了他的囚犯。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撒但的堡垒—并从撒但手中夺取了他的掳物。当撒但以为基督落入了他的权下时,当坟墓被封基督被锁在里面时,撒但欣喜若狂了。但是基督却冲破了死亡的捆绑,走出了坟墓,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4)。不仅基督自己复活了,而且“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太27:52,53)。因此,虽然“壮士披挂整齐,看守自己的住宅,……但有一个比他更壮的来,胜过他”(路11:21,22)。那更壮的人,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并且藉着死胜过了那掌死权的,带走了他的俘掳,并且抢夺了他的家(太12:29);“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西2:15)。自此以后,对信徒来说,死不过是睡了;他们在平安中安息,直到上帝叫醒他们。对许多人来说,这甚至是有福的睡了(启14:13)。基督“已经把死废去”(提后1:10)。他已经“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启1:18;参林前15:51-57)。
魔鬼。希腊文是diabolos(见@太4:1@的注释)。
2:15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注释] 释放。希腊文是apallassō,“使自由,”“释放。”基督来了,要把人们从罪和死的奴役之下释放出来。
怕死。这是未得救赎之人的状况。数以百万计的人处在罪的奴役之下,渴望得到释放。他们怕现在;他们怕将来;他们生也怕;他们死也怕。有任何得救的盼望或安慰吗?答案是基督已经败坏了撒但的权势,已经废除了死亡,已经释放了并且还要释放那些被惧怕捆绑的人。
一生。人生来就进入罪中。他继续被罪奴役直到被基督释放。
奴仆。或:“奴隶。”关于罪奴的注释,见@罗8:15@的注释。
你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
[歌罗西书4]
4:1 你们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的待仆人,因为知道你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
[注释] 主人。见@弗6:9@的注释。
待。希腊文是parechō,“维持,”“提供,”“供给,”这里的词形暗示“在你们这一方。”
仆人。希腊文是douloi(见@罗1:1@;@弗6:9@的注释)。
公公平平的。主人不可只是任性行事。作为人,仆人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并且应该供应他的基本需要。
均等。希腊文是isotēs,“公正,”“公平,”“不偏不倚的对待”(见利25:39-43;申15:12-14;见@加3:28@;@弗6:9@的注释)。
你们也有一位主。作主人的不过是基督的管家。他所拥有的财富和管理事物的才干都是天上的主赐给他的。这种哲理只不过是金科玉律在主仆关系中的扩展。保罗实际上说的是:“你们愿意你们在天上的主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你们的仆人。”请比较太23:8;弗6:9。
4:1 你们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的待仆人,因为知道你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
[注释] 主人。见@弗6:9@的注释。
待。希腊文是parechō,“维持,”“提供,”“供给,”这里的词形暗示“在你们这一方。”
仆人。希腊文是douloi(见@罗1:1@;@弗6:9@的注释)。
公公平平的。主人不可只是任性行事。作为人,仆人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并且应该供应他的基本需要。
均等。希腊文是isotēs,“公正,”“公平,”“不偏不倚的对待”(见利25:39-43;申15:12-14;见@加3:28@;@弗6:9@的注释)。
你们也有一位主。作主人的不过是基督的管家。他所拥有的财富和管理事物的才干都是天上的主赐给他的。这种哲理只不过是金科玉律在主仆关系中的扩展。保罗实际上说的是:“你们愿意你们在天上的主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你们的仆人。”请比较太23:8;弗6:9。
晓谕列祖
[希伯来书1]
1:1 上帝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
[注释] 上帝。该书信直接开始论述教义,没有按惯例致开篇的问候(见别的新约书信开篇的经文;见本册注释原文第387页)。在希腊文中,第一个出现的词并不是表示上帝的这个词,而是表示“多次”的那个词。见下文“晓谕”词条。
多次。希腊文是polumerōs,“在许多部分里,”“以多种方式。”从上帝宝座发出的完全的亮光,并不是一次荣耀的闪现中突然临到人们的。相反,它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照着人们所能领会的临到人类的。
多方。希腊文是polutropōs,“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上帝用言语和写成的信息,用比喻,并且靠着各种可见的教具藉着众先知讲话。无论使用哪一种手段,都是上帝在讲话(见下文“晓谕”字条)。
晓谕。作者强调的事实是,那藉着众先知讲话的乃是上帝。一卷经书可能带有以赛亚或者阿摩司或者但以理的名字,但上帝才是真正的作者(参约5:46,47)。上帝曾藉着旧约时代的众先知赐下启示的事实,并不排除他会在必要时赐下后来的甚至更大的启示。在旧约时代,通过在祭坛上奉献羔羊为祭表明相信一位要来的救赎主是适宜的。但是在基督已经来到世上之后,再继续这种献祭就不适当了:这么做就不是表示相信而是表示不信了。要丢弃预指基督要来的仪式和仪文,并将之替换为证明相信基督已经来了的其它事物。要使信仰上帝的人能去这么做,就需要来自天上的新启示。
要废弃历年来被尊为圣的仪式和惯例—就象基督教所要求以色列的—并去采纳外在表现与旧的一套不可相比的新套路;与庄严堂皇的圣殿崇祀相隔绝—这一切对许多人来说,无疑像是不仅否定了过去所有的经验和启示,而且是一切宗教生活的终结。初世纪的犹太人和他们的父辈们始终都曾奉献祭牲,而且上帝也曾接受他们的敬拜。继续上天曾如此显著的祝福过的这种敬拜方式会有什么损害吗?他们记得上帝曾如何指示摩西建造圣所,通过从天上降火下来点着了坛上的木柴,上帝曾如何亲自尊荣了这种侍奉。这种宗教对亚伯拉罕、摩西、和以利亚来说已经足够好了,他们认为对自己来说也足够好。
要改变历代以来的风俗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并且在几年之内改变一个民族的习惯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在从犹太教到基督教转变的情况下,就尤其困难了,因为这改变不得不通过在大多数百姓的评价中与那些设立这些习俗之人不同列之人的领导来完成。所以转变时期是一个最令人难受的时期。需要大量智慧而英明的勉言。持续不断地反复涉及的问题肯定是,如果上帝现在不要求献祭了,如果事实上那些祭物令上帝不悦,那么古时曾将这些崇祀教导以色列人的那些又伟大又良善的人们又怎样呢?他们自己不也曾向他奉献礼物吗?难道这些人没有遵从上帝明确的指示吗?保罗和其他的使徒们是谁,竟会胆敢擅自改变古时的惯例和制度呢?犹太人可能会尖锐地问使徒们是不是认为自己比古时的众先知和先祖们还大(参约4:12)。
这些问题在该书信的第一句话中都得到了回答。过去的伟大领袖们并没有错。他们是蒙上帝引导的。他们是属上帝的人。当他们说话时,就是上帝在说话。他们并没有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既采取这种立场,该书的作者自然就获得了百姓的信任,他们相信古时的伟人和先知们都是受上帝引导的。
在古时。希腊文是palai,“很久以前,”“从前。”这无疑指的是旧约圣经所有的启示。
列祖。在这里的意思是“祖先,”或“祖宗”。
众先知。希腊文是prophētai(见@太11:9@的注释)。
1:1 上帝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
[注释] 上帝。该书信直接开始论述教义,没有按惯例致开篇的问候(见别的新约书信开篇的经文;见本册注释原文第387页)。在希腊文中,第一个出现的词并不是表示上帝的这个词,而是表示“多次”的那个词。见下文“晓谕”词条。
多次。希腊文是polumerōs,“在许多部分里,”“以多种方式。”从上帝宝座发出的完全的亮光,并不是一次荣耀的闪现中突然临到人们的。相反,它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照着人们所能领会的临到人类的。
多方。希腊文是polutropōs,“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上帝用言语和写成的信息,用比喻,并且靠着各种可见的教具藉着众先知讲话。无论使用哪一种手段,都是上帝在讲话(见下文“晓谕”字条)。
晓谕。作者强调的事实是,那藉着众先知讲话的乃是上帝。一卷经书可能带有以赛亚或者阿摩司或者但以理的名字,但上帝才是真正的作者(参约5:46,47)。上帝曾藉着旧约时代的众先知赐下启示的事实,并不排除他会在必要时赐下后来的甚至更大的启示。在旧约时代,通过在祭坛上奉献羔羊为祭表明相信一位要来的救赎主是适宜的。但是在基督已经来到世上之后,再继续这种献祭就不适当了:这么做就不是表示相信而是表示不信了。要丢弃预指基督要来的仪式和仪文,并将之替换为证明相信基督已经来了的其它事物。要使信仰上帝的人能去这么做,就需要来自天上的新启示。
要废弃历年来被尊为圣的仪式和惯例—就象基督教所要求以色列的—并去采纳外在表现与旧的一套不可相比的新套路;与庄严堂皇的圣殿崇祀相隔绝—这一切对许多人来说,无疑像是不仅否定了过去所有的经验和启示,而且是一切宗教生活的终结。初世纪的犹太人和他们的父辈们始终都曾奉献祭牲,而且上帝也曾接受他们的敬拜。继续上天曾如此显著的祝福过的这种敬拜方式会有什么损害吗?他们记得上帝曾如何指示摩西建造圣所,通过从天上降火下来点着了坛上的木柴,上帝曾如何亲自尊荣了这种侍奉。这种宗教对亚伯拉罕、摩西、和以利亚来说已经足够好了,他们认为对自己来说也足够好。
要改变历代以来的风俗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并且在几年之内改变一个民族的习惯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在从犹太教到基督教转变的情况下,就尤其困难了,因为这改变不得不通过在大多数百姓的评价中与那些设立这些习俗之人不同列之人的领导来完成。所以转变时期是一个最令人难受的时期。需要大量智慧而英明的勉言。持续不断地反复涉及的问题肯定是,如果上帝现在不要求献祭了,如果事实上那些祭物令上帝不悦,那么古时曾将这些崇祀教导以色列人的那些又伟大又良善的人们又怎样呢?他们自己不也曾向他奉献礼物吗?难道这些人没有遵从上帝明确的指示吗?保罗和其他的使徒们是谁,竟会胆敢擅自改变古时的惯例和制度呢?犹太人可能会尖锐地问使徒们是不是认为自己比古时的众先知和先祖们还大(参约4:12)。
这些问题在该书信的第一句话中都得到了回答。过去的伟大领袖们并没有错。他们是蒙上帝引导的。他们是属上帝的人。当他们说话时,就是上帝在说话。他们并没有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既采取这种立场,该书的作者自然就获得了百姓的信任,他们相信古时的伟人和先知们都是受上帝引导的。
在古时。希腊文是palai,“很久以前,”“从前。”这无疑指的是旧约圣经所有的启示。
列祖。在这里的意思是“祖先,”或“祖宗”。
众先知。希腊文是prophētai(见@太11:9@的注释)。
天上永存的房屋
[哥林多后书5]
5:1 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上帝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注释] 我们原知道。是指凭着信心,而不是凭着经验。“因为”一词使得第5章成为第4章主题的延续(译者注:英文钦定本中句首有“因为”,“for”一词)。保罗在这里解释了第4章中所提到的希望的理由就是在基督第二次降临时复活的确据。复活是通往永恒世界的门户,因此成为保罗热切盼望的目标。耶稣关于他所教训的真理也表达了同样的肯定(参约3:11;4:22)。
我们这地上的帐篷。直译为“我们地上的帐篷”。关于“地上的帐篷”,保罗还说到“住在身内”时“与主相离”(第6节),并且“叹息”直到他“地上的帐篷”被拆毁(第1节),而拥有“天上的房屋”(第2节)。对于制作帐篷的人(见徒18:3),将身体与帐篷相比较是很自然的。帐篷和身体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二者的原材料都是来于地上,在本质上也都是暂时的,并且都易于被毁坏。帐篷是暂时居住的地方,随时都可能被拆卸搬迁。根据@约1:14@,按着直译,当基督道成肉身之时,取了人的样式,就像是“帐篷似的”住在我们中间(见该处注释)。彼得也类似的将人的身体比喻为帐篷(见彼后1:13,14)。
必得。保罗如此坚定确信那复活的美好盼望(林前15:20),因此当他讲到那将来的“房屋”就好像是已经拥有了一样。他的目光坚定在那些事上,尽管还是“不(能)见”的(林后4:18)。他天上“房屋”的真实性不亚于地上“房屋”的真实性。希伯来书第11章中有名的信心英雄同样接受上帝的应许,并按着仿佛已经成为现实的那样去做。保罗有天上“房屋”的资格和权利,并且毫不犹豫地宣称是他的。
上帝所造。保罗将“上帝所造”的房屋也称作是“天上的房屋”(第2节),“不是人手所造”而是“永存的”(第1节)。他把拥有这一房屋称作是“穿上”它(第2节),当“与主同住”时就是“离开身体”(第8节)。有些人认为这“房屋”就是约14:2的“住处”。但是如果照着字面意思指的是天上的住处,那么地上的房屋也当是指字面上的地上的房屋。然而这显然不是作者的意思。多数圣经注释家一致认为保罗这里是指“灵性的身体”,就是在信徒复活之时蒙赐予的身体(见林前15:35-54)。他称他的“地上的房屋”为“帐篷”,天上的“家”为“房屋”。一个是暂时的居所,一个是永存的。复活圣徒的身体将要与他们的复活之主相似(路24:36-43;腓3:21)。
5:2 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好象穿上衣服;
[注释] 我们……叹息。将来的生活对于保罗是如此真实,以致于他焦急的渴望那将要替换现在的生活的。他知道那荣耀的身体正等候着他,他叹息着,热切渴望拥有它(罗7:24;8:23-25)。
好像穿上衣服。希腊语ependuo,“穿上”。保罗现在把房屋的形象与衣服融合而谈。由于他对复活和上帝应许的绝对相信,将来的生活看来要无比优于这地上的。保罗会乐于改变他这必死的身体成为那将来不朽的身体,且不经历死亡,也就是他所描述的“赤身”(第3节)。那些“在耶稣里睡了的”人和那些“活着还存留的”都要在同一时间,即复活之日,转变成那不死的身体(帖前4:14-17;参林前15:51-54;提后4:6-8)。保罗更是想不经历死亡而改变身体。
从天上来的。见第1节注释。
5:1 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上帝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注释] 我们原知道。是指凭着信心,而不是凭着经验。“因为”一词使得第5章成为第4章主题的延续(译者注:英文钦定本中句首有“因为”,“for”一词)。保罗在这里解释了第4章中所提到的希望的理由就是在基督第二次降临时复活的确据。复活是通往永恒世界的门户,因此成为保罗热切盼望的目标。耶稣关于他所教训的真理也表达了同样的肯定(参约3:11;4:22)。
我们这地上的帐篷。直译为“我们地上的帐篷”。关于“地上的帐篷”,保罗还说到“住在身内”时“与主相离”(第6节),并且“叹息”直到他“地上的帐篷”被拆毁(第1节),而拥有“天上的房屋”(第2节)。对于制作帐篷的人(见徒18:3),将身体与帐篷相比较是很自然的。帐篷和身体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二者的原材料都是来于地上,在本质上也都是暂时的,并且都易于被毁坏。帐篷是暂时居住的地方,随时都可能被拆卸搬迁。根据@约1:14@,按着直译,当基督道成肉身之时,取了人的样式,就像是“帐篷似的”住在我们中间(见该处注释)。彼得也类似的将人的身体比喻为帐篷(见彼后1:13,14)。
必得。保罗如此坚定确信那复活的美好盼望(林前15:20),因此当他讲到那将来的“房屋”就好像是已经拥有了一样。他的目光坚定在那些事上,尽管还是“不(能)见”的(林后4:18)。他天上“房屋”的真实性不亚于地上“房屋”的真实性。希伯来书第11章中有名的信心英雄同样接受上帝的应许,并按着仿佛已经成为现实的那样去做。保罗有天上“房屋”的资格和权利,并且毫不犹豫地宣称是他的。
上帝所造。保罗将“上帝所造”的房屋也称作是“天上的房屋”(第2节),“不是人手所造”而是“永存的”(第1节)。他把拥有这一房屋称作是“穿上”它(第2节),当“与主同住”时就是“离开身体”(第8节)。有些人认为这“房屋”就是约14:2的“住处”。但是如果照着字面意思指的是天上的住处,那么地上的房屋也当是指字面上的地上的房屋。然而这显然不是作者的意思。多数圣经注释家一致认为保罗这里是指“灵性的身体”,就是在信徒复活之时蒙赐予的身体(见林前15:35-54)。他称他的“地上的房屋”为“帐篷”,天上的“家”为“房屋”。一个是暂时的居所,一个是永存的。复活圣徒的身体将要与他们的复活之主相似(路24:36-43;腓3:21)。
5:2 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好象穿上衣服;
[注释] 我们……叹息。将来的生活对于保罗是如此真实,以致于他焦急的渴望那将要替换现在的生活的。他知道那荣耀的身体正等候着他,他叹息着,热切渴望拥有它(罗7:24;8:23-25)。
好像穿上衣服。希腊语ependuo,“穿上”。保罗现在把房屋的形象与衣服融合而谈。由于他对复活和上帝应许的绝对相信,将来的生活看来要无比优于这地上的。保罗会乐于改变他这必死的身体成为那将来不朽的身体,且不经历死亡,也就是他所描述的“赤身”(第3节)。那些“在耶稣里睡了的”人和那些“活着还存留的”都要在同一时间,即复活之日,转变成那不死的身体(帖前4:14-17;参林前15:51-54;提后4:6-8)。保罗更是想不经历死亡而改变身体。
从天上来的。见第1节注释。
2017年8月16日星期三
伊斯兰教的问题
鲍勃·史密斯
【编者按】根据圣经原则,圣经·约翰壹书 2:21“(使徒约翰说)我写信给你们,不是因你们不知道真理,正是因你们知道,并且知道没有虚谎是从真理出来的。 2:22谁是说谎话的呢?不是那不认耶稣为基督(上帝之子)的吗?不认父与子的,这就是敌基督的。2:23凡不认子(子是上帝之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伊斯兰教就是敌基督的邪教。下面文章更是从社会角度分析伊斯兰教是邪教的原因,见证了圣经信仰原则的真理性。
一、放弃伊斯兰的穆斯林必须担心自己被另一个穆斯林杀死
这是伊斯兰的首要戒律。正因为如此,很少有穆斯林放弃信仰。这个简单的事实——只需要这个事实,就使得伊斯兰成为邪教。很难避重就轻地谈论这个关于伊斯兰的冷酷事实的重要性。
当今的整个伊斯兰世界广泛遵行这个做法,支持这个做法的最常被引述的伊斯兰神学来源是布哈里圣训第6922条:
安拉的使者说,“若有人改变他的(伊斯兰)信仰,就杀死他。”
WikiIslam.net网站如此说:“在伊斯兰教中,放弃信仰是一种严重的罪行。先知穆罕默德所规定的对于叛教的惩罚就是死。”
不要让任何穆斯林试图引用伊斯兰的习语“宗教没有强迫性”来否认这一事实。所有穆斯林都知道伊斯兰关于“废除”的教义否定了这句话。穆斯林只在试图欺骗非穆斯林时,才使用这句话。
在阿富汗,北约不得不使用欧洲寻求庇护的承诺来使塞义德·穆萨(Said Musa)脱离监狱,因他犯了改皈基督教的罪行。
中东媒体研究所(The Middle East Media Research Institute,),翻译了2013年6月14日阿拉伯电视台的一段节目,当中引用了1992年暗杀世俗论者法拉格·福达 (Farag Foda)的凶手之一——埃及伊斯兰主义者阿布·艾拉·阿布杜·拉博(Abu Al-’Ela Abd Rabbo)的话:
采访者:对于暗杀法拉格·福达,在宗教上的正当理由是什么?
阿布·艾拉·阿布杜·拉博:对叛教者的处罚是死,即使他悔改。
需要更多的证据吗?谷歌搜索“放弃伊斯兰”(quit Islam),或按一下此链接http://sheikye rmami.com/apostasy-whoever-changes-his-islamic-religion-kill-him/查看关于该议题的深入探讨。
二、穆斯林被鼓励以伊斯兰的名义实施暴力
穆斯林的神学经典——古兰经、圣训及圣行——充满了鼓励虔诚的穆斯林以伊斯兰名义施暴的言论。
以下只是列出几点:
在哪里发现不信教者,就在那里杀戮他们(2:191)
讨伐邻近你们的不信道者(9:123)
机会出现时,在哪里捕获以物配主者,就在那里杀戮他们(9:5)
除伊斯兰以外,别的宗教都不可接受(3:85)
犹太教徒和基督徒是放荡的,要讨伐他们 (9:30)
如果以物配主者批评伊斯兰,要把他们钉死在十字架上,或把手脚交互着割去(5:33)
以物配主者只是污秽,不准他们临近禁寺(9:28)
惩罚不信者,为他们而裁制火衣,沸水将倾注在他们的头上,他们的内脏和皮肤将被沸水所溶化(22:19)
不要妄想与不信道者和平相处;遇到不信道者的时候,应当斩杀他们(47:4)
不信道者是不精明的民众;鼓励穆斯林奋勇与他们作战(8:65)
穆斯林不可以外教为盟友(3:28)
把恐怖投在不信道的人的心中,斩他们的首级(8:12)
穆斯林必须集合一切武力来恐吓异教徒。
除了上面提到的穆斯林神学经典,伊斯兰的社会规范也鼓励暴力。大众广泛注意到,星期五是圣战组织袭击最有可能发生在穆斯林社会中的一天。这是因为毛拉们利用星期五的讲坛鼓励他们的羊群以伊斯兰名义实施暴力。
在穆斯林社会,甚至是媒体都参与煽动暴力行为。中东媒体研究所翻译了数千篇来自印刷和电子媒体的文章。这些译文充斥了直接煽动以伊斯兰名义施暴的言论。
引人注目的是,一些最明显的煽动暴力的例证来自于新“皈依”的伊斯兰教徒。为什么新皈依的伊斯兰教徒会实施暴力?答案显然是来自他们新信仰的“神学教导”鼓励伊斯兰的核心经文。
不幸,有政治正确的人士努力否认、忽略和粉饰伊斯兰煽动的暴力行径。从9·11开始,这些世界范围内暴力行径的数量高到无法忽视。
和平的宗教(The Religion of Peace)(http://www.thereligionofpeace.com/)网站自2001年9月11日以来一直收集、计算和发布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发动的致命性恐怖袭击。截止2014年1月1日为止死亡人数是22,178人。不要让政治正确的群体告诉你们,这和基督徒、佛教徒、印度教徒、犹太教徒是一样的——要叫他们证明这一点。只有一个士大夫小丑才会试图否认伊斯兰和暴力之间的关系。
三、伊斯兰不允许任何批评或改变
伊斯兰认为任何批评或试图改变伊斯兰的人犯了亵渎罪。亵渎罪是伊斯兰教法规定的一种大罪。因此,任何批评或企图改变伊斯兰的穆斯林都不得不担心自己被虔诚的穆斯林杀害。
2013年年底,在丹麦,一位名叫叶海亚·哈桑(Yahya Hassan)的18岁穆斯林在电视上朗诵了他所作的一首批评伊斯兰的诗作后,收到了无数的死亡恐吓。
穆斯林不能批评伊斯兰已经够糟糕了,可这条规则甚至应用到了非穆斯林社群里的非穆斯林人士。只要看看阿姆斯特丹的特奥·梵古(Theo Van Gogh)身上发生的事。他制作了一部关于伊斯兰妇女的电影短片。一天早上梵古走去工作时,被一个名叫穆罕默德·博耶里(Mohammed Bouyeri)的虔诚穆斯林谋杀了。在审讯中,凶手告诉法院,梵古侮辱了伊斯兰。“我这样做的动机纯粹是我的信仰,”博耶里继续说,“命令我斩杀任何侮辱安拉和先知的人的法律,就是我的动机。”
系列喜剧南方公园在2010年的几集中夸张地演绎了伊斯兰。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根据纽约时报的报导:南方公园的创作者马特·斯通(Mat Stone)和特里·派克(Trey Parker)受到了伊斯兰网站RevolutionMuslim.com的威胁。它警告马特和特里说,“他们所做所为是愚蠢的,他们很可能会因为播放这集喜剧而像特奥·梵古那样被了结。这不是一种威胁,而是对于可能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实的警告”。
在西雅图,漫画家莫莉·诺里斯(Molly Norris)以为她能够对付伊斯兰的现实。她公开将2010年5月20日称为“人人描绘穆罕默德日”。她发表了一篇漫画作品,上面有各种家居用品 (一卷线,一套茶杯和碟子,一小块多米诺骨牌……)都称其为穆罕默德。诺里斯在一周内收到了无数的死亡恐吓。最终,伊斯兰宗教领袖安瓦尔·奥拉基 (Anwar al-Awlaki)下了法特瓦(fatwa,伊斯兰法律的裁决或教令)要诺里斯的人头。她与联邦调查局会谈后,不得不实施她自己的“漫画家保护计划”。据报导,她改了名字,离开了西雅图,转入地下活动。
让事态变得更糟的是,伊斯兰鼓励虔诚的信徒“自发”执行伊斯兰教法。这意味着任何虔诚的穆斯林,如果发现你们做了一些他认为是冒犯了伊斯兰的事,他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在一瞬间犯下暴行。
四、穆斯林神学教导对非穆斯林的仇恨
这种做法在伊斯兰社会中普遍存在。众多作者已经记录在册几千次了。
中东媒体研究所曾记录和翻译了数以百计的穆斯林宗教领袖鼓励针对非穆斯林,特别是犹太人的仇恨和暴力的电视广播。
尤其糟糕的是,在西方社会里,就在政治正确的各国政府的眼皮底下,他们教导这个伊斯兰仇恨的神学论调。
在美国,自由之家(the Freedom House Center)的宗教自由部于2005年出版了标题为《关于仇恨意识形态的沙特出版物入侵美国清真寺(Saudi Publications on Hate Ideology Invade American Mosques)》的调查报告。大量的分析指出:“此研究中的沙特阿拉伯出版物信奉一种仇恨的意识形态并自称是对伊斯兰的权威性解释,在我们国家一些主要 的清真寺继续大量供应,继续被用作美国穆斯林关于伊斯兰学习的主要资源”。(有没有人好奇波士顿马拉松赛炸弹案袭击者的念头从何而来?)
在英国,Dispatches杂志第四频道的一名卧底新闻记者潜入清真寺假装成为信徒,“寻找到关于宗教偏见和极端主义的布道。他捕捉到令人心寒的布道,布道中在沙特阿拉伯受训的传道人宣扬伊斯兰至上的信念和对非穆斯林的仇恨”。
Dispatches的这份报告发表之后,引起了公愤。穆斯林发言人说这是一种反常现象,这个问题已经被解决了。几个月以后Dispatches回访,并发现清真寺里还在继续教导仇恨。
五、根据邪教国际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Cultic Studies Association-ICSA),伊斯兰具备“邪教组织的相关特征”。
根据邪教国际研究协会,这里有一些特征:
1.该组织对其领袖(无论他在世与否)表现出过分热忱并无条件地委身,把他的信仰体系、意识形态和信仰实践视为真理和法律。
2.质疑、怀疑和持不同意见是不被提倡甚至要受到惩罚的。
3.过度使用转变思想的做法(如冥想、诵经、说方言、公开声讨、残害身心的工作流程),并且这些做法用于抑制对该组织及其领袖的质疑。
4.领导支配组织成员思考、行事和感觉的方式,有时要求极其详细(例如,成员必须得到许可才可约会、转换工作、结婚或领袖决定穿衣的类型,生活地点,能否生孩子,如何管教孩子,等等)。
5.该组织是精英的,并声称其本身、其领袖和成员具备至高的地位 (例如,领袖被视为弥赛亚,一个特别的存在,一种化身或该组织和/或其领袖承担拯救人类的特殊使命)。
6.该组织拥有两极化的敌我分明的心态,可能会导致与社会各界的冲突。
7.其领袖不对任何权力机关有服从的义务。
8.该组织教导或暗示,其所谓的至高结局证明它所看重的行为才是正义。这可能导致成员参与其在加入该组织前认为是受谴责或不道德的行为或活动(例如,欺骗家人或朋友,或为假慈善机构敛财)。
9.领导层为了影响和/或控制成员从而诱导其产生羞耻和/或内疚感。通常采用同侪压力和委婉劝说的方式。
10.服从领袖或组织要求成员断绝与家人和朋友的来往,并从根本上改变其加入组织前的个人目标和活动。
11.该组织致力于吸纳新成员。
12.成员将被要求投入大量时间参与该组织及相关的活动。
13.成员被鼓励或要求只与组织内的其他成员生活及/或交往。
14.最忠实的成员 (“真正的信徒”)认为不需要该组织的环境以外的生活。他们相信,没有其他的生活方式,并经常担心如果他们离开 (或甚至考虑离开)该组织,自己或他人会遭到报复。
2017年8月12日星期六
搭救被试探的人
[希伯来书2]
2:18 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注释] 被试探。希腊文是peirazō,“考验,”“证明,”“试探”(见@太4:1@的注释)。基督的人性充分感受到了试探的力量。否则,基督就不会理解一个要屈服于强烈试探的可怜的罪人所作的可怕斗争了。基督在凡事上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来4:15)。他实际上忍受了试探。
旷野、客西马尼、以及髑髅地显明,基督在抵挡试探中受了多少苦啊。在前两种情况中,试探是那么无法抵抗,要不是有一位天使来加添他的力量的话,他在那种冲击之下似乎都要死去了(太4:11;路22:43)。尽管他祷告了,那杯却没有除去。他必须喝下它。当作者说“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时,显然指的是这些经历(来12:4)。基督确实抵挡到了流血的地步。
能搭救。或“能帮助。”通过成功地抵挡了试探并且忍受了苦难,基督就胜过了那试探人的。我们现在正在对付一个被战败了的仇敌。基督的胜利乃是我们得胜的保证。见@太4:1@的注释。
知道基督明白我们的悲伤和困惑混乱并且同情我们,这对基督徒来说是一个常存的安慰之源。如果基督未曾成为一个人,可能就会容易引起这个问题了:如果上帝从未经验过我们所遭遇的考验,从来没有受穷或被抛弃,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孤独,从来没有面对一个未知的将来,我们又怎么能知道他爱我们并且关心我们呢?他要求我们至死忠心,但是他面对过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吗?如果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并且是与我们同在的一位,那么他就会知道对付某些考验是多么艰难了。但是假如他从未成为人,他真的知道我们所有的悲伤吗,当我们迷路时他真的能同情我们吗?
对此,答案是上帝确实知道,并且不是为他的缘故,而是为我们的缘故,他才成为了贫穷;不是为他的缘故,而是为我们的缘故,他受难并且死了。我们需要基督来给我们作出的证明,否则我们就决不会知道上帝深爱受苦的人类。此外,我们也决不会知道罪恶给上帝的心带来的痛苦。
2:18 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注释] 被试探。希腊文是peirazō,“考验,”“证明,”“试探”(见@太4:1@的注释)。基督的人性充分感受到了试探的力量。否则,基督就不会理解一个要屈服于强烈试探的可怜的罪人所作的可怕斗争了。基督在凡事上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来4:15)。他实际上忍受了试探。
旷野、客西马尼、以及髑髅地显明,基督在抵挡试探中受了多少苦啊。在前两种情况中,试探是那么无法抵抗,要不是有一位天使来加添他的力量的话,他在那种冲击之下似乎都要死去了(太4:11;路22:43)。尽管他祷告了,那杯却没有除去。他必须喝下它。当作者说“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时,显然指的是这些经历(来12:4)。基督确实抵挡到了流血的地步。
能搭救。或“能帮助。”通过成功地抵挡了试探并且忍受了苦难,基督就胜过了那试探人的。我们现在正在对付一个被战败了的仇敌。基督的胜利乃是我们得胜的保证。见@太4:1@的注释。
知道基督明白我们的悲伤和困惑混乱并且同情我们,这对基督徒来说是一个常存的安慰之源。如果基督未曾成为一个人,可能就会容易引起这个问题了:如果上帝从未经验过我们所遭遇的考验,从来没有受穷或被抛弃,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孤独,从来没有面对一个未知的将来,我们又怎么能知道他爱我们并且关心我们呢?他要求我们至死忠心,但是他面对过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吗?如果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并且是与我们同在的一位,那么他就会知道对付某些考验是多么艰难了。但是假如他从未成为人,他真的知道我们所有的悲伤吗,当我们迷路时他真的能同情我们吗?
对此,答案是上帝确实知道,并且不是为他的缘故,而是为我们的缘故,他才成为了贫穷;不是为他的缘故,而是为我们的缘故,他受难并且死了。我们需要基督来给我们作出的证明,否则我们就决不会知道上帝深爱受苦的人类。此外,我们也决不会知道罪恶给上帝的心带来的痛苦。
败坏那掌死权的
[希伯来书2]
2:14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注释] 儿女。即,第13节中提到的儿女。
既同有。或:“既得以成为共同收受者。”儿女享有共同的人性。
他也。即,基督。
亲自成了。该希腊动词的词形暗示握住某种从前未曾拥有的东西。对耶稣来说确实如此:他是神圣的,但他却取了我们的人性,奥秘地将两种本性结合成为一体(见@约1:14@的注释)。为使他可以分享人类所有的经验,基督变成了人。
藉着死。即,他在十字架上献祭的死(参第9节)。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撒但似乎是胜利了;因为似乎就连上帝的儿子都承认了撒但掌有死权并且服从了它。但是上帝却另有目的。
败坏。希腊文是katargeō,“致使无效,”“摧毁”(见@罗3:3@的注释)。撒但的死权已经被打破了,因为尽管自然的死亡仍在掌权,但复活的事已定(见林前15:20-22,51-57)。最终,罪的创始者和死亡的作者本身都要被灭绝(见@启20:10@的注释)。
掌死权的。撒但掌死权是因为他是罪的创始者,而死是由罪产生的(见@罗5:12@的注释)。他的国度是死亡的国度,他在其中掌权。因为罪在我们的生活中掌权,所以死就作了王,因此撒但就作了王。
基督就是那位进入壮士家里的人(可3:27),他捆绑了仇敌,并且带走了他的囚犯。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撒但的堡垒—并从撒但手中夺取了他的掳物。当撒但以为基督落入了他的权下时,当坟墓被封基督被锁在里面时,撒但欣喜若狂了。但是基督却冲破了死亡的捆绑,走出了坟墓,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4)。不仅基督自己复活了,而且“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太27:52,53)。因此,虽然“壮士披挂整齐,看守自己的住宅,……但有一个比他更壮的来,胜过他”(路11:21,22)。那更壮的人,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并且藉着死胜过了那掌死权的,带走了他的俘掳,并且抢夺了他的家(太12:29);“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西2:15)。自此以后,对信徒来说,死不过是睡了;他们在平安中安息,直到上帝叫醒他们。对许多人来说,这甚至是有福的睡了(启14:13)。基督“已经把死废去”(提后1:10)。他已经“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启1:18;参林前15:51-57)。
魔鬼。希腊文是diabolos(见@太4:1@的注释)。
2:15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注释] 释放。希腊文是apallassō,“使自由,”“释放。”基督来了,要把人们从罪和死的奴役之下释放出来。
怕死。这是未得救赎之人的状况。数以百万计的人处在罪的奴役之下,渴望得到释放。他们怕现在;他们怕将来;他们生也怕;他们死也怕。有任何得救的盼望或安慰吗?答案是基督已经败坏了撒但的权势,已经废除了死亡,已经释放了并且还要释放那些被惧怕捆绑的人。
一生。人生来就进入罪中。他继续被罪奴役直到被基督释放。
奴仆。或:“奴隶。”关于罪奴的注释,见@罗8:15@的注释。
2:14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注释] 儿女。即,第13节中提到的儿女。
既同有。或:“既得以成为共同收受者。”儿女享有共同的人性。
他也。即,基督。
亲自成了。该希腊动词的词形暗示握住某种从前未曾拥有的东西。对耶稣来说确实如此:他是神圣的,但他却取了我们的人性,奥秘地将两种本性结合成为一体(见@约1:14@的注释)。为使他可以分享人类所有的经验,基督变成了人。
藉着死。即,他在十字架上献祭的死(参第9节)。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撒但似乎是胜利了;因为似乎就连上帝的儿子都承认了撒但掌有死权并且服从了它。但是上帝却另有目的。
败坏。希腊文是katargeō,“致使无效,”“摧毁”(见@罗3:3@的注释)。撒但的死权已经被打破了,因为尽管自然的死亡仍在掌权,但复活的事已定(见林前15:20-22,51-57)。最终,罪的创始者和死亡的作者本身都要被灭绝(见@启20:10@的注释)。
掌死权的。撒但掌死权是因为他是罪的创始者,而死是由罪产生的(见@罗5:12@的注释)。他的国度是死亡的国度,他在其中掌权。因为罪在我们的生活中掌权,所以死就作了王,因此撒但就作了王。
基督就是那位进入壮士家里的人(可3:27),他捆绑了仇敌,并且带走了他的囚犯。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撒但的堡垒—并从撒但手中夺取了他的掳物。当撒但以为基督落入了他的权下时,当坟墓被封基督被锁在里面时,撒但欣喜若狂了。但是基督却冲破了死亡的捆绑,走出了坟墓,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4)。不仅基督自己复活了,而且“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太27:52,53)。因此,虽然“壮士披挂整齐,看守自己的住宅,……但有一个比他更壮的来,胜过他”(路11:21,22)。那更壮的人,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并且藉着死胜过了那掌死权的,带走了他的俘掳,并且抢夺了他的家(太12:29);“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西2:15)。自此以后,对信徒来说,死不过是睡了;他们在平安中安息,直到上帝叫醒他们。对许多人来说,这甚至是有福的睡了(启14:13)。基督“已经把死废去”(提后1:10)。他已经“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启1:18;参林前15:51-57)。
魔鬼。希腊文是diabolos(见@太4:1@的注释)。
2:15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注释] 释放。希腊文是apallassō,“使自由,”“释放。”基督来了,要把人们从罪和死的奴役之下释放出来。
怕死。这是未得救赎之人的状况。数以百万计的人处在罪的奴役之下,渴望得到释放。他们怕现在;他们怕将来;他们生也怕;他们死也怕。有任何得救的盼望或安慰吗?答案是基督已经败坏了撒但的权势,已经废除了死亡,已经释放了并且还要释放那些被惧怕捆绑的人。
一生。人生来就进入罪中。他继续被罪奴役直到被基督释放。
奴仆。或:“奴隶。”关于罪奴的注释,见@罗8:15@的注释。
2017年8月8日星期二
为人人尝了死味
希伯来书2]
2:9 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或作:惟独见耶稣暂时比天使小);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上帝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
[注释] 唯独见……耶稣。这里的“唯独”表示对比。“还不见”人类拥有统治权(见第8节的注释),“唯独见……耶稣”。他有统治权。他已经蒙赐予荣耀和尊贵。他拥有所有的权柄(太28:18)。
比天使小一点。或:“暂时比天使小”(见第7节的注释)。本章说明基督是十足的人,正如第一章说明他是十足的上帝一样。他的人性使他能成为人类所需要的那种大祭司(第17,18节)。当然,在天上,基督无限量地高于天使们。当他成为人时,他自愿取了在人们中的位置,没有要求任何特别的恩宠。但是即使在这些情况下,他也没有断绝他的神性。他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约13:3);他知道自己有赦罪的权柄(太9:6);他知道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要求来自上面的帮助(太26:53)。但是虽然他有这个权柄,却决不为救自己使用它,除非是按照上帝的指示,否则这样做就会使他的工作无效。关于基督的人性的论述,见@腓2:5-8@的注释。
因为受死的苦。更可说是:“因为死亡的苦楚”。在希腊文中的词序支持将这个短语与“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连起来。所以这段话说的并不是道成肉身的目的,而是受死的苦的结果,即升高。
得了荣耀为冠冕。即,在他升天时(见@来1:3@的注释;参@腓2:9@的注释)。
因着上帝的恩。原文证据可以被引用(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0页)支持读作“没有上帝”,暗示基督在死时独自受苦,没有上帝临格的支持。古今都有一些学者主张这才是最初的读法。然而,更有分量的证据支持钦定本的读法。同时,这两种读法实际上都是正确的:基督在死时是独自受苦的(见太27:46);他为人类受难也实证了上帝的恩典。
尝。希腊文是geuomai,“吃”,“尝”,“体验。”这段话并不象有些人提出的,暗示基督仅仅是略尝了一下死味,并没有尝到全部死味。但客西马尼表明他饮尽了苦杯,并且尝了没有任何人曾尝过的死味。
为人人。或,“为了每个人的利益。”基督是为所有人牺牲的(见@罗5:15@的注释)。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将基督之死的好处用到自己身上(见启22:17)。
2:9 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或作:惟独见耶稣暂时比天使小);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上帝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
[注释] 唯独见……耶稣。这里的“唯独”表示对比。“还不见”人类拥有统治权(见第8节的注释),“唯独见……耶稣”。他有统治权。他已经蒙赐予荣耀和尊贵。他拥有所有的权柄(太28:18)。
比天使小一点。或:“暂时比天使小”(见第7节的注释)。本章说明基督是十足的人,正如第一章说明他是十足的上帝一样。他的人性使他能成为人类所需要的那种大祭司(第17,18节)。当然,在天上,基督无限量地高于天使们。当他成为人时,他自愿取了在人们中的位置,没有要求任何特别的恩宠。但是即使在这些情况下,他也没有断绝他的神性。他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约13:3);他知道自己有赦罪的权柄(太9:6);他知道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要求来自上面的帮助(太26:53)。但是虽然他有这个权柄,却决不为救自己使用它,除非是按照上帝的指示,否则这样做就会使他的工作无效。关于基督的人性的论述,见@腓2:5-8@的注释。
因为受死的苦。更可说是:“因为死亡的苦楚”。在希腊文中的词序支持将这个短语与“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连起来。所以这段话说的并不是道成肉身的目的,而是受死的苦的结果,即升高。
得了荣耀为冠冕。即,在他升天时(见@来1:3@的注释;参@腓2:9@的注释)。
因着上帝的恩。原文证据可以被引用(参本册注释原文第10页)支持读作“没有上帝”,暗示基督在死时独自受苦,没有上帝临格的支持。古今都有一些学者主张这才是最初的读法。然而,更有分量的证据支持钦定本的读法。同时,这两种读法实际上都是正确的:基督在死时是独自受苦的(见太27:46);他为人类受难也实证了上帝的恩典。
尝。希腊文是geuomai,“吃”,“尝”,“体验。”这段话并不象有些人提出的,暗示基督仅仅是略尝了一下死味,并没有尝到全部死味。但客西马尼表明他饮尽了苦杯,并且尝了没有任何人曾尝过的死味。
为人人。或,“为了每个人的利益。”基督是为所有人牺牲的(见@罗5:15@的注释)。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将基督之死的好处用到自己身上(见启22:17)。
救他们的元帅
[希伯来书2]
2:10 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
[注释] 合宜的。希腊文是prepō,“合适,”“适合,”“适当。”
那。即,天父,就如本节余下的内容所清楚表明的。
所属。或“因为他。”“万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上帝愿意它们存在(参@林前8:6@的注释)。
所本。或:“藉着他。”藉着上帝,“万物”才开始存在。请比较罗11:36。圣经也将基督呈现为万物藉着他受造的那位(西1:16;参来1:2)。天父“藉着耶稣基督创造了万物”(弗3:9)。
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基督怎样在他的屈辱之后得了荣耀(见约17:5),照样,他献祭的死也要导致许多人得荣耀。关于进荣耀里去的意义,见@罗8:30@的注释。关于“儿子”这个称号的意义,见@罗8:14@的注释。特意选择这个称号是要表明圣子基督和蒙赎之人的关系,他们是他的弟兄(见来2:11-18)。
元帅。希腊文是archēgos,“领袖,”“首领,”“创始人,”“君主。”archēgos这个词在新约圣经中出现过四次,两次被译为“君王”(徒3:15;5:31),一次被译为“创始成终者”(来12:2),一次被译为“元帅”(来2:10)。
在古希腊文中,archēgos被用来表示希腊宗族和英雄的首脑或祖先,甚至用来表示阿波罗的一个圣名。有人提出,它在希伯来书目前这节经文中的意思是“先驱”,这种意思并不合适,因为基督的道成肉身和死亡才使得人类进入荣耀里去成为了可能。他确实开了路。但是这种说法却不完全,因为基督远远不只是一位先驱。他乃是救主。那些跟从他的人是蒙赎之人。
完全。希腊文是teleioō,“完成,”“使完全,”“使圆满成功。”关于形容词teleios,见@太5:48@的注释。作者的意思并不是说基督以前不完全。基督作为上帝是完全的。他道成肉身时作为人也是完全的。但是藉着受苦,他作为救主得以完全(见徒5:31)。teleioō在这里的意思是达到一个预定的目标,结束一场竞赛,完成规定科目。在基督来到世上之前,他必须踏上的路径在他面前是赤露敞开的;每一步都很清楚。要达到目标他必须走完全程。他不能在接近终点前停止;他必须坚持到底。我们面前的这节经文的意思要完成这个进程,而不是指任何道德上的完全。
受苦难。基督是因受苦难才达到他的高位。因为他“受死的苦”(第9节),才使得他能够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能搭救被试探的人”(见第17,18节的注释)。要是基督来到这个世界,安祥而满意地度过了规定给他的时间,受天使们的护卫,免遭人类普遍遭受的危险和试探,那么对他的职责来说,他就不完全了。他就会没有机会证明他在压迫之下会做什么。要是他没有凡事受过试探,人们就会想知道如果他真的饿了、累了、病了会怎么做;如果人们辱骂他、咒诅他、向他吐唾沫、鞭打他、并且最终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他会怎么做。他还会保持镇静并为他的仇敌祷告吗?如果那些他所信任的人离弃他、否认他、出卖他、并且在他最重要的时刻遗弃他,他还会不气馁地将自己交给上帝吗?如果,作为一个高潮,看来上帝亲自离弃了他,可怕的黑暗包围了他,几乎将他压碎,他还会喝下那杯吗?还是他会退却呢?要是他曾被庇护,与试探和苦难隔离,人们就会问这些问题。
2:10 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
[注释] 合宜的。希腊文是prepō,“合适,”“适合,”“适当。”
那。即,天父,就如本节余下的内容所清楚表明的。
所属。或“因为他。”“万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上帝愿意它们存在(参@林前8:6@的注释)。
所本。或:“藉着他。”藉着上帝,“万物”才开始存在。请比较罗11:36。圣经也将基督呈现为万物藉着他受造的那位(西1:16;参来1:2)。天父“藉着耶稣基督创造了万物”(弗3:9)。
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基督怎样在他的屈辱之后得了荣耀(见约17:5),照样,他献祭的死也要导致许多人得荣耀。关于进荣耀里去的意义,见@罗8:30@的注释。关于“儿子”这个称号的意义,见@罗8:14@的注释。特意选择这个称号是要表明圣子基督和蒙赎之人的关系,他们是他的弟兄(见来2:11-18)。
元帅。希腊文是archēgos,“领袖,”“首领,”“创始人,”“君主。”archēgos这个词在新约圣经中出现过四次,两次被译为“君王”(徒3:15;5:31),一次被译为“创始成终者”(来12:2),一次被译为“元帅”(来2:10)。
在古希腊文中,archēgos被用来表示希腊宗族和英雄的首脑或祖先,甚至用来表示阿波罗的一个圣名。有人提出,它在希伯来书目前这节经文中的意思是“先驱”,这种意思并不合适,因为基督的道成肉身和死亡才使得人类进入荣耀里去成为了可能。他确实开了路。但是这种说法却不完全,因为基督远远不只是一位先驱。他乃是救主。那些跟从他的人是蒙赎之人。
完全。希腊文是teleioō,“完成,”“使完全,”“使圆满成功。”关于形容词teleios,见@太5:48@的注释。作者的意思并不是说基督以前不完全。基督作为上帝是完全的。他道成肉身时作为人也是完全的。但是藉着受苦,他作为救主得以完全(见徒5:31)。teleioō在这里的意思是达到一个预定的目标,结束一场竞赛,完成规定科目。在基督来到世上之前,他必须踏上的路径在他面前是赤露敞开的;每一步都很清楚。要达到目标他必须走完全程。他不能在接近终点前停止;他必须坚持到底。我们面前的这节经文的意思要完成这个进程,而不是指任何道德上的完全。
受苦难。基督是因受苦难才达到他的高位。因为他“受死的苦”(第9节),才使得他能够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能搭救被试探的人”(见第17,18节的注释)。要是基督来到这个世界,安祥而满意地度过了规定给他的时间,受天使们的护卫,免遭人类普遍遭受的危险和试探,那么对他的职责来说,他就不完全了。他就会没有机会证明他在压迫之下会做什么。要是他没有凡事受过试探,人们就会想知道如果他真的饿了、累了、病了会怎么做;如果人们辱骂他、咒诅他、向他吐唾沫、鞭打他、并且最终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他会怎么做。他还会保持镇静并为他的仇敌祷告吗?如果那些他所信任的人离弃他、否认他、出卖他、并且在他最重要的时刻遗弃他,他还会不气馁地将自己交给上帝吗?如果,作为一个高潮,看来上帝亲自离弃了他,可怕的黑暗包围了他,几乎将他压碎,他还会喝下那杯吗?还是他会退却呢?要是他曾被庇护,与试探和苦难隔离,人们就会问这些问题。
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希伯来书2]
2:18 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注释] 被试探。希腊文是peirazō,“考验,”“证明,”“试探”(见@太4:1@的注释)。基督的人性充分感受到了试探的力量。否则,基督就不会理解一个要屈服于强烈试探的可怜的罪人所作的可怕斗争了。基督在凡事上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来4:15)。他实际上忍受了试探。
旷野、客西马尼、以及髑髅地显明,基督在抵挡试探中受了多少苦啊。在前两种情况中,试探是那么无法抵抗,要不是有一位天使来加添他的力量的话,他在那种冲击之下似乎都要死去了(太4:11;路22:43)。尽管他祷告了,那杯却没有除去。他必须喝下它。当作者说“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时,显然指的是这些经历(来12:4)。基督确实抵挡到了流血的地步。
能搭救。或“能帮助。”通过成功地抵挡了试探并且忍受了苦难,基督就胜过了那试探人的。我们现在正在对付一个被战败了的仇敌。基督的胜利乃是我们得胜的保证。见@太4:1@的注释。
知道基督明白我们的悲伤和困惑混乱并且同情我们,这对基督徒来说是一个常存的安慰之源。如果基督未曾成为一个人,可能就会容易引起这个问题了:如果上帝从未经验过我们所遭遇的考验,从来没有受穷或被抛弃,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孤独,从来没有面对一个未知的将来,我们又怎么能知道他爱我们并且关心我们呢?他要求我们至死忠心,但是他面对过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吗?如果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并且是与我们同在的一位,那么他就会知道对付某些考验是多么艰难了。但是假如他从未成为人,他真的知道我们所有的悲伤吗,当我们迷路时他真的能同情我们吗?
对此,答案是上帝确实知道,并且不是为他的缘故,而是为我们的缘故,他才成为了贫穷;不是为他的缘故,而是为我们的缘故,他受难并且死了。我们需要基督来给我们作出的证明,否则我们就决不会知道上帝深爱受苦的人类。此外,我们也决不会知道罪恶给上帝的心带来的痛苦。
2:18 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注释] 被试探。希腊文是peirazō,“考验,”“证明,”“试探”(见@太4:1@的注释)。基督的人性充分感受到了试探的力量。否则,基督就不会理解一个要屈服于强烈试探的可怜的罪人所作的可怕斗争了。基督在凡事上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来4:15)。他实际上忍受了试探。
旷野、客西马尼、以及髑髅地显明,基督在抵挡试探中受了多少苦啊。在前两种情况中,试探是那么无法抵抗,要不是有一位天使来加添他的力量的话,他在那种冲击之下似乎都要死去了(太4:11;路22:43)。尽管他祷告了,那杯却没有除去。他必须喝下它。当作者说“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时,显然指的是这些经历(来12:4)。基督确实抵挡到了流血的地步。
能搭救。或“能帮助。”通过成功地抵挡了试探并且忍受了苦难,基督就胜过了那试探人的。我们现在正在对付一个被战败了的仇敌。基督的胜利乃是我们得胜的保证。见@太4:1@的注释。
知道基督明白我们的悲伤和困惑混乱并且同情我们,这对基督徒来说是一个常存的安慰之源。如果基督未曾成为一个人,可能就会容易引起这个问题了:如果上帝从未经验过我们所遭遇的考验,从来没有受穷或被抛弃,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孤独,从来没有面对一个未知的将来,我们又怎么能知道他爱我们并且关心我们呢?他要求我们至死忠心,但是他面对过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吗?如果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并且是与我们同在的一位,那么他就会知道对付某些考验是多么艰难了。但是假如他从未成为人,他真的知道我们所有的悲伤吗,当我们迷路时他真的能同情我们吗?
对此,答案是上帝确实知道,并且不是为他的缘故,而是为我们的缘故,他才成为了贫穷;不是为他的缘故,而是为我们的缘故,他受难并且死了。我们需要基督来给我们作出的证明,否则我们就决不会知道上帝深爱受苦的人类。此外,我们也决不会知道罪恶给上帝的心带来的痛苦。
死败坏那掌死权的
希伯来书2]
2:14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注释] 儿女。即,第13节中提到的儿女。
既同有。或:“既得以成为共同收受者。”儿女享有共同的人性。
他也。即,基督。
亲自成了。该希腊动词的词形暗示握住某种从前未曾拥有的东西。对耶稣来说确实如此:他是神圣的,但他却取了我们的人性,奥秘地将两种本性结合成为一体(见@约1:14@的注释)。为使他可以分享人类所有的经验,基督变成了人。
藉着死。即,他在十字架上献祭的死(参第9节)。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撒但似乎是胜利了;因为似乎就连上帝的儿子都承认了撒但掌有死权并且服从了它。但是上帝却另有目的。
败坏。希腊文是katargeō,“致使无效,”“摧毁”(见@罗3:3@的注释)。撒但的死权已经被打破了,因为尽管自然的死亡仍在掌权,但复活的事已定(见林前15:20-22,51-57)。最终,罪的创始者和死亡的作者本身都要被灭绝(见@启20:10@的注释)。
掌死权的。撒但掌死权是因为他是罪的创始者,而死是由罪产生的(见@罗5:12@的注释)。他的国度是死亡的国度,他在其中掌权。因为罪在我们的生活中掌权,所以死就作了王,因此撒但就作了王。
基督就是那位进入壮士家里的人(可3:27),他捆绑了仇敌,并且带走了他的囚犯。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撒但的堡垒—并从撒但手中夺取了他的掳物。当撒但以为基督落入了他的权下时,当坟墓被封基督被锁在里面时,撒但欣喜若狂了。但是基督却冲破了死亡的捆绑,走出了坟墓,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4)。不仅基督自己复活了,而且“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太27:52,53)。因此,虽然“壮士披挂整齐,看守自己的住宅,……但有一个比他更壮的来,胜过他”(路11:21,22)。那更壮的人,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并且藉着死胜过了那掌死权的,带走了他的俘掳,并且抢夺了他的家(太12:29);“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西2:15)。自此以后,对信徒来说,死不过是睡了;他们在平安中安息,直到上帝叫醒他们。对许多人来说,这甚至是有福的睡了(启14:13)。基督“已经把死废去”(提后1:10)。他已经“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启1:18;参林前15:51-57)。
魔鬼。希腊文是diabolos(见@太4:1@的注释)。
2:15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注释] 释放。希腊文是apallassō,“使自由,”“释放。”基督来了,要把人们从罪和死的奴役之下释放出来。
怕死。这是未得救赎之人的状况。数以百万计的人处在罪的奴役之下,渴望得到释放。他们怕现在;他们怕将来;他们生也怕;他们死也怕。有任何得救的盼望或安慰吗?答案是基督已经败坏了撒但的权势,已经废除了死亡,已经释放了并且还要释放那些被惧怕捆绑的人。
一生。人生来就进入罪中。他继续被罪奴役直到被基督释放。
奴仆。或:“奴隶。”关于罪奴的注释,见@罗8:15@的注释。
2:14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
[注释] 儿女。即,第13节中提到的儿女。
既同有。或:“既得以成为共同收受者。”儿女享有共同的人性。
他也。即,基督。
亲自成了。该希腊动词的词形暗示握住某种从前未曾拥有的东西。对耶稣来说确实如此:他是神圣的,但他却取了我们的人性,奥秘地将两种本性结合成为一体(见@约1:14@的注释)。为使他可以分享人类所有的经验,基督变成了人。
藉着死。即,他在十字架上献祭的死(参第9节)。当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时,撒但似乎是胜利了;因为似乎就连上帝的儿子都承认了撒但掌有死权并且服从了它。但是上帝却另有目的。
败坏。希腊文是katargeō,“致使无效,”“摧毁”(见@罗3:3@的注释)。撒但的死权已经被打破了,因为尽管自然的死亡仍在掌权,但复活的事已定(见林前15:20-22,51-57)。最终,罪的创始者和死亡的作者本身都要被灭绝(见@启20:10@的注释)。
掌死权的。撒但掌死权是因为他是罪的创始者,而死是由罪产生的(见@罗5:12@的注释)。他的国度是死亡的国度,他在其中掌权。因为罪在我们的生活中掌权,所以死就作了王,因此撒但就作了王。
基督就是那位进入壮士家里的人(可3:27),他捆绑了仇敌,并且带走了他的囚犯。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撒但的堡垒—并从撒但手中夺取了他的掳物。当撒但以为基督落入了他的权下时,当坟墓被封基督被锁在里面时,撒但欣喜若狂了。但是基督却冲破了死亡的捆绑,走出了坟墓,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4)。不仅基督自己复活了,而且“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太27:52,53)。因此,虽然“壮士披挂整齐,看守自己的住宅,……但有一个比他更壮的来,胜过他”(路11:21,22)。那更壮的人,基督,进入了死亡的领域,并且藉着死胜过了那掌死权的,带走了他的俘掳,并且抢夺了他的家(太12:29);“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西2:15)。自此以后,对信徒来说,死不过是睡了;他们在平安中安息,直到上帝叫醒他们。对许多人来说,这甚至是有福的睡了(启14:13)。基督“已经把死废去”(提后1:10)。他已经“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启1:18;参林前15:51-57)。
魔鬼。希腊文是diabolos(见@太4:1@的注释)。
2:15 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
[注释] 释放。希腊文是apallassō,“使自由,”“释放。”基督来了,要把人们从罪和死的奴役之下释放出来。
怕死。这是未得救赎之人的状况。数以百万计的人处在罪的奴役之下,渴望得到释放。他们怕现在;他们怕将来;他们生也怕;他们死也怕。有任何得救的盼望或安慰吗?答案是基督已经败坏了撒但的权势,已经废除了死亡,已经释放了并且还要释放那些被惧怕捆绑的人。
一生。人生来就进入罪中。他继续被罪奴役直到被基督释放。
奴仆。或:“奴隶。”关于罪奴的注释,见@罗8:15@的注释。
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约翰一书1]
1:7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上帝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注释] 我们若……行。这一句可以解释为“另一方面,我们若不在黑暗中行,而是在光明中行……”约翰不会在失望中离开他的群羊,而是转向基督徒生命的积极方面,从而鼓励他们,并向他们表达他的信心。
如同上帝在光明中。上帝被他自身发出的光芒所环绕,基督徒最好的行为是行在从上帝发出的光芒之中。犹如旅行者在不熟悉的黑暗道路上沿着路标灯指引的方向前行一样,上帝的儿女将会沿着主的生命之光的道路而行(林后4:6;弗5:8;参@箴4:18@注释)。
就彼此相交。我们若在光明中与上帝同行,在光的照耀下,我们不仅与他相交,也同样与那些跟从主的人相交,侍奉同一位上帝,信仰同样的真理,遵从相同的生命之道的教导,我们就不会在联合中失足跌倒。在我们之间以及弟兄之间有一点最细微的恶的迹象,我们都应该自我反省,确定我们没有离开生命之光的道路(参@约壹4:20@注释)。
血。本节最后一句决不是事后的想法,因为这里描述的经历与“行在光中”紧密相连。约翰认识到即使那些与上帝相交的也要不断地洗净自己的罪,他断然地说,上帝已为此对基督徒作了预备。“血”的重要意义是洗净罪,见@罗3:25;5:9@注释;参@约6:53@注释。
他儿子耶稣。经文中省略了“基督”,然而由于约翰的书信中常常使用这种表达“耶稣基督”或讲论耶稣是“基督”或“上帝的儿子”(约壹4:15;5:1,5),许多人保留了基督一词。在约翰福音中,使徒约翰常常提到成为肉身的道──耶稣,但他在这里是特别的思考具有神人二性的救主──耶稣基督。关于耶稣基督的称谓见@太1:1@注释。
耶稣这一身份的进一步确定,强调他献祭所流的洁净罪的宝血来自于上帝的儿子,基督是上帝儿子身份的研讨见@路1:35@注释。
洗净。希腊文单词katharizō“使……洁净”,“洁净”在福音书中用于“洁净”一个“大麻风”(太8:2;路4:27;等),其它地方是指从罪或罪疚中得以洁净(林后7:1;弗5:26;来9:14等)。约翰在这里所说的洁净不是指发生在基督徒生命开始之初的悔改,而是指圣洁的生活,即因信成义的一部分(见罗6:19;贴前4:3)。没有别人,唯有基督曾度过无罪的生活(见@约8:46@注释;彼前2:22),因此人不断的需要基督的宝血来洗净他们的罪(见约壹2:1,2)。
那些需要洗净的人也包括作者自己,行在上帝的旨意和他光明的荣耀中,就会认识到自己的罪(约壹1:8,10;《述》第五十五章;《善》第二十七章)。
一切的罪。更适宜的翻译为“每一样罪”,即各种罪。有关“罪”的注释见@约壹3:4@注释。
1:7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上帝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注释] 我们若……行。这一句可以解释为“另一方面,我们若不在黑暗中行,而是在光明中行……”约翰不会在失望中离开他的群羊,而是转向基督徒生命的积极方面,从而鼓励他们,并向他们表达他的信心。
如同上帝在光明中。上帝被他自身发出的光芒所环绕,基督徒最好的行为是行在从上帝发出的光芒之中。犹如旅行者在不熟悉的黑暗道路上沿着路标灯指引的方向前行一样,上帝的儿女将会沿着主的生命之光的道路而行(林后4:6;弗5:8;参@箴4:18@注释)。
就彼此相交。我们若在光明中与上帝同行,在光的照耀下,我们不仅与他相交,也同样与那些跟从主的人相交,侍奉同一位上帝,信仰同样的真理,遵从相同的生命之道的教导,我们就不会在联合中失足跌倒。在我们之间以及弟兄之间有一点最细微的恶的迹象,我们都应该自我反省,确定我们没有离开生命之光的道路(参@约壹4:20@注释)。
血。本节最后一句决不是事后的想法,因为这里描述的经历与“行在光中”紧密相连。约翰认识到即使那些与上帝相交的也要不断地洗净自己的罪,他断然地说,上帝已为此对基督徒作了预备。“血”的重要意义是洗净罪,见@罗3:25;5:9@注释;参@约6:53@注释。
他儿子耶稣。经文中省略了“基督”,然而由于约翰的书信中常常使用这种表达“耶稣基督”或讲论耶稣是“基督”或“上帝的儿子”(约壹4:15;5:1,5),许多人保留了基督一词。在约翰福音中,使徒约翰常常提到成为肉身的道──耶稣,但他在这里是特别的思考具有神人二性的救主──耶稣基督。关于耶稣基督的称谓见@太1:1@注释。
耶稣这一身份的进一步确定,强调他献祭所流的洁净罪的宝血来自于上帝的儿子,基督是上帝儿子身份的研讨见@路1:35@注释。
洗净。希腊文单词katharizō“使……洁净”,“洁净”在福音书中用于“洁净”一个“大麻风”(太8:2;路4:27;等),其它地方是指从罪或罪疚中得以洁净(林后7:1;弗5:26;来9:14等)。约翰在这里所说的洁净不是指发生在基督徒生命开始之初的悔改,而是指圣洁的生活,即因信成义的一部分(见罗6:19;贴前4:3)。没有别人,唯有基督曾度过无罪的生活(见@约8:46@注释;彼前2:22),因此人不断的需要基督的宝血来洗净他们的罪(见约壹2:1,2)。
那些需要洗净的人也包括作者自己,行在上帝的旨意和他光明的荣耀中,就会认识到自己的罪(约壹1:8,10;《述》第五十五章;《善》第二十七章)。
一切的罪。更适宜的翻译为“每一样罪”,即各种罪。有关“罪”的注释见@约壹3:4@注释。
2017年8月5日星期六
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彼得前书第4章]
4:7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
[niv] The end of all things is near. Therefore be clear minded and self-controlled so that you can pray.
4:8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niv] Above all, love each other deeply, because love covers over a multitude of sins.
[注释]
4:7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
因为“万物的结局近了”,大审判即将来临,彼得劝勉信徒,要有一种紧迫感。
谨慎自守。希腊文是sōphroneō,“出于健全的心智”,“运用自制”,纵然基督的再来越来越近了,人们也不应该以此为藉口忽视他们的责任。在最后的时候,基督徒们也当在他们的岗位上,忠心地履行他们的义务。我们的主吩咐说“你们去作生意,直等我回来”(路19:13)。
警醒。希腊文是nēphō,“冷静”,即,戒除致醉的东西。鉴于将要来临的大事,彼得忠告他的读者要警醒。
4:8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偏差)。
爱。希腊文是agapē,“爱”。
我们再重温一下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对“爱”的描述: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作无礼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唯爱永存。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爱没有界限,永不止息。在爱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哪里缺乏爱,哪里就有夸大别人的过错与失败的倾向。哪里有爱掌管,哪里的人们就乐意不念旧恶不记仇。而且,表现一种弟兄友爱的精神确实会吸引未悔改之人的注意,并引导他们中的许多人接受福音而灵魂得救。
如果说米饭是人们身体的粮食,那么爱就是人们精神的食粮,人们灵魂的粮食,没有爱,就象有人捧着金碗银碗,但是碗里是空的,没有米饭一样,也会灵魂枯干,地位再高,收入再高,也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有了爱,两口子粗茶淡饭也吃的津津有味,胜珍馐呢。你说,有爱是不是很好,无爱是不是很糟。
[彼得前书第4章]
4:7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
[niv] The end of all things is near. Therefore be clear minded and self-controlled so that you can pray.
4:8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niv] Above all, love each other deeply, because love covers over a multitude of sins.
[注释]
4:7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
因为“万物的结局近了”,大审判即将来临,彼得劝勉信徒,要有一种紧迫感。
谨慎自守。希腊文是sōphroneō,“出于健全的心智”,“运用自制”,纵然基督的再来越来越近了,人们也不应该以此为藉口忽视他们的责任。在最后的时候,基督徒们也当在他们的岗位上,忠心地履行他们的义务。我们的主吩咐说“你们去作生意,直等我回来”(路19:13)。
警醒。希腊文是nēphō,“冷静”,即,戒除致醉的东西。鉴于将要来临的大事,彼得忠告他的读者要警醒。
4:8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偏差)。
爱。希腊文是agapē,“爱”。
我们再重温一下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对“爱”的描述: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作无礼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唯爱永存。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爱没有界限,永不止息。在爱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哪里缺乏爱,哪里就有夸大别人的过错与失败的倾向。哪里有爱掌管,哪里的人们就乐意不念旧恶不记仇。而且,表现一种弟兄友爱的精神确实会吸引未悔改之人的注意,并引导他们中的许多人接受福音而灵魂得救。
如果说米饭是人们身体的粮食,那么爱就是人们精神的食粮,人们灵魂的粮食,没有爱,就象有人捧着金碗银碗,但是碗里是空的,没有米饭一样,也会灵魂枯干,地位再高,收入再高,也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有了爱,两口子粗茶淡饭也吃的津津有味,胜珍馐呢。你说,有爱是不是很好,无爱是不是很糟。
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彼得前书第4章]
4:7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
[niv] The end of all things is near. Therefore be clear minded and self-controlled so that you can pray.
4:8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niv] Above all, love each other deeply, because love covers over a multitude of sins.
[注释]
4:7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
因为“万物的结局近了”,大审判即将来临,彼得劝勉信徒,要有一种紧迫感。
谨慎自守。希腊文是sōphroneō,“出于健全的心智”,“运用自制”,纵然基督的再来越来越近了,人们也不应该以此为藉口忽视他们的责任。在最后的时候,基督徒们也当在他们的岗位上,忠心地履行他们的义务。我们的主吩咐说“你们去作生意,直等我回来”(路19:13)。
警醒。希腊文是nēphō,“冷静”,即,戒除致醉的东西。鉴于将要来临的大事,彼得忠告他的读者要警醒。
4:8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偏差)。
爱。希腊文是agapē,“爱”。
我们再重温一下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对“爱”的描述: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作无礼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唯爱永存。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爱没有界限,永不止息。在爱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哪里缺乏爱,哪里就有夸大别人的过错与失败的倾向。哪里有爱掌管,哪里的人们就乐意不念旧恶不记仇。而且,表现一种弟兄友爱的精神确实会吸引未悔改之人的注意,并引导他们中的许多人接受福音而灵魂得救。
如果说米饭是人们身体的粮食,那么爱就是人们精神的食粮,人们灵魂的粮食,没有爱,就象有人捧着金碗银碗,但是碗里是空的,没有米饭一样,也会灵魂枯干,地位再高,收入再高,也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有了爱,两口子粗茶淡饭也吃的津津有味,胜珍馐呢。你说,有爱是不是很好,无爱是不是很糟。
4:7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
[niv] The end of all things is near. Therefore be clear minded and self-controlled so that you can pray.
4:8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niv] Above all, love each other deeply, because love covers over a multitude of sins.
[注释]
4:7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
因为“万物的结局近了”,大审判即将来临,彼得劝勉信徒,要有一种紧迫感。
谨慎自守。希腊文是sōphroneō,“出于健全的心智”,“运用自制”,纵然基督的再来越来越近了,人们也不应该以此为藉口忽视他们的责任。在最后的时候,基督徒们也当在他们的岗位上,忠心地履行他们的义务。我们的主吩咐说“你们去作生意,直等我回来”(路19:13)。
警醒。希腊文是nēphō,“冷静”,即,戒除致醉的东西。鉴于将要来临的大事,彼得忠告他的读者要警醒。
4:8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偏差)。
爱。希腊文是agapē,“爱”。
我们再重温一下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对“爱”的描述: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作无礼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唯爱永存。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爱没有界限,永不止息。在爱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哪里缺乏爱,哪里就有夸大别人的过错与失败的倾向。哪里有爱掌管,哪里的人们就乐意不念旧恶不记仇。而且,表现一种弟兄友爱的精神确实会吸引未悔改之人的注意,并引导他们中的许多人接受福音而灵魂得救。
如果说米饭是人们身体的粮食,那么爱就是人们精神的食粮,人们灵魂的粮食,没有爱,就象有人捧着金碗银碗,但是碗里是空的,没有米饭一样,也会灵魂枯干,地位再高,收入再高,也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有了爱,两口子粗茶淡饭也吃的津津有味,胜珍馐呢。你说,有爱是不是很好,无爱是不是很糟。
回转能遮盖许多的罪
[雅各书5]
5:19 我的弟兄们,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转,
5:19 Brethren, if any of you do err from the truth, and one convert him;
5:20 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
5:20 Let him know, that he which converteth the sinner from the error of his way shall save a soul from death, and shall hide a multitude of sins.
[雅各书5]
5:19 我的弟兄们,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转,
[注释] 弟兄们,若有。雅各以热切期望他的每一位读者得救的警告与指示结束这封书信。雅各这封书信的包扎线是他对他所爱之弟兄们的永恒福利的温柔关切(见雅1:2;2:1;3:1,10;4:11;5:7,10,12)。
失迷。希腊文是planaō,“走入歧途”,“迷路”。教友们可能因信奉谬误而在教义上“失迷”,或者可能放弃基督徒的行为原则而陷入有罪的行为里。他们可能被基本人性需要的各种邪恶要求引放歧途(见@雅1:14,15@的注释)。
真道。即,在耶稣基督里显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见约14:6;见@约8:32@的注释)。
回转。希腊文是epistrephō,“使回转”,“带回来”。恳求同道教友回转并坚固他们不仅是长老们的责任,而且是每一个基督徒的责任。通过“彼此认罪,互相代求”(见16节的注释)的同情时刻,许多软弱与怀疑的黑暗时辰都能被盼望和力量照亮。没有人为自己活,每时每刻每个人都需要一位弟兄稳定的手,分担他们的难题并用勇气鼓励他们。
5:20 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
[注释] 知道。即,通过实际经验。当“一个罪人悔改”时,天上与得人的人同享“欢喜”(见@路15:7@的注释)。
回转。见19节的注释。只有上帝使人悔改,但人是他在这一神圣工作中的工具。基督徒可以通过许多方法使人的思想转向上帝。导致罪人转向上帝的最有力的论据就是基督徒本人的纯洁与和平。
死。即,永死。永死的审判等待着所有还在自己的罪里的人(见罗6:23)。目前,救一个罪人脱离永死是比救一个人脱离肉体现在的死亡远为荣耀的事(见但12:3)。要营救人类,否则他们会最终灭亡!这个愿望促使耶稣来到这个地球。对同胞同样的关心也必激励真基督徒。
遮盖。希腊文是kaluptō,“掩盖”,“遮盖”(见@诗32:1@的注释)。请比较@彼前4:8@的注释。当一个人悔改归正时,他的罪就被遮盖了,并且好像被“投于深海”(见@弥7:19@的注释)一样。雅各用新约信息的要旨,即救人脱离罪恶并使人恢复到耶稣基督长成的身量,总结了他对他的基督徒弟兄们的庄严请求。
5:20 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
[注释] 知道。即,通过实际经验。当“一个罪人悔改”时,天上与得人的人同享“欢喜”(见@路15:7@的注释)。
回转。见19节的注释。只有上帝使人悔改,但人是他在这一神圣工作中的工具。基督徒可以通过许多方法使人的思想转向上帝。导致罪人转向上帝的最有力的论据就是基督徒本人的纯洁与和平。
死。即,永死。永死的审判等待着所有还在自己的罪里的人(见罗6:23)。目前,救一个罪人脱离永死是比救一个人脱离肉体现在的死亡远为荣耀的事(见但12:3)。要营救人类,否则他们会最终灭亡!这个愿望促使耶稣来到这个地球。对同胞同样的关心也必激励真基督徒。
遮盖。希腊文是kaluptō,“掩盖”,“遮盖”(见@诗32:1@的注释)。请比较@彼前4:8@的注释。当一个人悔改归正时,他的罪就被遮盖了,并且好像被“投于深海”(见@弥7:19@的注释)一样。雅各用新约信息的要旨,即救人脱离罪恶并使人恢复到耶稣基督长成的身量,总结了他对他的基督徒弟兄们的庄严请求。
5:19 我的弟兄们,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转,
5:19 Brethren, if any of you do err from the truth, and one convert him;
5:20 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
5:20 Let him know, that he which converteth the sinner from the error of his way shall save a soul from death, and shall hide a multitude of sins.
[雅各书5]
5:19 我的弟兄们,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转,
[注释] 弟兄们,若有。雅各以热切期望他的每一位读者得救的警告与指示结束这封书信。雅各这封书信的包扎线是他对他所爱之弟兄们的永恒福利的温柔关切(见雅1:2;2:1;3:1,10;4:11;5:7,10,12)。
失迷。希腊文是planaō,“走入歧途”,“迷路”。教友们可能因信奉谬误而在教义上“失迷”,或者可能放弃基督徒的行为原则而陷入有罪的行为里。他们可能被基本人性需要的各种邪恶要求引放歧途(见@雅1:14,15@的注释)。
真道。即,在耶稣基督里显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见约14:6;见@约8:32@的注释)。
回转。希腊文是epistrephō,“使回转”,“带回来”。恳求同道教友回转并坚固他们不仅是长老们的责任,而且是每一个基督徒的责任。通过“彼此认罪,互相代求”(见16节的注释)的同情时刻,许多软弱与怀疑的黑暗时辰都能被盼望和力量照亮。没有人为自己活,每时每刻每个人都需要一位弟兄稳定的手,分担他们的难题并用勇气鼓励他们。
5:20 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
[注释] 知道。即,通过实际经验。当“一个罪人悔改”时,天上与得人的人同享“欢喜”(见@路15:7@的注释)。
回转。见19节的注释。只有上帝使人悔改,但人是他在这一神圣工作中的工具。基督徒可以通过许多方法使人的思想转向上帝。导致罪人转向上帝的最有力的论据就是基督徒本人的纯洁与和平。
死。即,永死。永死的审判等待着所有还在自己的罪里的人(见罗6:23)。目前,救一个罪人脱离永死是比救一个人脱离肉体现在的死亡远为荣耀的事(见但12:3)。要营救人类,否则他们会最终灭亡!这个愿望促使耶稣来到这个地球。对同胞同样的关心也必激励真基督徒。
遮盖。希腊文是kaluptō,“掩盖”,“遮盖”(见@诗32:1@的注释)。请比较@彼前4:8@的注释。当一个人悔改归正时,他的罪就被遮盖了,并且好像被“投于深海”(见@弥7:19@的注释)一样。雅各用新约信息的要旨,即救人脱离罪恶并使人恢复到耶稣基督长成的身量,总结了他对他的基督徒弟兄们的庄严请求。
5:20 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
[注释] 知道。即,通过实际经验。当“一个罪人悔改”时,天上与得人的人同享“欢喜”(见@路15:7@的注释)。
回转。见19节的注释。只有上帝使人悔改,但人是他在这一神圣工作中的工具。基督徒可以通过许多方法使人的思想转向上帝。导致罪人转向上帝的最有力的论据就是基督徒本人的纯洁与和平。
死。即,永死。永死的审判等待着所有还在自己的罪里的人(见罗6:23)。目前,救一个罪人脱离永死是比救一个人脱离肉体现在的死亡远为荣耀的事(见但12:3)。要营救人类,否则他们会最终灭亡!这个愿望促使耶稣来到这个地球。对同胞同样的关心也必激励真基督徒。
遮盖。希腊文是kaluptō,“掩盖”,“遮盖”(见@诗32:1@的注释)。请比较@彼前4:8@的注释。当一个人悔改归正时,他的罪就被遮盖了,并且好像被“投于深海”(见@弥7:19@的注释)一样。雅各用新约信息的要旨,即救人脱离罪恶并使人恢复到耶稣基督长成的身量,总结了他对他的基督徒弟兄们的庄严请求。
2017年7月24日星期一
2017年7月23日星期日
右脸,左脸
[马太福音5]
5:39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注释] 只是我告诉你们。见对第22节的注释。
不要与恶人作对。即,不要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寻求报复。耶稣在这里似乎指的是积极的仇恨而不是消极的抵抗。表示“恶人”的那个词既可以指一个恶人也可以指一件恶事。在这里指的是一个恶人。它包括对一个人行的恶也包括一个人的恶行。基督徒不可以暴制暴,而要“以善胜恶”(罗12:21),并且要“把炭火堆在”那错待他的人头上(箴25:21,22)。
脸。与在第21-47节中列出的其他例证一样,耶稣更关心促成该行动的精神而不是该行动本身。基督徒不应该为自认的权利而战斗。他应该忍受伤害而不是寻求机会给予打击。耶稣本人完全遵守了该命令的精神,可是他实际上并没有招致额外的伤害(约18:22,23;参赛50:6;53:7)。保罗也没有(徒22:25;23:3;徒25:9,10)。基督在十字架上呼求天父赦免那些折磨他的人时,就彰显了他此时所说话语的精神(路23:34)。
5:39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注释] 只是我告诉你们。见对第22节的注释。
不要与恶人作对。即,不要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寻求报复。耶稣在这里似乎指的是积极的仇恨而不是消极的抵抗。表示“恶人”的那个词既可以指一个恶人也可以指一件恶事。在这里指的是一个恶人。它包括对一个人行的恶也包括一个人的恶行。基督徒不可以暴制暴,而要“以善胜恶”(罗12:21),并且要“把炭火堆在”那错待他的人头上(箴25:21,22)。
脸。与在第21-47节中列出的其他例证一样,耶稣更关心促成该行动的精神而不是该行动本身。基督徒不应该为自认的权利而战斗。他应该忍受伤害而不是寻求机会给予打击。耶稣本人完全遵守了该命令的精神,可是他实际上并没有招致额外的伤害(约18:22,23;参赛50:6;53:7)。保罗也没有(徒22:25;23:3;徒25:9,10)。基督在十字架上呼求天父赦免那些折磨他的人时,就彰显了他此时所说话语的精神(路23:34)。
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
[约翰福音1]
1:2 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
[注释] 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第2节为了强调,重述了第1节的基本事实。
1:3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注释] 万物。一个普通的哲学术语,代指整个宇宙(见林前8:6;西1:16;参见来1:1,2;见约1:9节注释)。
造。希腊文词语ginomai,“变成”,“成为”(见第1节注释)。约翰所描述的创造是一个已经完成的行为。物质的东西不是永恒的,它们也有“被造”的时间。
藉着他。约翰并不是用希腊哲学抽象的、玄妙的思维来理解Logos或“道”的。新约里不断提说基督在创造大工中与天父的联合(见罗11:36;林前8:6;西1:16,17;来1:1,2;参见启3:14)。约翰在这里所描述的基督是万物的创造者,同样,在约1:14节中他提出,基督为了使万物得以复原或说为了重新创造万物,成了神圣慈爱和恩典的中间人。在过去的永恒岁月中,“道”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被动的实体,他在“万物”的发展和管理之中积极、主动、亲密地与天父联合一致。
……不是藉着他。这里用双重否定的话语再次重述同样的真理,唯一地,独有地,“道”是创造主。
1:4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注释] 生命。希腊文词语zōē,所有的活物都遵循生命的原则,生命是死亡的对立物。很明显,约翰在这里同时想到了属灵的生命,特别是永生,就是人通过接受基督并且信靠他而得的权利(见第12节)。人因罪而与生命的源头隔绝,从此成了死亡的俘虏,但通过耶稣基督我们重得永生之望以及所有亚当因犯罪而失去的东西(罗5:12,18;6:23)。见约10:10;11:25;14:6。“在基督里有生命,这生命是他自己的,不借外力,不求而得”(《历》第五十八章)。
人的光。希腊文中定冠词的位置在“生命”和“光”之前,这就使得“光”和“生命”处于相等的位置。属灵的黑暗长久地笼罩在人的心灵上,但现在那神圣生命和完全的“真光”(第9节)照耀在每个人的途程上(参见赛9:1,2)。不仅天上的光通过基督照耀出来,他还是那光(约1:9)。约翰再三引证、举例声明耶稣是那真光(见约8:12;9:5;12:35,46;参见约一1:5,6;2:8)。光曾经作为神圣临格的一种标志(见@创3:24@节注释)。上帝在创造的起头就使光普照在世界上(创1:3),同样,当上帝准备在人身上重新塑造他的形象时他也先用神圣之爱的光照耀他们的心灵(林后4:6)。作诗的人曾说,“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36:9)。
1:2 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
[注释] 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第2节为了强调,重述了第1节的基本事实。
1:3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注释] 万物。一个普通的哲学术语,代指整个宇宙(见林前8:6;西1:16;参见来1:1,2;见约1:9节注释)。
造。希腊文词语ginomai,“变成”,“成为”(见第1节注释)。约翰所描述的创造是一个已经完成的行为。物质的东西不是永恒的,它们也有“被造”的时间。
藉着他。约翰并不是用希腊哲学抽象的、玄妙的思维来理解Logos或“道”的。新约里不断提说基督在创造大工中与天父的联合(见罗11:36;林前8:6;西1:16,17;来1:1,2;参见启3:14)。约翰在这里所描述的基督是万物的创造者,同样,在约1:14节中他提出,基督为了使万物得以复原或说为了重新创造万物,成了神圣慈爱和恩典的中间人。在过去的永恒岁月中,“道”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被动的实体,他在“万物”的发展和管理之中积极、主动、亲密地与天父联合一致。
……不是藉着他。这里用双重否定的话语再次重述同样的真理,唯一地,独有地,“道”是创造主。
1:4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注释] 生命。希腊文词语zōē,所有的活物都遵循生命的原则,生命是死亡的对立物。很明显,约翰在这里同时想到了属灵的生命,特别是永生,就是人通过接受基督并且信靠他而得的权利(见第12节)。人因罪而与生命的源头隔绝,从此成了死亡的俘虏,但通过耶稣基督我们重得永生之望以及所有亚当因犯罪而失去的东西(罗5:12,18;6:23)。见约10:10;11:25;14:6。“在基督里有生命,这生命是他自己的,不借外力,不求而得”(《历》第五十八章)。
人的光。希腊文中定冠词的位置在“生命”和“光”之前,这就使得“光”和“生命”处于相等的位置。属灵的黑暗长久地笼罩在人的心灵上,但现在那神圣生命和完全的“真光”(第9节)照耀在每个人的途程上(参见赛9:1,2)。不仅天上的光通过基督照耀出来,他还是那光(约1:9)。约翰再三引证、举例声明耶稣是那真光(见约8:12;9:5;12:35,46;参见约一1:5,6;2:8)。光曾经作为神圣临格的一种标志(见@创3:24@节注释)。上帝在创造的起头就使光普照在世界上(创1:3),同样,当上帝准备在人身上重新塑造他的形象时他也先用神圣之爱的光照耀他们的心灵(林后4:6)。作诗的人曾说,“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36:9)。
迷路上转回
[雅各书5]
5:20 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
[注释] 知道。即,通过实际经验。当“一个罪人悔改”时,天上与得人的人同享“欢喜”(见@路15:7@的注释)。
回转。见19节的注释。只有上帝使人悔改,但人是他在这一神圣工作中的工具。基督徒可以通过许多方法使人的思想转向上帝。导致罪人转向上帝的最有力的论据就是基督徒本人的纯洁与和平。
死。即,永死。永死的审判等待着所有还在自己的罪里的人(见罗6:23)。目前,救一个罪人脱离永死是比救一个人脱离肉体现在的死亡远为荣耀的事(见但12:3)。要营救人类,否则他们会最终灭亡!这个愿望促使耶稣来到这个地球。对同胞同样的关心也必激励真基督徒。
遮盖。希腊文是kaluptō,“掩盖”,“遮盖”(见@诗32:1@的注释)。请比较@彼前4:8@的注释。当一个人悔改归正时,他的罪就被遮盖了,并且好像被“投于深海”(见@弥7:19@的注释)一样。雅各用新约信息的要旨,即救人脱离罪恶并使人恢复到耶稣基督长成的身量,总结了他对他的基督徒弟兄们的庄严请求。
5:20 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
[注释] 知道。即,通过实际经验。当“一个罪人悔改”时,天上与得人的人同享“欢喜”(见@路15:7@的注释)。
回转。见19节的注释。只有上帝使人悔改,但人是他在这一神圣工作中的工具。基督徒可以通过许多方法使人的思想转向上帝。导致罪人转向上帝的最有力的论据就是基督徒本人的纯洁与和平。
死。即,永死。永死的审判等待着所有还在自己的罪里的人(见罗6:23)。目前,救一个罪人脱离永死是比救一个人脱离肉体现在的死亡远为荣耀的事(见但12:3)。要营救人类,否则他们会最终灭亡!这个愿望促使耶稣来到这个地球。对同胞同样的关心也必激励真基督徒。
遮盖。希腊文是kaluptō,“掩盖”,“遮盖”(见@诗32:1@的注释)。请比较@彼前4:8@的注释。当一个人悔改归正时,他的罪就被遮盖了,并且好像被“投于深海”(见@弥7:19@的注释)一样。雅各用新约信息的要旨,即救人脱离罪恶并使人恢复到耶稣基督长成的身量,总结了他对他的基督徒弟兄们的庄严请求。
歌中的雅歌
雅歌1]
1:1 所罗门的歌,是歌中的雅歌。
[注释] 歌中的雅歌。这种说法暗示这首诗歌罕见的优秀。犹太人认为雅歌在圣经所有的诗歌中是最优秀的。这个最初的标题大概是与所罗门所做的其它1,004首诗歌相比较而言的(王上4:32)。
1:2 【新娘】愿他用口与我亲嘴;因你的爱情比酒更美。
[注释] 愿他用口与我亲嘴。说话的人显然是书拉密女。她的话一直持续到第7节末尾,除了由第4节的“我们”所表明的由宫女们造成的中断以外。
爱情。在希伯来诗歌中,在第1行中的第三人称转变为第2行这里的第二人称是很常见的。被译为“爱情”的那个词是复数形式,标志着爱情的许多关心和表现。
酒。希伯来词是yayin,葡萄汁(见创9:21;撒上1:14;赛5:11;等等)。
1:3 你的膏油馨香;你的名如同倒出来的香膏,所以众童女都爱你。
[注释] 倒出来的香膏。在东方人中,香料和香膏是非常珍贵的。对所罗门的新娘来说,她所爱之人的名字比任何香膏都更加重要,无论那香膏多么美好芳香。
众童女。希伯来词是`alamoth,“年轻女子”(见@赛7:14@的注释)。所罗门的新娘很可能想到的是自己,可是出于谦虚她没有明说自己的名字。她只说所罗门是那种象她一样的年轻女子都会喜爱的男人。
1:4 愿你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你。王带我进了内室,我们必因你欢喜快乐。【伴唱】我们要称赞你的爱情,胜似称赞美酒。【新娘】她们爱你是理所当然的。
[注释] 吸引。希伯来词mashak,在这里的意思是“吸引到爱里”(见耶31:3;何11:4)。
我们就快跑。这句话很可能是由新娘的陪从们说的。
进了内室。有些人看第2-4节中有一个暗示,提及新婚的队伍,用这种措词形容进入了宫殿。
我们必欢喜快乐。大概又是新娘的陪从们说的。
爱你是理所当然的。或“她们爱你是理所当然的。”这可能是新娘说出的赞许的话,她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对她所爱的这样迷人的一个男子怀有亲切的爱情。她感到所有人都会赞成她嫁给所罗门的决定。
1:1 所罗门的歌,是歌中的雅歌。
[注释] 歌中的雅歌。这种说法暗示这首诗歌罕见的优秀。犹太人认为雅歌在圣经所有的诗歌中是最优秀的。这个最初的标题大概是与所罗门所做的其它1,004首诗歌相比较而言的(王上4:32)。
1:2 【新娘】愿他用口与我亲嘴;因你的爱情比酒更美。
[注释] 愿他用口与我亲嘴。说话的人显然是书拉密女。她的话一直持续到第7节末尾,除了由第4节的“我们”所表明的由宫女们造成的中断以外。
爱情。在希伯来诗歌中,在第1行中的第三人称转变为第2行这里的第二人称是很常见的。被译为“爱情”的那个词是复数形式,标志着爱情的许多关心和表现。
酒。希伯来词是yayin,葡萄汁(见创9:21;撒上1:14;赛5:11;等等)。
1:3 你的膏油馨香;你的名如同倒出来的香膏,所以众童女都爱你。
[注释] 倒出来的香膏。在东方人中,香料和香膏是非常珍贵的。对所罗门的新娘来说,她所爱之人的名字比任何香膏都更加重要,无论那香膏多么美好芳香。
众童女。希伯来词是`alamoth,“年轻女子”(见@赛7:14@的注释)。所罗门的新娘很可能想到的是自己,可是出于谦虚她没有明说自己的名字。她只说所罗门是那种象她一样的年轻女子都会喜爱的男人。
1:4 愿你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你。王带我进了内室,我们必因你欢喜快乐。【伴唱】我们要称赞你的爱情,胜似称赞美酒。【新娘】她们爱你是理所当然的。
[注释] 吸引。希伯来词mashak,在这里的意思是“吸引到爱里”(见耶31:3;何11:4)。
我们就快跑。这句话很可能是由新娘的陪从们说的。
进了内室。有些人看第2-4节中有一个暗示,提及新婚的队伍,用这种措词形容进入了宫殿。
我们必欢喜快乐。大概又是新娘的陪从们说的。
爱你是理所当然的。或“她们爱你是理所当然的。”这可能是新娘说出的赞许的话,她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对她所爱的这样迷人的一个男子怀有亲切的爱情。她感到所有人都会赞成她嫁给所罗门的决定。
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以弗所书4]
4:13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注释] 直等。所提的职责都是必需且要继续发生作用的,直等到上帝的国度建立为止。
来。或为“达到”,“获得”。
同归于一。该词与“真道”和“认识”二词同时关联;即,在基督里在真道上要合一,并且与对他的认识要合一。真道信仰总是与知识认知有关。
认识。其希腊文为epignōsis,即进展了的属灵的“知识”(见@弗1:17@注释)。
完全的人。或为“成熟的人”。这并不是指着个人而言,而是指着教会而言的,意思是要达到一个组织上合一、完整并成熟的状态中,是与弗4:14中小孩子的不成熟相对而言的。因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教会,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学像基督(罗8:29)。拒绝成长比不成熟本身是更大的罪,并且是由自我满足与低等理想而来的。
身量。其希腊文为hēlikia,即“成熟”,“生命的阶段”,“身量”。在这里似乎是侧重于成熟这一概念。比较路2:52;12:25。
基督的丰满。见@弗1:23;3:19@注释。参考约1:14,16。惟独基督有完全的身量,并且是完全而完美的人。我们蒙召要与那身量有份,教会所有的职能与圣灵的恩赐都是被赋予要达到此目的的。
4:13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注释] 直等。所提的职责都是必需且要继续发生作用的,直等到上帝的国度建立为止。
来。或为“达到”,“获得”。
同归于一。该词与“真道”和“认识”二词同时关联;即,在基督里在真道上要合一,并且与对他的认识要合一。真道信仰总是与知识认知有关。
认识。其希腊文为epignōsis,即进展了的属灵的“知识”(见@弗1:17@注释)。
完全的人。或为“成熟的人”。这并不是指着个人而言,而是指着教会而言的,意思是要达到一个组织上合一、完整并成熟的状态中,是与弗4:14中小孩子的不成熟相对而言的。因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教会,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学像基督(罗8:29)。拒绝成长比不成熟本身是更大的罪,并且是由自我满足与低等理想而来的。
身量。其希腊文为hēlikia,即“成熟”,“生命的阶段”,“身量”。在这里似乎是侧重于成熟这一概念。比较路2:52;12:25。
基督的丰满。见@弗1:23;3:19@注释。参考约1:14,16。惟独基督有完全的身量,并且是完全而完美的人。我们蒙召要与那身量有份,教会所有的职能与圣灵的恩赐都是被赋予要达到此目的的。
2017年7月22日星期六
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
[罗马书8]
8:10 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
And if Christ be in you, the body is dead because of sin; but the Spirit is life because of righteousness.
[注释] 基督若。或:“但是如果基督。”这表明有基督的灵(第9节)就是有基督住在心里,作为生活的准则(另见约6:56;15:4;林后13:5;加2:20;弗3:16,17;西1:27)。
身体就因罪而死。注释者们对这节经文已经有许多方面的解释。然而,在第11节中提到的必死之身体复活的证据表明,保罗在这里说的是身体因罪而死(见罗5:12)。就连那些重生过圣灵里的新生活的人也是要死的,死亡已经从亚当传到了全人类。但是因为圣灵住在他们里面,他们就可以指望复活和永生(罗8:11)。
心灵。或“灵”。下文,特别是“身体”和“灵”之间的直接对照(参林前7:34;林后7:1;雅2:26),似乎表明保罗在这里指的是人的心灵。
而活。保罗并没有说灵是“活的”,而是说它是“生命”,尽管许多译本都译成了“是活的”或“有生命”。被赐圣灵生命的大能充满之人的心灵,拥有上帝所维持的生命。上帝的灵在人的心灵中进行其苏醒改变的工作。
因义。在圣经中,义自始至终都与生命联系在一起,就像罪与死连在一起一样。生活中如果有义,就证明有上帝之灵的临格与能力,而这就意味着生命。
有些注释者更喜欢把这段经文中的义局限于基督为赐生命称义而归于信徒的义(罗5:18)。但是上下文却似乎表明不受这种局限。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考虑义,保罗的意思似乎是:虽然身体因亚当的罪而死,这是临到我们众人的(见@罗5:12@的注释),但心灵却因基督的义而活,基督的义是在称义时归给我们,然后在成圣的过程中赐给我们的。这种义的恩赐是伴随着永生的恩赐的(罗5:17,18,21)。我们领受了义的恩赐并且蒙上帝悦纳的证据,乃是有上帝永生活泼的灵与我们同在(弗1:13)。
8:10 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
And if Christ be in you, the body is dead because of sin; but the Spirit is life because of righteousness.
[注释] 基督若。或:“但是如果基督。”这表明有基督的灵(第9节)就是有基督住在心里,作为生活的准则(另见约6:56;15:4;林后13:5;加2:20;弗3:16,17;西1:27)。
身体就因罪而死。注释者们对这节经文已经有许多方面的解释。然而,在第11节中提到的必死之身体复活的证据表明,保罗在这里说的是身体因罪而死(见罗5:12)。就连那些重生过圣灵里的新生活的人也是要死的,死亡已经从亚当传到了全人类。但是因为圣灵住在他们里面,他们就可以指望复活和永生(罗8:11)。
心灵。或“灵”。下文,特别是“身体”和“灵”之间的直接对照(参林前7:34;林后7:1;雅2:26),似乎表明保罗在这里指的是人的心灵。
而活。保罗并没有说灵是“活的”,而是说它是“生命”,尽管许多译本都译成了“是活的”或“有生命”。被赐圣灵生命的大能充满之人的心灵,拥有上帝所维持的生命。上帝的灵在人的心灵中进行其苏醒改变的工作。
因义。在圣经中,义自始至终都与生命联系在一起,就像罪与死连在一起一样。生活中如果有义,就证明有上帝之灵的临格与能力,而这就意味着生命。
有些注释者更喜欢把这段经文中的义局限于基督为赐生命称义而归于信徒的义(罗5:18)。但是上下文却似乎表明不受这种局限。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考虑义,保罗的意思似乎是:虽然身体因亚当的罪而死,这是临到我们众人的(见@罗5:12@的注释),但心灵却因基督的义而活,基督的义是在称义时归给我们,然后在成圣的过程中赐给我们的。这种义的恩赐是伴随着永生的恩赐的(罗5:17,18,21)。我们领受了义的恩赐并且蒙上帝悦纳的证据,乃是有上帝永生活泼的灵与我们同在(弗1:13)。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
罗马书(Romans)3:23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
For all have sinned, and come short of the glory of God;
[注释] 世人都犯了罪。字面意义是,“都犯了罪”。亚当的罪污损了人里面上帝的形象(见@罗5:12@的注释;参《善》第五章),并且自从人类堕落之后,亚当的后裔都亏缺了上帝的形象和荣耀(见下文“荣耀”词条的注释)。保罗敦促犹太人和外邦人都要看出这个极重要的事实:经验和历史的所有证据都清楚地证明,堕落的人类靠着自己已经堕落的本性,完全不能满足上帝律法的要求,确立自己的义。获得义的唯一可能途径就是通过在耶稣基督里的信心。藉着这种信心的经验,人们就能再度被带入与上帝正确的关系(罗3:24),新的心在他们里面被造出来,从而使他们能够因信再次过顺从上帝律法的生活(见@罗5:1@的注释)。
亏缺。希腊原文是hustereō,用在别处的意思是“缺乏”(腓4:12),“穷乏”(来11:37),“穷苦”(路15:14)。在迦拿婚筵的记载中,hustereo被用来报告没有酒了(约2:3)。希腊原文表明,罪人仍在继续亏欠。而且,该动词的分词形式不仅表示亏欠的事实,而且表示知道亏欠。如果这里也是这样的话,该动词就可以被译为“有意识地继续亏缺”。这种亏缺感曾使各处的人都尝试用行律法来建立自己的义。
荣耀。希腊原文是doxa。在圣经中,doxa似乎有两种主要而稍有不同的用法,可是在古希腊文中,这两种用法都基于原意:“意见”“观念”“名誉”。它常常被用来表示“尊荣”“名声”“褒奖”(约5:44;7:18;等等)。在这种意义上,它与“羞辱”是反义词(林前11:14,15;15:43;林后6:8)。根据这种含义,荣耀可以被追求(约5:44;7:18;帖前2:6)、接受(约5:41,44),给予(路17:18;约9:24),归给上帝(路2:14;启1:6)。
如果保罗在罗3:23中用的就是该词的这个含义的话,那么“上帝的荣耀”意思就是上帝所赐而世人所亏缺的尊荣、赞美或嘉许了。因为保罗在这段经文中讲的是人在上帝面前的地位,下一节提到的是称义,即人藉以重得上帝悦纳的唯一办法,在这段经文的上下文中,“荣耀”一词宜取这个含义。
另一方面,“荣耀”在圣经中还被用来表示“光明”“引人注目的荣耀景象”(见太4:8;路12:27;徒22:11)。它有时在某种意义上与“形象”“样式”“外貌”并列使用(见罗1:23;参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的民12:8,那里用doxa表示“形象”)。显示给摩西的荣耀(出33:18,22)乃是上帝的品格—恩慈、怜悯、饶恕(见《助》第十章)。这种荣耀也可以从那些能够认识上帝、爱上帝并且长得越来越像造他们的主的人身上反映出来。所以保罗讲到人是“上帝的形象和荣耀”(林前11:7),无疑是因为他能够接受并反映上帝的荣耀。上帝的荣耀和完全的充分显示,乃是“上帝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林后4:6)。
当在基督里显现出来的上帝的荣耀,通过福音照到信徒的心思意念中时,就会他变得“在主里面是光明的”(弗5:8)。因此“我们众人既然敞著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反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林后3:18)。基督徒的盼望和志向,就是越来越充分地与上帝的荣耀有份(见罗5:2;帖前2:12;帖后2:14)。
如果“上帝的荣耀”被理解为侧重于后一种意思,那么“亏缺了上帝的荣耀”意思就是亏缺了上帝的完全,失去了上帝的形象,变得缺乏他的样式了。
也许这两种解释并不互斥,在本节中都合情合理。
For all have sinned, and come short of the glory of God;
[注释] 世人都犯了罪。字面意义是,“都犯了罪”。亚当的罪污损了人里面上帝的形象(见@罗5:12@的注释;参《善》第五章),并且自从人类堕落之后,亚当的后裔都亏缺了上帝的形象和荣耀(见下文“荣耀”词条的注释)。保罗敦促犹太人和外邦人都要看出这个极重要的事实:经验和历史的所有证据都清楚地证明,堕落的人类靠着自己已经堕落的本性,完全不能满足上帝律法的要求,确立自己的义。获得义的唯一可能途径就是通过在耶稣基督里的信心。藉着这种信心的经验,人们就能再度被带入与上帝正确的关系(罗3:24),新的心在他们里面被造出来,从而使他们能够因信再次过顺从上帝律法的生活(见@罗5:1@的注释)。
亏缺。希腊原文是hustereō,用在别处的意思是“缺乏”(腓4:12),“穷乏”(来11:37),“穷苦”(路15:14)。在迦拿婚筵的记载中,hustereo被用来报告没有酒了(约2:3)。希腊原文表明,罪人仍在继续亏欠。而且,该动词的分词形式不仅表示亏欠的事实,而且表示知道亏欠。如果这里也是这样的话,该动词就可以被译为“有意识地继续亏缺”。这种亏缺感曾使各处的人都尝试用行律法来建立自己的义。
荣耀。希腊原文是doxa。在圣经中,doxa似乎有两种主要而稍有不同的用法,可是在古希腊文中,这两种用法都基于原意:“意见”“观念”“名誉”。它常常被用来表示“尊荣”“名声”“褒奖”(约5:44;7:18;等等)。在这种意义上,它与“羞辱”是反义词(林前11:14,15;15:43;林后6:8)。根据这种含义,荣耀可以被追求(约5:44;7:18;帖前2:6)、接受(约5:41,44),给予(路17:18;约9:24),归给上帝(路2:14;启1:6)。
如果保罗在罗3:23中用的就是该词的这个含义的话,那么“上帝的荣耀”意思就是上帝所赐而世人所亏缺的尊荣、赞美或嘉许了。因为保罗在这段经文中讲的是人在上帝面前的地位,下一节提到的是称义,即人藉以重得上帝悦纳的唯一办法,在这段经文的上下文中,“荣耀”一词宜取这个含义。
另一方面,“荣耀”在圣经中还被用来表示“光明”“引人注目的荣耀景象”(见太4:8;路12:27;徒22:11)。它有时在某种意义上与“形象”“样式”“外貌”并列使用(见罗1:23;参希腊文版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的民12:8,那里用doxa表示“形象”)。显示给摩西的荣耀(出33:18,22)乃是上帝的品格—恩慈、怜悯、饶恕(见《助》第十章)。这种荣耀也可以从那些能够认识上帝、爱上帝并且长得越来越像造他们的主的人身上反映出来。所以保罗讲到人是“上帝的形象和荣耀”(林前11:7),无疑是因为他能够接受并反映上帝的荣耀。上帝的荣耀和完全的充分显示,乃是“上帝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林后4:6)。
当在基督里显现出来的上帝的荣耀,通过福音照到信徒的心思意念中时,就会他变得“在主里面是光明的”(弗5:8)。因此“我们众人既然敞著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反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林后3:18)。基督徒的盼望和志向,就是越来越充分地与上帝的荣耀有份(见罗5:2;帖前2:12;帖后2:14)。
如果“上帝的荣耀”被理解为侧重于后一种意思,那么“亏缺了上帝的荣耀”意思就是亏缺了上帝的完全,失去了上帝的形象,变得缺乏他的样式了。
也许这两种解释并不互斥,在本节中都合情合理。
缠累我们的罪(灵里缺陷)
缠累我们的罪(灵里缺陷)
[希伯来书12]
12:1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灵里缺陷),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12:1 Wherefore seeing we also are compassed about with so great a cloud of witnesses, let us lay aside every weight, and the sin which doth so easily beset us, and let us run with patience the race that is set before us,
[注释] 因此。来12:1,2构成了作者对来11的总结。更适宜在来12的第2节和第3节之间进行章节划分。
围着。或:“环绕着。”每当我们转入神圣历史之中时,就会发现许多有信心的忠于原则的“见证人”战胜了全部的障碍。
见证人的云彩。或“许多见证人。”第1节的隐喻将基督徒想像成一个在古时的运动场上为赛跑作最后预备的运动员,有观众们坐在四围一行高过一行的长椅上。下定决心要赢得比赛的运动员,片刻之间扫视了象云彩一样在他四围的大批观众。在这里,“见证人”指在第11章中提到的无数的信心的英杰们,他们中的每个人,不管每一种障碍和阻碍,最终都胜利地跑完了自己的路程。他们的忠诚和忍耐在人生的赛跑中给他们带来了胜利。意识到历世历代忠心之人的眼目现在正定睛在他身上,这位基督徒运动员可以说体验到了一种急迫的推动力,激励他付出全部的努力要赢得这场他已注定要参加的比赛。
希腊的运动竞赛长久以来就已经在地中海各界流行了,来12:1的例证对每一位读者来说都会很熟悉。希伯来书的作者经常用竞赛作为比喻来描述他对外邦人的传道生涯(加2:2;腓2:16;提后4:7),要不就象这里一样,用来描述基督徒的生活经验(见林前9:24-27)。
重担。希腊文是ogkos,“重累,”“负担,”“障碍,”在这里是后一种意思。在第1节的隐喻中,ogkos指任何多余的重量,例如可能倾向于给赛跑者带来阻碍或不利的衣服。被信心激励的人会毫不迟疑地丢掉任何及所有可能阻止他们达到目标的事物。
作者留给每一位读者自己去发现可能妨碍他作为一个基督徒赛跑者获得进步的事物是什么。在这场赛跑中,每一个参加竞赛者都可以获胜,因为他并不是与别人竞争,而是与自己竞争。他不必胜过他的竞争者,也不必超越以前某个竞争者所作的标记。自我乃是唯一的竞争者,并且唯一的要求就是在与自我的争夺中运用忠诚和忍耐,并且靠着基督的恩典,克服每一“重担”—每一邪恶的倾向。
罪(灵里缺陷)这里是单数的sin,应理解为灵里缺陷。希腊文是hamartia,愿义为悲剧性的缺陷tragic flaw的意思。每个人都有一些缠累的罪(灵里缺陷),一些邪恶的倾向,在他赛跑时会努力阻止他。当他胜过了那个特别的邪恶倾向时,另一个邪恶的倾向会取代它并迫切要求进行统治。所以得救的路径被一个又一个的战斗所困扰。但是每一个基督徒都有特权去获得这条道路的每一步的胜利。无论那罪(灵里缺陷)多么容易缠累我们,我们都应象古时的赛跑者一样将自己飘拂的衣袍搁置一旁,为比赛束上自己的腰。
容易缠累。或:“容易使分心。”有些人提出,最初的意思可能是“紧紧依附。”无论一种罪(灵里缺陷)可能依附得多么紧密,无论分离的过程可能多么痛苦,如果要在人生的赛跑获胜,都必须将它丢在一旁。
忍耐。希腊文是hupomonē,“忍耐,”“耐久,”“坚韧,”“坚定,”“毅力。”因为基督徒的赛跑乃是毕生的经验,所以它就要求忍耐和持之以恒—在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失望时持之以恒,等候赛程终点的奖赏。在希伯来书中再三出现了要忍耐的告诫(见来3:6;4:14;6:1,11,12;10:23,36-39;等等)。
路程。即,基督徒的路程,品格藉以发展的经验。
[希伯来书12]
12:1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灵里缺陷),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12:1 Wherefore seeing we also are compassed about with so great a cloud of witnesses, let us lay aside every weight, and the sin which doth so easily beset us, and let us run with patience the race that is set before us,
[注释] 因此。来12:1,2构成了作者对来11的总结。更适宜在来12的第2节和第3节之间进行章节划分。
围着。或:“环绕着。”每当我们转入神圣历史之中时,就会发现许多有信心的忠于原则的“见证人”战胜了全部的障碍。
见证人的云彩。或“许多见证人。”第1节的隐喻将基督徒想像成一个在古时的运动场上为赛跑作最后预备的运动员,有观众们坐在四围一行高过一行的长椅上。下定决心要赢得比赛的运动员,片刻之间扫视了象云彩一样在他四围的大批观众。在这里,“见证人”指在第11章中提到的无数的信心的英杰们,他们中的每个人,不管每一种障碍和阻碍,最终都胜利地跑完了自己的路程。他们的忠诚和忍耐在人生的赛跑中给他们带来了胜利。意识到历世历代忠心之人的眼目现在正定睛在他身上,这位基督徒运动员可以说体验到了一种急迫的推动力,激励他付出全部的努力要赢得这场他已注定要参加的比赛。
希腊的运动竞赛长久以来就已经在地中海各界流行了,来12:1的例证对每一位读者来说都会很熟悉。希伯来书的作者经常用竞赛作为比喻来描述他对外邦人的传道生涯(加2:2;腓2:16;提后4:7),要不就象这里一样,用来描述基督徒的生活经验(见林前9:24-27)。
重担。希腊文是ogkos,“重累,”“负担,”“障碍,”在这里是后一种意思。在第1节的隐喻中,ogkos指任何多余的重量,例如可能倾向于给赛跑者带来阻碍或不利的衣服。被信心激励的人会毫不迟疑地丢掉任何及所有可能阻止他们达到目标的事物。
作者留给每一位读者自己去发现可能妨碍他作为一个基督徒赛跑者获得进步的事物是什么。在这场赛跑中,每一个参加竞赛者都可以获胜,因为他并不是与别人竞争,而是与自己竞争。他不必胜过他的竞争者,也不必超越以前某个竞争者所作的标记。自我乃是唯一的竞争者,并且唯一的要求就是在与自我的争夺中运用忠诚和忍耐,并且靠着基督的恩典,克服每一“重担”—每一邪恶的倾向。
罪(灵里缺陷)这里是单数的sin,应理解为灵里缺陷。希腊文是hamartia,愿义为悲剧性的缺陷tragic flaw的意思。每个人都有一些缠累的罪(灵里缺陷),一些邪恶的倾向,在他赛跑时会努力阻止他。当他胜过了那个特别的邪恶倾向时,另一个邪恶的倾向会取代它并迫切要求进行统治。所以得救的路径被一个又一个的战斗所困扰。但是每一个基督徒都有特权去获得这条道路的每一步的胜利。无论那罪(灵里缺陷)多么容易缠累我们,我们都应象古时的赛跑者一样将自己飘拂的衣袍搁置一旁,为比赛束上自己的腰。
容易缠累。或:“容易使分心。”有些人提出,最初的意思可能是“紧紧依附。”无论一种罪(灵里缺陷)可能依附得多么紧密,无论分离的过程可能多么痛苦,如果要在人生的赛跑获胜,都必须将它丢在一旁。
忍耐。希腊文是hupomonē,“忍耐,”“耐久,”“坚韧,”“坚定,”“毅力。”因为基督徒的赛跑乃是毕生的经验,所以它就要求忍耐和持之以恒—在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失望时持之以恒,等候赛程终点的奖赏。在希伯来书中再三出现了要忍耐的告诫(见来3:6;4:14;6:1,11,12;10:23,36-39;等等)。
路程。即,基督徒的路程,品格藉以发展的经验。
缠累我们的罪(灵里缺陷)
[希伯来书12]
12:1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灵里缺陷),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12:1 Wherefore seeing we also are compassed about with so great a cloud of witnesses, let us lay aside every weight, and the sin which doth so easily beset us, and let us run with patience the race that is set before us,
[注释] 因此。来12:1,2构成了作者对来11的总结。更适宜在来12的第2节和第3节之间进行章节划分。
围着。或:“环绕着。”每当我们转入神圣历史之中时,就会发现许多有信心的忠于原则的“见证人”战胜了全部的障碍。
见证人的云彩。或“许多见证人。”第1节的隐喻将基督徒想像成一个在古时的运动场上为赛跑作最后预备的运动员,有观众们坐在四围一行高过一行的长椅上。下定决心要赢得比赛的运动员,片刻之间扫视了象云彩一样在他四围的大批观众。在这里,“见证人”指在第11章中提到的无数的信心的英杰们,他们中的每个人,不管每一种障碍和阻碍,最终都胜利地跑完了自己的路程。他们的忠诚和忍耐在人生的赛跑中给他们带来了胜利。意识到历世历代忠心之人的眼目现在正定睛在他身上,这位基督徒运动员可以说体验到了一种急迫的推动力,激励他付出全部的努力要赢得这场他已注定要参加的比赛。
希腊的运动竞赛长久以来就已经在地中海各界流行了,来12:1的例证对每一位读者来说都会很熟悉。希伯来书的作者经常用竞赛作为比喻来描述他对外邦人的传道生涯(加2:2;腓2:16;提后4:7),要不就象这里一样,用来描述基督徒的生活经验(见林前9:24-27)。
重担。希腊文是ogkos,“重累,”“负担,”“障碍,”在这里是后一种意思。在第1节的隐喻中,ogkos指任何多余的重量,例如可能倾向于给赛跑者带来阻碍或不利的衣服。被信心激励的人会毫不迟疑地丢掉任何及所有可能阻止他们达到目标的事物。
作者留给每一位读者自己去发现可能妨碍他作为一个基督徒赛跑者获得进步的事物是什么。在这场赛跑中,每一个参加竞赛者都可以获胜,因为他并不是与别人竞争,而是与自己竞争。他不必胜过他的竞争者,也不必超越以前某个竞争者所作的标记。自我乃是唯一的竞争者,并且唯一的要求就是在与自我的争夺中运用忠诚和忍耐,并且靠着基督的恩典,克服每一“重担”—每一邪恶的倾向。
罪(灵里缺陷)这里是单数的sin,应理解为灵里缺陷。希腊文是hamartia,愿义为悲剧性的缺陷tragic flaw的意思。每个人都有一些缠累的罪(灵里缺陷),一些邪恶的倾向,在他赛跑时会努力阻止他。当他胜过了那个特别的邪恶倾向时,另一个邪恶的倾向会取代它并迫切要求进行统治。所以得救的路径被一个又一个的战斗所困扰。但是每一个基督徒都有特权去获得这条道路的每一步的胜利。无论那罪(灵里缺陷)多么容易缠累我们,我们都应象古时的赛跑者一样将自己飘拂的衣袍搁置一旁,为比赛束上自己的腰。
容易缠累。或:“容易使分心。”有些人提出,最初的意思可能是“紧紧依附。”无论一种罪(灵里缺陷)可能依附得多么紧密,无论分离的过程可能多么痛苦,如果要在人生的赛跑获胜,都必须将它丢在一旁。
忍耐。希腊文是hupomonē,“忍耐,”“耐久,”“坚韧,”“坚定,”“毅力。”因为基督徒的赛跑乃是毕生的经验,所以它就要求忍耐和持之以恒—在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失望时持之以恒,等候赛程终点的奖赏。在希伯来书中再三出现了要忍耐的告诫(见来3:6;4:14;6:1,11,12;10:23,36-39;等等)。
路程。即,基督徒的路程,品格藉以发展的经验。
12:1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灵里缺陷),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12:1 Wherefore seeing we also are compassed about with so great a cloud of witnesses, let us lay aside every weight, and the sin which doth so easily beset us, and let us run with patience the race that is set before us,
[注释] 因此。来12:1,2构成了作者对来11的总结。更适宜在来12的第2节和第3节之间进行章节划分。
围着。或:“环绕着。”每当我们转入神圣历史之中时,就会发现许多有信心的忠于原则的“见证人”战胜了全部的障碍。
见证人的云彩。或“许多见证人。”第1节的隐喻将基督徒想像成一个在古时的运动场上为赛跑作最后预备的运动员,有观众们坐在四围一行高过一行的长椅上。下定决心要赢得比赛的运动员,片刻之间扫视了象云彩一样在他四围的大批观众。在这里,“见证人”指在第11章中提到的无数的信心的英杰们,他们中的每个人,不管每一种障碍和阻碍,最终都胜利地跑完了自己的路程。他们的忠诚和忍耐在人生的赛跑中给他们带来了胜利。意识到历世历代忠心之人的眼目现在正定睛在他身上,这位基督徒运动员可以说体验到了一种急迫的推动力,激励他付出全部的努力要赢得这场他已注定要参加的比赛。
希腊的运动竞赛长久以来就已经在地中海各界流行了,来12:1的例证对每一位读者来说都会很熟悉。希伯来书的作者经常用竞赛作为比喻来描述他对外邦人的传道生涯(加2:2;腓2:16;提后4:7),要不就象这里一样,用来描述基督徒的生活经验(见林前9:24-27)。
重担。希腊文是ogkos,“重累,”“负担,”“障碍,”在这里是后一种意思。在第1节的隐喻中,ogkos指任何多余的重量,例如可能倾向于给赛跑者带来阻碍或不利的衣服。被信心激励的人会毫不迟疑地丢掉任何及所有可能阻止他们达到目标的事物。
作者留给每一位读者自己去发现可能妨碍他作为一个基督徒赛跑者获得进步的事物是什么。在这场赛跑中,每一个参加竞赛者都可以获胜,因为他并不是与别人竞争,而是与自己竞争。他不必胜过他的竞争者,也不必超越以前某个竞争者所作的标记。自我乃是唯一的竞争者,并且唯一的要求就是在与自我的争夺中运用忠诚和忍耐,并且靠着基督的恩典,克服每一“重担”—每一邪恶的倾向。
罪(灵里缺陷)这里是单数的sin,应理解为灵里缺陷。希腊文是hamartia,愿义为悲剧性的缺陷tragic flaw的意思。每个人都有一些缠累的罪(灵里缺陷),一些邪恶的倾向,在他赛跑时会努力阻止他。当他胜过了那个特别的邪恶倾向时,另一个邪恶的倾向会取代它并迫切要求进行统治。所以得救的路径被一个又一个的战斗所困扰。但是每一个基督徒都有特权去获得这条道路的每一步的胜利。无论那罪(灵里缺陷)多么容易缠累我们,我们都应象古时的赛跑者一样将自己飘拂的衣袍搁置一旁,为比赛束上自己的腰。
容易缠累。或:“容易使分心。”有些人提出,最初的意思可能是“紧紧依附。”无论一种罪(灵里缺陷)可能依附得多么紧密,无论分离的过程可能多么痛苦,如果要在人生的赛跑获胜,都必须将它丢在一旁。
忍耐。希腊文是hupomonē,“忍耐,”“耐久,”“坚韧,”“坚定,”“毅力。”因为基督徒的赛跑乃是毕生的经验,所以它就要求忍耐和持之以恒—在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失望时持之以恒,等候赛程终点的奖赏。在希伯来书中再三出现了要忍耐的告诫(见来3:6;4:14;6:1,11,12;10:23,36-39;等等)。
路程。即,基督徒的路程,品格藉以发展的经验。
2017年7月8日星期六
我们可以仍在缺陷中、叫恩典显多吗?
罗马书 6:1 这样,怎么说呢?我们可以仍在缺陷中、叫恩典显多吗? (新时代本)
6:1 What shall we say then? Shall we continue in sin, that grace may abound?
这样,怎么说呢。在前一章中,保罗已经讲了由亚当的堕落引起了人类的普遍堕落。但他已向信徒保证,尽管人类有先天遗传的灵里缺陷和后天养成的思想语言行为有偏差和作恶的倾向,上帝的恩典拯救人脱离缺陷偏差,还是足足有余的,足以转偏差为正直,转死亡为永生。偏缺越是显多,上帝的恩典就更显多了。保罗问道,既然这样,人们是不是就可以继续有偏差,以便上帝的恩典可以更显多呢?
保罗的问题是:“我们还要坚持在偏缺中吗?”
保罗已经暗示的事实是,不靠行律法而因信称义的道理,曾被仇敌曲解为鼓励作恶以成善,还有一种危险是,就连信徒也可能会滥用他们新发现的自由。所以,由于对因信称义的这种误解,会牵涉到使人完全无法认识到上帝在恢复人类的计划中的意图,保罗就小心而又有力地解释了因信称义之后必有的真经验,即,成圣。
6:1 What shall we say then? Shall we continue in sin, that grace may abound?
这样,怎么说呢。在前一章中,保罗已经讲了由亚当的堕落引起了人类的普遍堕落。但他已向信徒保证,尽管人类有先天遗传的灵里缺陷和后天养成的思想语言行为有偏差和作恶的倾向,上帝的恩典拯救人脱离缺陷偏差,还是足足有余的,足以转偏差为正直,转死亡为永生。偏缺越是显多,上帝的恩典就更显多了。保罗问道,既然这样,人们是不是就可以继续有偏差,以便上帝的恩典可以更显多呢?
保罗的问题是:“我们还要坚持在偏缺中吗?”
保罗已经暗示的事实是,不靠行律法而因信称义的道理,曾被仇敌曲解为鼓励作恶以成善,还有一种危险是,就连信徒也可能会滥用他们新发现的自由。所以,由于对因信称义的这种误解,会牵涉到使人完全无法认识到上帝在恢复人类的计划中的意图,保罗就小心而又有力地解释了因信称义之后必有的真经验,即,成圣。
2017年6月30日星期五
论“不完美”人
神创造人来管理世界,当时,亚当夏娃是完美的,在被撒旦诱惑,偷吃禁果后,此时的亚当夏娃就有了灵里缺陷,此缺陷象病,象计算机中了病毒,或称有瑕疵或不完美,因为神的圣洁和对人类灵魂完美的要求,神不接受不完美的亚当夏娃,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从此第一次的死即肉体的死便临到人,此时神拯救人的计划立刻实施,这计划在创世前已预备好了。就是派耶稣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人间,拯救的方式是这样的:打个比方,一些计算机软件中病毒,你若想知道这些计算机还能不能修好,你可另找一个完美的没有中病毒,没有缺陷的计算机进行测试,神按照神对完美人的标准对耶稣进行测试,让他尝试接受人间各种试探和磨难,这本是人该承受的,耶稣基督完美通过检验,神认为不用对每个人一一进行测试,人是可以修好的,你相信耶稣,学习耶稣,效法耶稣,你的灵就会日臻完美,因有灵里缺陷而产生的偏差过错,神都一笔钩消,接人的灵魂安全回天家,在新天新地时,神会再给每个人即每个灵魂一个新的身体,与耶稣第一次来时的身体一模一样,从此人将与神永远和好,再不分离,再次成为完美的人。这就是用‘偏缺’对神拯救过程的完整描述,也是希腊文的原意。堕落前的亚当耶稣及新天新地里的人的灵魂是完美的,在世活着的人的灵魂是不完美的。
2017年6月28日星期三
2017年6月25日星期日
论“肉体死亡”
再讲一下第一次肉体死亡的来龙去脉,神是一个灵,用计算机用语象一个无限大的真理的云,而且是一个运行软件,当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即说明人是可以认识真理和实践真理并总结真理.人是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灵魂是软件,肉体是硬件,其中灵魂永存,肉体会消亡,灵魂象软件可以从一个计算机中导出,安装到另一台计算机中,人的灵魂也可以从一个肉体中导出,装在另一个身体里,灵魂从一个躯体里导出,安装在另一个身体里的工作,人不能做,只有神能做,其中人的灵,就是神向人鼻孔里吹的那口气,是來自神是人和神的连接和感应部分,象微软公司的视窗系统,计算机用语叫操作系统,灵与体结合,肉体在灵的操作下工作,或说活起来,或说灵在肉体中运行,或说软件在硬件中运行,若灵魂完美,原本这个活人,能100%行神的旨意,即行不折不扣地行真理公义和爱等神的旨意。再说自由意志,是神爱人的另一个标志,神给人独立判断和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和权力,那个禁果,是神判断人有没有出问题,或说有缺陷的标志,现代常用语叫双重标准,如果人以自己的标准去检验和挑战神的标准时,希望在真理以外去寻找真理时,从神的角度看,这个被造物就是坏了,或说有问题有毛病有缺陷了,神的处理方式是先隔离,让人离开伊甸园,象有人若得烈性传染病,医生会先把病人隔离,让他在一个封闭区域,不要乱跑,他不能自由接触外面,但外部可以接触他们,医生和健康的人可以送食物生活用品和药物给他们,计算机可经常把中病毒的软件部分隔离起来,人的灵魂被神隔离和封闭在肉体中,这个灵魂必须经过神的重新检试和判定,是不是可以重新启用,就是灵魂能否得救还是灭亡的问题,神派耶稣基督从外部寻找失丧的灵魂,因人的灵魂被封闭在肉体中,若不得救,就会随着肉体死亡而消亡,不能被导出,信耶稣和悔改是得救唯一途径,信耶稣就说明人的灵与创世大能的神秘力量上帝连在一起,人肉体死亡,人从有缺陷的身体内被解放出来,所以人的第一次死有两层意思,一是因误用自由意志被罚而被封面在躯体里,等侯修理和维修,死是人类永生的一个步骤,象毛毛虫变成蝴蝶的一个步骤,是接受及摆脱惩罚和或得永生的必经一步,对信徒来说是永恒新生命的起点。
2017年6月24日星期六
论“不完美”的人
神创造人来管理世界,当时,亚当夏娃是完美的,在被撒旦诱惑,偷吃禁果后,此时的亚当夏娃就有了灵里缺陷,此缺陷象病,象计算机中了病毒,或称有瑕疵或不完美,因为神的圣洁和对人类灵魂完美的要求,神不接受不完美的亚当夏娃,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从此第一次的死即肉体的死便临到人,此时神拯救人的计划立刻实施,这计划在创世前已预备好了。就是派耶稣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人间,拯救的方式是这样的:打个比方,一些计算机软件中病毒,你若想知道这些计算机还能不能修好,你可另找一个完美的没有中病毒,没有缺陷的计算机进行测试,神按照神对完美人的标准对耶稣进行测试,让他尝试接受人间各种试探和磨难,这本是人该承受的,耶稣基督完美通过检验,神认为不用对每个人一一进行测试,人是可以修好的,你相信耶稣,学习耶稣,效法耶稣,你的灵就会日臻完美,因有灵里缺陷而产生的偏差过错,神都一笔钩消,接人的灵魂安全回天家,在新天新地时,神会再给每个人即每个灵魂一个新的身体,与耶稣第一次来时的身体一模一样,从此人将与神永远和好,再不分离,再次成为完美的人。这就是用‘偏缺’对神拯救过程的完整描述,也是希腊文的原意。堕落前的亚当耶稣及新天新地里的人的灵魂是完美的,在世活着的人的灵魂是不完美的。
2017年6月10日星期六
新遺詔聖經贈言
嘗聞、率性之謂道、其道必係日用當行之理、乃為人共由、修道之謂教、其教不外綱常大義之辭、乃於世有補、粵稽天主教、其所稱天主、卽儒經之上帝、所言義者永福、惡者永苦、亦與作善降祥、不善降殃理同、而所論三綱五常、修齊誠正、其義皆與儒無異、惟禮節事物、判於方域、遂覺道德一、而風俗不盡同、然其睦婣任卹、宜家人訓子女、且依期集衆、諄諄以行善悔過、去偽著誠、親賢遠佞、禁淫酗、懲游戲、勤本業、效忠良等語為訓、實與近日風氣人心、大有裨益、是誠道由性出、教本道成也、北館掌院修士固公、道高德重、駐京十餘載、日譯書為務、尤畱意孤寒者、恆賙卹、期其完聚、聰頴者、每栽培、望其成材、壬戍夏、聘予纂譯教書、始得識荊、首出新遺詔、屬為刪訂、因相與昕夕究研、孜孜不倦、不尚詞藻、惟期義理詳畧、語文次序、與原經、確當不易、卽用一事理、實字、銖兩、必悉稱一、語助、虛詞、神氣、必吻合、逐章節句字、悉心參酌、何止十數過、誠所謂、字字皆從戥上稱過也、書成十餘萬言、鈔不暇給、且懼魚魯亥豕、毫釐千里、旣失經文本義、並沒譯者苦心、乃付棗梨、期廣傳、且垂不朽、因欽其志道精純、特敘數語以贈、長白隆源識、
Christology
The center of Christianity is the Lord Jesus Christ Himself. In fact, He is the centerpiece of all history. But the world struggles with His identity. Who is He? Is He God? Is He man? Both? The Scriptures clearly answer these crucial questions.
In his Gospel, John gives a specific and definitive explanation of who Christ is.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1:1). John the Baptist, the Forerunner of Christ, revealed God the Word as “the Light” (1:7). “The Word became flesh and dwelt among us” (1:14). Who then is Jesus Christ?
He is God, for He was with God from before all time. Clearly, the One born Jesus of Nazareth did not have His beginning in His earthly birth. Rather, He is the eternal Son of God, without beginning. There never was a time when the Son of God did not exist.
He is also man, for He “became flesh.” He has become one of us, being like us in all things, but without sin.
He acts both as God and as man, doing what is appropriate for each nature in the unity provided by His one divine Person. Never does divine nature and activity become changed into human nature and activity. The two are in union without confusion. Christ does, however, “energize” human nature with divine energy so that human nature is redeemed from sin and death and brought into union with God. He thus “deifies” humanity.
The miracle of these incomparable truths is known as the knowledge of Christ or “Christology.” Many documents have expounded on Christology, but the definitive text is the Nicene Creed, the outcom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Ecumenical Councils in the fourth century. The Creed of Chalcedon (issued by the Fourth Ecumenical Council, AD 451) embodies other truths concerning the Incarnation of the Word. These creeds set the doctrinal fences outside of which we do not wander in our knowledge of Christ.
The Apostle John bears witness to Christ: “That which was from the beginning, which we have heard, which we have seen with our eyes, which we have looked upon, and our hands have handled, concerning the Word of life – the life was manifested, and we have seen, and bear witness, and declare to you that eternal life which was with the Father and was manifested to us – that which we have seen and heard we declare to you, that you also may have fellowship with us; and truly our fellowship is with the Father and with His Son Jesus Christ” (1 Jn 1:1-3).
We, too, bear witness to Jesus Christ. For since God became man, and we are united with Him in baptism, we experience His Incarnation in our lives. The miracle of Christology for us is that, as the Son of God became man, we in turn may participate in God.
Source: The Orthodox Study Bible, St. Athanasius Academy of Orthodox Theology, 2008.
2017年6月6日星期二
神是我们的保护者
作者:张爱慧
亲爱的阿爸父:
父,你的慈爱和怜悯长阔高深,深邃不可测,让我来专心寻求你和爱你,你必将
向我显明的你的救恩。
诗篇91篇14-16节
神说:“因为他专心爱我,我就要搭救他;因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处。他若求告我,我就应允他;他在急难中,我要与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贵。我要使他足享长寿,将我的救恩显明给他。”
神是我们的保护者,我们在祂翅膀的庇护之下,我们可以想象到一副图画:大山和瀑布旁,在祂的大树上,鸟窝里安然静卧的孩子,任凭外面风吹浪打、雷雨交加、飞瀑直下都不惧怕,必定在父的怀抱,安定在天。
你的儿女
2017年5月17日
亲爱的阿爸父:
父,你的慈爱和怜悯长阔高深,深邃不可测,让我来专心寻求你和爱你,你必将
向我显明的你的救恩。
诗篇91篇14-16节
神说:“因为他专心爱我,我就要搭救他;因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处。他若求告我,我就应允他;他在急难中,我要与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贵。我要使他足享长寿,将我的救恩显明给他。”
神是我们的保护者,我们在祂翅膀的庇护之下,我们可以想象到一副图画:大山和瀑布旁,在祂的大树上,鸟窝里安然静卧的孩子,任凭外面风吹浪打、雷雨交加、飞瀑直下都不惧怕,必定在父的怀抱,安定在天。
你的儿女
2017年5月17日
“SIN” OR “SINS”?
“Behold the Lamb of God, which taketh away the sin of the world” (John 1:29).
Many people, and even common religious liturgies misquote this verse, replacing “sin” with “sins.” Does it really matter?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oth the apostles Paul and Peter testify that the Lord Himself bore their sins upon the cross (Hebrews 9:28; 1 Peter 2:24). Without this blessed assurance there could be neither peace secured for the believer’s conscience nor a righteous basis for worshipping God. The Christian is exhorted to come boldly into the presence of God by the blood of Jesus, which has purged his sins (Hebrews 9,10), but note that this standing is only true of the believer.
In total contrast is the state and condition of the unbeliever. He is far off, in guilt, in darkness, in death (John 3:18). If Christ was the Lamb that takes away the “sins” of the world, all people would stand guiltless before God, but this is not the case.
Jesus Christ is “the Lamb of God, which taketh away the sin of the world” so that we can declare to you that whoever—in the whole world— will believe the gospel message has pardon from God. But all who refuse must die in their sins (John 8:24), and be terribly judged because they refused the message of grace (John 3:36).
—William Kelly, adapted
Sins and SIN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Christ died for our SINS according to the Scriptures, and that He was buried, and that He was raised on the third day according to the Scriptures.
1 Corinthians 15:3Knowing this, that our old man has been crucified with Him in order that the body of SIN might be annulled, that we may no longer serve sin as slaves.
Romans 6:6
Two Fundamentals
There is too little emphasis and understanding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INS and SIN. Both are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the life of a believer, but there is a solution to both. It is vital that we come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INS and SIN. SINS are individual transgressions carried out against God, in thought, word or deed. SIN or the SIN NATURE is an inherited power within that causes us to sin against God We require forgiveness FOR our sins. We require deliverance FROM our sin, but both forgiveness and deliverance are found in the cross of Christ.
FOR our SINS
In 1 Corinthians we read that Christ died for our SINS – He paid the price for our sins. Every transgression in action or attitude are sins for which Christ died on the cross. Every sin we ever commit falls into the category of SINS : sins that we have committed. Transgression in thought, word or deed are sins against God, and need forgiveness.
Confessed Sins
Sins are wrong actions we carry out. Sins are ungodly attitudes that mar our witness. When believers sin we should immediately confess that particular sin to the Father – and God is faithful and just to forgive our sins and cleans us from unrighteousness. In 1 John 1:7 we read that the blood of Jesus Christ, His Son, cleanses us from all sin. Every sin we carry out is a violation against God – and it needs to be confessed. If we confess the wrongs things we have done to God – He promises to forgive us.
Forgiveness of sins
But God in His love and justice has provided a solution for the sins we commit. The remedy God has provided for the SINS we commit – is forgiveness of sins – but they can only be forgiven when an innocent sacrifice dies in our stead. Christ’s innocent blood was God’s required purchase price for forgiveness of sins, and the only way to access God’s forgiveness of sins – is to believe on Christ. for there is now no condemnation for those who are in Christ Jesus. Romans 8:1
Sin Nature
Then there’s the issue of SIN – the problem of sin; the principle of sin; the power of sin, Sin in the singular, has to do with the controlling power that sin has over our lives. Sin in the singular, relates to the sin nature – that was passed to all men via Adam.
Imputed Sin
An inherited sin nature is imputed sin; “the old man.” which is passed to all humanity, but God in His love and grace has provided a solution for the old sin nature, in Adam – and the solution is to be taken out of Adam and placed into Christ – by faith: for as by the one man’s disobedience (Adam) the many were made sinners, so by the one man’s obedience (Christ) the many will be made righteous. Romans 5:19,
Deliverance FROM Sin
The remedy that God has provided for SIN is deliverance through crucifixion. The old sin nature is cut off at the place of death – as we remain “in Christ,” The problem, principle and power of sin is also dealt with at the cross: knowing this, that our old man has been crucified with Christ in order that the body of SIN might be annulled, that we may no longer serve sin as slaves Romans 6:6
Placed in Christ
When we were born again we were placed in Christ – baptised into His body. When we were born again we were moved from being in Adam to being in Christ. When we were in Adam we were imputed with Adam’s old sin nature, but when we were reborn into Christ we were imputed with His righteousness. Sin shall not have dominion over you, for ye are not under the law, but under grace. Romans 6:14
New Creatures
When Christ died on the cross we were in Him – and our old self was also crucified. Our sinful self was crucified with Christ – so sin lost its controlling power in our lives. Christ gained power over sin and death in our lives, when He died and rose again, because we are new creatures in Christ we are no longer in slavery to sin
Cross of Christ
The problem, principle and power of sin in our lives was dealt with at the cross, because we were crucified with Christ – we are set free from sin’s vice-like power. We require forgiveness for our SINS – and it is PAID IN FULL. We require deliverance from our SIN – and it is PAID IN FULL. Both forgiveness and deliverance is found in the cross of Christ.
By Grace Through Faith
It is by grace that we have received forgiveness of our sins. It is by grace that we have been delivered form the power of sin . Remember:
There are 2 fundamental SIN problems but BOTH are dealt with at the cross of Christ. It is by grace through faith in Christ that we appropriate forgiveness – of SINS. It is by grace through faith in Christ that we appropriate deliverance – from SIN.
There are 2 fundamental SIN problems but BOTH are dealt with at the cross of Christ. It is by grace through faith in Christ that we appropriate forgiveness – of SINS. It is by grace through faith in Christ that we appropriate deliverance – from SIN.
Four Kinds of Sin
—Sins of Attitude, Action, Neglect, and Intent
Having seen how serious sin is, we begin now to build ourselv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in, that we might avoid the confusion of legalistic thinking. In this lesson we note four categories of sin: attitude, action, neglect, and intent.
1 Sins of Attitude
Sins of attitude include false pride, unjust anger, bitter envy, malicious hatred, and that sort of thing. The legalist makes a picnic of confusing various normal and perfectly justified feelings with these sins of attitude.
For example you might dislike somebody, or wish you were in someone else's shoes, or feel indignation at something someone said, or want people to notice and compliment you on something you've achieved. None of those attitudes are "sins". Of course such feelings uncontrolled might develop into sins of attitude. But don't confuse those feelings with sins.
2 Sins of Action
Sins of action are simply things we might do to displease God, such as getting drunk, committing adultery, stealing, blaspheming..
The legalist will stretch words like "drunkard" or "fornicator" beyond the sensible use of language.
For example a man might touch a woman friend tenderly when he greets her, or a girl might wear a dress that does not entirely cover her pretty legs. A man might have a glass of beer with his mates, or say "Blast it!" when his tyre goes flat.
The legalist will link these acts with fornication, drunkeness, and blasphemy. But that is unfounded.
The examples above are not "sins". They are normal behaviour. They may not be the best behaviour, and one may prefer not to do them. One may not recommend or approve of such things. They might conceivably even lead to sin if one were careless.
Furthermore, One might refrain from such behaviour so as not to set a misleading example to weaker persons in one’s company, or so as not to offend people who have scruples about such things.
But it is abhorrent to characterise such things as "sins" or matters for guilt. It is legalism to add prohibitions of such things to God's law. It is not legalism, of course, but perfectly right and often very sensible and necessary to make a prohibition for oneself.
3 Sins of Neglect
Sins of neglect consist of failure to do things we know God has commanded us to do (James 4:17). Missing the Lord's Supper when you should have been there, or letting a needy person go hungry whom you ought to have fed —that is the sort of thing we mean by "sins of neglect".
The legalist will confuse such sins with the ordinary oversights, inadequacies, and choices that are part of our everyday behaviour.
There will be days when we are too tired or preoccupied to pray. There will be moments when we forget our manners. There will be days when we choose to prune our roses, not carry them to the sick and sorrowful.
Omissions of that sort are not "sins". We must necessarily forgo a great many opportunities to do good, if we are to lead a balanced and bearable life. God is happy and willing for you to do many things, but God's will is not that you should do them all.
The legalist will labour amongst the things you leave undone, and find "sins of neglect" to spoil your satisfaction in the good you chose to do. Isn't that stupid!
4 Sins of Intent
A sin of intent is simply a sin committed in wish but not in reality. For example the adultery committed in a man's heart which Jesus described in Matthew 5:28. The man does not commit adultery, but would, if he could. He is not guilty of adultery. But he is guilty of the intention to commit it.
By distorting this principle, the legalist conjures some dark and terrible "sins".
Staying with our example, we all know that men, when they are not half asleep, or in a hurry, or on their death bed, will occasionally feel, shall we say "charmed", by the voice, hair, eyes, legs, smile, smell, or other attribute of a woman in proximity.
Here the legalist has the makings of a guilt trap. Simply lead a man to think that his normal and harmless feeling is fornication in heart. Never mind that the poor devil never entertains the slightest wish for even a brief flirtation, let alone an affair. Just convince him that his feeling is lust, and gotcha!
Conclusion
Sin is a serious matter. Let's take it very seriously indeed. But let us never confuse real sin with the imagined sins manufactured out of normal human nature .
You aren't taking sin seriously when you turn the wholesome doctrine of overcoming sin into something ridiculous or cultish. You are replacing sanctity with insanity, and love of truth with legalism.
SIN OR SINS? by Peter J. Leithart
Simon Gathercole (Defending Substitution) finds a common theme running through alternatives to substitutionary conceptions of atonement: They emphasize the cosmic and oppressive power of Sin, but downplay the role of specific acts of sin—sins—in Paul's theology. Gathercole acknowledges that Paul can speak of Sin as a force that enslaves human beings, but he demonstrates that Paul speaks equally about sins, transgressons, and evil deeds in the plural (e.g., Romans 4:7, 7:5; 11:27; 1 Corinthians 15:3; Romans 3:25; 1:30; 3:8: etc.—see the chart on p. 49).
This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one's conception of the atonement. If Paul is only concerned with Sin, then the atonement can be more or less exclusively an act of deliverance. But if Paul also considers sins to be a central part of the human plight, then the atonement has to do something about them. We need to be delivered from Sin, for sure; we also need to be forgiven of our sins.
And this fits neatly with Gathercole's effort to defend substitution. He makes it clear that he is not necessarily defending penal substitution (though he sees some support for it in 1 Corinthians 15:3; cf. 73, fn 33). His case for substitution rests partly on a detailed treatment of 1 Corinthians 15:3, which he read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Isaiah 53, “the only case [in the OT] of a human being who dies a vicarious death and thereby deals with the sins of others” (64).
I find the case for Isaiah 53 compelling, but even without that, Gathercole has a strong case. He sets it up by emphasizing the OT theme of those who “die for their own sins” (70-71). That's not surprising; we expect people to die for their own sins, since the wages of sin is death. But then Paul says, in 1 Corinthians and elsewhere, that Christ died for our sins—which is, and is intended to be, a shocker. As Gathercole puts it, “The default Old Testament position would be ‘he died for his sins' or ‘we died for our sins.' The miracle of the gospel, however, is that he died for our sins” (73).
Further on, he adds, “What is extraordinary is that a person dies for another's sins, especially given that it is forbidden by the Torah. In the premonitions of Isaiah 53, however, there is a precedent for the miraculous salvation of others taking place through God's bringing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sins of others onto an innocent individual. In this way, Christ dies both in consequence of the transgressions of others and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ose infractions of the divine will” (79; Gathercole elsewhere discusses substitution rites in the law—the scapegoat, for instance.)
It's not only there that Jesus' death violates expectations. Gathercole devotes a chapter to Romans 5:6-8, and reviews ancient stories about those who give their lives for friends, who die as substitutes for others. Though there are commonalities between the gospel and those pagan myths and accounts, “the theme of vicarious death overall . . . is radically subverted by Paul. In the examples from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re is first the relationship, and this relationship provides the context that makes the vicarious death at least understandable, even if it is still heroic. In the case of Christ, however, his death does not confirm to any existing philosophical norm. In Romans 5, Christ's death creates friendship where there had been enmity” (106, emphasis added).
This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one's conception of the atonement. If Paul is only concerned with Sin, then the atonement can be more or less exclusively an act of deliverance. But if Paul also considers sins to be a central part of the human plight, then the atonement has to do something about them. We need to be delivered from Sin, for sure; we also need to be forgiven of our sins.
And this fits neatly with Gathercole's effort to defend substitution. He makes it clear that he is not necessarily defending penal substitution (though he sees some support for it in 1 Corinthians 15:3; cf. 73, fn 33). His case for substitution rests partly on a detailed treatment of 1 Corinthians 15:3, which he read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Isaiah 53, “the only case [in the OT] of a human being who dies a vicarious death and thereby deals with the sins of others” (64).
I find the case for Isaiah 53 compelling, but even without that, Gathercole has a strong case. He sets it up by emphasizing the OT theme of those who “die for their own sins” (70-71). That's not surprising; we expect people to die for their own sins, since the wages of sin is death. But then Paul says, in 1 Corinthians and elsewhere, that Christ died for our sins—which is, and is intended to be, a shocker. As Gathercole puts it, “The default Old Testament position would be ‘he died for his sins' or ‘we died for our sins.' The miracle of the gospel, however, is that he died for our sins” (73).
Further on, he adds, “What is extraordinary is that a person dies for another's sins, especially given that it is forbidden by the Torah. In the premonitions of Isaiah 53, however, there is a precedent for the miraculous salvation of others taking place through God's bringing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sins of others onto an innocent individual. In this way, Christ dies both in consequence of the transgressions of others and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ose infractions of the divine will” (79; Gathercole elsewhere discusses substitution rites in the law—the scapegoat, for instance.)
It's not only there that Jesus' death violates expectations. Gathercole devotes a chapter to Romans 5:6-8, and reviews ancient stories about those who give their lives for friends, who die as substitutes for others. Though there are commonalities between the gospel and those pagan myths and accounts, “the theme of vicarious death overall . . . is radically subverted by Paul. In the examples from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re is first the relationship, and this relationship provides the context that makes the vicarious death at least understandable, even if it is still heroic. In the case of Christ, however, his death does not confirm to any existing philosophical norm. In Romans 5, Christ's death creates friendship where there had been enmity” (106, emphasis added).
Q. WHICH OF THESE TWO WORDS SHOULD WE USE—“SIN” OR “SINS”? IS THERE AN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A. A fine passage to observe is 1 John 1:8 and 9: “If we say that we have no sin, we deceive ourselves, and the truth is not in us. If we confess our sins, he is faithful and just to forgive us our sins and to cleanse us from all unrighteousness (emphasis added). Here we see that the first word, “sin,” is a general word denoting a cause, and that the second word, “sins,” is a specific word having to do with the many and varied results of the first. Someone has noted that we were born in sin, and we therefore commit sins. How true!
Think of a tree that bears fruit. The root, which is sin in this illustration, brings about fruit—sins. The source is mankind’s sinful nature, sometimes called the “old sin nature” or the “old man” (Romans 6:6). We humans acquire the old sin nature by Adam’s fall into sin (1 Corinthians 15:22). Since every person thus possesses the old nature throughout life, sins are the result. First John 1:8 and 9 make it clear that even the believer sins. If we deny this fact, we deceive ourselves. Thankfully we can have victory over the power of the old sin nature by reckoning with and appropriating the fact of our being crucified with Christ (Galatians 2:20).
Apart from recognizing sins that we all commit, we are beckoned to see a whole-picture scenario (Romans 5:12). Sin has entered and permeated the worl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ord “sin” is the word “evil,” which generally indicates a degenerate state of people; however, the word “evils” is generally more like the word “sins,” relating to specific thoughts, words, deeds, or omissions.
Another interesting aspect of this discussion is the sinlessness of Christ. The issue here is not just that Christ did not commit sins. He did not do so because He was “without sin” (Hebrews 4:15). In other words, He, being God, did not possess the old sin nature.
Do you have feedback or a Bible question to submit? Send to nolson@garbc.org or mail to Norman A. Olson in care of the Baptist Bulletin, 1300 N. Meacham Rd., Schaumburg, IL 60173-4806.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