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浏览总次数

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

约翰福音11-15章注释(“罪”版)



二.拉撒路的病(一一1~4)
  一一1 这是主耶稣在他公开传道生涯中所行的最后一个伟大的神迹,也可以算是最大的。这次耶稣叫死人复活。拉撒路住在伯大尼一个小村庄里,约在耶路撒冷以东两哩。伯大尼就是马利亚和他姊姊马大的家乡。宾克引述赖尔主教的评语:
  请留意因为有神拣选的儿女在这里生活,城乡在神眼中就显为重要。圣经提到马大和马利亚的村庄,但连孟斐斯和底比斯这等大城市却不见于新约。(注34)
  一一2 约翰说出伯大尼的马利亚就是那曾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他脚的。圣灵看重马利亚那次奉献的行动。主喜爱他的子民愿意为他显出爱。
  一一3 当拉撒路病了时,主耶稣显然是在约但河的东岸。那对姊妹立刻打发人传口诉给耶稣,通知他所爱的拉撒路病了。那对姊妹告知耶稣的手法很令人感动,她们以耶稣对其兄弟的爱来请耶稣前来,帮助他。
  一一4 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他没有说拉撒路不会死,而是这病最终不是带来死亡。拉撒路会死,但又会从死里复活过来。这场病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神容许这事发生,好叫耶稣能来到,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再次显出他是真正的弥赛亚。人们会因这大能的神迹而归荣耀与神。
  并没有证据显示拉撒路的病是由于他犯了什么特别的罪。他一向都是主虔诚的门徒,更是主所爱的。

三.耶稣到伯大尼的旅程(一一5~16)
  一一5 当我们家中有人患病时,不要以为神讨厌我们。这里拉撒路的病不是由于神的震怒,反而是因他的爱而起的。「主所爱的,他必管教。」
  一一6、7 我们定会以为,若主真的爱他这三个信徒,必然立刻撇下一切,赶去他们的家。但主没有这样做,他听见这消息,更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神耽延,并不代表他不答应。若我们的祷告没有立刻得到回答,也许他是在教导我们学习等待。若我们耐心的等,就会发觉主回应我们的祷告,比我们所预期的更奇妙。主所作的一切事都依照父为他所定的旨意。他是按着神的时间表行事,就连他对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的爱,也不能催他比适当的时候早一时半刻去行动。
  两天后似他是浪费了时间。但过了两天,主耶稣叫门徒一起动身再往犹太去。
  一一8 门徒脑里仍浮着犹太人在基督叫瞎子看见后,要拿石头打他的情景。他们诧异耶稣在这危险关头,仍要到犹太去。
  一一9 耶稣以下面的说话回答他们:「平常来说,白日有十二小时的时光,让人工作。人只要在这段时间分配好工作,他就不会跌倒失足,因为他看见工作的环境及其所作的工。这世上的光,就是日光,叫他不致跌倒意外而死亡。」
  主这段话的意思是他遵行神的旨意,绝对顺服,故此他不会在命定的时间前被杀害。他在完成工作前,定会安然无恙。
  每个信徒也是如此。若我们与主同行,作他所吩咐的事,世上便没有任何势力能在神所定的时候之先杀害我们。
  一一10 那些在黑夜走路的人是不尽忠于神的人,他活在自我的旨意中。这人易于跌倒,因他没有神的引导,光照他的道路。
  一一11 主称拉撒路的死为睡了。在新约中,睡了只是身体的死,不是灵魂的死。圣经并没有教导人在死亡之时,灵魂就睡着。相反,信徒的灵魂去到基督那里,那是一处更好的地方。主耶稣这话显出他无所不知的能力。他知道拉撒路已死,纵使先前他收到的消息说他只是病了。耶稣知道始末,因他是神。每个人都只能唤醒肉身睡着了的人,只有主才能叫死去的拉撒路复活。耶稣这里说明他要这样做。
  一一12 耶稣的门徒不明白耶稣说睡了,真正所指的是什么。他们不知道主是说拉撒路死了。也许他们以为睡了是康复的好征兆。若拉撒路真的熟睡,那他就能度过难关,快要好了。本节也可解作若拉撒路的病只是身体睡眠的问题,那他们就毋须到伯大尼去帮他。门徒可能是忧心自身的安全,找藉口不要到马大和马利亚的家。
  一一13、14 圣经清楚的指明耶稣说睡了,是指着拉撒路的死说的,而门徒却懵然不知。耶稣就明明的告诉门徒说:「拉撒路死了。」这清楚的话,无人会误解,门徒得悉消息,显得非常冷静。他们没有问主:「你怎知道的?」主说的话有绝对的权威,他们并不质疑他的能力。
  一一15 主耶稣不是为拉撒路的死而欢喜,他欢喜,只因他当时没有在伯大尼。若他早在那里,拉撒路就不会死。新约圣经并没有记载人在主面前死的事例。门徒将要见到比免人死亡更伟大的神迹。他们将要见到一个人从死里复活。这样,他们的信心就会加增。所以,主耶稣说他不在伯大尼就欢喜,是为他们的缘故。
  主补充说:「好叫你们相信。」耶稣不是暗示门徒没有相信他。当然门徒已信了他。但他们在伯大尼将要见的神迹将会大大的加强他们对主的信心。故此,主催促他们与他同去。
  一一16 多马认为,若主耶稣去那地方,他就会被犹太人杀死。若门徒跟他一起去,也将会被杀,故此,在一片悲观与惨淡的气氛下,多马叫其它门徒也一并与耶稣同去。他的话没有信心,也没有勇气,只叫人士气低落。

四.耶稣:复活和生命(一一17~27)
  一一17、18 拉撒路在坟墓里已经四天,证明他真的死了。留意圣灵如何小心翼翼地提出证明,显出拉撒路的复活是个真正的神迹。拉撒路大概在差役前去找耶稣后不久就死了。从伯大尼到先前耶稣所在的伯大巴喇约有一天的路程,而耶稣听到拉撒路患病的消息后又逗留了两天,后来花了一天的时间到伯大尼。这解释了拉撒路躺在坟墓里四天了。
  先前已提过,伯大尼约在耶路撒冷以东六里(约有三公里)。
  一一19 因为伯大尼距耶路撒冷不远,有好些犹太人因此能前来,与在马大和马利亚身旁的妇人一起,安慰他们两姊妹。他们也想不到不用多时,他们的安慰再不能派上用场,这哀哭的家将变成大喜乐的家。
  一一20 马大听见耶稣来了,就出去迎接他。他们相会于村外不远的地方。我们不知道马利亚为何留在家里。她也许没有收到耶稣来到的消息,或者她伤心过度,不能走动,又或者她只是静静的等待,不住祷告,交托事情给主。她是否因为与主亲密的相交,因而感受到将要发生的事?我们不知道。
  一一21 马大对耶稣存着真正的信心,知道他能阻止拉撒路的死。但她的信心仍有缺点。她只以为耶稣亲临,才能医治他,却不知他能遥距治病,和行更伟大的神迹,将死人复活。我们在悲伤时,说话象马大。如果某某药物早被发现,我们所爱的人就不至于死了。但万事都在主的手中,发生在他儿女身上的事,都是他所允许的。
  一一22 这位虔诚的姊姊有很大的信心。虽然她不知道耶稣会如何帮助她,但她知道他会。她有信心若耶稣向神祈求,神必赐给他,使他在这件惨事中带来喜信。但甚至在这刻,马大仍不敢相信主会叫她的兄弟从死里复活。马大用「求」一字,通常是用来形容受造者向创造主祷告的情况。由此可见马大仍不知道主耶稣的神性。她只知道耶稣是个伟大、不凡的人,但在她心目中,他却不比旧约时的先知更大。
  一一23 主耶稣想要加强马大的信心,对她宣布这惊人的消息,拉撒路必然复活。主面对这充满悲伤的妇人,手法很美妙,他一步步的加强马大的信心,叫她相信他就是神的儿子。
  一一24 马大知道拉撒路将来一定会复活,但做梦也想不到他就在这日便复活。她相信死人的复活,知道在她称为「末日」的日子,这事会发生。
  一一25 主似是对她说:「马大,你不明白我的意思。我所指的复活,不是拉撒路在末日时复活。我是神,在我手中拥有复活和生命的权柄。我能立刻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也会这样做。」
  然后,主谈到将来所有真信徒都会复活。那时,耶稣再来,接他的子民回天家。
  那时,将有两类不同的信徒,那些存信心死去的和那些在基督回来之时还活着的。他叫头一类信徒复活,叫第二类信徒得生命。在本节的下半部,论到第一类信徒说:「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那些在基督回来之前死去的信徒将会从死里复活。
  伯基特评说:
  爱比死更坚强,连坟墓也不能叫基督和他的朋友分开。其它的朋友只能陪伴我们到死亡的边缘,但基督的爱却无论是生是死也不能阻隔开。(注35)
  班格尔论说:「这事巧妙地符合神的体统,只要生命之主同在,就读不到有人死的事了。」
  一一26 第二类信徒在本节中有描述。那些在基督回来之时仍活着、并相信他的人,必永远不死。他们会在眨眼的一刻改变,与那些从死里复活的人,一同被接回天家。因为拉撒路的死,我们得到宝贵的信息。神从痛苦中带出甜蜜,从灰烬中显出美丽。他指着马大,试验她的信心,问道:「你信这话么?」
  一一27 马大的信心如正午的太阳般耀目。她承认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是众先知所预言那要临到世界的那位。我们该留意马大相信主耶稣之时,她的兄弟还未从死里复活呢!她并不是在主行神迹后才相信。

五.耶稣在拉撒路墓前洒泪(一一28~37)
  一一28、29 马大认信之后,立即奔回村去,找着马利亚,告知她这惊喜的信息:「夫子来了,叫你。」宇宙的创造主、世人的救主来到伯大尼,叫马利亚。今天也一样,这位奇妙的救主仍站在我们当中,以福音的信息呼召人来。各人被邀请趟开心扉,让救主进来。马利亚立即回应,不浪费一刻光阴,急忙起来,到耶稣那里去。
  一一30、31 那时,耶稣在伯大尼的村外,与马大和马利亚两姊妹会面。
  犹太人并不知道他就在附近。马大通知马利亚时,还是暗暗的告诉她。他们大概以为马利亚……要往坟墓那里去哭。
  一一32 马利亚……俯伏在救主脚前。她可能是在拜他,又或者是因伤心过度而跪下。马利亚象马大一样,为耶稣不早在伯大尼而难过,因为他若在这里,她们的兄弟必不死。
  一一33 耶稣见马利亚和她的朋友都甚忧愁,就悲叹忧愁起来。忧心里自然想到因为人的罪恶,世上添了多少忧伤、苦难、死亡。这些都使他内心痛楚。
  一一34 主当然知道拉撒路葬在那里,他问此话,是要叫人发出期望、信心,呼唤他们与他同工。那些正在哀哭的人,定是怀着无比的热诚,衷心盼他领主到墓前。
  一一35 本节在英文圣经中是最短的(注36)。这是新约中三次记载主哭了的其中一次。(耶稣曾为耶路撒冷城哀哭,及后又在客西马尼园哭过一次。)耶稣哭了,显出他真是一个人。当他见到人类犯罪而带来的恶果,心里哀愁,流下泪来。耶稣见人死时也洒泪,基督徒在看见心爱的人离世时悲哭,也不足为过。但基督徒的悲伤,与那些没有希望的人是不同的。
  一一36 犹太人看见人子的眼泪,知道他爱拉撒路。他们一点也不错。但他们大部分人却不知道,耶稣一样爱他们,他的爱是深远、不灭的爱。
  一一37 主耶稣的出现再次惹起众人的疑问。有些人认出他就是叫瞎子看见的那人,出奇他为何不能叫拉撒路不死。当然,耶稣绝对能这样做。但他却要行更大的神迹,叫相信他的心灵有更大的希望。

六.第七件神迹:叫拉撒路复活(一一38~44)
  一一38 拉撒路的坟墓似是在地下的一个洞,人要藉着阶梯或梯子才能下去。洞口有一块石。拉撒路的坟墓不象主耶稣那个,他的坟墓是从石上凿出来的,一个人可走进去,正如走进山边的洞穴一样,并不需要爬下或走下去。
  一一39 耶稣吩咐旁观的人把墓穴口上的石头挪开。其实只要耶稣一句话,石头便会自动挪移。但神不会这样做,他通常会让人做自己能够做的事。
  马大见耶稣要打开坟墓,显得很惊慌。她知道拉撒路在那里已经四天了,尸体也该开始腐化。显然,拉撒路的尸体并没有膏上香料,防止腐化。他的尸体,该如当时的风俗,在他死那天便埋葬。拉撒路在墓里四天这事实非常重要。他不是在睡,也不是昏过去。所有的犹太人都知道他死了。他的复活只可解为一个神迹。
  一一40 耶稣在本节所引述的话,我们不知是何时说的。在第23节,他对马大说,她兄弟必然复活。本节的意思就是耶稣对她所说的话的精髓。这节的次序是这样的,「信……看见。」主耶稣似是对她如此说:「若你肯相信,你就会看见我行只有神能行的神迹。你从我身上必看见神的荣耀。但你得先要信,然后就必看见。」
  一一41 石头从墓前移开。耶稣在行神迹之前,感谢父神听他祷父。虽然圣经并没有记载主耶稣先前有祈祷,但在整段时期内,他一定不断向父祈求,求神的名能在拉撒路复活一事上得荣耀。这里,耶稣事先便感谢父。
  一一42 耶稣大声祷告,好使众人相信他是父所差来的,父教他做何事,说怎样的话,又叫人相信他做每一件事都完全倚靠父神。我们再次读到圣经强调父神和主耶稣基督合一的重要关系。
  一一43 新约中很少记载到耶稣大声呼叫说话的。有些人提出,若他不是喊出拉撒路的名字,那么全部躺在坟里死了的人都会走出来!
  一一44 拉撒路如何走出来?有些人认为他蹒跚地走出坟墓;有些以为他用双手双脚爬出来;有些人更认为拉撒路的身子该是裹着布,他不可能凭自己的力量走出坟墓。他们认为他的身子升出坟墓,双脚落在耶稣跟前。拉撒路的脸上包着手巾,证明他真的死了。一个人的脸上若裹着那样的手巾,绝不可能活上四天。主再次吩咐众人,解开拉撒路,叫他走。只有基督才能令死人复活,但他叫我们推开拦路的石头,又叫我们解开代表着偏见及迷信的巾和布。

七.信与不信的犹太人(一一45~57)
  一一45、46 主耶稣基督这神迹向很多旁观的人证明了他是神,就多有信他的。除了神以外,谁人能叫一个死了四天的人复活,从坟中走出来呢?
  但神迹对个人生命的影响是在乎那人的心。若他心里充满邪恶,存着反叛、不信的思想,就算他看见人从死里复活,还是不信。有些犹太人就是这样。他们虽然看见这神迹铁证,但仍不肯相信主耶稣就是弥赛亚。他们去见法利赛人,将在伯大尼所发生的事一一告知他们。他们是否想法利赛人听后也因此而相信耶稣呢?不是,他们可能是想加快挑拨法利赛人,使他们加把劲去对付耶稣,置他于死地。
  一一47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公会,讨论采取什么行动。他们问:「我们怎么办呢?」这话可解作:「我们应该如何做才好?我们的行动为何这么慢?这人行了这许多的神迹,我们竟无法制止他。」犹太领袖说这些话,是定自己罪的。既然他们也承认主耶稣行了好些神迹,他们为何不信他呢?他们不相信,因他们爱罪,多于爱救主。
  赖尔评论得好:
  这倒真是奇妙,连我主最大的敌人都供认、承认了我主行的是神迹,且是许多的神迹。我们会否怀疑,若他们有机会,会不否认我主行的是真神迹吗?但他们似乎没有这样做。主所行的神迹实在太多、太公开,存着太多的证人,实在无人敢否认它们的真实性。面对这样的事实,今天那些不信的人及怀疑论者竟称我主所行的神迹,只是骗人的、是幻象。他们得要为此作个好好的解释。既然与主同时的法利赛人会翻天复地的阻止基督,也不敢否认他行了神迹,事隔了十八个世纪,现在才否认他的神迹,岂不是太荒谬吗?(注37)
  一一48 领袖们觉得事不宜迟。若他们不插手,广大的百姓便会因耶稣的神迹而信他。若他们拥耶稣为王,就会开罪罗马政府。罗马人定会以为耶稣是来推翻其帝国的,然后插手,重罚犹太人。他们说「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这句话的意思是,罗马人会毁坏圣殿,赶散犹太人。这事后来真的在主后七十年发生,但不是因为犹太人接受了主,而正正是因为他们拒绝了他。
  迈耳说得好:
  基督信仰影响到生意运作,损害了那些能图大利但不道德的生意,从魔鬼的庙宇中抢走客人,破坏既得利益,将整个世界翻转过来。这信仰是讨人厌、惹人气、损害利益的东西。(注38)
  一一49、50 该亚法在主后二十六至三十六年作大祭司。他主持主耶稣的宗教审讯;使徒行传四章6节记载彼得和约翰被带到公会前审讯时,他也在场。虽然在这里他说了这样的话,但他可不是主耶稣的信徒。
  该亚法认为众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都错了,犹太人不会因为耶稣而死,相反,他预言耶稣会为整个犹太民族而死。他认为耶稣替百姓死更好,省得通国惹怒罗马人。他似乎明白耶稣来到世界的目的。我们误以为该亚法接纳耶稣替罪人死这基督信仰重点的教义。但很可惜事实并不如此理想。该亚法所说的虽然属实,但他却没有相信耶稣,让他拯救他的灵魂。
  一一51、52 本节解释了该亚法为何这样说话。他说这话不是出于自己,并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这不是他的意愿。他所以说这话,乃神旨使他的。他说话的含义比他所要表达的更深。这是神的预言,预言耶稣将要替以色列国死。他说出这预言的话,乃因他是本年的大祭司。神藉他说话,乃因他的官职,不是因他是个义人。其实,该亚法也是个罪人。
  该亚法不但预言主将会为以色列国死,并将在地上异邦四散的选民聚集归一。有些人以为该亚法所指的是四散各地的犹太人,但他较可能是指那些在传福音的过程中相信基督的外邦人。
  一一53、54 法利赛人没有因主在伯大尼所行的神迹而相信。他们对神的儿子反而更憎恨。从那日起,他们就更着意商议要杀耶稣。
  主耶稣知道犹太人积怨愈来愈深,于是离开那地,到了一座城,名叫以法莲。今天我们还不知道以法莲城在那里,只知它位处偏僻,远离人烟,靠近旷野。
  一一55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我们知道主传道的生涯已到了尾声。就在这个逾越节,他死在十字架上。各人都得要上耶路撒冷去,在逾越节前洁净自己。举例来说,一个犹太人接触到死尸,便要行一些礼仪,洁净自己不合礼仪的污秽。洁净的礼仪包括不同的洗涤和献祭。现在,犹太人一面洁净自己,一面计划杀害耶稣这逾越节的羔羊,实是多么的可悲。人心丑恶,由此尽见!
  一一56、57 众人齐集在殿里时,开始想到他们国中那位行神迹的耶稣。他们讨论他会不会来过节呢。第57节告诉我们,耶稣有不来过节的理由。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下令要捉拿耶稣。任何人知道他的行踪,都得要通知官府,好使他们能捉拿他,杀死他。

柒.神儿子向属自己的人传道(一二~一七)

一.耶稣在伯大尼受膏(一二1~8)
  一二1 伯大尼的家是耶稣爱到的地方。那里,他有亲密的朋友拉撒路、马利亚和马大。耶稣在那时到伯大尼,人人都以为很危险,因他身处耶路撒冷附近,那里已有大队人整装待发,要对付他。
  一二2 虽然有很多人要对付耶稣,但仍有少数人真心真意的待他。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马大伺候。圣经并没有透露拉撒路在死后复活前的所见所闻。也许是神禁止他泄漏半点消息。
  一二3 福音书中曾数次记载主耶稣受妇人膏抹,当中并没有两次是完全相同的。不过,这里记载的一般都认为与马可福音十四章3至9节的相同。马利亚对基督忠诚奉献的心,叫她用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他的脚。马利亚的行动,显出她心中并没有任何东西比基督更宝贵,不舍得献给他的。基督比我们所有所是的更有价值。
  每次我们读到马利亚的事,都见她是在耶稣的脚前。这里她用自己的头发去擦耶稣的脚。一个女人的头发就是她的荣耀,马利亚将自己的荣耀放在耶稣的脚前。这事之后,马利亚定会散发香膏的芬芳。当基督受我们敬拜时,敬拜的人也能从中带走芬芳的香气。没有一处比耶稣得到应得尊荣的地方更芬芳四射的。
  一二4、5 在这至为神圣的时刻,有属肉体的进来打扰。那将要卖主的人不愿见到这么贵重的香膏作此用途。
  犹大认为耶稣配不上那三十两银子。他认为这香膏应变卖了,周济穷人。但他只是假装好心。他不着紧穷人,也不着紧主。他将要出卖主,不是为了三十两银子,而只是十分之一,他为三十块银子出卖主。赖尔说道:
  任何人跟从基督,作他的门徒三年,看见一切他所行的神迹,听他的教导,得到基督多重的恩惠,被视为他的使徒,但心里最终是败坏不堪。骤眼看,这都是难以置信,不可能发生的事。但犹大的行为却证明了一切都是可能的,也许人类堕落的程度无人完全清楚。(注39)
  一二6 约翰很快便有补充的话。犹大说这话不是因为他真的挂念穷人,而是因为他是个贼,是贪婪的家伙。犹大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一二7 主即是说:「不要阻她。他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这香膏的(注40)。现在她用香膏大方地膏我,是因为她爱我、敬拜我的缘故,要容她这样行。」
  一二8 世上无时无刻都有穷人,要他人帮助、施恩惠。但主在地上的工作迅即完结,马利亚不常有此机会用香膏膏他。我们也要警醒,属灵的机会瞬间即逝,千万不要延误我们能为主作的工。

二.杀害拉撒路的阴谋(一二9~11)
  一二9 耶稣在耶路撒冷附近的消息传得很快,他不能再掩藏行踪。许多犹太人来到伯大尼要见他,一些要看他从死里所复活的拉撒路。
  一二10、11 本节再次钩出人心里疯狂的怨恨。祭司长商议连拉撒路也要杀了。有人认为他从死里复活,犯了大罪,但这不是他们能控制的,可是他们也想要把他杀害。
  好些犹太人因为拉撒路的缘故,信了耶稣。现在,拉撒路也成为犹太教的敌人,一定要铲除他。那些引领人归主的,常成为迫害的目标,有好些甚至献出了性命。
  一些评论家认为,由于祭司长是撒都该人,他们不信复活之事,所以想将拉撒路杀害,把证据毁灭。

三.胜利地进耶路撒冷(一二12~19)
  一二12、13 现在是耶稣胜利地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是他被钉十字架前的星期日。
  我们不大清楚这些群众是如何看耶稣的。他们是否真的知道他就是神的儿子,以色列的弥赛亚?还是只是认为他是个王,将要救他们脱离罗马人的欺压?又或者只是兴之所致,被其它人感染了?当中肯定有的是真信徒,但大部分人对主似乎不真心。
  棕树枝象征哀伤过后的安息和平静(启七9)。「和撒那」解作「我们恳求你,现在就救我们吧!」将这些图画堆砌在一起,那些人似认为耶稣就是神所差来的,要拯救他们脱离罗马人的魔掌,赐安息、和平,以解他们多年来受异族欺压的哀伤。
  一二14、15 驴驹是当时常用的交通工具,耶稣骑着驴驹进城,应验了经上的预言。
  这里引用了撒迦利亚书九章9节。先知预言王来到以色列,会骑着驴驹。锡安的女儿喻示犹太人,锡安山是耶路撒冷城内一座山丘。
  一二16 门徒起初不明白正发生在眼前的事,就是撒迦利亚书上所预言的,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城,是以色列当然的君王。但在主得了荣耀回到天上,在父的右边之后,门徒才恍然大悟,明白这些事都应验了经上的预言。
  一二17、18 看耶稣进耶路撒冷的众人当中,有的曾看见他呼唤拉撒路……从死复活。他们告诉身旁的人,这骑在驴驹上的就是当日叫拉撒路复活的那位。这件神迹,引人注目,众人得知之后,便蜂涌出来迎接耶稣。可惜他们没有真正相信他,他们来见主,只因为好奇。
  一二19 群众愈来愈多,各人也越发注意耶稣。法利赛人站在一旁,束手无策。他们无论做什么或说什么也改变不了。在这情况下,他们也把事实胡乱地夸大了,以为整个世界的人都随从耶稣去了。他们不知群众对主的爱戴,实是朝三暮四,善变而不长久的。真正敬拜耶稣、知他是神儿子的人实在很少。

四.希利尼人求见耶稣(一二20~26)
  一二20 那些要来见耶稣的希利尼人,乃是信奉了犹太教的外邦人。他们上来过节礼拜,放弃了他们祖先原有的宗教习俗。他们在这时候来见主耶稣,显出当犹太人拒绝主时,外邦人却愿意听福音,且有很多人相信他。
  一二21 圣经并没有说明为何他们来见……腓力。也许是因为他的希利尼名字,和他是加利利伯赛大人的关系,使他吸引到归了犹太教的外邦人。他们的要求实在可贵:「先生,我们愿意见耶稣。」怀着这般真心诚意的人,没有一个会空手而回。
  一二22 也许腓力不大确定主是否愿意见这些希利尼人。基督曾叫门徒不要把福音传给外邦人,所以腓力先告诉安得烈,然后一同告诉耶稣。
  一二23 希利尼人为何想要见耶稣?若我们明白字里行间的含意,可推断出希利尼人是很欣赏耶稣的智慧,想要推崇耶稣为他们的哲学家。他们知道耶稣与犹太领袖有冲突,为要拯救他的性命,也许想请他跟他们回希利尼。他们的观点是叫耶稣「保住性命」,但耶稣告诉他们这套哲学与收割的定律毫不吻合。他献出自己的生命,因而得荣耀;这不是苟且偷生、安享逸乐所能得的。
  一二24 种子若不先落在地里死了,就不会结出谷粒。这里主耶稣将自己当作一粒麦子,他若不死,就仍旧是一粒。在天上享荣耀的就只有他,并没有得救的罪人来分享他的尊荣。但若他死了,就会有一条得救的道路,让万人得救。
  我们也是一样。正如拉格兰德所说:
  若我们拒绝不成为麦子,落在地上死去;不愿牺牲前途,以名誉、财产、健康作为押注;在我们被召时,为基督的缘故,放弃家园,脱离一切亲属的关系,我们就只有一个人。但若我们希望结果子,就要跟从我们可称颂的主,成为一粒麦子死去,那么,我们就会结出许多子粒来。(注41)
  一二25 很多人认为生命中重要的东西就是食物、衣着、享乐。他们为此而活,爱惜自己的生命。但这样他们却不晓得心灵比肉体更为重要。人若不理会心灵的需要,就只会丧失生命。相反,有些人以万事为损,独以基督为重,为了服事他,放弃所有人眼中看为重要的东西。这些人却能保守他们的生命到永生。恨恶自己的生命,意思就是爱基督多于自己一切的私欲利益。
  一二26 人要服事基督,就得跟从他。耶稣要他的仆人服从他的教训,学习他的德性。他们当效法基督的死。主应许他们,他常常与他们同在,保护每一位仆人,不但今生,而且直到永远。现在的服事,在将来会得神的称许。人在今世所受的任何凌辱和侮辱,比起将来在天上父神当众加许的荣耀,实在微不足道。

五.耶稣面对将临的死亡(一二27~36)
  一二27 主不断想到那即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想到十字架,当他要背负人的罪,承受神为罪所发的震怒的时候。当他想到他「心碎的时候」(费廉思新约译本,JBP),心里就忧愁起来。这时他该怎样祷告神呢?应否求父救他脱离这时候呢?不能,因他原为这时候来到世界,要上到十字架。他生下来原是为了死亡。
  一二28 主耶稣并没有要求脱离十字架的使命,他只希望父的名能得荣耀。他关心神能得到荣耀,轻看自己的安全享乐。神在此时从天上说话,他已经荣耀了他的名,还要再荣耀,耶稣传道的生涯中,已荣耀了神的名。救主三十年在拿撒勒默默度过的光阴,三年传道工作中所行所说的神迹隽语,都大大荣耀了父的名,但神将会因着基督的受死、埋葬、复活与升天,受到更大的荣耀。
  一二29 站在旁边的人有的以为神的声音只是打雷作响。这些人尝试用大自然解释一切属灵的事物。有些人不愿相信神迹也会用一些自然定律,淡化一切神迹奇事。有些知道不是打雷的,却认不出是神的声音。他们虽知道这是超自然的声音,但只误以为是天使所发出的。只有圣灵帮助的人才能听出,明白神的声音。有些人听过无数次福音,但福音对他们却一文不值;除非圣灵藉此对他们说话,否则他们总是听不进。
  一二30 主耶稣向旁听的人解释,这声音不是对他说,让他听的,乃是为周围站立聆听的人而发出的。
  一二31 主说:「现在这世界受审判。」因为这世界将要把生命荣耀的主钉死在十字架上,罪已经定了。因恶毒地拒绝基督,世界将要受到刑罚。主耶稣的意思就是如此。有罪的人类将要被定罪。这世界的王就是撒但。他在加略山彻彻底底地给打败了。他以为他成功地铲除了主耶稣,但反而让主为人类提供一条救恩的路,同时将撒但及其所有部属击败。虽然魔鬼还未得到当得的刑罚,但他却注定要灭亡。他虽然仍在世界通行他的恶事,但终有一天,他会被赶出去,掉进火湖里。
  一二32 本节的上半部指到基督将要在十字架上受死。他被钉在木的十字架上,从地上被举起来。主说他若如此死在十字架上,将会吸引万人来到他那里。这句话有几个解释。一些人以为基督吸引万人,不是使他们得救恩,就是要他们受审判。有些人以为传福音时若高举基督,那福音的信息便满有大能,能吸引人的灵魂归向主。但最可能的解释就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将使各种各样的人归向他。这不是指所有的人,而是不同民族、部落,语言的人。
  一二33 主耶稣说他将要被举起,是指着他将要怎样死说的。他将要被钉在十字架上。这又是主全知的证据。他知自己不会死在床上,也不会意外死亡。他死,是要被钉在十字架上。
  一二34 众人不明白耶稣所说,要被举起来有何意思。他们大惑不解。他们虽然知道耶稣自认是弥赛亚,但从旧约中又知道弥赛亚会永远活着(赛九7;诗一一○4;但七14;弥四7)。请留意,他们引述耶稣的话,说:「人子必须被举起来。」但耶稣用的字眼却是「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当然耶稣也多次称呼自己是人子,又或他先前确实说过人子被举起来,所以众人不难将二者连在一起。
  一二35 当众人问耶稣谁是人子,他再次称呼自己是世界的光。他提醒各人,光和他们同在的时候不多。他们该来就光,行在光中,否则黑暗将会很快临到他们,他们就不知往那里去,并在无知中绊倒了。
  主将自己比作太阳和所发出的光芒。朝早日出,午正高照,日夕西沉。我们有太阳的时候有限,当趁着白天,好好把握。因为当黑幕降临,我们便得不到其帮助。属灵的生活也是如此。相信主耶稣的行在光中,拒绝他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这样的人缺乏神的指引,一生中屡屡跌倒。
  一二36 主耶稣再三促请在旁听的人,当趁着有机会,便赶快相信他,这样,他们便能成为光明之子,一生有确定的方向,直到永远。耶稣说完这话,就离开群众,隐藏了一会。

六.很多犹太人不信主(一二37~43)
  一二37 约翰在这里顿笔,表达他的惊讶,为何主耶稣行了这许多伟大的神迹,犹太人还是不信他?如前所述,他们不信,不是因为证据不足。主已提出铁一般的证据,表明他是神,但这些人总不愿相信。他们想要一个王,统治他们,但他们却不愿悔改。
  一二38 犹太人的不信应验了以赛亚书五十三章1节的预言:「主阿,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很多!」圣经中膀臂代表力量、能力。主的膀臂就是神的大能,只向相信主耶稣基督的人显露,因为不是很多人接受有关弥赛亚的话,神的大能也只向少数人显露。
  一二39 主耶稣将自己显露给以色列民看,但他们拒绝他。虽然耶稣已三番四次的回来,邀请他们接受救恩,但他们口里却常挂着「不」。人愈抗拒福音,就愈难相信。当他们闭上眼不见光,神就使他们更难见光。神使他们的心眼瞎了,作不到理性的判断;因为他们拒绝神的儿子,所以他这样惩罚他们。
  一二40 本节引自以赛亚书六章9至10节。神叫以色列人瞎了眼,硬了心。神起先没有这样做的,是这民先闭起他们双眼,硬了自己的心。因为以色列民冥顽不灵,蓄意拒绝弥赛亚,他们就自挖双眼,不能明白,不能相信,得不到医治。
  一二41 以赛亚书第六章记载先知见到神的荣耀。约翰解释以赛亚看见的荣耀,是基督的荣耀;他所说的话,是指着基督的。本节串连起其它的证据,证明耶稣基督就是神。
  一二42 犹太人中有好些官长相信了耶稣就是弥赛亚,但却不敢承认,与人分享信念,因为他们恐怕会被逐出会堂。我们可能以为这些人是真心相信主耶稣,但事实却很令人怀疑。若他们真心相信,或迟或早,终会承认。人真的接纳基督为救主,就会不理后果,毫不犹豫地让人知道。
  一二43 这些人很明显就是看重同伴给他的荣耀、称赞,多于看重神的荣耀。他们寻求人的喜悦,多于神,一个这样的人是否基督真正的门徒?在五章44节,自会找到答案。

七.不信的危机(一二44~50)
  一二44 本节可意译为:「信我的,不只是信我,也信那差我来的父。」主再次教训人,他和父神是完全合一的。人不能只相信父,而不信子。相信基督就是相信父神。人若相信父,就要同样的尊崇他的儿子。
  一二45 没有人能看见父神,他是灵,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但主耶稣来到世界,叫人知道神是何样的,不是他的相貌,而是他的品格。主向我们显露了神的性情。所以,看见基督的,就是看见父神了。
  一二46 主很喜爱用光来作譬喻。他再次称自己为光,到世上来,叫凡相信他的人,不住在黑暗里。人离开了基督,就只有在无边的黑暗里打滚。他们对生命、死亡、永远,都没有正确的认识。但用信心来见基督的人不需再摸索真理,因他们已在基督里得着真理。
  一二47 基督第一次到世上来的目的,并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他并没有审判那些不听他道,不相信他的人。这并不是说将来他不定这些不信人的罪,但他第一次降世的目的并不是审判。
  一二48 主论到将来那些拒绝他道的人将要在神面前受审判。那时,单是主耶稣所说的道已足够定他们的罪。
  一二49 主耶稣所讲论的道不是出于自己,也不是从别人的教训中学回来。他是神顺命的仆人和儿子,只会说父叫他说的话。在末日这会成为定人罪的罪证。耶稣所说的话就是神的道,人却拒绝听他。父已告诉他,他要说什么、讲什么。二者有其微妙的分别。「我说什么」,指道理的内容、信息;「讲什么」指耶稣教人神的真理时所用的措词。
  一二50 耶稣知道父要他赐信他的人永生。故此,基督所讲的话正是照着父对他所说的。
  这里是约翰福音中的一个分段。在此之前,主将自己显露给以色列。书中记载他所行的七个神迹奇事,每个都刻划出罪人相信基督之后的体验和感觉。这些神迹就是:
  1.在加利利迦拿的婚筵中将水变为酒(二1~12)。这神迹描述基督的大能,将未尝真正快乐的罪人改变过来。
  2.治好大臣的儿子(四46~54)。这里将罪人描划为卧病、需要属灵健康的人。
  3.治好毕士大池边的残疾人(第五章)。这位可怜的罪人没半分气力,无助,一点也帮不到自己。耶稣治好他的虚弱。
  4.喂饱五千人(第六章)。这里罪人没有食物,饥饿无力,需要能赐他们力量的东西。主赐心灵的粮给他们,使他们不再渴求。
  5.平静加利利海(六16~21)。这里罪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主拯救人于风雨交加中。
  6.治好生来瞎眼的人(第九章)。这人代表着人心灵的盲目,直到基督大能的帮助,才能看见。人本身并不见到自己所犯的罪过,也不曾目睹救主的美好,直到圣灵的光照启示,才恍然大悟。
  7.叫死去的拉撒路复活(第十一章)。这里提醒我们,人是死在过犯和罪孽中,需要从上而来的生命。
  这些神迹都是要证明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

八.耶稣替门徒洗脚(一三1~11)
  第十三章是楼房讲话的开始。耶稣不再是行走在敌对的犹太人中间。他和门徒退到耶路撒冷的一所楼房内,在他要去受审受死以先,与他们作最后的相聚。约翰福音第十三至十七章,是整本新约中最为人喜爱的一部分。
  一三1 在被钉十架的前夕,主耶稣知道时候已到,他将要受死、复活、升天。他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是真正信他的人,就爱他们到底;不但到他在世传道工作之终,也爱他们直到永远。他的爱无可限量,正如他将显给我们看的一样。
  一三2 约翰并没有指明这是那一顿晚饭,是逾越节主的晚餐呢?还是普通的晚餐?魔鬼将卖耶稣的意思种在犹大的心里,时机已经成熟。犹大先前已谋算如何对付耶稣,现在他收到信号,要开始他们的奸计了。
  一三3 本节强调是谁作这奴仆的工作;他不只是拉比或是一位老师,他是耶稣自己。他知道自己的神性,清楚明白神已托付给他的工作。他是从神出来的,已准备好回到神那里去。
  一三4 正因耶稣知道他自己是谁,和他的任务和终局;他更要纾尊降卑,洗门徒的脚。主离席站起来,脱了他长长的外衣,拿起毛巾作围裙束腰,甘愿作奴仆。我们可能认为在马可福音──将主描划成完美仆人的福音书才找到这事迹。但正因为这事记载在约翰福音──耶稣为神儿子的福音书中,更令人注目。
  这个象征性行动提醒我们,主如何离开天上的华美之家,来到世上作仆人,侍候那些他手所创造的人。
  一三5 在东方的诸国,人们爱穿草鞋,所以需要时常洗脚。通常,主人家为表殷勤,会安排仆人洗客人的脚。这里,这位属神的主人降为奴仆,作卑微的工作。「耶稣跪在卖他的人面前,这是何等的景象,何等的功课!」
  一三6 彼得眼见耶稣要洗他的脚,大为震惊。他非常不愿意让主耶稣这么伟大的人物,屈就服事他这个不配的人。「看见神作仆人做的事,令我们感到汗颜。」
  一三7 耶稣告诉彼得他现在做的事,隐含着属灵的意思,洗脚是属灵洗涤的象征。彼得知通主要做的事,就是为他洗脚,但他却不知道当中的属灵意思。后来他会明白,主会向他说清楚。经过不认主,再回到主面前,他自会感受到,明白这意思。
  一三8 彼得显示出人性的偏激。他誓言主永不可洗他的脚,永不可是永永远远的不能够。主回答彼得说,除了他替他洗脚外,再没有方法能叫彼得与他有分。洗脚的意思就是如此。基督徒在世上行走,少不免沾到污秽。他们会听见粗言秽语,见到不洁的东西,与不敬虔的人工作等,都会弄脏信徒,所以需要时常清洁。
  神的道如同水可以洁净我们。当我们研读圣经,听真理的道,互相讨论神的话,就发觉圣经能去净罪恶对我们的影响。但反过来说,我们愈是不顾圣经,就有愈多污秽的念头停在我们的心思里,影响我们的生命,我们却仍是懵然不知。耶稣说:「你就与我无分了」,他不是说若他不为彼得洗脚,彼得就不能得救。他的真正意思是人要与主维持良好的相交关系,只有恒常读经,洗涤自己。
  一三9、10 彼得由一极端跳到另一极端。一刻前,他还对主说「永不」,一刻后,他竟说要洗遍全身。
  人从公众地方沐浴回来,脚上很容易再次弄脏。虽然不必再次洗澡,但也得要清理脚上的污垢。「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洗澡和用盆洗脚,两者是不同的。洗澡代表人在得救恩时所得到的洁净,基督的血洗去了罪的刑罚,这只有一次。而用盆洗脚代表洗去罪的污染,是用神的道常常洗涤的。属灵的洗澡只有一次,但洗脚就有多次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门徒都受了重生的洗,除了犹大一个,他从没有得救。
  一三11 主耶稣通晓万事,知道犹大会卖他,所以指出当中有一人是不干净,没有受过救赎的洗。

九.耶稣教导门徒跟随他的榜样(一三12~20)
  一三12 基督似乎洗完了所有门徒的脚,然后便穿上外衣,坐下,开始解释他做的事的属灵意义。他首先问门徒一个问题,而救主所问的问题一向都很值得思考,是他教导门徒的一个好方法。
  一三13、14 门徒认耶稣为夫子、为主。他们做的不错。但耶稣给了门徒榜样,说明国度中权利最大的,就是仆人。
  若为夫子为主的耶稣也洗门徒的脚,门徒又怎能推辞,不彼此洗脚呢?主是否真的认为他们该用水去彼此洗脚?(注42) 他是否在制订教会的礼仪呢?当然不是,这句的意思是属灵的。他在告诉门徒要学习主的道,常保持相交,好象保持清洁一样。若有人见他的弟兄冷淡、世俗起来,他定要凭爱心用圣经的话劝诫他。
  一三15、16 主给他们作了榜样,教导他们该在灵里怎样彼此服事。
  若因为个人的自私、私怨,而使我们不俯身服侍弟兄,我们就该提醒自己我们不能大于我们的主人。他谦卑自己为那些不配、不感恩的人洗脚,当中还有个是要出卖他的。若你知道有人要骗你的钱,你会谦虚地服侍他吗?那些被差的(门徒),不应以为他们的身分尊贵,不屑做那差他来的(主耶稣)也曾做过的事。
  一三17 虽然人都知道要谦卑、要无私、要彼此服事,但也大可以不去行这些真理。这道理的价值和福气只有去行出来的人才能体会!
  一三18 主耶稣所教导有关服事的话,不适用于犹大。他不是耶稣将要差派到世界各地传扬福音的人。耶稣知道经上记着有关他被出卖的话必要应验,如诗篇四十一篇29节所记载的。犹大与主同台共餐三年,也要用脚踢主、出卖主。在诗篇四十一篇中,主还形容那出卖他的是他「知己的朋友」。
  一三19 主事先告诉门徒他将被出卖,是好让事情成就之后,门徒知道主真是神。「叫你们……可以信我是」这句中基督一词在句末处是可以略去的。新约里的耶稣就是旧约里的耶和华。预言应验了,大大证明基督的神性,也证明圣经是神默示的。
  一三20 我们的主知道他被出卖的事可能使其它门徒跌倒,产生怀疑。所以他鼓励门徒,他们将要被差遣去完成属神的使命。他们与主紧密地同证,人接待他们,就是接待主了,正如那些接待基督的,就是接待父一样。他们会因为与子神并父神的紧密关系而感到安慰。

十.耶稣预言自己将被出卖(一三21~30)
  一三21、22 耶稣心里非常忧愁,因知道有门徒将要出卖他。耶稣似要给那将出卖他的人一个最后机会,好放弃他那恶毒的计划。耶稣没有当面揭露他,他只说出他知道十二门徒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他。但纵使这样,也不能改变犹大的心意。
  其它门徒并不怀疑犹大,他们诧异当中有人竟然要做出这样的事,也猜不透这到底是谁。
  一三23 当时的人用饭时不是绕着桌子坐,而是靠在长椅上。耶稣所爱的那门徒就是约翰,本书的作者。他不提自己的名字,但毫不犹豫的道出他在救主心里,占着宠爱有加的位置。主爱所有的门徒,但约翰却和他有着特别亲密的关系。
  一三24、25 彼得于是对他点头示意,却没有说出口。也许他点头,要叫约翰找出卖主的人是谁。
  约翰靠着耶稣的胸膛,低声问耶稣这个关系重大的问题。也许耶稣低声回答了他。
  一三26 耶稣回答说,他会蘸一点酒或肉汁在饼上,递给那卖他的人。有人指出东方人宴客,主人家会递饼给席上尊贵的上宾。主将犹大看为上宾,是想要尽最后的努力劝他悔改,用恩典和爱去感动他。另有人提出在逾越节的晚餐中,常会这样递饼。若是真的话,犹大是在逾越节的晚餐上离席,那时主还未设立圣餐。
  一三27 魔鬼已将卖主的意念放进犹大的心,这时,撒但已入了他的心。起初,撒但只是向他提这个意见,但犹大接过来、喜悦这个提议,后更照着去行。如今撒但已完全控制了他,而主知道那卖他的人心已刚硬、主意已决,于是叫他尽快行事,但耶稣不是鼓励他行恶,而是接受这个可悲的事实。
  一三28、29 本节告诉我们先前耶稣和约翰有关递饼的对答,没有一个门徒听到。他们仍不知道犹大将要卖主。
  有人以为耶稣只是叫犹大快去买一些过节所应用的东西,另有人认为主是叫管钱囊的犹大去周济穷人。
  一三30 犹大受了那点饼,以为是主的特别心意,然后离了主和其它门徒。圣经还记上:「那时候是夜间了」。那时不只是黑夜的时分,更是犹大心灵的黑夜。这晚以后,他永远在哀伤痛悔的黑夜中。人背离救主,就只有活在黑暗里了。

十一.赐下新命令(一三31~35)
  一三31 犹大一走,耶稣对门徒说话也亲切得多,自由得多。事情已缓和下来,主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主对门徒论述他将要完成的救赎工作。他的死虽似是失败,但却为失丧的罪人成全得救的途径。他死后将要复活、升天,他将在这一切中得大大的荣耀。神在救主的工作上也得了荣耀。耶稣完成这工作,不但能向世人宣告他是圣洁的神,不容半点罪;他更是满有爱的神,不愿见罪人死。这阐明他如何是公义的神,同时也能叫罪人称义。在加略山上,神的神性完全毫无保留的展露出来。
  一三32 神既然在人子身上得了荣耀(注43),也要在自己身上荣耀人子(圣经新译本)。神会确保他所爱的儿子得到所当得的尊荣,而且要快快的荣耀他,毫不迟疑。父神叫主耶稣从死里复活,使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成全这里的预言,神不会犹豫,直到国度来临;他快快的荣耀他,要立刻荣耀他的儿子。
  一三33 主耶稣第一次称他的门徒为小子们。他在犹大走后才用这个亲匿的称呼。他只能与他们同在不多的时间。不久,他便要死在十字架上。他们将要找他,却不能跟着他。耶稣要回到天上。主对他们说那番话,与对犹太人说的一模一样,但意思不同。对门徒来说,主的离去只是暂时的,他将会再回来找他们(第十四章)。但对犹太人,主离开他们就是最后的判断。因着犹太人的不信,他们不能跟着耶稣回到天上去。
  一三34 耶稣不在之时,门徒要守这条爱的命令。这不是一条什么新的命令,十诫也教导人去爱神和爱怜舍。但这命令有其独特之处,这里说新,因为圣灵会赐信徒力量去遵守。新在于胜过旧。旧的命令说要爱怜舍,新的要爱敌人。
  现在爱别人的命令得到新颖简洁的诠释,由新动力和责任推动,新的例子来说明,更有新的方法去遵行。
  在本节中,我们见到命令是新的,因为要求更高层次的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一三35 基督徒的标志不是一个挂在脖子或衣领上的十字架,也不是某种特别的衣饰。若是如此,任何人也能称自己为主的门徒。但真正的标志就是他他对其它基督徒的爱。这爱要神的力量成全,只有圣灵内住的人才有这样的力量。

十二.耶稣预信彼得不认他(一三36~38)
  一三36 西门彼得不明白耶稣是说自己的死,他以为主是说什么世上的旅程,不明白他为何不能跟上去。主向彼得解释说,他日后要跟着他,就是他死的时候,但不是在此时。
  一三37 彼得怀着奉献的热忱,表白甘愿为主而死。他自以为能凭自己的力量去为主殉道。日后,他虽然真的为主牺牲,但只是因为神赐给他独有的力量和勇气。
  一三38 耶稣制止他那有勇无谋的行径,他告知彼得一些连彼得自己也不知道的事。在鸡啼以先,彼得会三次不认主。他提醒彼得的软弱和懦怯,他根本不能凭自己的力量去追随主数小时。

十三.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一四1~14)
  一四1 有些人将本章首节与十三章末后一节连在一起,认为主是对彼得说的。虽然他会不认主,但主仍安慰他。然而本节希腊文是用复数「你们」,可见这是对所有门徒说的。在第十三章和十四章中间该有一段停顿时间。本节的大意是:「我要走了,你们将不得见我。但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虽然未曾见他,现在也当以信神的心相信我。」主再次将自己与神看作同等。
  一四2 父的家是指天家,那里有很多住处,足够给所有得赎的人住。若是没有,主早已告诉他们了。他不会叫门徒空怀虚假的希望。「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主耶稣上加略山的十字架,为自己的人预备地方。藉着他的死赎罪,信徒才在那里有分、有地方。这也可解作主回到天上,预备地方。我们虽不大清楚这个地方,但却知道一切正在准备中,迎接每个神的儿女──「一个预备好的地方为一群已预备的人」。
  一四3 本节论到主再来从天上降临的时候,那时信主而死了的人将要复活,活着的将要改变,所有主用血赎回来的人都要被提到天家(帖前四13~18;林前一五51~58)。那时基督会亲自降临。正如他会升天离去,他也必会再来。他希望凡属他的人都与他同在直到永远。
  一四4、5 主将要回到天上,他们也知道去天家那条路,因主已多次告诉他们。
  多马显然不明主所指,如彼得一样,他以为主耶稣要到世上某处地方。
  一四6 本节深受爱戴的经文指出主耶稣基督就是到天家的道路。他不单只指明这条道路,他还是道路的本身。救恩全在耶稣一人。接受他,就得着救恩。基督信仰就是基督。主耶稣不是不同道路中的一条,他是唯一的道路。若不藉着他,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到神那里的道路不是十诫、金科玉律、规条、教会会籍,而是藉着基督,惟有藉着基督才可以。今天很多人声称只要你是诚恳,信什么也不是问题。他们认为每个宗教都有好处,最终都能导人到天堂。但耶稣说:「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主又是真理。他不只是一个教导真理的人,他就是真理,他是真理的总体。那些有了基督的人,就有真理;在别处,无人能找到。
  基督耶稣也是生命,他是属灵生命和永生之源,因他是生命,凡接待他的,都有永生。
  一四7 主耶稣再次论到他和父之间的神秘合一。若门徒真的认清楚耶稣是谁,他们也就认识他的父,因为主已将父显露给世人,从今以后,特别是基督复活以后,门徒就会明白耶稣就是子神。他们明白到认识基督就是认识父,看见主耶稣就是看见神。然而,本节不是说神和主耶稣是同一个位格。神本体里有三个不同的位格,但神只有一位。
  一四8 腓力希望主能给他们一点特别启示,将父显给他们看。那样他就知足了,他所求的也不过如此。然而;他不明白主是谁,主所做、所说的每样,都已启示了父。
  一四9 耶稣很有耐心的纠正他。腓力与主同在长久,也是主所呼召的第一批门徒(约一43),但他还不明白基督的神性和他与父合一的真理。他不知道原来看见耶稣,就是看见那位完全把父显明出来的。
  一四10、11 「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这句话道出父与子紧密的合一。他们属不同的位格,但在属性与意志上就一致。倘若我们不明白这个,也不要气馁。人有限的思维终也不能完全明白神的本体。我们应该相信神知道一些我们永不明白的事情。若我们能完全明白神,我们岂不是与神同样伟大!耶稣有能力行神迹,讲真理,但他的身分仍是耶和华的仆人,来到世上,说的和做的都依父的意思。
  门徒听了耶稣见证自己身分的话,该相信他是与父同为一。即或不然,也当因着所作的事、相信他所说的话是真的。
  一四12 主预言凡相信他的人将要行他一样的神迹,甚至是更大的事。在使徒行传中,我们读到使徒行神迹治病,如救主一样,但也有更伟大的神迹,如在五旬节那天,有三千人信主。主心目中更大的事就是指:福音要向普天下传扬开去,很多很多的人将要得救,教会将要建立起来。救人灵魂比治病更大,主回到天上,得了荣耀,圣灵被差来到世上。使徒能行这些伟大的神迹,全凭圣灵的能力。
  一四13 门徒知道此事,应该感到非常安慰。纵然主快要离开他们,他们也能藉耶稣的名,祷告父神,而父也将应允他们的祈求。本节并不是说信徒能从神得到任何所喜好的东西。要明白这个应许,就得要明白这点:奉我的名 ──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奉耶稣的名祈求不只是在祷告结束之时加上他的名那样简单。奉主的名求是要求与他心思意愿一致的事;求那些能荣耀神,造福人类、造就我们灵命的事。
  我们若要奉基督的名祈求,就得要与他有亲密的交通,否则我们就不能明白基督的心意。我们与他愈接近,我们的心意与他就愈相近,因为子只求那些讨神喜悦的事,所以父才能因子而得荣耀。若有人向神作这样的祷告,又蒙应允,就会为神带来极大的荣耀。
  一四14 为了加强语气,并更加鼓舞神的百姓,主重复了这个应许。只要活在主的旨意中,与他同行,祈求他所喜悦的事,那么你的祷告就必成就。

十四.应许赐下保惠师(一四15~26)
  一四15 主耶稣将要离开门徒,他们必定伤心欲绝。他们可怎样表明爱主的心呢?答案是遵守他的命令。若真的爱他,不是要流泪,而是要顺服。主的命令就是福音书中主所赐给我们的训示,还有新约其余的记载。
  一四16 本节所用的求字,不是下属向上级恳求的那种,主是向同级的一位请求。主求父,另差一位保惠师。保惠师(Paraclete)就是奉派往在旁给帮忙的。这名字也翻作中保(约壹二1)。主耶稣是我们的保惠师,我们的中保;圣灵就是那另一位保惠师,不是另类的,而是另一位相同本质的保惠师。圣灵永远与信徒同在。旧约中,圣灵曾多次降在人身上,后来又离去,现在他一来,就留到永远。
  一四17 圣灵就是真理的圣灵,他的教训是真的,也为真理的基督带来荣耀。世人不能接受圣灵,因为他们不能看见他,不信的人总是要看见,才肯相信。他们似乎忘记风和电这些他们不能看见,但又相信的东西。未得救的人不知道也不明白圣灵。圣灵会叫他们知罪,但他们却不知道是他。门徒知道圣灵,知道他在他们的生命中工作,也见过他藉着主耶稣工作。
  「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在五旬节以前,圣灵落在人身上,与他们同在。但五旬节以后,人若相信主耶稣,圣灵就永住在他生命里。大卫祷告说,「不要取回你的圣灵」,这话在今天已不适用。圣灵永不会离开信徒,纵使他会忧伤、受阻,他的感动会被消灭。
  一四18 主不会撇下他的门徒,让他们成为孤儿、弃婴。他必再来他们那里。在复活之后,他也到他们那里去。但这句话是否指这次,有可商榷之处。但在五旬节当日,他藉圣灵来到他们那里。这次属灵的来临才是真正所指。「五旬节那天发生的事,就如耶稣降临一样」。第三个解释是指主在末日,亲自回来接门徒,带他所拣选的归回天家去。
  一四19 没有一个不信主的人在主耶稣被埋葬以后见过他。他复活后,只有爱他的人才看见他。甚至在他升天时,他的门徒仍能凭信心看见他。这正是「你们却看见我」的意思。世人不再看见主后,他的门徒仍然看见他。「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这里主预言他复活后的生命,向凡相信他的人作出保证,纵然他们会死,但也必再次复活,不再死亡。
  一四20 「到那日」应该是指圣灵降临的时候。他会把真理指示信徒,正如父与子之间的重要连系,基督与圣徒的生命和权利也有奇妙的联合。很难解释基督如何能在信徒里面,信徒又如何同时在基督里面。常用的比喻是火和火钳。火钳不单是在火内,火也在火钳内。(注44)但这比喻还未完全道出真相。基督在信徒里,因他的生命已进入信徒里面。他藉着圣灵实实在在的住在信徒里面。信徒在基督里面,因为他是藉着基督的工作和功绩,站在神面前的。
  一四21 人若爱主,最真的证明就是遵守他的命令。空谈爱主而不服从他,是徒然的。父爱世人,但对爱他儿子的人,父也特别的爱他们。他们也蒙基督的眷爱,他会特别的向他们显现。我们更爱救主,我们就更认识他。
  一四22 这里提到犹大,不幸地,他名字与卖主的犹大相同。但神的灵也细心的将他与加略人犹大分别出来。这个犹大不明白主如何能向门徒显现,又不让世人看见。他心里定以为主向他们显现,如得胜的君王、声名大噪的英雄一样。他不明白主以属灵的方式向属他的人显现。信徒藉着神的话,凭着信心看见主。
  藉着神的灵,我们今天能够认识基督,犹胜当年基督在世时,门徒对他的认识,当他还在世上,站在人群面前的,比站在背后的更靠近他。今天,凭着信心,我们每一人都能与主享受亲密的相交。从基督对犹大的答复中,可见基督应许向他每位门徒显现,是与神的话有关的。遵守主话的,父与子必来到他那里,与他同住。
  一四23 人若真爱主,就想遵守他一切的教训,不只是一鳞半爪而已。父爱那些毫无保留,毫无迟疑地愿意遵从他儿子的人。父与子都特别亲近有心遵从、爱主的人。
  一四24 至于那些不爱主的人,都不遵守他的话。他们不但拒绝基督的道,连父的话也不信。
  一四25 主与门徒同在时,已给门徒一些教训。他没有向他们启示多些真理,因他们领受不来。
  一四26 但圣灵会启示更多。他是为基督的名由父所差来的,在五旬节那天降临。圣灵奉基督的名来,在地上代表基督。他不是要人荣耀自己,乃是叫世人归向救主。主说:「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圣灵的指教首先出于使徒的讲道,然后是藉着各人的手写成今天我们读的圣经。圣灵叫人想起救主教我们一切的事。实际上,主耶稣的教训象苗一样,圣灵在新约中把他的教训发扬阐明。

十五.耶稣将平安留给门徒(一四27~31)
  一四27 人将死的时候,常会立下遗嘱,留下三言两语,将一切拥有的都留给他所爱的人。主耶稣这里所做的正是这样。但他所留下的不是什么物质的东西,而是连金钱也不能换取的平安,人内里良心上的平安,是因罪得赦免,与神和好而得的。基督能赐人平安,因他在加略山上用自己的血把平安买回来。这平安不象世人所能赐的。世人所赐的是斤斤计较的、自私自利的、暂时有效的。主所赐的平安却是永远长存的。一个基督徒又为何忧愁、胆怯呢?
  一四28 耶稣早已相告他会如何离开他们,又如何再来接他们到天家,与他同在。若门徒爱他,就可以因此喜乐。当然门徒是爱他的,但他们并未真正理解耶稣是谁,所以他们的爱与所当有的尚有距离。
  「因我到父那里去,就必喜乐,因为父是比我大的。」这句话看来与耶稣向来所教训的,他与父神同等相违。但事实却非如此。这段经文正解释了当中的意思。耶稣在地上,为人所恨、所逼、所害、所追杀。人辱骂他、诋毁他、藐视他。他受尽所造之物的侮辱,却默然忍受。
  父神从不容许人类这样无礼的对待。他居在天上,远离罪人的邪恶。当主耶稣回到天上,他就不再受人的侮辱。所以耶稣说他要到父那里去,门徒是应该喜乐的。父是比他更大正在于此。在神的本体,父不是更大的一位,父比子更大是因为他从未到世上来为人,受人侮辱。至于神属性方面,子与父是一样的。但当我们想到耶稣降世为人,纾尊降卑时,我们知道相较耶稣卑微的位置,父神是比他更大的。父是比子大的,是位置而不是位格上的问题。
  一四29 主知道门徒很易害怕,于是对门徒显出无私的关心,把将来的事预先告诉他们,叫他们不要忧愁、沮丧,或害怕。主乃是叫他们信。
  一四30 主知道他被卖的时间已逼近眉睫,过不多时便不能和属他的人多说话了,撒但已步步逼近,但主知道他在自己身上将找不到什么,主没有半点罪。基督不会受魔鬼恶毒的引诱。除了耶稣之外,任何人说撒但在他里而毫无所有,不能找到什么,都是荒谬的。
  一四31 我们可以这样意译这节:「我被卖的时候快到了,我将自愿地上十字架,这是父为我定的旨意。世人将知道我是何等爱我父。正因如此,我去,是束手就擒的。」说了这话,耶稣叫门徒起来,跟他走。我们不清楚他们是否就在这时离开了楼房,余下数章的对话也许是他们边走边说的。

十六.耶稣是真葡萄树(一五1~11)
  一五1 旧约常将以色列国形容为一棵由耶和华亲手栽种的葡萄树。这国不忠不实,不结果子,故此主耶稣称自己为真葡萄树,完完全全成就所有关于葡萄树的预表和影儿。父神就是栽培的人。
  一五2 就属基督而不结果子的枝子的意思,众说纷云。有些认为这些枝子指假信徒,他们装作基督徒,但却从没有以信心和基督联合。有些认为这里指一些真基督徒,但因不结果子而失掉了救恩。但这明显不可能,因为与其它经文的教导矛盾得很,圣经多次教导信徒有永远的救恩。有些则认为这里指一些背道的真基督徒,他们离开了主,将心放在世界的事物上。他们不能结出圣灵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对主怎样处置这些不结果子的枝子的解释,视乎我们如何翻译希腊文动词airo。这词可以解作「剪去」、「除去」(在约一29也这样翻译)。若是如此,airo就指肉身的死的惩治(林前一一30)。但这字也可解作「拿起」(如约八59)。如此一来,可解释为对不结果子的枝子一种激励、鼓舞;拿起枝子,就能多得些阳光、空气,更容易结果。
  枝子结果子就是那些愈来愈象主耶稣的基督徒。这些枝子需要修剪,清理干净。一棵真的葡萄树需要除虫、除霉、除真菌,基督徒也要清理附在身上的俗世事物。
  一五3 主的道就是清理修剪的媒介。门徒在信的那刻,已由所听见的道清理干净。在救主对他们说话时,他的道就净化他们的生命。故本节替指到称义和成圣两方面的含义。
  一五4 常在的意思是要留在那里。基督徒已在基督里,那里是他所属的地方。每天的生活,他要与主保持亲密的交通。在葡萄树上的枝子,会从树上吸取生命和营养。故我们这些在基督里的人,藉着祷告、阅读并遵从主的道,与主的百姓交通,便能时刻感受到主与我们联合在一起。我们与他常保持接触,就知道主在我们里面,供应我们属灵的力量和资源,枝子……常在葡萄树上,才能结果子,信徒要结果子,效法基督的模样,就要时时刻刻亲近基督。
  一五5 基督是葡萄树,信徒是枝子。问题不是枝子为葡萄树而活,而是让葡萄树的生命流遍枝子。我们有时会这样祷告:「主啊,帮助我能为你而活。」但这样祷告会更好:「主耶稣,求你藉着我彰显你的生命。」离了基督,我们就不能作什么。葡萄树的枝子有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结果子。葡萄树不能用来做家具、房屋,做生火的柴也不好。只要常在葡萄树上,枝子就能多结果子。
  一五6 本节惹来不少分歧的见解。有人相信这人指一个信徒堕入罪中,然后失丧。但这说法与其它经文直接冲突,其它经文常教导我们神真正的儿女永不灭亡。另一些人相信这些只是托称是基督徒的人。他们佯装是基督徒,但没有重生。这说常以犹大为这类人的表表者。
  我们相信这里指的是真基督徒,因为整段谈的正是说真基督徒。所说的主题是常在主里面,结果子,而不是救恩。信徒不小心,不祷告,很容易与主疏远,结果会犯罪,毁了见证。信徒不常在基督里,就象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丢的人不是基督,而是其它人。这些外丢的枝子收集起来,扔在火里烧了,做这些事的不是神,而是人们。这话何解呢?人们不耻那背道的基督徒,把他的名丢在污泥里,又把他的基督徒见证扔在火里烧了。大卫的一生就是这样。他是个真信徒,后来与主疏离,犯了奸淫和杀人罪,遭主的敌人辱骂,直到今天,无神论者仍鄙视大卫的名(并大卫的神)。他们鄙视他,如将他扔在火里。
  一五7 常在主里面是成功祷告生活的窍门。我们多亲近主,就多以基督的心思为念。我们从他的道中多认识他,就多明白他的意旨,我们的意愿与他的愈相近,我们就愈肯定祷告得到回答。
  一五8 神的儿女在世人面前彰显基督,父就因此得荣耀。人们看见主能将这等腐败不堪的罪人,改变为虔诚的圣徒,便不得不承认神的伟大。请留意这章的层递法:结果子(2节);结果子更多(2节);多结果子(8节)。
  「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这句话说明只要我们常在主里面,就足以证明我们就是他的门徒。其它人自然会看得出我们是真门徒,我们象我们的主。
  一五9 救主对我们的爱,与父对子的爱相同。我们读到这句,心里不禁俯伏敬拜主。两种爱在质在量,都是一样的。「这爱长阔高深,过于人所能测度、理解。」「这爱深深似海,淹盖我们所有的思想。」主对我们说:「要常在我的爱里。」我们应当不断感受他的爱,在生活中享受这爱。
  一五10 本节上半告诉我们常在他的爱里的途径,就是要遵守他的命令。「除了信靠和顺服,已别无他法可在耶稣里享喜乐。」下半部展示我们的完美模范者。主耶稣遵守他父的命令,他所做的完全顺服神的旨意。他时时刻刻留在父的爱中,没有东西能破坏这分甜密、优美的交通。
  一五11 耶稣与父神交通联合,有着无比的喜乐。他希望门徒倚靠他,一同拥有这分喜乐。他希望他的喜乐能成为他们的喜乐,人所以为的喜乐,是要赶神离开他的生命,肆意放纵,尽情寻乐。但主教导我们,真正的喜乐是要让神尽量进入我们的生命中。「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门徒只要常在基督里,守他的命令,他们的喜乐就可满足。很多人引用约翰福音第十五章,质疑信徒的保障。他们引用前文,指出一只基督的羊最终会灭亡。但主说这些话,不是要叫人满腹疑团,而是要「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

十七.彼此相爱的命令(一五12~17)
  一五12 主即将离开他的门徒,他们要留在一个敌对的世上,当不断有纠纷磨擦时,门徒会互相争竞。故此,主留下这命令:「你们要彼此相爱,象我爱你们一样。」
  一五13 门徒之间的爱应当要到愿意彼此为对方死的地步。人愿意如此行,就不会互相争斗。人类自我牺牲最高的榜样,就是愿意为朋友而死。基督的门徒蒙召,就是要有这样奉献的心。一些人真的为别人捐躯,有些不眠不休的为神的百姓工作。主耶稣就是最好的榜样。他为朋友舍去生命,而这些朋友在耶稣舍命时,还是他的敌人,但他们得救之后,就成为他的朋友。故此,耶稣为朋友舍命,也同时为仇敌舍命。
  一五14 我们遵主所吩咐的,就证明自己是他的朋友了。这不是我们成为他朋友的途径,而是向世界宣告我们是他的朋友。
  一五15 主强调朋友与仆人的分别,在于仆人通常只会做别人指令他的工作,而朋友则获人的信赖。对于朋友,我们会透露未来的计划,分享秘密的消息。门徒一来是主永远的仆人,但他们还有另外的身分,就是他们也是主的朋友。这时候主甚至连他从父所听见的,也相告门徒。他告诉他们,他即将要离去,圣灵随后会降临,他也会再来;叫他们在这段时期,尽他所吩咐的责任。有人指出,我们作为枝子,会吸取(5节);作为门徒,会跟从(8节);作为朋友,则会相交(15节)。
  一五16 惟恐他们会沮丧、放弃,耶稣提醒门徒,拣选他们的是他自己。主拣选了他们,叫他们得尝永远的救恩、门徒的名分和多结果子的滋味。他吩咐门徒做他托咐的事。我们该去结果子。果子是基督徒生命的优点,如仁爱、喜乐、和平等;也可以是归信主耶稣基督的灵魂。二者关系密切。只有表现了第一种果子,才能结出第二种。
  「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一句令人想起果子就是人灵魂的救恩。主拣选了门徒去结永存的果子。他不喜爱只是言语上的相信。他所要的是人真正的得着救恩,薛弗尔留意到这章提到我们有效的祷告(7节),属天的喜乐(10节),永存的果实(13节)。「无论向父求什么……」有果效的事奉全赖祷告。门徒奉差遣出去,得到保证无论奉基督的名求什么,父都应允他们。
  一五17 主耶稣要提醒门徒,世人将会敌视他们。他开首便告诉他们,要彼此相爱,紧靠一起,联合一致,抵抗敌人。

十八.耶稣预示世人的憎限(一五18~一六4)
  一五18、19 世人若恨他们,门徒不该惊奇,也不要气馁。(这句话中的若不是表示任何疑问,而是指必然发生。)世人恨主,也恨所有效法他的人。
  世人喜爱与他们同流的人,一同说粗言秽语、放纵肉欲;又或者爱那些饱学斯文,只为自己而活的人。基督徒过圣洁的生命,显出世人的不义,所以,世人就恨他们。
  一五20 这里仆人就是奴隶的意思。门徒不应期望过高,以为世人会待他们,比他们的主人好。他们将会如基督一样受迫害,他们的话也会如救主的一样受人弃绝。
  一五21 信徒所遭受的憎恨和迫害都是「因我的名」而来。因为信徒与基督联合,为基督而脱离世界,肩负基督的名,行为举止也象他,就必定有此遭遇。世人不认识父,不知他差主耶稣来到世界成为救主;但无知不是藉口。
  一五22 这里主的意思不是说他若不来,人就没有罪了。自亚当开始,世人都是罪人,但他们的罪不象这时的那样大。这些人见过神的儿子,听过他口出的隽语,在他身上也找不到半点罪过。然而,他们仍拒绝他。这样一来,他们的罪就更大了。这是一个比较的问题。他们所犯其它的一切罪过,相比他们拒绝主的荣耀这可怕的罪行,就不足挂齿了。如今他们的罪无可推诿了。他们拒绝了这世界的光。
  一五23 世人憎恨基督,也憎恨他的父。二者为一。他们不会说半句爱神的话。因为他们若爱神,也会爱神所差来的。
  一五24 他们不但只听过基督的教训,也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因此,他们的责任就更大了,罪也加重了。他们看见别人未曾行过的事,眼前既有如此的证据,拒绝基督的罪,就无可推诿了。主将这罪与他们所犯其它的罪相比,其它罪犹如无有。因为他们恨恶子,也恨恶他的父,这就是他们可怕的罪的定案。
  一五25 主明白世人对他的态度,完全应验了预言。诗篇六十九篇4节预言人将会无故的恨基督。现在事实果真如此,主指出那些人所宝贵的旧约,正正预言了他们对他疯狂的仇恨。圣经有此预言,并不代表那些人定要恨恶基督。他们恨恶他,是出于自己执意的决择,但神预先知道会发生,催使大卫在诗篇第六十九篇中记录下来。
  一五26 虽然人弃绝基督,但却不断有为他作见证的。这见证由保惠师继续作下去,保惠师就是圣灵。主说他从父那里差圣灵来。约翰福音十四章16节写道,差圣灵来的是父。这岂不又证明了子与父是同等的吗,除了神以外,谁能差是神的这位来呢?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不时受神所差派,五旬节那天的降临是一特别情况。圣灵要为基督作见证,这就是他伟大的使命。他虽是三位一体中的一员,却不强要人让他占有,只是引领罪人和圣徒,归向荣耀之主。
  一五27 圣灵要藉门徒直接作见证。他们从主出来传道的起头,就与主同在,特别有资格去为他和他所作的事作见证。若有人能找出主耶稣的不是,那些与他一起的人便是最有机会的了。但他们却从不知道他有犯任何罪。他们能证明他是无罪,是神的儿子、世人的救主。
   

没有评论: